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7180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15个区高考二模文言传记汇编含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宣可以少驻

(2)克日命还之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物议嘉之()

A.事件的论断B.事物的评议C.公众的非议D.公众的评论

(2)不及期当死

A.应当B.判罪C.承担D.抵押

17.下列对第③段画曲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府县上事不实/罪止夺俸/停官其于/弘宥已是殊泽

B.府县上事不实/罪止夺俸停官/其于弘宥/已是殊泽

C.府县上事/不实罪止夺俸/停官其于弘宥/已是殊泽

D.府县上事/不实罪止/夺俸停官/其于弘宥已是殊泽

18.把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孟容举令式不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对第④段中孟容进谏放免京城百姓差科的理由推断错误一项是()。

A.以地方税收代替京城税收是惯例。

B.中央财政税收,足以备灾荒急用。

C.旱灾影响农耕,百姓将流离失所。

D.体现皇上智慧,百姓将歌舞颂扬。

20.第⑤段如何塑造许孟容形象的?

对此加以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15.(2分)

(1)停、缓

(2)约定、限定

16.(2分)

(1)D

(2)B

17.(2分)B

18.(6分)许孟容列出章程的规定不予准许。

公主向皇上诉说(这事),(皇上)派中使(即宦官)去查问情况。

许孟容持表上奏(皇上),结果升任礼部郎中。

评分说明:

举,许,于上,状,执奏,竟,补充省略7个评分点,各1分。

19.(2分)A

20.(4分)通过描写许孟容打击豪强的行为和语言,体现其执法严明;

通过府县不敢制裁神策吏、禁军震惊、豪强收敛从侧面突显其不惧权势、敢作有为。

描写手法分析1分,人物品性1分;

侧面描写分析1分,人物品性1分。

2019杨浦二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7分)

  上问计于卢杞,对曰:

“希烈年少骁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

诚得儒雅重臣,奉宣圣泽,为陈逆顺祸福,希烈必革心悔过,可不劳军旅而服。

”颜真卿三朝旧臣,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

”上以为然。

甲午,命真卿诣许州宣慰希烈。

诏下,举朝失色。

真卿乘驿至东都,郑叔则曰:

“往必不免,宜少留,须后命。

”真卿曰:

“君命也,将焉避之!

”遂行。

李勉表言:

“失一元老,为国家羞,请留之。

”又使人邀真卿,不及。

真卿与其子书,但敕以“奉家庙、抚诸孤”而已。

至许州,欲宣诏旨,希烈使其养子千余人环绕慢骂,拔刃拟之,为将啖之势;

真卿足不移,色不变。

希烈遽以身蔽之,麾众令退,馆真卿而礼之。

希烈欲遣真卿还,会李元平在座,真卿责之,元平惭而起,以密启白希烈;

希烈意遂变,留真卿不遣。

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各遣使诣希烈,上表称臣,劝进,使者拜舞于希烈前,说希烈曰:

“朝廷诛灭功臣,失信天下;

都统英武自天,功烈盖世,已为朝廷所猜忌,将有韩、白之祸,愿亟称尊号,使四海臣民知有所归。

”希烈召颜真卿示之曰:

“今四王遣使见推,不谋而同,太师观此事势,岂吾独为朝廷所忌无所自容邪!

“此乃四凶,何谓四王!

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

”希烈不悦,扶真卿出。

他日,又与四使同宴,四使曰:

“久闻太师重望,今都统将称大号而太师适至,是天以宰相赐都统也。

”真卿叱之曰:

“何谓宰相!

汝知有骂安禄山而死者颜杲卿乎?

乃吾兄也。

吾年八十,知守节而死耳,岂受汝辈诱胁乎!

”四使不敢复言。

希烈乃使甲士十人守真卿于馆舍,掘坎于庭,云欲坑之,真卿怡然,见希烈曰:

“死生已定,何必多端!

亟以一剑相与,岂不快公心事邪!

”希烈乃谢之。

丁酉,荆南节度使张伯仪与淮宁兵战于安州,官军大败,伯仪仅以身免,亡其所持节。

希烈使人以其节及俘馘示颜真卿;

真卿号恸投地,绝而复苏,自是不复与人言。

【注】①馘:

左耳。

(1)希烈遽以身蔽之,麾众令退()

(2)馆真卿而礼之()

(1)亟以一剑相与()

A.一起B.给我C.共同参与D.相互结交

(2)但敕以“奉家庙、抚诸孤”而已()

A.告诫B.皇帝下诏C.昭告D.训斥

17.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

B.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

C.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

D.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邪!

