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1983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docx

《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docx

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

第一章 绪论”习题答案

“绪论”思考和练习一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它是怎样形成的?

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xx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xx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

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

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

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

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3.简述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口语和书面语是现代汉语的两种不同形式。

书面语是写(印)出来的语言,口语是说出来的语言;书面语的物质载体是文字,口语的物质载体是语音。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主要在风格方面。

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

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至今还有许多民族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

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书面语比口语规范、xx,因为写出来的话可以有时间斟酌、加工,乃至反复修改。

对书面语进一步加工规范,就形成标准语(又称“文学语言”)。

书面语与口语相互影响。

书面语的成分不断进入口语,从而使口语向着规范的方向发展;口语成分也不断被吸收进书面语,从而使书面语不断丰富生动。

书面语往往受到口语的制约,它虽然有自己的特点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同口语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能距离太远。

如果书面语同口语脱节太严重,人们就会对书面语进行改革。

“五四”前后废除文言文提倡xx的运动,就是因为文言文这种书面语同口语脱节太严重。

4.汉语在世界语言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和影响?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较高的语言

一。

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在国际交往中,它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汉语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

全世界说汉语的人有十亿左右,几乎占全球人口的五分

一。

现在国际上,研究汉语的机构不断建立,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人越来越多。

在历史上,汉语对邻邦的语言产生过巨大影响。

其中受影响最深的是xx、xx和xx。

这三个国家的语言都大量地吸收过汉语的语词,甚至依靠汉语借词作为构成新词的基础。

在过去,它们还长期使用过汉字。

xx后来虽然根据汉字创造了日语的字母——假名,但至今也还保留一千多个汉字,和假名同时使用。

xx、xx也仍然使用汉字。

“第二章 语音”习题答案

“语音”思考和练

一1.语音就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

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这种说法不对。

因为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词语意义的声音,如“shū”,这是语音,它有“装订xx的著作”的意思,而我们咳嗽、打哈欠或者病痛的呻吟,尽管也是从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但它们并不包含什么意义,不能叫作语音。

2.为什么说语音的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因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人们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

语音的物理性和生理性都是相同的,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语音却有它们各自的系统、各自的结构规律,是不相同的,所以语音的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实际上许多语音现象都要从这方面去分析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便是证明。

比如,为什么有的语音听起来相差很远却无须加以区别,而有的语音差别很小却必须分别清楚?

同样的语音为什么在不同的语言(方言)里可以有不同的结合方式?

诸如此xx问题,离开了语音的社会性都是无法说明的。

“语音”思考和练习二

二、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包括哪几种?

请画成一个总表把声母填上。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包括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七种。

发音方法,从阻碍的方式看,包括xx、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种;从声带是否颤动看,包括清音、浊音两种;从气流的强弱看,包括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种。

声母总表(略)

三、根据所提供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下面横杠上填上相应的声母

1.双唇送气清xx是p。

2.舌尖后清擦音是sh

3.舌尖中浊边音是l

4.舌尖后浊擦音是r

5.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是j。

四、根据所提供的声母,写出它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k:

舌根、送气、清、xx

2.ch: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3.n:

舌尖中、浊、鼻音

4.x:

舌面、清、擦音

5.z: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九、试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方面分辨下列各组声母的异同。

1、g——k同:

舌根、清、xx。

异:

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

2、f——h同:

清、擦音。

异:

前者是唇齿音,后者是舌根音。

3、zh——z同:

不送气、清、塞擦音。

异:

前者是舌尖后音,后者是舌尖前音

4、b——p同:

双唇、清、xx’

异:

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

5、m——n同:

浊、鼻音。

异:

前者是双唇音,后者是舌尖中音。

6.q——c 同:

送气、清、塞擦音。

异:

前者是舌面音,后者是舌尖前音。

“语音”思考和练

三三、分别按韵头、韵尾分类,韵母各可分成哪些类?

