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4464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养殖场可行性分析Word下载.docx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而现代医学认为,鸡肉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数据表明,作为白肉的鸡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营养特点。

每100克鸡肉含有19.3克的优质蛋白,脂肪只有9.7克,热量也只有167千卡。

我国禽类产品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人均禽蛋和禽肉消费基金在近十年增长了51%和60%,达到人均22公斤和12公斤。

禽蛋的人均消费量已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消费水平相当。

禽类产品已经成为继猪肉之后,最重要的动物蛋白源。

家禽的养殖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改善膳食结构,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强人民身体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禽类产品营养价值高,鸡肉是典型的白肉产品,具有高蛋白23.3%、低胆固醇117毫克/百克、低脂肪含量1.2%和低热量104千卡/百克等特点,鸡蛋富有优质蛋白质、纤维素和卵磷质的特点,均符合健康食品的基本特征。

在新疆,“无鸡不成席”是约定俗成的消费习惯。

(2)、肉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鸽肉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特佳,营养价值比其他家禽高,一向为肉中上品,素有“一鸽胜九鸡”之说。

它既是名贵佳肴,又是高级滋补品,还具有补气、益血等药效,对毛发脱落、湿疹、未老先衰也有一定辅助疗效,尤其适合产妇、儿童、老人,手术患者、久病体弱者食用。

我国人口众多,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膳食结构正在得到改善,因此,乳鸽消费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4、综合评价和认证结论

(1)综合评价

该项目建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符合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建设规模适宜,资金安排合理。

项目设计方案合理,先进实用。

财务分析经济效果可行,管理体系健全。

在项目建设的设计中兼顾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标准养殖、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建立与推广。

(2)认证结论

该项目从建设规划、投资规模到经营管理均切实可行,立项目标准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处理和谐,对调整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畜禽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散养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议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并给予大力支持。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项目建设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禽肉、蛋产品价格高涨,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给国民经济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

为了促使这一矛盾的解决,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决定大力发展畜牧业,确保市场有效供给,正常市场畜禽产品价格,维护社会稳定。

我县养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要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还存在养殖生产中现代良种占比重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等多方面的问题。

由畜牧养殖有限公司(筹)拟建的散养土鸡生态养殖场项目,旨在推动养鸡业持续、健康发展,项目的实施可显著提高本地优质型良种鸡供种能力,提高本地养殖业良种化程度不同和生产能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增加项目区域农民收入,促进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有利于项目区畜禽养殖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

(1)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项目建成后,随着主导产业的发展和附加产业的兴起,特色散养鸡产值将大幅度提高,培育新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农民全面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

我县的农业经济仍是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的经济形态,产值低、利润少,新形势下急需新的产业切入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有力地推动传统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

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中最具活力的特色畜禽散养业,将传统产业变为优势产业,从而改变农业经济中种植业经济占据半壁江山的经济结构格局,极大地增强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后劲。

(3)确保市场供给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肉、蛋等动物食品的需求稳步增加,而健康和绿色以成为消费的主要趋势。

散养土鸡的生态经营模式,正是适应了健康和绿色的消费趋势,并迅速发展。

必须建立畜禽生产发展的保障机制,由分散、粗放性养殖向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养殖转变,以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畜禽养殖科技发展的需要

我县畜禽养殖业仍属于典型的自然经济型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低,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完善,已不能适应现代畜禽业生产的发展需要。

因此,要想提高畜禽养殖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就必须走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必须向安全、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转化,必须加速成熟、先进、实用技术成果的应用,必须加快安全、优质型畜禽规模化养殖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建设。

本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提高优质型良种畜禽的供应能力,提高养鸡业良种化程度和生产性能,提高养鸡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满足项目区不断发展的现代养鸡业的生产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和带动作用。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该项目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

具有良好的建设环境,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饲料资源较为充足,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地理位置,还有可依托和利用强大的技术力量。

(1)建设环境好

我县农民从历史上就有良好的养鸡习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县委和政府在发展规划中,将畜禽养殖业作为农牧民收入稳固增长点予以支持发展,还出台了因地制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为畜禽养殖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为养鸽及养鸡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饲料资源好

