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2284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Word格式.docx

这样的音调或许不那么“和谐”,却也有所浮现。

190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偏僻小镇的王凡西即表示,“北京学生们的‘闹事’,则连我们‘最高学府’里的老师也不曾注意。

十余岁的小孩子当然更是茫无所知。

”知道这件事,乃至受这运动的影响,已是一二年之后了。

生于1930年的余英时先生也言及,在故乡安徽潜山官庄乡这个典型的“穷乡僻壤”度过的八年岁月,不但没有现代教育,连传统的私塾也没有。

在其16岁以前,根本不知“五四”为何物。

生活于偏僻之地,不知“五四”,倒容易理解。

不过,别的情形却颇耐人寻味,1922年北京大学入学考试的国文试卷,有这样一题——“试述五四运动以来青年所得之教训”,据《学生杂志》一篇文章透露,以“五月四日开运动会”解释“五四运动”的考生,“很有几位”。

研究的情形也并不乐观。

伍启元著《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1934年由现代书局出版,《清华周刊》登载的一篇评论就指出,近几十年所发生的“或者只有春秋战国时代才能相媲美”的空前的思想变动,“不幸得很,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一本书,能将这个复杂撩乱的情形,撷英咀华,作简短握要的介绍。

有之只是几篇不尽不实的论文,散见于各报章杂志,这又怎能满足青年的希望呢!

”这样看来,关于“五四”的影响,仍是有待深入检讨的问题。

论者曾提出关于“五四”的记忆问题,指出“1919年事件的参加者、观察者和批评者都学会了相当有选择地使用他们的记忆。

”曹聚仁在回忆中即坦诚:

“我之回忆五四运动,已在五十年后,用今天的角度,来看那座纪念碑,观感自有不同。

”事实上,担心五四被“遗忘”,也算得上持续不断的声音。

1935年5月,胡适接连写下关于“五四”的两篇文章,原因无他,“这年头是‘五四运动’最不时髦的年头,前天五四,除了北京大学依惯例还承认这个北大纪念日外,全国的人都不注意这个日子了。

”到50年代的台湾,作为“五四后期人物”的殷海光更发出这样的叹息声,“五月四日这样重要的节日,几乎被人忘记了!

”“记忆”与“遗忘”,或许正构成“后五四”时代的历史基调;

“五四”的历史也由此“建构”。

这也是本文提出基于“中心”与“边缘”审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缘由所在。

依拙见,如能在更为广泛的视野发掘具体的阅读经验,即将问题转换为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被“阅读”的,则对此的认知,或能提供新的视野。

近代中国的“多个世界”,及所呈现的“多歧性”特质,今日已成研究中国近代史学者的“共识”。

这既有助于推动从“边缘”看“中心”,展示更多的图景,同时也表明,针对所谓的“边缘”立说,并不容易,很难提供全方位的视角。

故此,本文对此的检讨,所提供的也仅是私人的阅读经验,试图透过几个个案,分析《新青年》所象征的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被“阅读”的。

内中不只关注新文化是如何传播的,还期望能展现身处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个体“阅读”《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所发生的“变异”。

这样的“图景”与“中心”所展现的无论是否相似,或都有俾呈现新文化运动的多姿多彩性,也更为全面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一、《新青年》作为“中心”的确立

所谓“中心”与“边缘”,实在是过于宽泛与模糊的字眼,这里也无意加以严格限定,只是试图说明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背景下对《新青年》所象征的新文化运动有着不同的“阅读”体验。

换言之,这里所说的“中心”与“边缘”,更多来自时人的自我认定,事实上,“中心”之成为“中心”有赖于“边缘”;

“边缘”也不断产生对“中心”的认同,二者本身形成互动关系,难以划出清晰的界限。

因此,不妨首先展示“中心”的情形,论者提出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运动”起来的,就阐明了《新青年》之成为“中心”所经历的曲折。

换言之,尽管在时间的把握上或有不同的看法,但《新青年》构成“中心”,却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仅从“中心”所提供的信息,无论是作为“生意”,还是“阅读”,都不难发现这一点。

作为“生意”,《新青年》最初的确可用惨淡经营来形容。

陈独秀1913年亡命到上海,找到汪孟邹,表达了出一本杂志的想法,并表示“只要十年八年的功夫,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影响”。