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分,韵母可分成开口呼、xx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

开口呼 韵母不是i、u、ü或不以i、u、ü起头的韵母”。

xx呼 i或以i起头的韵母。

合口呼 u或以u起头的韵母。

撮口呼 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

按韵尾分,韵母可分为无韵尾韵母;元音韵尾韵母,即有元音i、u(o)作韵尾的韵母;鼻音韵尾韵母,即有鼻音n、ng作韵尾的韵母。

四、举例说明单元音的发音应从哪几方面进行分析。

普通话的单韵母共有十个,即a、o、e、ê、i、u、ü,它们都是单元音构成的。

前七个是舌面元音,接着的两个是舌尖元音,末一个是卷舌元音。

舌面元音的发音应从下列三个方面分析:

(1)舌位的高低 舌位的高低指舌头隆起部位的高低,同开口度的大小有关。

开口度大的,舌位较低,是低元音;开口度小的,舌位较高,是高元音;其间还可以适当划分为半高元音和半低元音。

(2)舌位的前后 舌位的前后指舌头隆起部位的前后。

舌位在前的,是前元音;舌位在后的,是后元音;舌位不前不后的,是央元音。

(3)圆唇不圆唇 唇形拢圆的,是圆唇元音;唇形平展的,是不圆唇元音。

另外,舌尖元音、卷舌元音的发音分析如下:

是舌尖前元音、发音时舌尖前伸接近上齿背,不圆唇。

是舌尖后元音,发音时舌尖上翘接近硬腭前部,不圆唇。

er是央元音,口形略开,舌位居中,不圆唇。

在发e[?

]的同时,舌头向硬腭卷起,就形成er。

五、根据所提供的发音条件,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单韵母。

1.舌面、前、高、圆唇元音(ü)

2.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e)

3.舌面、后、高、圆唇元音(u)

4.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ê)

5.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o)

6.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7.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a)

六、将下列单韵母的发音条件写出来。

1.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2.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3.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4.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

5.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6.舌面、央、中、不圆唇元音。

2.辨析下列各组韵母在发音上的主要区别。

下列各组韵母发音的主要区别是:

(1)e—oe发音时不圆唇;o发音时圆唇。

(2)u—üu发音时舌位靠后,ü发音时舌位靠前。

(3)an—angan发音时a舌位靠前,收音于前鼻音n;ang发音时a舌位靠后,收音于后鼻音ng。

(4)ie—üeie发音时开头不圆唇,üe发音时开头圆唇。

(5)ua—uaiua发音到a时停止;uai发音到a后,还要继续滑向i,到i收结,开口度大小不同。

(6)ian—üanian发音时开头不圆唇,üan发音时开头圆唇。

3.比较说明下列两组韵母在发音和结构上的区别。

(1)o—uo结构上:

韵母o是单元音韵母;韵母uo是复元音韵母。

发音上:

单韵母o是舌后、圆唇、半高元音,发音时口形始终不变。

复韵母uo发音时口形有变化,由u的高舌位向o的半高舌位滑动。

(2)ou——uoou是前响复韵母,发音时前一元音o响亮清晰,后一元音u短而轻,结构上是韵腹和韵尾的组合。

uo是后响复韵母,发音时前一元音u短而散弱,后一元音o发音响亮,是主要元音,结构上是韵头和韵腹的组合。

4.指出下列音节的四呼分类。

ye(xx呼)zan(开口呼)hua(合口呼)xun(撮口呼)wang(合口呼)

long(开口呼)hong(合口呼)qin(xx呼)duan(合口呼)shi(开口呼)

on(开口呼)duo(合口呼)xia(xx呼)yan(xx呼)er(开口呼)

ti(xx呼)qu(撮口呼)you(xx呼)huai(合口呼)rong(撮口呼)

5.按发音特点分析下列各组音素的异同。

(I)i—üi、ü同是舌面前高元音,但唇形圆展不同;i是展(不圆)唇元音,ü是圆唇元音。

(2)n—ln、l同是舌尖中浊音,但阻碍方式不同;n是鼻音,l是边音。

(3)e—êe、ê同是舌面、不圆唇元音。

但舌位前后、高低都不同:

e是舌后半高元音,ê是舌前半低元音。

(4)sh—rsh、r同是舌尖后擦音,但清浊不同:

sh是清音,r是浊音。

7.er-是个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它带有卷舌色彩,称卷舌元音。

其中的r:

(1)不代表音素,只是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

(√×)

(2)代表音素,不是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

(×)

(3)是辅音韵尾。

(×)

(4)既代表音素,也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

(×)

“语音”思考和练习5

简答:

什么事调值什么事调类

5.两个方言调类相同,调值是否相同?

