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1510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冠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冠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冠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冠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冠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新冠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新冠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新冠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新冠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冠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方案.docx

《新冠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冠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方案.docx

新冠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方案

新冠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方案

为指导各地做好新冠感染的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发热病人、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和入境人员的转运,有效降低转运过程中的传播风险,防止疫情扩散,制定本方案。

一、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一)转运车辆。

1.病例转运使用的救护车,需具备转运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基本条件,尽可能使用负压救护车进行转运。

2.专车专用,驾驶室与车厢严格密封隔离,车内设专门的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

3.转运时应保持密闭状态,转运后及转运下一例患者前应对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4.转运重症病例时,应随车配备必要的生命支持设备,防止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病情进一步恶化。

(二)工作人员防护。

转运病例时医务人员应穿防护服,戴手套、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司机应穿工作服,戴医用防护口罩、手套。

转运后须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三)病例防护。

病例转运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N95口罩和手套。

(四)车辆消毒。

1.转运过程中,若出现人员呕吐、吐痰,应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或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清除呕吐物后,再对呕吐物污染过的地面、车壁等进行消毒处理。

2.转运结束后,应对车辆进行终末消毒,开窗通风,使用过氧化氢喷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车厢及其物体表面。

发热病人需要转运时参照以上要求执行。

二、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和入境人员

(一)转运车辆。

1.专车专用,驾驶室与车厢做好物理隔离,车内设专门的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

2.转运过程中,若出现人员呕吐、吐痰,应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或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清除呕吐物后,再对呕吐物污染过的地面、车壁等进行消毒处理。

3.转运后,应开窗通风;使用过氧化氢喷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车厢及其物体表面。

(二)工作人员防护。

转运时工作人员应穿防护服,戴手套、工作帽、医防护口罩;司机应穿工作服,戴医用防护口罩、手套。

转运后须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三)人员防护。

转运过程中控制同车人员数量,尽量间隔就坐,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和手套,减少相互交流。

三、出院病例和解除隔离人员

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出院后、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解除隔离后,要尽快返回家中,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

 

新冠病例转运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冠病例转运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为确保我市新冠病例转运工作顺利开展,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安全,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管理与职责

(一)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负责辖区内新冠病例转运的指挥调度工作。

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都应转运至当地定点医院集中救治。

(二)转运救护车所在医疗机构应当设置专门的区域停放转运救护车辆,配置洗消设施,配备专门的医务人员、司机、救护车辆负责新冠病例的转运工作。

(三)转运救护车所在医疗机构院感、护理管理部门负责指导转运车辆、医疗设备和其他物品的消毒;药械、总务管理部门负责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药品、器械和防护用品;车辆管理部门负责安排转运车辆并定期检修。

(四)相关医疗机构要组织医务人员、参加转运的司机进行新冠相关知识培训,使医务人员、司机掌握预防控制知识及诊断、急救、隔离预防及洗消技术,能够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做好患者的院前救治、病情交接、相关报告与记录工作。

二、转运原则

(一)新冠疑似和确诊病例采取隔离转运。

用于转运新冠病例的救护车其驾驶舱与医疗舱应严格密封隔离。

转运救护车辆车载医疗设备(包括担架)专车专用。

车内设专门的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

(二)转运救护车应具备转运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基本条件,尽可能使用负压救护车进行转运。

转运时应保持密闭状态,每次转运后对车辆进行消毒处理。

转运危重病例的车辆除了按照救护车行业标准配备专用急救设备外,还应配备除颤仪、监护仪等必要的生命支持设备。

急救药品的配备按院前急救技术规范要求配备,特殊药品按要求配备,防止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病情进一步恶化。

(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分开转运,均为一车一人隔离转运,患者须戴外科口罩。

(四)医务人员穿工作服、隔离衣,戴手套、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司机穿工作服,戴医用防护口罩、手套。

转运新冠患者后,均须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五)医务人员和司机的防护,车辆、医疗用品及设备消毒,污染物品处理等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及相关规定执行。

(六)转运疑似、确诊病例后,救护车辆及车内设备、污染物品必须清洁、严格消毒后再转运下一例患者。

途中遇污染随时消毒。

每次转运结束后,返回车辆停放在污染车场内进行终末消毒。

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具用后应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或灭菌。

三、工作流程

(一)转运流程。

穿、戴防护物品→出车至医疗机构接患者→患者戴外科口罩→将患者安置在救护车→将患者转运至接收医疗机构→车辆及设备消毒→转运下一例患者。

(二)穿戴及脱摘防护物品流程。

穿戴防护物品流程:

洗手或手消毒→戴工作帽→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手套。

脱摘防护物品流程:

摘手套→洗手或手消毒→脱隔离衣或防护服→洗手或手消毒→摘口罩帽子→洗手或手消毒。

(三)医务人员对病情和转运安全性进行现场评估。

1.病情评估。

根据患者体检和监测数据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2.安全评估。

对患者病情是否适合转运、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相应措施等进行安全评估。

3.不宜即刻转运的情况。

当患者出现不宜即刻转运情况,宜就地隔离治疗。

必要时请专家会诊,待病情稳定后需要转运时再行转运。

(四)院前医疗救治。

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急救人员利用车载设备对患者实施生命体征的支持与监护,按院前急救诊疗规范采取相应治疗与急救措施。