1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希烈年少骁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

19.从全文看,颜真卿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0.分析“诏下,举朝失色”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6分)

15.

(1)指挥

(2)安排住宿、提供住宿、使(让)……住宿(2分)

16.

(1)B

(2)A(2分)

17.D(2分)

18.(6分)希烈年轻骁勇,依仗军功为人傲慢,身边将领没有谁敢劝阻他;

如果能够派出学识渊博的国家重臣,奉旨宣布圣上旨意,向他陈说叛逆之害,希烈一定会洗心革面,能够不发动战争就使他臣服。

【评分点:

恃、慢、莫、诚、为(之)、陈、劳、服】

19.忠正(忠贞爱国、忠于国家)、刚毅(视死如归)(2分)

20.(3分)

全朝失色的原因是所有人都知道颜真卿一去凶多吉少(1分),

侧面烘托出(1分)

颜真卿忠正(爱国)品格(1分)。

2019长宁嘉定二模

(4)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①图

(1)字表圣,自言泗州人,少有俊才。

雅好为文躁于进取,颇自矜伐,端士鄙之。

初,从事使府,洎登朝,骤历清要。

巢贼之乱,车驾播迁,图有先人旧业在中条山,极林泉之美。

图自礼部员外郎因避地焉,日以诗酒自娱。

属天下版荡,士人多往依之,互相推奖,由是声名藉甚。

昭宗反正,以户部侍郎征至京师。

图既负才慢世,谓已当为宰辅,时要恶之,稍抑其锐图愤愤谢病,复归中条,与人书疏,不名官位。

②臣谨按:

图,河中虞乡人。

少有文彩,未为乡里所称会王凝自尚书郎出为绛州刺史,图以文谒之,大为凝所赏叹,由是知名。

未几,凝入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知贡举,擢图上第。

顷之,凝出为宣州观察使,辟图为从事。

既渡江,御史府奏图监察下诏追之图感凝知己之恩,不忍轻离幕府满百日不赴阙,为台司所劾,遂以本官分司。

此岂躁于进取者耶?

旧史不详,一至于是图见唐政多僻,中官用事,知天下必乱,即弃官归中条山,寻以中书舍人征,又拜礼部、户部侍郎,皆不起。

及昭宗播迁华下,图以密迩乘舆,即时奔问,复辞还山。

故诗曰“多病形容五十三,谁怜借笏趋朝参”此岂有意乎相位耶?

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请图撰碑,得绢数千匹,图致于虞乡市心,恣乡人所取,一日而尽是时盗贼充斥,独不入王官谷,河中士人依图避难,获全者甚众。

梁祖受禅,以礼部尚书征,辞以老病,卒时年八十余。

.

③臣又按:

图以清直避世终身不仕梁祖故梁史指图小瑕以泯大节者良有以也。

(选自宋王禹偁《五代史阙文》)

[注]

(1)图,即司空图,晚唐诗人、诗论家

(2分)

(1)颇自矜伐()

(2)图以文谒之()

(2分)

(1)图愤愤谢病()A认错B告诉C辞官D衰败

(2)中官用事()A办事B有C起兵D执政

17.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图以清直避世终/身不仕梁祖故梁史/指图小瑕以泯大节者/良有以也B图以清直避世/终身不仕梁祖故/梁史指图小瑕/以泯大节者良有以也C图以清直避世/终身不仕梁祖/故梁史指图小瑕以泯大节者/良有以也D图以清直避世终/身不仕梁祖/故梁史指图小瑕/以泯大节者良有以也

18.把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河中士人依图避难,获全者甚众。

梁祖受禅,以礼部尚书征,辞以老病

19.下列所述司空图的特点与第①段相符的一项是()。

(2分)A志大才疏自命不凡B恃才傲物,心性不佳c趋利避害,声名狼藉D冷漠自私,薄情寡恩

20.王士祯曾赞《五代史阙文》“辨正精严,足正史官之”请以本文为例加以分析。

15

(1)颇自矜伐(自夸)

(2)图以文谒之(拜见、进见)

16

(1)C

(2)D

17C

18答案示例:

有很多河中读书人依附司空图躲避祸乱,得以保全性命。

(或:

河中读书人依附司空图躲避祸乱,得以保全性命的有很多)梁太祖称帝后,征召他任礼部尚书,司空图以年老多病为由推辞了。

19B

20答案示例:

(1)史书称司空图“躁于进取”,王禹偁则列举司空图为报王凝知遇之恩而未应朝廷征召的事实,有力证明了司空图不是“躁于进取者”;