调值相同,调类是否相同?

举例说明。

两个方言调类相同,调值不一定相同。

例如同是阴平调类,xx话的调值是11,xx话的调值是33,xx话的调值

213。

两个方言调值相同,调类也不一定相同。

例如调值同是213的xx话、xx话、xx话的调类是上声,xx话的调类却是阴平。

调值同是33的xx话、广州话,xx话的调类是阴平,广州话的调类是阴去。

1.普通话音节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六个汉语拼音字母)来拼写(如“窗”)

(2)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

每个音节总要有元音,元音符号可以多至三个,并且连续出现,分别充当韵头、韵腹和韵尾(如“郊”)。

如果一个音节只有一个音素,这个音素除极个别外都是元音。

(3)音节可以没有辅音(如“俄”)。

辅音只在音节的开头或末尾出现(如“双”),在音节末尾出现的辅音只限于n和ng。

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

(4)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小能没有韵腹(主要元音);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2.列表分析下列各音节的结构方式,指出在分析中容易犯的错误。

在分析中容易犯的错误是:

(1)把“月”的声母分析成y,韵头分析xxu,韵腹分析成e。

(2)把“决”的韵头分析成u,韵腹分析成e,性质同

(1)。

(3)把“誓”的韵腹分析成i。

类似的还有“四sì”,不要把韵腹误为i,而应是-i[]。

(4)把“而”的韵腹分析成e,韵尾分析成r。

(5)把“酒”的韵头分析成i,韵腹分析成u。

容易犯类似错误的还有“灰huī”、“hún馄”等,分析时不要把i、u误为韵腹,省写的e字母才表示韵腹ê、e的。

语音”思考和练习7

一、举例说明什么是音位。

音位是依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指的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例如在普通话里[a][A][a]属一类,是一个音位,即在实际说话的时候,不管你发的是哪个。

都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把“他”[t‘A]念成[t‘a]或[t‘a],意思不变。

相反地,[n]和[1]属两个音位,甲为在任何一个音节中,如果把[n]换成[1],或把[n]换成[n],都表示不同的意思。

当然,这指的是普通话。

若是在某些汉语方言(如xx)里则[n]和[1]属一个音位

二、举例说明应怎样归纳音位。

音位是以语音的辨义功能、互补分布和音感差异为标准归纳出来的,而辨义功能是最重要的标准。

把一些不同的音素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来替换比龟看它们是否能区别意义,凡是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不同的音位,否则就是伺一个音位了。

例如,在普通话里(爸)和(怕)韵母和声调都完全相同,但意思不同,这是因为这两个音节的声母不同,两个声母不能互相替换,也就是说b和p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能区别意义,应归纳为两个音位。

其他两个归纳音位的标准见下题。

1.举例说明音素和音位的区别。

音素和音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是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仅仅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那只能叫音素,又区别意义,又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才是音位。

例如:

汉语普通话“xx、茶、长”三个词,音节里包含的主要元音是三个不同的音素,即前a、央A和后ɑ。

因为它们是三个小同的元音音素,是三个不同的最小语音单位。

即使把三者互换,仅仅是听感上不舒服,却不会区别意义,是一个音位。

再如:

dōngjì可以表示“冬季”这个词义,如果把两个音节中的辅音音素(声母)改换成送气音就成tōngqì两个音节,它所表示的就是完全不同意义的“通气”了。

这样,这两对送气与不送气的辅音音素都各是一个音位。

可见,音素的最大特点是最小读音,它不管是否区别意义;音位的最大特点是区分意义,凡能彼此区别意义的音素就分别属于不同的音位。

四、什么是音位变体?

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音位的变体。

音位跟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同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

例如,普通话里的/a/(音位),当它处在n前的时候读[a](如“安”[an]),处在n。

前的时候读(o)(如“xx’,[a?