(五)负责转运人员的卫生处置。

转运结束后,医务人员和司机按规定及流程脱摘防护用品、进行卫生处置。

下班前进行手卫生,淋浴更衣。

(六)救护车清洁消毒。

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诊疗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地面等)、医疗器械、患者用物等的清洁消毒,严格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处理,严格终末消毒。

(七)医疗废物的处置。

将新冠确诊及疑似患者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做好新冠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的通知》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处置。

 

新冠重点人员转运工作方案

为确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转运工作顺利开展,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要求

(一)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负责辖区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转运的指挥调度工作。

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都应转运至定点医院集中救治。

医疗机构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时,需向本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由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急救中心,将病例转运至定点救治医院。

(二)急救中心应当设置专门的区域停放转运救护车辆,配置洗消设施,配备专门的医务人员、司机、救护车辆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转运工作。

(三)医疗机构和急救中心应当做好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并及时报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二、转运要求

(一)转运救护车辆车载医疗设备(包括担架)专车专用,驾驶室与车厢严格密封隔离,车内设专门的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

(二)医务人员穿工作服、隔离衣,戴手套、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司机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手套。

(三)医务人员、司机转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后,须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四)转运救护车应具备转运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基本条件,尽可能使用负压救护车进行转运。

转运时应保持密闭状态,转运后对车辆进行消毒处理。

转运重症病例时,应随车配备必要的生命支持设备,防止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病情进一步恶化。

(五)医务人员和司机的防护,车辆、医疗用品及设备消毒,污染物品处理等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及相关规定执行。

(六)救护车返回后需严格消毒方可再转运下一例患者。

三、工作流程

(一)转运流程

穿、戴防护物品→出车至医疗机构接患者→患者戴外科口罩→将患者安置在救护车→将患者转运至接收医疗机构→车辆及设备消毒→转运下一例患者。

(二)穿戴及脱摘防护物品流程

穿戴防护物品流程:

洗手或手消毒→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穿隔离衣→戴手套。

脱摘防护物品流程:

摘手套→洗手或手消毒→脱隔离衣→洗手或手消毒→摘口罩帽子→洗手或手消毒。

(三)医务人员、司机下班前进行手卫生→淋浴更衣。

(四)救护车清洁消毒:

1.空气:

开窗通风。

2.车厢及其物体表面:

过氧化氢喷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重点人员居住、停留及转运车辆消毒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新冠核酸检测呈阳人员、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等重点人员居住、停留等相关场所及转运车辆的消毒工作,有效防止我市新冠疫情传播扩散,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印发新冠防控方案(第八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51号)文件要求,现就做好重点人员居住、停留等相关场所及转运车辆消毒工作有关事项要求工作方案如下:

一、发现呈阳病例后的消毒

发现新冠核酸检测呈阳病例,在按规定转运至定点医院后,应及时对核酸呈阳病例转运前居住、停留等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经评估,需要对呈阳病例居住、停留等相关场所环境进行核酸采样的,应确认核酸采样完成后再开展消毒。

转运结束后,应对车辆进行终末消毒,开窗通风,使用3%过氧化氢喷雾或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车厢地面及物表(包括方向盘、门把手、座椅/车辆内壁及车辆空调出风口等),作用半小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一)呈阳病例如在发热门诊或病房被检出,所在医疗机构应及时对该病例相关生活用品、诊疗用品和桌、椅、床单,以及室内空气、地面、墙壁、卫生间等所有环境和物品进行终末消毒。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感染科门诊等,应在每日工作结束后,按照终末消毒的要求进行处理。

(二)呈阳病例如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被检出,应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由隔离场所工作人员进行终末消毒。

严格按照第八版防控方案有关消毒技术指南的要求,在病例转运后,对室内空气、地面、墙壁卫生间、衣服被褥等纺织品和空调等所有环境和物品进行终末消毒。

(三)呈阳病例如在家中(居家隔离观察/大规模核酸采样)被检出,应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由属地工作人员对其居所进行终末消毒,包括室内空气,地面、墙壁等环境表面,空调表面、出风口及滤网等,桌、椅等家具表面,玩具,电器特别是冰箱及其冷冻食品,开关、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患者使用的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等。

如病例居住在农村,在进行终末消毒前,应做好家畜、家禽处理,做好灭蝇灭鼠工作,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消毒方案。

二、发现密切接触者及密接的密接后的消毒

发现密切接触者及密接的密接,在按规定转运至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后,应由经疾控机构培训过的社区(街道)工作人员或第三方机构对其转运前居住、停留等相关场所进行消毒。

密切接触者居住、停留等相关场所的消毒应按照发现呈阳病例的消毒原则,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密接的密接相关居住、停留等相关场所应开展预防性消毒(消毒剂浓度为终末消毒标准的1/2)。

转运结束后,应对车辆进行终末消毒,开窗通风,使用3%过氧化氢喷雾或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车厢地面及物表,作用半小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新冠重点人员居住、停留场所及转运车辆终末消毒要求

