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1484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docx

小学语文教学理论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

  1,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培养“三个面向”“四有”人才的需要。

2,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着重体现的三个观点

  生活、实践的观点;

  自觉能动性的观点;

  联系、发展的观点。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

  1,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对语文基本功的理解;

  语文基本功要在训练中掌握。

  2,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综合性、阶段性、实践性

  综合性:

小学语文基本功是一个由多种要素联系在一起的不断发展的统一体;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综合性的训练。

  阶段性:

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分阶段进行的;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是螺旋式上升的。

  实践性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统一的原则

  1,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的关系;

  2,语文教学要加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

3,在认识事物的训练中要密切联系语文文字。

(二)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1,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的关系;

  2,要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教育;

  3,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

  4,重在潜移默化。

(三)语文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

  1,语文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

  2,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1,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2,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

  4,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五)课内外语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课内外语文教育的关系;

  2,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己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能力。

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应该确立哪些现代教学理念呢?

^4`aONydl

一、新的发展理念:

变“当前发展”为“可持续发展”;二、新的课程理念:

变“课程的传播者”为“课程的开发者”;三、新的目标教学理念:

变“片面”为“全面”;四、新的评价理念:

变“甄别与选拔”为“激励成功”

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包括1、文化素养,2、情感素养,3审美素养。

提高办法:

多看书,多于学生交流。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1、要爱学习,要终身学习。

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脚步越来越快,如果我们不爱学习,肯定会落后,将被时代的车轮抛到后面。

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就可以当一辈子教师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时代呼唤专家型教师。

2、要认识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人,最大的胜利就是自己征服自己的胜利。

要想征服自己,首先就得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他才会有克服自身弱点的欢悦,他就会开始以批判的目光看待自己,由此也便开始了自我认识,体会到自己在劳动中创造自己的美。

”教师只有看清了自己,认识了自己才能准确地把握自己,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

认识自己,才能充分发扬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向最好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能够遭遇挫折不气馁,在失败中磨练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最终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教师。

3、要有勇气,要敢于挑战。

缺乏自信不可能成为好教师,可自我感觉太好的人也很难成为高素质的教师,因为再好的意见、经验都会从他们的眼皮底下溜走。

总之,提高教师的素质,需要很多条件,有内因也有外因,有业务素质也有职业道德,一句话,只要我们不断努力,相信会成为让人满意的人民教师。

语文学科部分(60分)

一、填空1、语文课程的基础理念是:

(1)全面提高学生的();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的学习方法;(4)努力建设()的语文课程_

2、课程目标九一贯整体设计,体现语文课程的()和()

3、小学阶段()、()、()、()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四、教学策略30分R__P2$(%

1、填空:

(每空1分,共8分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

(1)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有()、()两种基础课型

(2)低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包含自读识字------()、------()、------巩固延伸

(4)“四环节”口语交际课教学策略包含情境体验、引起话题------研究话题、明确方法-----()、()-------延伸话题、综合运用

通榆县第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文化水平测试试卷

温馨提示:

亲爱的老师,你们好!

这次的试卷分为两大块内容。

第一部分为新课程理念;第二部分为教材教法;第三部分为专业文化知识。

其分值分别为20%、20%,60%,希望你们根据平时的学习、教学,认真审题,沉着应考,相信你们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祝你们成功!

一、课程理念

1、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2分)_

(1)语文是最重要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2、判断。

请在你认为正确的句后括号里打上“√”或你认为错误的句后括号里打上“×”。

(6分)

(1)语文教育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

(3)课程总目标中第六条规定了小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

3、补充题。

(4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

一、新课程理论部分(20分)

(一)、填空。

(16分,每空0.5分)

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__________,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建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分别是:

课程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转变学生的__________。

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

所以,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__________观、__________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3、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4、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__________者;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__________者,也是新课程的__________者和__________者。

_tkm@&e=e%

5、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课程__________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__________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

J7=}bzz_

6、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

学生是__________的人,学生是__________的人,学生是具有__________的人。

语文学科教师业务考试模拟试

一、理论部分(40%)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s

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7、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8、教学建议: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9、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10、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1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2、(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13、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评价,如:

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14、古诗名句填空: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15、小学阶段要认识(3000)左右的常用汉字。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16、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5.预设生成的冲突

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表现之一,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表面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这是传统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教学观的体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表现之二则是生成过多,一方面,生成过多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空,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另一方面,生成过多就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从而最终也背离了生成的目的。

五、克服无效和低效教学的五条基本措施是什么?

b(t8TR#-

第一,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a_hFK^#s_

第二,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

第三,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即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

第四,要在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下功夫,要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第五,要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从而既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又提升能力培养的效果。

六、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

(一)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

(二)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

1.操作2.表演3.活动4.演示

三)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1.朗读——声情并茂2.描述——绘声绘色3.比喻——贴切精彩_、

(四)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的教学情境

(五)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

1.“作者介绍”2.“时代背景”3.“历史典故”

(六)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g_

七、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1.基于生活。

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

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

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

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

“接知如接枝。

”他说:

“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

”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

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

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可以说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2.注重形象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为此,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化;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3.体现学科特点。

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当然,教学情境应是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

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学科性是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春游”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准备及分发各种食品和水果,但教学重点应该尽快地落到“总数是多少”、“怎么分的”、“分成几分,每份是多少”、“还有没有多余的”、“不同食物的分法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等数学问题上来,而不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讨论“春游应该准备什么食物和水果”、“春游应该注意什么”等与数学内容无关的生活问题上。

[1]强调学科性,还意味着要挖掘学科自身的魅力,利用学科自身的内容和特征来生发情境,如利用数学的严密性、抽象性来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利用语文的人文性、言语性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4.内含问题。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

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

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的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异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

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的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5.溶入情感。

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效。

第斯多惠说得好:

“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

赞科夫也强调指出:

“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一次,一位语文教师教《凡卡》一文时,讲到凡卡给爷爷投出求助信后,满怀希望进入了幸福的美梦之中,然而这位天真的孩子却不知爷爷是收不到这封信的,因为他连地址也没写上。

即使收到了,这位穷苦的守夜人也不可能让凡卡跳出火坑。

对于这位九岁的孩子来说,属于他的幸福只有在梦中!

讲到这儿,这位教师再也控制不了自己了,眼泪涌了出来,甚至无法讲下去,全班学生竟然在寂静中伴坐了很久,连平时管不住自己的学生,也在这无意创设的情境中被无声的语言“管住了”。

教师入境入情,带来了学生的心动情发,起到了见作者之所见,思作者之所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心灵共鸣的作用。

八、什么是说课?

其基本程序怎样?

说课就是指教师以讲解的方式,向听的对象(如领导、同事、评委等)就某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述说自己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分析及教学设计和理论根据的过程。

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教学效果。

九、听课时应记录些什么?

(查业务笔记)H)CoByaj

十、请你任意写出五条教育方面的名人名言,并注明作者。

(就其中一条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Zj_2B_|WN#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kD7'_BP/#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

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

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

(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

(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

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_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

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

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_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

35、主要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

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练习法;②实验法:

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

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

(4)方法恰当。

(5)语言艺术。

(6)板书有序。

(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