所在地有大量的、粮食和农副产品资源。

其中,各种农作物块、茎、叶等可代转化利用,可实现粮食就地转化增值,并有效降低养鸡生产成本。

第三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1、市场需求分析

禽类产品是人们肉类消费的重要来源。

2、市场消费预测

与牛、羊、猪等家畜相比,鸡的饲料转化率更高,消耗的资源更少。

每生产1公斤牛肉需6到7公斤饲料,而鸡肉仅消耗饲料1.9公斤,比较优势明显。

从环保节能的角度看,鸡肉同样具有优势。

根据联合国2009年报告,畜牧业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主因。

与牛肉、羊肉、猪肉相比,鸡肉生产更加低碳,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2009年,美国人均鸡肉消费量42.2公斤,沙特人均消费量40.6公斤,巴西人均消费量39.3公斤,均远高于我国人均12公斤的水平。

目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鸡肉生产国。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膳食的肉类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红肉消费逐年递减,而以鸡肉为代表的白肉消费正逐年递增。

鸡肉在肉类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从1982年的5%持续上升到目前的20%左右。

按照这一趋势推算,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鸡肉将成为中国大众肉类膳食结构中的主流消费品。

从家禽发展态势和市场需求看,鸡的发展还是以蛋鸡为主,肉鸡相应发展;

在产业结构方面,主要是大规模集约化生产与农户小规模、大群体生产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当前,绿色食品和功能食品进一步开发,要使禽蛋产业向高科技、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富含特定营养成分和“土”化风味的禽肉蛋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将有广阔前景。

3、市场风险分析

本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主要有:

人力资源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

本项目涉及到散养鸡行业中相关科学的系统利用及配套技术,科技含量较高,技术要求也高,项目实施的核心人员的素质是项目完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项目承担单位紧紧依靠技术依托单位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负责项目的技术方案、技术路线的拟定,项目的组织实施,从而规避人力资源风险。

许多人都把重大传染病为代表的技术风险,作为养殖业的最大风险。

跨入21世纪,我国养殖业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的能力越来越强,对传染病的重视程度也大大加强,重大传染病只在局部或某些企业内发生,对全行业的危害性已经很小。

市场的风险是养鸡业所要面对的巨大风险。

无论是大型养鸡企业还是小型养鸡企业,很少有产品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这就造成市场的不对称和对市场的无能为力。

鸡蛋在全世界都是以鲜食为主,不像肉类可以冷冻保存,所以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只能低价销售,养殖户只能赔钱。

在以往的教科书中,也只把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治、环境设备和管理作为五大支柱,对加工和市场重视程度不够。

加大未来市场风险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种鸡、商品鸡存栏量显著增加,加大了种鸡企业的市场风险;

二是饲料价格的上升会影响整个养殖行业;

三是市场的无序竞争,行业门槛太低,行业协会无法对中小散户形成指导。

有只赔不赚的企业,没有只赔不赚的行业。

企业赔钱是对市场的运行规律掌握不够,或者技术落后、销路不畅。

因此,要建立规模化的养鸡合作社或企业,规范养殖户的品种、规模和质量,依托伊合拉斯的销售通路,实现有序发展。

4、市场营销模式

以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生态散养鸡场,实行标准化生产,快速形成设计规模,进而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进一步扩大规模。

首先,本项目采用“引进良种、自繁自育、封闭管理、全进全出”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实行生态散养模式,一方面通过超市,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另一方面,依靠便利的信息网络和区域优势,同各大酒店形成长期供货渠道。

其次,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重点抓好“三个统一”的服务工作,即统一种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销售。

鸡苗、鸽苗、饲料、药物等均由公司向养殖户提供,从而为养鸡生产提供了质量保障。

公司向广大养户提供技术指导标准、科学合理的保温方法、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疾病防治、饲养管理技术和要求,公司还根据养鸡、养鸽生产各个环节的需要,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各个养殖点,为养殖户提供饲养前、中、后的系列服务,不断提高养殖户饲养技术水平。

养殖户实际上是公司的生产车间,负责饲养全过程的管理,再由公司统一收购销售,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第四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1、项目选址原则

(1)项目建设地点远离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环境公害污染地区建场。

(2)建设地点选择在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等影响到居民区环境。

(4)项目建设地点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单位自建一个养禽场,分为肉鸡舍养区、肉鸽舍养区两个养殖功能区。