但当时的亚东正在印行《甲寅》杂志,没有力量做,于是介绍给群益书社出版,但最初每期只印一千本。

且只发行了6号,就停刊了半年。

对此,陈也是颇为沮丧的,“本志出版半载,持论多与时俗相左,然亦罕受驳论,此本志之不幸,亦社会之不幸。

”不过,所谓“生意”,却不能限于杂志本身,结合出版杂志的书局加以考虑,就颇为必要。

经营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在日记中就透露出书局对出版杂志的考量。

1916年3月13日,张在日记中曾记载一事,“《时报》将不之”,颇希望商务能够“附股”,他却表示,“本馆近来对于报事甚淡,恐难附股。

”《时报》估价较高,是商务没有兴趣的原因;

其所说的对报事甚淡,也未尝不是实情。

不过,1916年6月7日日记中又提到另一事:

“代售《船山学报》,告傅卿函询湘馆,总馆代印价已收足否。

不登报无销路,催交报费方可代登。

”这里也指明了书局与报刊形成的关联,“登报”与“销路”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从“生意”的角度,有必要考虑到这一层,不能单从杂志的印数来核算成本。

群益书社之所以愿意发行《青年杂志》,除了其他原因,部分也是因为有这个窗口,可以将所出书籍,进行推广。

从创刊号开始,群益书社每期都刊登了不少书籍广告(绝大多数为群益书社的出版物,少量是其他杂志与亚东书局的书籍广告),并发布《通信购书章程》,书局由此获益,不可不提。

而书局业已建立起的发行管道,对杂志的发行来说,也至关重要。

《青年杂志》从第1卷第2期开始列出“各埠代派处”,计有49个城市与省份的76家“书局”。

这当是指群益书社已建立起的发行渠道,也大致可推断《新青年》杂志借助这样的渠道可能发行到何地。

这也是不可忽略的“生意”,也算是《新青年》所搭上的便车。

与之适成对照的是,1919年1月创刊的《新潮》杂志,就显出别样的情形,其社员只管编辑出版,发行由北京大学出版部主持,“发行面是非常狭小的”,“代销处也只限于本校,北京的一些高等学校及书报摊”,而外埠由于“不登广告,只靠同道的几个杂志互相介绍,知道的人不多”。

顾颉刚在日记中也透露,由于不能依托书局,《新潮》的发行颇为曲折;

日记中所保留的社员之间通信,也不乏内容关切如何与书店打交道。

关乎此,张静庐曾以一个“出版人”的身份有所总结:

在几百几千种杂志中,要使你的刊物从那里窜出来,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一,要使各地的读者都晓得有这样一本东西(买与不买是另一问题),第二,要使它能达到每一家贩卖书店(卖得掉与卖不掉是另一问题),第三,要使读者怎样会拿出钱来买你的杂志(满意不满意是另一问题)。

相应的,《新青年》提供的另一种“生意”,也同样重要,那就是与“学”结合,编者有此用意,读者亦复如此。

《新青年》创刊时的“社告”,第五条即明示:

“本志特辟通信一门,以为质析疑难发舒意见之用,凡青年诸君对于物情学理,有所怀疑,或有所阐发,皆可直缄惠示,本志当尽其所知,用以奉答,庶可启发心思增益神志。

”该杂志第1、2卷的“通信”栏,也显示出读者所关心的集中于“问学”,尤其关切学习某一门知识,该读何书?

哪所学校最佳?

因此,关于“学”与刊物的关联,也是不可忽略的层面。

所谓另一种“生意”,即是要考虑报章杂志的“色彩”问题。

依拙见,且不论来华西人最早创办的中文报刊成为“西学”的重要载体,与“学”的结合同样是晚清士人发行报刊值得注意的“生意经”。

这关乎学科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成长,从学科构成报刊的主要栏目,以及任用学者来办报,都体现出这一点。

唐才常所撰《湘报叙》,就强调说:

今乃海宇大通,朝野一气,政学、格致万象森罗,俱于报章见之,是一举而破二千余年之结习,一人而兼百人千人之智力,不出户庭而得五洲大地之规模,不程时日而收延年惜阴之大效。

