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2253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docx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

第一章原始公社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和古代学校的萌芽

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

原始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

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

“成均”

第二节西周的教育制度

一、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

西周的学校:

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

1、国学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

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

2、乡学  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有小学一级。

二、西周学校的老师和教育内容

西周教师:

教育宗旨主要通过老师来贯彻,通过教育内容来体现,西周的教育制度是政教一体,官师合一的,这是“学在官府”的重要标志。

古代的典章文物,有专官执掌,唯官有书、礼、乐、射、舞所用的器具,由典乐官执掌,唯官有器,欲学者必就官而学,因此学校老师都由官史兼任。

教育内容:

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人伦”为其核心。

西周“国学”与“乡学”的教学科目如下:

(一)“国学”的教学科目

1、乐教

2、三德

3、六艺

4、六仪

5、六舞

(二)“乡学”的教学科目

1、六礼

2、七教

3、八政

4、乡三物

三、西周的幼儿教育和女子教育

幼儿教育:

西周时代的幼儿教育极为重视,贾谊认为,中国很早就有“蚤(早)喻教与选左右”的思想。

“蚤(早)喻教”就是要求尽早实施教育,甚至提出进行胎教的主张。

“选左右”就是要慎重选择幼儿的师保。

西周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国子与公卿贵族子弟可以选任专门的师保,一般子弟只能受到家庭教育,父母就是幼儿最初的教师。

女子教育:

西周时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就十分严重,女子在社会上和家庭里都没有地位,也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四、西周学校的管理制度

①入学的年龄及修业期限

入学年龄古籍记载不一,大概是因学生身份不同,而有先后迟早的差别。

修业年限,古籍无明文记载,据入学年龄推算,小学当为七年,大学约为九年。

②考查与奖惩

西周已有一套分年考查的办法,学生每年入学,隔年考查,

考查中发现有不受教者,报告大乐正,大乐正报告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入学习礼以感化之,如不改变,王亲自视学,以示警告,仍不发言为,则迁送远方,终身不齿。

“乡学”的考查由乡大夫负责。

③西周以前的学校,除子兼作习射,习礼的场所外,养老也是一项重要内容,西周更把养老与视学结合起来进行。

天子和诸侯每年视学,同时举行隆重的养老典礼。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上的变化:

①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一般认为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

②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上层建筑也发生激剧的变化。

③文化教育方面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主要标志就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官学衰落的原因:

①一是由于王室、诸侯都在忙于战争,社会动乱,无暇顾及学校。

②二是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没落,丧失了进取精神,迷恋于腐朽奢侈生活,失掉了学习的兴趣。

名词:

显学

孔子堪称首创私学的大师,他的私学创办时间之长久,规模之宏大,教育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最著名的,墨子也曾创办私学,规模和影响也很大,与孔子的儒家私学并称为“显学”。

私学产生的原因:

①首先,社会的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学在官府”被冲破,秘藏于官府的典籍文物逐渐扩散于民间,这样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流落到下层,成为私学的教师,同时也有了可供学习的材料。

②社会上不少人为了求得在经济、政治上的发展,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

③私学的创办人又都以各式的“治国治民”方案相标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私学对教育的贡献:

①私学冲破了“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的旧传统,使学校从王宫官府中解放出来,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

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较独立的社会职业,可以随处讲学,学生也可以自由择师。

③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了较密切的联系,改变了官学的死板、僵化的风气,推动了古代学术的发展,培养了不少有贡献的学者和治术人材。

④扩大了教育对象。

孔子首倡“有数无类,”并在私学中付诸实践,成为当时各家私学一致遵循的原则。

教育对象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平民,使学校教育和人材成长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了。

⑤私学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光辉的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出现了诸如《学记》这样完整的教育著作。

第二节养士之风盛行和百家争鸣

第三节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

1、教育的作用:

孔子主要从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①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的关系。

(社会作用)

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不一定直接去做官才算参与政治活动。

②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提高文化。

他还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甚至认为在不得已时,食、兵都可去,民信不可失。

③治理国家只靠政令、刑律,不如德治和礼教,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2、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着决定作用(个人作用)。

