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3472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docx

精编最新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经典考试复习题带知识点分析共10套第4

最新国家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的顺序是()。

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D、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技能的形成

【参考答案】:

D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故选D。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强国社区一语惊坛”栏目,旨在收集当日论坛睿智深刻、或生动有趣的短评快语。

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并期待各位网友踊跃荐帖。

B、“一车人都被逗笑了。

”在公交车上看完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像金刚一样捶打着胸脯

冲过终点的记者说,“在家看电视不可能有这种与陌生人一同分享快乐的体验。

C今天在网上冲浪的年轻人也许无法想象,股票、彩票、高尔夫、喇叭裤、流行音乐等••…这些都曾被贴上资产阶级的标签。

D、保温瓶,色拉油,棉絮,醋••…各色日用品将几排货架堆得满满当当,俨然一个小超市,可这些东西并非拿出来出售,它们只是定期免费发放给社区里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1节>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参考答案】:

B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A.顿号不能与或"连用,去掉顿号或去掉或”C.等"表示列举的省略,与省略号的作用一致,去掉等"或省略号。

D.前三个逗号都改为顿号。

3.小明考试前非常紧张,忧心忡忡,考试时不停地冒汗,总是想上厕所,发挥失常,他的这种症状属于()。

A、考试焦虑症

B、考试强迫症

C考试抑郁症

D、考试阵法性紧张症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6节>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参考答案】:

A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从题干中的症状可以看出,主要是一种焦虑情绪。

4.人的喜、怒、哀、惧属于()。

A、心理特征

B、心理过程

C认知过程

D、个性心理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情绪与情感

【参考答案】:

B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人的喜、怒、哀、惧是情绪情感过程,属于心理过程。

5.在讲“鸟是有羽毛的动物”这个概念时,列举会飞的蝙蝠、蝴蝶来突出“有羽毛”这个本质特征。

这是用了()。

A、变式

B、范畴

C命题

D、推理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认知过程

【参考答案】:

A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所谓变式,就是变换使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属性,使本质属性保持不变而非本质属性或有或无,以便突出本质属性。

采用“变式”进行教学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另一种是突出事物的某些非本质特征。

6.“关键期”的提出体现了心理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差异性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参考答案】:

B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进程不同;二是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是心理发展不平衡性规律的反映。

7.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应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它们是()。

A、导、学、习、行

B、学、思、习、行

C闻、行、忠、信

D、知、情、意、行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知识的学习

【参考答案】:

B【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包括学、思、习、行。

8.马卡连柯曾经说过:

“活动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这体现了班级活动的()功能。

A、满足交往

B、促进个性

C班集体建设

D、学习发展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3节>班级活动的意义

【参考答案】:

C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了班级活动的功能。

马卡连柯的话体现了班级活动对集体培养的重要作用,体现了班级活动的班集体建设功能。

故选C。

9.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下列情况仍然存在的是()。

A、川流不息

B、万马奔腾

C五光十色

D、短斤少两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1节>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参考答案】:

C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假如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就漂浮在空中,不会有万马奔腾、川流不息;没有重力,称也不能使用,所以也就没有短斤少两;只有光的传播与重力无关,所以C项符合题意。

10.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

这符合桑代克的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

B、效果律

C学习律

D、练习律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

A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准备律是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

桑代克观察到,在他的实验过程中,为了保证学习的发生,猫必须处于饥饿状态。

如果猫吃得很饱,把它放进迷箱后,它很可能不会显示出任何学习逃出迷箱的行为,而是蜷缩在那里睡觉。

所以,对学习的解释必须包括某种动机原则。

这就是他所谓的准备律。

换言之,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同他是否己作好准备有关。

准备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①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传导而不受任何干扰,就

11.与高级神经活动过程中的强、平衡而不灵活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

A、安静型

B、不可遏制型

C活泼型

D、弱型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个性心理

【参考答案】:

A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其中对应强、平衡而不灵活的神经活动类型是安静型。

12.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社会活动

D、体育活动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5节>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参考答案】:

B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课外活动是学生课余活动的良好形式,其主体部分是学科活动。

13.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班级管理的模式

【参考答案】:

B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管理的概念。

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故选B。

14.优秀班主任首先应立足于()

A、教学意识

B、育人意识

C成就意识

D、创新意识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2节>班主任概述

【参考答案】:

B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班主任的一项职责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因此,班主任首先要有育人意识。

15.对于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表述不正确的是()。

A、操作技能的执行过程是外显的,心智技能的执行是内潜性的

B、操作技能的对象是具体的物质实体,心智技能的对象是观念性的

C操作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心智技能的动作则不能合并

D、操作技能的动作不能合并,心智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学习概述

【参考答案】:

C【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操作技能的动作不可以合并,心智技能的动作则能合并。

16.陈老师从电影《陈毅市长》中选取了一些最能突出陈毅革命生涯和个性气质的镜头,对它们进行剪辑后播放给学生观看,由此导入新课《梅岭三章》的学习。

这种新课导入方法是()。

A、设疑导入

B、直观导入

C析题导入

D、以旧换新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3节>教学过程设计

【参考答案】:

B【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直观导入①实物、教具演示法;②实验引导法;③视听导入法。

利用现有的综合媒体,获取多媒体信息导入课堂。

故选B。

17.特级教师周老师的班级是全校纪律最好的班级,在教务会议上周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了