凡官焉者,士焉者,商焉者,农工焉者,但能读书识字,即可触类旁通,不啻购千万秘籍,萃什伯良师益友于其案侧也。

其使中国为极聪强极文明之国,吾于是决其必然矣。

一份标榜“觉民”的刊物,也阐明“夫积民而成国,断无昏昏沉醉之民,而能立国于竞争之世”。

因此,“学生攻书之暇,出一杂志,以写种种事情,若者良,若者不良,内而己国之事情,外而全球之大势,无不登诸报端,以输入文明,其计至深远也。

”该刊登载的第一篇文字,同样强调“阅报”之有益,指明报者乃“新学之母”。

《时报》1911年刊登的一篇文字,还提出“印刷物可觇文明程度之高下”:

“今夫文野程度,全视印刷物之多寡以为衡。

欧美各国近数十年内所以进步如此之速者,皆由印刷物导之先河,各国每年所出新书籍,无虑数十万种,各国每年所出杂志,无虑数十百种,各国之操新闻业者,每日所出纸,无虑数十万份。

”换言之,“未有印刷物不发达,而文明程度可以增进者”。

作者忧心的是,“试问吾国每岁出版之物有几何?

”“虽遍登广告,然大抵翻印旧籍者仍有多数,而新籍则几如凤毛麟角焉。

以此风气验之吾国今日守旧者仍多于开新者,此则中国前途最可忧之一大事也。

《新青年》被带到大学,即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催生出另一种形态的杂志。

可以说明的是,1918年前后读书人广泛介入办报刊的活动,从报业的角度也构成一道独特的景观。

戈公振曾表示,“民国以来之报纸,舍一部分之杂志外,其精神远逊于清末。

盖有为之记者,非进而为官,即退而为营业所化。

故政治革命迄未成功,国事窳败日益加甚。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要说“生意”的兴旺,最说明问题的即是大学中人广泛介入到创办刊物的活动中。

以北大来说,据《北京大学日刊》1920年底提供的资料,北大之“定期出版品”包括有:

《北京大学月刊》、《北京大学日刊》、《北京大学学生周刊》、《新潮》、《数理杂志》、《音乐杂志》、《绘学杂志》、《批评半月刊》、《评论之评论》,“其现在暂行停刊者为《国故》月刊、《奋斗》周刊,曾经拟议尚未实现者,有史学系之《史学杂志》与地质研究会之《地质杂志》。

”还特别提到:

更有许多本校之学生,因鉴于文化运动之事业,仅及于通都大邑,殊未尽善,乃各就其乡土之情形,从事研究调查,以谋补救。

即就其调查研究之所得,在北京办各种定期出版品,编辑印刷完竣后,再行寄回各处。

如四川学生所办之《新四川》,浙江兰溪学生所办之《新兰溪》、永嘉学生所办之《新学》,陕西学生所办之《秦钟》,安徽学生所办之《安徽旬刊》,直隶武清教员及学生所办之《武清周刊》等,福建学生所办之《闽潮》半月刊等等不下十余种。

其余若《新青年》,为本校前文科学长陈独秀先生所主持,撰述者多为本校教职员学生。

《新教育》为现代理校长蒋梦麟先生所主持。

《新生活》为本校职员李辛白先生所主持。

《国民》杂志为北京学生界所办。

《少年中国》月刊为少年中国学会所办,而主持之者均为本校学生。

学人投身到刊物的创办中,也成为自觉的行为。

《新潮》杂志发刊时,傅斯年就不无意味地表示,“北京大学之生命,已历二十一年;

而学生之自动刊物,不幸迟至今日然后出版。

”还解释了刊物之缘起,一致的看法是“学生应该办几种杂志”,“我们将来的生活,总离不了教育界和出版界,那么,我们曷不在当学生的时候,练习一回呢。

”张国焘也描绘了那个年代读书人之选择办刊物,差不多成为“行动的第一步”:

“要救国,就要组织团体,发行一种刊物,作为行动的第一步。

当时这种组织小团体的想法颇为流行,不少有抱负的青年都想借以一试身手,登高一鸣。

”推而论之,整个新文化运动即是以出版事业为基础的:

“中国新文化的勃兴,可说是以出版事业为基础的。

举凡革命主张的鼓吹,世界思潮的介绍,现代文学的提倡,新兴艺术的引进,科学精神的展开,哲学理论的探讨……其所持的工具,莫非为报章、杂志、书籍,凡此无一不属于出版事业。

”而且,“不但在中国是如此,在世界其他各国也莫不如此。

盖因近代印刷术的发达,差不多成了压倒其他一切的文化流传的工具,所以出版事业也成了促进文化的主要动力。

从“生意”的角度,由于材料的限制,无法如探究《百科全书》一般去追问五四时期“启蒙运动的生意”。

但上述种种,却多少说明《新青年》构成“中心”的缘由及具体展现。

基于此,立足“边缘”看“中心”,也成为可能。

不过,要展示对《新青年》等新文化运动杂志的阅读,还有必要对晚清以降所呈现的阅读生活,略加说明。

毕竟,对《新青年》及新文化时期报刊的“阅读”,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二、“阅读”报刊:

成长的阶梯

系统勾画报纸杂志在晚清的发展,殊无可能。

可以明确的是,“京报”、“邸报”及“宫门抄”、“辕门抄”这样一些沟通政情的形式,构成帝制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管道,也产生着持续的影响。

当晚清士人走向报章的创办,也主要基于“上下通”、“中外通”来理解报章之功能,发展也颇有曲折。

宋恕在一通信函中即表示:

“康长素拟开报馆于京师,恐无益处。

今上海报馆有三,专以逢迎时贵,变乱是非为事。

京师忌讳更甚,安可以开报馆?

果开之,其逢迎变乱之弊,必更甚上海!

”严复对此也是冷眼相看,他在给汪康年信中念念不忘所谓的“庶人不议之例”,就道出报章在中国发展遭遇阻力的缘由。

孙宝瑄更是有言,“今之所谓舆论,乃最不可恃之一物也。

”因为,“天下最普通人占多数,其所知大抵肤浅,故惟最粗最浅之说,弥足动听。

而一唱百和,遂成牢不可破之舆论,可以横行于社会上,其力甚大,虽有贤智,心知不然,莫敢非之。

《时务报》创刊时介绍“都城官书局开设缘由”,即指明了这一点:

“学会报馆在西国已成习俗,在中国则为创见,是以开办之始动遭疑阻。

”正所谓“大江东流挡不住”,到20世纪初年梁启超已感叹,斯时的中国是“学生日多,书局日多,报馆日多”。

甚至还不乏文章在传递这样的信息:

“二十世纪以前,枪炮之世界也;

二十世纪以后,报馆之世界也。

”可以说,经历晚清的发展,至民初时,对报刊的定位已不可同日而语。

梁启超1912年归国后发表的一次演讲,联系自己18年前之投身报业,不免感触良多,“今国中报馆之发达,一日千里,即以京师论,已逾百家,回想十八年前《中外日报》沿门丐阅时代,殆如隔世;

崇论闳议,家喻户晓,岂复鄙人所能望其肩背。

阅读的情况又如何呢?

首先值得重视的是官方对于“阅报”的提倡。

以张之洞来说,《劝学篇》就列有“阅报”篇,指明“凡国政之得失,各国之交涉,工艺商务之盛衰,军械战船之多少,学术之新理新法,皆具焉。

是以一国之内如一家,五洲之人如面语”。

由是,“一孔之士,山泽之农,始知有神州;

筐篋之吏,烟雾之儒,始知有时局。

不可谓非有志四方之男子学问之一助也。

”能够实现“寡交游,得切磋”。

《时务报》发刊后,张当即表示:

“照得新报一项,有裨时政,有裨学术,议论切要,足以增广见闻,激发志气。

”不仅通令湖北全省订阅,还为湖北省、府、州、县各衙门以及各局各书院各学堂统一订购共288份。

其辖下之两湖,也成为上海之外销量最大的两个省,均超过一千份。

推广之力度,不可谓不大。

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的《大公报》,从一开始,即有培育“阅读公众”的自觉,呼吁农工商贾、妇人孺子各色人等,“莫不能阅报,莫不视报为《三字经》,为《百家姓》,为《感应篇》,为《阴骘文》,为《聊斋志异》,为《三国演义》。