为有效防止我市新冠疫情传播扩散,根据XX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文件精神,必须加强对新冠核酸检测呈阳人员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等重点人员居住、停留等相关场所及转运车辆的消毒工作,本项工作由经过培训的社区(街道)工作人员完成。

消毒要求如下:

一、新冠核酸检测呈阳人员密切接触者居住、停留场所及转运车辆的终末消毒

(一)使用的消毒液

1、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

2、75%的酒精

(二)有效氯为1000mg/L消毒液的配置方法

1、84消毒液或次氯酸钠

原液5%(50g/L)的500ml的瓶装配比为1:

50,即1升水(2斤)加20ml原液(2瓶盖)

原液10%的桶装84消毒液或次氯酸钠配比方法为1:

100,即1升水(2斤)加10ml原液

2、含氯泡腾消毒片(1克/片):

1升水(2斤)加2颗

(二)消毒方式

1、喷洒:

用于地面、物体表面消毒,喷雾量为表面湿润不流淌为宜

2、擦拭:

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3、浸泡:

用于毛巾、衣服、被套、餐具消毒,浸泡消毒有效氯浓度可为500mg/L

(三)消毒重点场所

1、厢式电梯、电梯按键

2、公共楼道、公共厕所、公共座椅

3、健身器材等公共区域与设施

4、单元把手、楼梯扶手

5、快递柜等手经常接触的部位

6、居住或隔离房间、停留场所

7、垃圾桶及生活垃圾

8、运转车辆

(四)消毒对象

1、非呈阳病例室内空气不需要消毒,以通风为主。

2、空调表面、出风口擦拭消毒,过滤网浸泡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晾干。

3、地面、墙壁可喷洒或擦拭消毒。

4、门窗把手、拉手、楼梯扶手、桌椅、床围栏、台面、健身器材、水龙头、快递柜等物体表面可喷洒或擦拭消毒。

5、开关、遥控器、电水壶把手、电脑、电冰箱等物体表面可擦试消毒。

6、餐饮具可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浸泡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7、毛巾、床单、衣服等纺织用品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8、电梯按钮用75%酒精擦拭,其余地方可用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

9、卫生间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

厕所门把手、水龙头等手经常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也可用消毒湿巾纸擦拭。

10、生活垃圾及垃圾桶喷洒消毒。

11、拖把和抹布等卫生用具使用后以1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存放。

12、运转车辆对车厢地面及物表(包括方向盘、门把手、座椅、车辆内壁及车辆空调出风口等)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半小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二、新冠核酸检测呈阳人员密接的密接居住、停留场所及转运车辆应开展预防性消毒

使用的消毒液为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75%的酒精,消毒方式、消毒场所、消毒对象同上。

三、注意事项

1、消毒人员应熟悉消毒液浓度配比、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并有消毒记录。

2、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戴口罩和手套等,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消毒后30分钟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

3、房间有人时严禁大量喷洒消毒剂。

4、严禁含氯消毒剂与洁厕灵同时使用。

5、酒精用于高档贵重物品、易腐蚀物品表面消毒,存放处应防火防爆,严禁用酒精大面积喷洒消毒。

新冠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

为指导各地做好新冠感染的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发热病人、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和入境人员的转运,有效降低转运过程中的传播风险,防止疫情扩散,制定本指南。

一、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一)转运车辆。

1.病例转运使用的救护车,需具备转运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基本条件,尽可能使用负压救护车进行转运。

2.专车专用,驾驶室与车厢严格密封隔离,车内设专门的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

3.转运时应保持密闭状态,转运后及转运下一例患者前应对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4.转运重症病例时,应随车配备必要的生命支持设备,防止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病情进一步恶化。

(二)工作人员防护。

转运病例时医务人员应穿防护服,戴手套、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司机应穿工作服,戴医用防护口罩、手套。

转运后须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三)病例防护。

病例转运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N95口罩和手套。

(四)车辆消毒。

1.转运过程中,若出现人员呕吐、吐痰,应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或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清除呕吐物后,再对呕吐物污染过的地面、车壁等进行消毒处理。

2.转运结束后,应对车辆进行终末消毒,开窗通风,使用过氧化氢喷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车厢及其物体表面。

发热病人需要转运时参照以上要求执行。

二、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和入境人员

(一)转运车辆。

1.专车专用,驾驶室与车厢做好物理隔离,车内设专门的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

2.转运过程中,若出现人员呕吐、吐痰,应立即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加足量消毒剂或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清除呕吐物后,再对呕吐物污染过的地面、车壁等进行消毒处理。

3.转运后,应开窗通风;使用过氧化氢喷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车厢及其物体表面。

(二)工作人员防护。

转运时工作人员应穿防护服,戴手套、工作帽、医防护口罩;司机应穿工作服,戴医用防护口罩、手套。

转运后须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三)人员防护。

转运过程中控制同车人员数量,尽量间隔就坐,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和手套,减少相互交流。

三、出院病例和解除隔离人员

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出院后、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解除隔离后,要尽快返回家中,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