]),单用时读[A](如“啊”[A]”。

因此我们说[a][a][A]都是/o/的变体。

五、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的区别何在?

凡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就叫作“条件变体”,凡是无条件的,即不受环境的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作“自由变体”。

例如普通话里的[a][A] [a]是/o/的条件变体,因为它们的出现是有条件的。

在零声母合口呼的音节中,可以把开头的音自由地念成[w]或[?

]而不影响意义,所以[w]和[?

]是/w/的两个自由变体。

第四章词汇

“词汇”思考和练习一

三、用“替代法”证明“驼绒”是两个语素,“xx驼”是一个语素。

“驼绒”中的“驼”跟“绒”都可为已知语素所代替,也可跟已知合,如:

(1)驼绒平绒呢绒xx绒

(2)驼绒驼xx驼xx驼xx

(1)组说明“驼”被“平、呢、xx”替换,“绒”可跟上述语素组合,

(2)组说明可以被“xx、xx、xx”替换;所以“驼”、“绒”是两个语素。

“驼绒中”的“驼”不能被替换,也就是说“xx”不能跟任何其他语素组合,它不具备语素的资格。

由于语言中同一层次的单位才能组合,语素不能跟非语素组合,所以在这里“驼”也不是语素,“xx驼”只能算一个语素。

四、分别指出下列字中的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不自由语素单独作语素的字。

柿 素 眉 蜻 狗 羊 xx习 鹃 祝 闪 平 虎 狼

自由语素:

狗、羊、学、祝、闪、平、狼

半自由语素:

绩、柿、素、眉、虎、xx、习

没有不自由语素。

不能单独作语素的字:

蜻、

六、指出下列的双声词、叠韵词、音译词。

仓促 灿烂 沙发 孑孓 恍惚 婆娑 铿锵扑克 涤纶 xx 踟蹰 拮据 婀娜 腼腆

双声词:

仓促 孑孓 恍惚 xx 踟蹰 拮据

叠韵词:

灿烂 婆娑 腼腆

音译词:

沙发 扑克 涤纶’

七、指出下列复合式合成词的类型。

痛快 认真 抓紧 房间 革命飞快 解剖 xx 开关 领袖工人 碰壁 戳穿 司令 雪崩动静 无论 烧饼 粉饰 体验奶牛 牛奶 功用 用功

(一)联合型:

人民 解剖 开关 领袖 美好 丝毫 伟大 动静 衣服 功用

(二)偏正型:

痛快 飞快 xx 雪白 工人 烧饼 粉饰

(三)补充型:

抓紧 房间 照明 戳穿

(四)动宾型:

认真 革命 碰壁 司令 无论 用功

(五)主谓型:

雪崩 体验

八、试举出yi音的五个同音语素,用每个语素各造三个合成词,同时注明其结构类型

(一)一 一定(偏正) 一律(偏正) 统一(补充)

(二)衣 衣服(联合) 大衣(偏正) 衣领(偏正)(三)依 依靠(联合) 依赖(联合) 依然(附加)(四)医 医院(偏正) 医术(偏正) 医疗(联合)(五)揖 揖让(联合) 作揖(动宾) 拜揖(联合)

“词汇”思考和练习二

六、理性xx与色彩xx有什么区别?

理性xx又叫概念xx,在指明词所表示的事物的范围时,理性xx起主要作用,它是实词词xx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部分,主要靠它表示相应的概念。

色彩xx是在理性xx的基础上附加上去的一些意xx要素。

色彩xx往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与使用者的感情,使用场合(语境)、使用者的形象感以及词的来源(来源于古代书面语、现代方言、某种社会集团等)有关,它们不是每个词所必须具备的因素。

一个词可以没有色彩xx,也可以有两种以上的色彩xx,但不能没有理性xx。

七、指出下列各词的色彩xx:

(一)感情色彩:

1.褒xx:

xx

2.贬xx:

倒爷 搅和 轻蔑 欺凌 癞皮狗 蛤蟆镜

3.中性的:

xx 调试 车流 出台 脑袋 疙瘩

(二)语体色彩:

1.书面语:

xx 轻蔑 欺凌 车流 囹圄 鸟瞰 演奏

2.口语:

倒爷 哥们儿 搅和 癞皮狗 发毛’蛤蟆镜 脑袋 疙瘩

(三)形象色彩:

葡萄胎 xx 癞皮狗 哈蟆镜 车流出台 鸟瞰

(四)术语、行业语色彩:

葡萄胎 演奏 调试 xx 出台

(五)地域方言色彩:

搅和

(六)时代色彩:

囹圄(古语词)

“词汇”思考和练习三

一、下列词中哪些是单义词?