”甚至表示,“世有以予言为为然者乎,请以阅报人数之多寡与报馆之有无推广卜之也。

”1903年创刊的《湖南演说通俗报》,还揭示出地方上的回应,也颇为积极。

该报创办后,“抚部院通饬州县,谕令城乡士民,广为购阅,以广化导。

”并明确指示,“各乡各团均有公费,各团订购一册,所费无多,收效甚大,亟应谕饬尊办。

”稍后刊登的一篇署名储能子的文章,即讲述了该报如何“畅销”的情形:

醴陵县,原由抚宪饬洋务局,派阅通俗报二十份,张大令为之提倡,各团境长,大家购阅演说,近已共销一百四十二份。

彼都人士,可谓热心牖民,开通之极。

现闻长沙善化湘潭湘乡平江浏阳各团绅,皆拟购买通俗报,共兴演说,况各团皆有公款,报贽甚微,惠而不费,但得贤令尹一谕帖,则不患有人阻挠。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官方之外,更为普遍的情形则是,各地有识之士纷纷开办阅报所。

《政艺通报》1903年就登载有《开办晋明书报所简明章程》,指明“本所之设,在开通晋人之智识,改良晋人之性质,俾知我国与各国竞争在学问而不在血气。

无学问,则人挟幽并之健,地负关河之雄,徒酿乱阶,靡雪国耻。

至本所阅书报者须咸励此志。

”还制订相关规定,如“所中除阅书报外,不得闲谈或任意喧哗。

”具体阅读办法也有:

“凡来所阅书报者,本所备有取书凭条,可自注明所阅之书,向干事员领取。

不得擅自取阅,或将各书颠倒错乱,致碍检查。

”还鼓励晋省官绅士商能“捐助图籍、经费”,“以志公德”。

《东方杂志》所登载之《各省报界汇志》,除介绍各地新出报刊的情况,也展现了各地所设阅报社的情况。

如介绍山东的情况说:

济南官报馆主笔李明坡征君,现于布政大街设一阅报馆,各报具备,任人往阅,不取分文。

蓬莱李叔坚大令近以寒士阅报无资,特捐廉购报,散给各乡生童阅看。

其阅报规则,远者令各社社差限日送到,互相传观,观毕,于下次送报日将上次所看之报缴回;

近者于课校士馆时分领回家阅看,每六人共看报章一种,阅讫于下期与课时,将旧报缴回,另领新报云。

还介绍四川推销报刊的情况说:

“四川官报发行后,各府厅州县均已派定销数,现复推销云、贵、陕、甘、湖北等省,每省各一百分。

”就此而言,成都通俗报社1909年印《成都通览》也提供了颇为重要的信息。

该书这样介绍“成都之报界”:

成都向无报章,只有各州县驻省之京报,辕门抄而已。

自戊戌年富顺宋芸子先生创办《渝报》,《渝报》立未久,尊经书院改立《蜀学报》。

马君子波创售《时务报》,始见《国闻报》、《时务报》等类,戊戌均绝灭无存。

庚子后,图书局傅樵村始同苏君星舫创立《算学报》,辛丑傅樵村立《启蒙通俗报》,并代派京沪各报。

二酉山房、算学书局、安定书屋诸处继之,中外各报始畅行。

若成都发行之报,只学务公所之《学报》、官报书局之《官报》、《成都日报》三种而已。

官报性质为行政机关,系宛平陆天池先生所创立,钱叔楚先生继以《成都日报》,桐城方和斋提学复出《教育官报》,皆派发各州县分阅。

官办之报,性质与民报不同,然均不可偏废也。

近来阅报之风气,渐次开矣。

(傅樵村收藏各报甚多,光绪三十年捐送三十余箱入高等学堂)。

除介绍成都晚清所创办及代派报刊的情况,还具体列出了“成都售报所”,及随时可购之报的名录,并且说明“阅报公社”提供的报刊具体有哪些。

相比于“中心”,成都算是“边缘”之地,其展示的图景,多少说明晚清报刊发行及阅读的情况。

1903年开明书局出版的王维泰所撰《汴梁卖书记》,还记录了书商也介入此事,“欲在省城设一阅报看书公所”,并且“纠合同志,集资赁屋”,以推进之。

此事也得到积极回应,“已择地开办,并托寄各报”。

具体到个别人物阅读报刊的情况,也不乏相关的资料说明。

生活在成都的吴虞,其民初那段时间的日记,就展示读报章已成为其读书生活的重要部分。

有两个数据颇令人惊奇,说明其与杂志的关联已如此之深。

1915年吴虞为自己发表的文字做了一份清单,涉及杂志有25种之多,除省内的成都、重庆等地,还远涉东京、上海。

舒新城也提供了相似例证。

如果说成都已是大城市,舒的家乡湖南溆浦,只算得上偏僻的小县城。

其早年教育是在湖南家乡完成的,1907年考入鄜梁书院,翌年改入溆浦县立高等小学堂。

在县立高等小学读书的三年时间里,因为剩余时间很多,看了很多“新书”:

“以溆浦那样偏僻的地方,当然购不着什么真的新书,但阅报室中有《时报》、《新民丛报》、《国粹学报》、《安徽俗话报》及《猛回头》、《黄帝魂》、《中国魂》、《皇朝经世文编》、《西学丛书》、《皇朝蓄艾文编》、《时务通考》等等。

”这表明晚清时阅报室的出现,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广泛阅读学书籍和报刊的机会。

对此,舒也有颇多感受,“我自未满五岁进入私塾就学,至民国六年夏毕业高师为止,共度二十年之学生生活。

虽然因为父母与师友的种种教导、熏陶,养成了自学的习惯,数十年来,不曾有一日离开书报与纸笔。

上述种种,皆说明清末民初报刊发行及产生影响的情况。

至于读书人在学业养成阶段受到所读报章的影响,更有太多例证,李欧梵尝试为“五四”一代做一个“集体素描”,即突出了读报章这一环节。

在这个背景下,再来具体检讨《新青年》创刊以后被“阅读”的情况,及所产生的“反馈”,也有所依托。

三、阅读《新青年》:

金毓黻的故事

王汎森曾提出“阅读大众”(readingpublic)的问题,认为新文化运动培养出一个新的“阅读大众”,为争取这些新的读者,以营利为考量的出版业者因而随之变化。

就对《新青年》的“阅读”来说,其范围是极为广泛的。

通过各种渠道,远在美日的留学生,以及生活于偏远之地的少年,都提供了阅读的证明。

但如何阅读,是否呈现出“中心”与“边缘”不同的色彩,也值得关注。

这里主要选择几个个体的阅读经验加以检讨,试图区分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已走出校园者情况,一是在校学生的情况。

前者以身处东北的金毓黻为个案,后者则选择就读于武昌中华大学的恽代英,和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陈范予为例证。

金毓黻(1887-1962)的读书生活是从6岁入私塾开始的,尽管16岁时曾一度辍学习商,却“一日未尝废书”。

从1906年重新就读家乡辽宁省辽阳县启化高等小学堂,就按照新式教育的阶梯一路走下去,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门。

返回东北后,金任教于沈阳文学专门学校,兼任奉天省议会秘书,从此往来于沈阳、齐齐哈尔、长春之间。

金毓黻留下的《静晤室日记》,从1920年3月开始记录,展示了虽地处“边缘”却广泛接触“新知”的例证。

从其阅读范围来看,是颇为广泛的,传统典籍之外,所点评的时人著作包括有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任鸿隽《科学方法论讲义》,王星拱《科学方法论》,章太炎《訄书》、《检论》,王闿运《湘军志》,梁启超《欧游心影录》、《实用国语文法》、《清代学术概论》等。

1920年9月5日的日记,有这样的记载:

由图书馆借到新出版书数种,拟分类读之。

一、科学方法论;

二、文学概论;

三、国语文法;

四、文字学;

五、史学。

近日学术界革新之事业方法有二:

一曰整理国故,一曰迎受新潮。

新潮之输入者,已具有条理,自无整理可言。

至言整理国故,则多主用科学方法。

胡氏《中国哲学史》之著,其见端也。

然科学方法之何若,为研究学术之阶梯,引为先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