(2)史书认为司空图“负才慢世”、觊觎高位,王禹偁则举司空图多次辞官的事实和司空图本人的诗文,从所思所言所行等多方面推论出司空图没有觊觎高位的野心。

(3)史书对司空图品行多有诋毁,王禹偁则据司空图一直不应梁太祖征召出来做官的事实,指出梁朝史官是因此而通过指责他的小缺点来泯除他的大节。

本文辩正精严,确实“足正史官之谬”。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从其他角度答也可酌情给分。

2019年宝山区高三二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

贤孝(元)陶宗仪

①贤孝前至元间,杭州有郑万户者,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

而奉事母夫人备极孝道。

母诞日垂至,预市文绣毯段,制袍为寿。

针工持归,缝缀既成,为油所污。

时估贵重,工莫能偿,自经不死。

邻妇有识其母者,潜送入白之。

至日,卧不起。

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语文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子至,候问安否,见有忧色,请其故。

曰:

“昨莫偶视新袍。

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子告曰:

“一袍坏,复制一袍,可也,夫人何重乃尔?

”母阳为自解,遂起受子孙拜贺,如常岁仪。

人咸以此为贤母,而益见万户之孝。

②国朝妇人礼服,靼靼曰袍,汉人曰团衫,南人曰大衣。

无贵贱皆如之,服章但有金素之别耳。

惟处子则不得衣焉。

今万户有姓者,而亦曰袍,其母岂达靼与?

然俗谓男子布衫曰布袍,则凡上盖之服或可概曰袍。

【注释】:

这里指蒙古;

古代表示身后的服饰;

外衣、罩衣。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与中的意思。

(1)母诞日垂至

A病重B向下C、流传D、将要

(2)惟处子则不得衣焉

A未出嫁女子B未成年儿子C第二个儿子D、穷人家孩子

17.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项是()(2分)

A、昨莫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B、昨莫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C、昨莫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D、昨莫偶视新袍/适几上油缶翻溅渍成/玷我情思殊不佳耳。

18.将第①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9.分析文中郑母之贤的表现。

20.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推断郑母的礼服称作“袍”的理由。

参考答案:

15.

(1)“佯"

,装作:

(2).以……为贤。

(2分,每小题1分)

16.

(1)D

(2)A(2分,每小题1分)

17.C(2分)

18.当时一件袍子的价格昂贵。

制衣匠无力偿还,想要自杀却没能死成,有个认识郑母的邻妇,偷偷将抱子送到母亲手里,并且将这件事告诉了母亲。

(6分。

得分点:

“估”、“偿”,“自经”,转折词,定义后置,“潜”,“送入”的省略内容,“白”。

错一个扣1分)

19.大意:

对制衣匠污袍行为不加追究,待人宽厚;

知道儿子牌气急躁,以自己不填污袍为托词(巧为掩饰),避免儿子不能容人的行为(成全儿子孝顺之名).(4分。

对制衣匠与对儿子各2分。

母亲的行为与效果各1分)

20.大意:

郑万户母亲可能是鞑靼人;

可能当时外衣都称作袍。

(2分。

答出一点给1分》

2019年崇明区高三二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①张君讳署,字某,河间人。

君方质有气,形貌魁硕,长于文词,以进士举博学宏词,为校书郎,自京兆武功尉拜监察御史。

为幸臣所谗,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

三年,逢恩俱徙掾江陵。

②拜京兆府司录。

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啜,揖起趋去,无敢阑语。

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

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语文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事以办治,京兆改凤翔尹,以节镇京西,请与君俱。

改礼部员外郎,为观察史判官。

帅他迁,君不乐久去京师,谢归。

用前能拜三原令,岁余,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③改虔州刺史。

民俗相朋党,不诉杀牛,牛以大耗;

又多捕生鸟雀鱼鳖,可食与不可食相买卖,时节脱放,期为福祥。

君视事,一皆禁督立绝。

使通经吏与诸生之旁大郡,学乡饮酒丧婚礼,张施讲说,民吏观听,从化大喜。

度支符州,折民户租。

岁征绵六千屯,比郡承命惶怖,立期日,惟恐不及事被罪。

君独疏,言“治迫岭下,民不识蚕桑”。

月余,免符下,民相扶携,守州门叫欢为贺。

④改澧州刺史。

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

君曰:

“刺史可为法,不可贪官害民!

”留牒不肯从,竟以代罢。

观察使使剧吏案簿书,十日不得毫毛罪。

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

数月,大不适,即以病辞免。

(节选自韩愈《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诸曹白事()

(2)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惟恐不及事被罪()

 A.被告B.遭受C.覆盖D.判罚

(2)治迫岭下()

 A.紧迫B.催逼C.接近D.迫使

17.第④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

B.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

C.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

D.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

18.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19.第②段详写了诸曹以及县令丞尉对张署的态度,其主要作用是       。

20.联系第③段内容,简析张署的执政理念。

15.