名词: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

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评价有教无类:

①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是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的。

②孔子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更谈不上主张普及教育。

孔子一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另一方面,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

(三)关于教育的目的

名词:

“学而优则仕”:

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和成人,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则是无可怀疑的。

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这样的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四)关于教育内容

孔子特别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中有关这方面的科目占突出地位,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

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虽然重点突出诗、礼、乐,但对其他内容也不忽视。

《诗》、《书》、《礼》、《易》、《春秋》都向学生传授。

孔子在教育内容中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

三、孔子的教学思想

(一)因材施教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

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命题,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

但孔子的教育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二)启发诱导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

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对的,限制或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十分有害的。

(三)学思并重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孔子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

(四)由博返约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或者说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

孔子主张学生应该“多闻”、“多见”,知识面要广。

但是,知识面广,不能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

四、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道德教育原则:

(一)立志乐道

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决前进的动力。

(二)自省自克

道德修养的核心是要自己的内心世界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和规范,因此道德贵在自觉,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

(三)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也可以说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首先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修养的高低要见诸行动。

(四)改过迁善

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的过程。

孔子认为社会上完美无缺的人是罕见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同时也有缺点或错误,克服缺点与发扬优点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五、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

(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

2、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所以“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格,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正是对学生的热爱鼓舞他不知疲劳,全力教诲。

(三)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孔子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学生的表率。

第四节墨子的教育思想

一、墨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

二、墨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作用

墨子很重视教育,希望用“上说下教”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把教育作为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哀鸿,乱者得治”的三项根本措施之一。

他特别强调发挥人的主动精神,认为决定人的宝贵贫贱不是命,而是“力”之强与不强。

(强调主观努力)

墨子在强调主观努力的同时,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

2、教育目的内容的主张

墨子主张教育要培“贤士”。

“贤士”的主要品德是兼爱,有时也称作“兼士”。

墨子培养的“贤士”与孔子培养的“君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要作治术人材。

墨子为了培养“贤士”,在教育内容上,除了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外,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和技能、论辩才能的研究和训练.

3、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

“强说人”的主动精神。

墨子不同意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消极等待态度,主张积极主动“强说人”,叩则鸣,不叩亦鸣,问则答,不问则讲。

墨子则更进一步主张,对不来者也主动去教,这叫做“行说人”,就是送教上门。

“述而又作”的创造性精神。

墨子不同意儒家“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保守态度,主张“述而且作”。

他认为应该继承古代文化中善的东西,又要创造变幻莫测新的东西,使善的东西日益增多。

名词:

“察类明故”:

“察类明故”,发展理论逻辑思维。

墨子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论辩才能,发展学生的理论逻辑思维。

“察类明故”就是善于通过类比,探明原理,也就是“以见知隐”,根据已知推测未知,根据可见现象,推测内在的含义。

“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练精神,墨子特别注意道德行为的锻炼。

要求学生“强力而行”,特别要珍惜光阴,不要虚度年华。

第五节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孟子的生平和政治主张

二、孟子的哲学思想和性善论

三、孟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作用

社会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

“得民心”是“仁政”的社会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

个人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

认为人虽有先天的善性,但只是一种端倪。

如果不受教育,不肯学习就会成为与禽兽差不多的小人。

孟子根据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确定教育目的为“明人伦”。

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

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下列原则:

第一,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注意“尚志”、“持志”。

与持志紧密相联的是“养气”,既要“持志”,又要“养气”。

理智与情感的统一。

第二,反求诸已。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中的自我修养。

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反求诸已”。

就是要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评价。

第三,改过迁善。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强调要培养改过迁善的精神,一方面鼓励人们改过自新,一方面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

第四,刻苦锻炼。

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和才智都是在艰苦条件下锻炼出来的,要经过多次严峻考验,才能获得进步与提高,担负重任。

关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他在教学方面提出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有下列几点:

1、自求自得。

孟子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依靠学生自求自得。

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某些“规矩”,但不能使他们达到熟练技巧。

掌握熟练技巧,灵活运用知识主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

2、专心有恒。

孟子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精力集中,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心不在焉就会一无所得。

不仅要专心致志,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

3、启发引导。

学习主要靠学生专心有恒,自求自得。

教师也并不是无所作为,而要积极引导,主要是启发学生思维,指出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4、循序渐进。

孟子认为进行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第六节荀子的教育思想

一、荀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主张

二、荀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作用

个人作用:

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

1、首先,人的贵贱、智慧、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2、荀子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

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把环境的影响称为“渐”或“注错”。

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人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教育和经久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他把人的这种个努力学习称为“积”“积靡”。

社会作用:

荀子也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他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劝,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

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材,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

在教育内容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荀子非常重视乐教。

荀、孟教学不同主张:

荀子和孟子的关于教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孟子主张“内发”,荀子主张“外向”。

1、在学思的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荀子则特别重视“学”,荀子认为经过学习,掌握知识,才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2、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

这样孟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也是不同的。

3、孟子曾把学习解释为保存和发扬先天固有的“善性”,荀子把学习解释为接触外界,掌握知识,见诸行为,以美其身。

荀子教学方面的主张:

第一、积微见著,积善成德。

荀子认为知识是不断积累的,善德是逐步培养的。

第二、虚壹而静,专心有恒。

荀子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特别强调专心有恒。

(名词:

虚壹而静)。

荀子所谓的虚,不是虚无,而是指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不以已有的见解,专一研究某一问题,就全力以赴,不一心二用。

所谓静,不是不动,而是指不能用毫无根据的梦想和感情冲动扰乱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第三、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名词:

兼陈中衡)。

荀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

兼陈中衡

“兼陈”就是事物的各个方面或各种情况展示出来,摆列开来。

“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

第七节《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二、《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三、《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名词:

《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全文仅有一千二百多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也谈到教师及师生关系。

《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化民成俗”。

《学记》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一)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教与学是紧密相联,互相促进的。

“教学相”深刻地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辨证关系: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二)尊师重道

儒家一贯提倡尊师,认为尊师才能重道,要重道必须尊师。

一方面要高度评价老师的作用,提高老师的社会地位。

另一方面又对老师提出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技能技巧。

(三)藏息相辅

《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四)豫、时、孙、摩

第一,预。

就是预防,在不良行为和习惯发生、形成之前,教育措施就走在前头,以便禁于未发,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二,时。

就是及时,善于抓住适当的时机,及时施教。

第三,孙。

就是顺序,也了就是通常说的循序渐进。

第四,摩。

就是相互观摩,同学之间取长补短。

儒家普遍重视师友之间切磋琢磨。

(五)启发诱导

《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的思想,进一步概括了如何进行启发的宝贵经验。

第一,导而弗牵。

老师要积极引导,但不要硬牵着学生走,这样学起来会自然和谐,不引导不行,硬牵着走也会失败。

第二,强而弗抑。

老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和压抑。

这样学起来就会安易顺利。

第三,开而弗达,老师要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提供钥匙,但不要把知识通达不遗地会部塞给学生,要留有余地,启发学生自己积极思考。

(六)长善救失

《学记》则把这一思想发展为教育和教学的一项比较普遍的原则。

这就要求老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教学方法:

(一)问答

问答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面来论述。

发问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答问要注意深浅适宜,详略得当。

(二)讲解

《学记》认为教师不能不顾学生实际而盲目地照本宣科,长篇大论,一味讲解不已,只有当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时才给予适当的讲解,讲解还不懂,就不要硬讲下去了。

(三)练习

儒家都重视练习,必须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功夫练习起,打好基础。

(四)类比

《学记》特别重视类比方法,从一事物推及同类事物。

第三章秦汉的教育

第一节秦代的教育

秦代文教政策:

(一)“书同文”“行同伦”是推行共同文字、规范统一的社会伦理和行为习惯的政策。

“书同文”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文字改革和统一文字的工作。

“行同伦”的目的是为了“首(百姓)改化,远迩同度(法度)”。

这些措施进一步融汇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促进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状态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设三老以掌教化”是为了对一般人民进行思想教化的政策。

(三)“颁挟书令”和“禁私学以吏为师”的政策,导致“焚书坑儒”

第二节汉代的文教政策

汉承秦制,但在教育上则转而采用儒家的主张,重新肯定教育在育才和化民两方面的作用,把教育作为巩固“大一统”的重要工具。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一项统一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政策

(二)“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是一项关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充实官吏队伍的政策

(三)“整理古籍,厘订文字”是一项统一文字和整理文化典籍的政策

意义:

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是符合封建社会政治和经济要求的,因此不仅为两汉诸帝王所延用,就是以后整个封建社会的诸皇朝,也只是做了一些修改和补充,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大变动,所以我们说,汉代教育对以后两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起了规范化和定型化的作用。

第三节汉代的教育制度

一、汉代的官学

二、汉代的私学

第四节  汉代选士制度

一、汉代选士制度的演变

汉选士的利与弊:

利:

①一方面是为了选拔干练的官吏,加强中央集权的力量。

②另一方面也是扶持郡国教化,加强地方政治。

在人民中间实施道德教化。

弊:

在察举制度下,士人能否当官,一般取决于能否被举;而能否被举,则取决于乡闾的舆论。

以“声名取士”,是这种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既然察举重视士人在地方上的声誉,因而“声名”与士子的前途关系极大,于是士人作伪求名之事也就层出不穷了。

在这种情况下,士人不得不请托权门,交游结纳,出现许多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并被操纵选举的官僚大族所利用,所以靠这种制度,选不到真正的人才。

二、汉代选举的科目和手续

第五节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哲学社会伦理思想

二、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

三、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

(一)教育对人性的作用

董仲舒  认为人性兼含善恶的要素。

人性中有善的要素,但这善的要素并非即是善,善的要素必须通过人为的教育,才能使它进而为善。

(二)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董仲舒鉴于秦王朝对于人民实行“严刑峻法”而迅速被推翻的历史教训,主张实行“德教”。

  几乎把一个国家的治乱兴废都归于礼乐教化,政治上首要的事情就是“德教”。

四、关于道德教育

(一)道德根源——天赋

董仲舒把封建秩序都说成是人性生来就固有的,是上天赋予的

(二)道德教育内容——“三纲五常”、“正谊明道”

董仲舒认为封建道德——“三纲五常”及相应的忠、孝、仁、义等,都出于“天意”,是道德的基本内容。

他说一个人如果有义,那么,“虽贫能自安”,如果不“义”,那么,“虽富莫能自存”。

“正谊明道”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正我”  董仲舒提出道德教育的原则——“正我”他认为道德教育中,“治我”要严,不要攻别人的恶,要自责而不要责人。

2、“强勉行道”意思是说,奋勉地努力进行道德修养,德性就一天比一天好,而且越发成功

3、“明于性情”他认为在道德教育中,要诱发他们天性中所美好的,抑制天性中所厌恶的

4、“必仁且智”提出重视教育而又必须德智相辅,通过智育进行德育的方法。

此外他还认为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要紧密结合起来。

五、关于知识和教学

(一)知识来源——“内视反听”

董仲舒认为天在创造人类时,也赋予人以封建道德。

所以“天道”寓于人心之中,天心和人心相通,认识了人的本心,也就认识了“天道”。

人通过内心反省,就可以体会到天意。

(二)教学内容——“诗书礼乐”

董仲舒认为只有圣王才可能“发天意”“承天意”,人们学习的内容就应该是他们所制作的诗、书、礼、乐和封建的伦理道德等知识,至于自然知识那是不应该学习的。

(三)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1、“圣化”  他从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开始,进而论及教学

2、“强勉学问”教学贵在强勉努力,刻苦钻研,才能前进,才能达到“博”与“明”的境地

3、节博合宜他认为教学要注意处理好“节”与“博”的关系,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范围,不能“太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