单义词有:

懂 煤 瞟 溅 风 苗条 发火 雨 缎子 剥 xx

五、作为词的义项,必须是能够单说或单用的,如题中例句所显示的

1、4

5、6、7各个义项都属这类。

当然作为词的义项还可以作为语素的义项用于造词

2、3两义项只是“论”作为语素构词时才有的,因此,只是“论”这个语素的义项。

分清词的义项和语素的义项与分清词和语素的意义是类似的。

只有词的义项才能作为独立运用的词:

的内容参与造句,而屑于不能成词的语素的义项则只起构词作用,所以应该分清,词典中最好能加以区别

六、同形同音词和一词多义,有时很难区分。

试用下列各词,分别造几个句子来说明哪些是同音词,哪些是xx

七、什么是义素?

义素分析有什么用处?

义素是词义构成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

义素分析随着语义学的兴起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义素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解释、理解词义,可以突出地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可以突出词义聚合时的相同点和区别点,可以考察词义组合时的正误。

义素分析便于形式化,有利于运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语言信息。

“词汇”思考和练习四

四、什么是同义词?

怎样辨析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叫做同义义场,同一义场中的各个词叫做同义词。

辨析同义词最重要的方法是从语境中去考察,考察它们可能出现的上下文语境,设想相互替换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可能替换的总是显示出同义词中相同的部分,不能替换的往往是差异所在。

为此,首先要尽可能多地搜集包含有关同义词的句子或短语,然后进行归类,看看能用哪些义项进行解释。

第二步便是互相替换,对种种替换情况进行分析、概括、说明,找出它们的差异可能在哪些方面。

(如教材上册288页附表所列

二、词义发展变化有哪几种原因?

其发展变化的途径有哪几种?

词义发展变化的原因有下列三种:

(一)词所标志的事物、现象本身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了词义的变化。

例如:

“车”,从指“两轮中贯以轴,轴上承舆以任载’’的以马为动力的陆上交通运输工具,发展到指“以电、汽油等为动力”的电车、火车、汽车等等。

“车”的基本义指“陆上的交通运输工具”,虽没有变化,但内涵却丰富多了。

(二)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提高,引起了词义的深化。

如:

“xx”,《说文解字》说是“xx气”,合乎科学的说法应是“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在空中悬浮的物体”(《现代汉语词典》)。

(三)人们循着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相关点把词用来指与原义有某种联系的新事物、新认识,从而引起了词义项的增加或减少。

如:

“铁流”,由“流动的铁水”去指称“战斗力强的队伍”。

“皮xx”,由“带xx的兽皮的总称”,去指称“表面的知识”。

词义变化的途径有下列三种:

(一)扩大旧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即词义的扩大。

如:

“残年”,由指称“一年将尽的时候”扩大到指“人的晚年”。

“老巢”,由指“鸟的老窝”扩大到指“匪徒、团伙盘踞的地方”。

(二)缩小旧词所概括的对象范围,即词义的缩小。

如:

“小说”,由指“街谈巷议之类的异闻、琐记等等”,缩小指“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报复”原指报答xx和怨(《三国志?

蜀?

法正传》:

“一冶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现缩小为“报怨”,对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进行反击。

(三)把表示甲类对象的词转用于指称与之有关的乙类对象,即词义的转移。

如:

“布告”,原为动词,是宣布、公告之意(《史记?

xxxx》:

“事已布告xx。

”),现转移指机关团体xx出来通告大众的文件,是公文的一种。

“明目张胆”,由“无所畏避”的褒义,转移为“公开大胆地做坏事”的贬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