(1)禀告、报告

(2)恰好

16.

(1)B

(2)C

17.A

18.因为之前的才能(张君)被任命为三原县令,一年多后,升迁为尚书刑部员外郎,遵守法令,(敢于秉公)争论,刚正不阿。

“用前能拜三原令”、省略、“岁余”“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守法争议”“棘棘不阿”为6个点,1点1分。

19.侧面刻画了张署威严的形象特征。

20.张署到任面对民俗不佳情况,派人往别郡学习礼仪,教化百姓,体现了他注重教化,以礼治民的理念;

面对不合理的租税制度,敢于为民请愿,体现了他执政为民的理念。

“执政理念”2分;

具体分析2分。

2019年闵行(松江)区高三二模

①皇考①讳承之,字嗣伯。

少有大志,才力过人。

宗人丹阳尹摹之、北兖州刺史源之并见知重。

为建威府参军,善于绥抚。

②元嘉七年,右将军到彦之北伐大败,虏乘胜破青部诸郡国,别帅安平公寇济南,皇考率数百人拒战,退之。

虏众大集,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语文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皇考使偃兵开城门。

众谏曰:

“贼众我寡,何轻敌之甚!

”皇考曰:

“今日悬守穷城,事已危急,若复示弱,必为所屠,惟当见强待之耳。

”虏疑有伏兵,遂引去。

宋文帝以皇考有全城之功,手书与都督长沙王义欣曰:

“承之理民直亦不在武干后,今拟为兖州刺史,檀征南②详之。

”皇考与道济无素故,事遂寝。

③氐③帅杨难当寇汉川,梁州刺史弃城走,皇考轻军前行,攻氐伪魏兴太守薛健于黄金山。

健既溃散,皇考即据之。

氐伪梁、秦二州刺史赵温先据州城,闻皇考至,退据小城,薛健退屯下桃城,立柴营。

皇考引军与对垒,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语文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相去二里。

健与伪冯翊太守蒲早子悉力出战,皇考大破之,健等闭营自守不敢出。

难当又遣步骑万余人援赵温,攻逼皇考。

相拒四十余日。

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搥其后。

贼不能当,乃焚营退。

梁州平。

诏曰:

“承之禀命先驱,蒙险深入,全军屡克,奋其忠果,可龙骧将军。

④文帝以平氐之劳,青州缺,将欲授用。

彭城王义康秉政,皇考不附,乃转为江夏王司徒中兵参军。

元嘉二十四年殂,年六十四。

(选自《南齐书》,有删改)

[注]①考:

指已死的父亲。

②檀征南:

征南大将军檀道济。

③氐:

指当时的少数民族。

(1)皇考与道济无素故()

(2)彭城王义康秉政()

(1)相拒四十余日()

A.拒绝B.抵御C.占据D.关闭

(2)虏疑有伏兵,遂引去()

A.退却B.拉弓C.率领D.避开

17.第③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搥其后

B.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搥其后

C.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搥其后

D.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搥其后

18.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今日悬守穷城,事已危急,若复示弱,必为所屠,惟当见强待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两次写到宋文帝的“手书”与“诏曰”,请分析其作用。

20.第②段“偃兵开城门”和第④段“皇考不附”分别反映了萧承之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点。

(四)(18分)

15.(2分)

(1)向来,平素

(2)主持,掌握(执掌)

16.(2分)

(1)B

(2)A

17.(2分)B

18.(6分)如今孤立无援地守卫(1分)这与外界隔绝(被围困)的城池,(1分)事情己经很危险紧急了,(1分)如果再表示软弱,(1分)一定被他们屠杀,(1分)只能够表现得强一些来等待他们了。

(1分)

19.(4分)通过宋文帝两次下诏书欲提拔萧承之,(1分)从侧面表现(1分)其治理(和守战)才能(1分)与忠诚勇猛(1分)。

20.(2分)有勇有谋刚直不阿

2019年奉贤区高三二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17—24题。

独孤信传(唐)令狐德棻

①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

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

信美容仪,善骑射。

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

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

②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

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

频典二部,皆有声绩。

贺拔胜出镇荆州,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语文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乃表信为大都督。

从胜攻梁下溠戍,破之,迁武卫将军。

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

属太祖①已统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

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大使元毗又遣信还荆州。

寻征信入朝,魏孝武②雅相委任。

③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泸涧。

孝武叹曰:

“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

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

”即赐信御马一匹,进爵浮阳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