他的管理模式,他总是先对班级进行一个总体的管理,通过班集体再去影响每一个同学,反过来通过对每个学生的管理来影响整个班集体。

这种管理模式属于()。

A、目标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常规管理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班级管理的模式

【参考答案】:

B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故选B。

18.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2节>认知方式及其差异

【参考答案】:

C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根据题干描述的情况首先可以排除A、B项,与题意不符。

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的主要区别在做判断时的参照体系。

场依存型以外部为参考,场独立型以内部为参考。

故选C。

19.()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康德论教育》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学的发展

【参考答案】:

B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其作者赫尔巴特被誉为“现代教育学

之父”。

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故选B。

20.教育目的是衡量教学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作用。

A、导向

B、评价

C激励

D、指导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目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衡量教学实施的依据和标准”体现的是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21.六年级的小文看到姐姐读了研究生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便决定为了找份好工作而努力学习,这类学习动机属于()。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B、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C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D、间接的近景性动机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6节>学习动机的分类

【参考答案】:

B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看,找到一份好工作是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属于间接动机。

从学习动机起作用的时间长短来看,是与长期目标相联系的,属于远景性动机。

22.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D、个人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4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参考答案】:

C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目的的掌握和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实

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联系的整体系统的认识。

23.从动作是否连贯的角度来看,跑步属于;从参与的肌肉群的性质来看,跑步

属于。

()。

A、连续的动作技能;细微型动作技能

B、连续的动作技能;粗放型动作技能

C非连续的动作技能;粗放型动作技能

D、非连续的动作技能;细微型动作技能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技能的形成

【参考答案】:

B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连续的操作技能需要对外部情景进行不断的调节,而且完成的动作序列较长。

例如,骑自行车、开汽车、舞蹈、弹琴、打字、滑冰等活动中需要用连续的技能。

粗放型操作技能是依靠大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的,执行动作时伴有强有力的大肌肉收缩和通过全身运动的神经或肌肉协调动作。

例如,举重、铁饼、标枪就属于这类操作技能。

24.《物种起源》是哪位科学家的名著()。

A、孟德尔

B、拉马克

C魏斯曼

D、达尔文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参考答案】:

D【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

25.滑滑板、溜冰属于()动作技能。

A、徒手型

B、细微型

C不连续的

D、器械型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技能的形成

【参考答案】:

D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依靠器械等来实现的操作技能属于器械型操作技能。

26.20世纪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综合课程论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布鲁纳提出的是结构主义课程论,强调学科的结构,故选B。

27.人们欣赏名画《蒙娜丽莎》时,陶醉在“永恒”的微笑中,感到非常愉悦。

这种情感属于()。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自豪感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节>情绪与情感

【参考答案】:

C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它包括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欣赏和体验。

题干中的人们欣赏名画后感到非常愉悦,这种情感符合美感的概念。

故选C。

28.据记载,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A、殷周时代

B、秦代

C汉代

D、宋代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参考答案】:

A【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

29.第一学段中“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包括:

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和()。

A、式与方程

B、数与式

C图形与位置

D、探索规律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小学数学课程学段目标

【参考答案】:

D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包括:

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和探索规律。

30.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体现出来。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目的

【参考答案】:

B【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31.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的设计,也就是对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

这是()。

A、教学原则

B、教学设计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1节>教学设计的概念

【参考答案】:

B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本题考查了教学设计的定义。

3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B、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C角的对称轴有2条。

D、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小学数学课程学段目标参考答案】:

C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正方形对称轴是边的中垂线与经过相对顶点的直线,共有4条,故A项正确;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各边的中垂线,有3条,故B项正确;角的对称轴是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只有一条,故C项错误;圆的对称轴是经过圆心的直线,有无数条,故D项正确。

故选C。

33.()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视野

B、视敏度

C视角

D、明适应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6节>小学儿童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参考答案】:

B【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视敏度,也称视力,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34.学生集体是否形成了(),这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A、健康的舆论

B、共同的目标

C干部队伍

D、良好的秩序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1节>班集体

【参考答案】:

A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班集体成熟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学生集体是否形成了健康的舆论,这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故选A。

35.小学低年级学生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意志能力不足,高级的伦理道德尚未形成,因此,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

A、以道德认知为开端,根据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德育

B、以道德行为的培养为主,尤其是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培养为开端

C注意运用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D、利用道德修养法,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4节>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

B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由于学生道德认知能力不足,因此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德育要以行为为开端,年级或中学,需要关注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

3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沟通

B、升学率

C学生发展

D、学校绩效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3节>学校管理概述

【参考答案】:

D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管理有效的重要标志。

37.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是()。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

D、实验课程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4节>课程类型

【参考答案】:

C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学科课程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

其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

38.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进入高

强调

知识点】:

第1章>第4节>课程理论流派

【参考答案】:

C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

39.()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书方法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教育目的

【参考答案】:

A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40.对“卢沟桥事变”等历史事件的学习属于()。

A、规则学习

B、概念学习

C符号学习

D、命题学习本题答案与相关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3节>学习策略

【参考答案】:

C

【本题答案与知识点解析】:

符号学习包括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即学习一组符号(语言或非语言)所表示的某一具体事

实。

例如,历史课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均属于事实性知识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