其中,肉鸡舍养区,按存栏20000只建设;

肉鸽舍养区,按存栏100000只建设。

同时,建设养殖分区围栏、圈(棚架)舍、饲料加工厂、生活办公及服务设施等。

1、产地的生态环境

生产场地选址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选在大气、水质、土壤无污染的地区进行畜禽散养场建设,对土壤、水资源、大气以及重金属和环境污染状况都要进行指标检测,并建立记录档案。

空气环境要求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水质要求达到“饮用水”质量标准。

2、规模化养殖

肉鸡舍养,必须通过加大设备投资提高装备水平,加强用药、管理为重点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水平,发展规模养殖,才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肉鸽为家鸽中专门生产肉用乳鸽的一个品种类型,目前市场缺口很大,供不应求。

优良的种鸽是养鸽的先决条件和基础,饲养管理技术是养鸽业成败的关键。

拥有优良的种鸽和先进科学的饲养技术,才能确保肉鸽养殖产生经济效益。

(1)选购优质雏鸡

商品代雏鸡应来自通过有关部门验收的父母代种鸡场或专业孵化厂;

选择活泼和大小整齐的健康鸡雏;

品种上应选新疆土鸡、桃源鸡、三黄鸡等。

它们具有体型小、毛色美观、活泼好动、耐粗饲、抗病力强的特点,且产蛋率高、蛋的品质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适于放养,深受食客和养殖户的喜爱。

从健康种鸡场引进种蛋或雏鸡,严防带进病原体。

不能盲目引种而忽视检疫、消毒、隔离、观察,在引进良种的同时带进一些传染病。

近年来,防疫观念淡薄,忽视种鸡疫病检测和种蛋消毒,一哄而上办孵坊,导致白痢杆菌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贫血因子病、支原体病等蛋传递性病增加。

因此,必须向声誉良好、管理严格、种群健康、无蛋传递性疾病的种鸡场购买种蛋或雏鸡。

(2)严格管理

鸡场的环境卫生管理。

从大环境来讲,鸡场场址应选择在宽阔、噪声小的地方,不与其他鸡场(尤其管理不善的鸡场)相邻。

从小环境来讲,鸡舍、饮水、饲料和饲养用具。

鸡舍的要求:

结构要容易清洁和消毒,便于保温和通风条件好;

各鸡舍间完全隔离;

不能让猫和老鼠等动物侵入鸡舍和饲料存放处;

邻近不可有污水、垃圾堆、粪堆等。

鸡场的饮水卫生管理。

水是鸡体重要组成部分,是鸡体内新陈代谢和各种生化反应的物质基础,担负着组织器官内各种营养物质和排泄物的运输,同时参与体温调节,直接影响鸡只的健康生长,所以搞好鸡场的饮水管理对于养好鸡、提高经济效益非常重要。

选择适当的饮水系统是搞好饮水管理的前提,饮水系统分开放式饮水系统(水杯、水槽、饮水器)和封闭式饮水系统(乳头饮水器)。

雏鸡饮水管理关键在于卫生、均匀,诱导其饮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必须按卫生标准和要求进行消毒,水温以17~20℃为宜;

二是开食前2~3小时雏鸡先饮水;

三是采用开放式系统供水,适时调节饮水器高度,以便雏鸡能充分饮水。

育成鸡生长旺盛,采食量增加,提供充足的饮水十分重要,供水量随着采食量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依据粪的干湿程度、垫料的潮湿程度、气温和空气湿度等调节供水量。

还应注意饮水温度,避免冬天的低水温和夏天的高水温。

鸡场饲料卫生管理。

饲料配制要合理,营养水平要达到标准,贮存时要防止受潮霉变。

鸡场综合防疫管理。

首先要加强鸡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预防疾病的诸多因素中,鸡场工作人员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才能细致地做好饲养工作,认真落实预防疫病的每个环节,减少疫病的发生。

其次要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进入养鸡场的所有交通工具必须通过消毒池,并进行喷雾消毒,池中的消毒药水定期更换。

每次进鸡苗、转栏、卖鸡前后装鸡的笼具要严格消毒。

鸡场工作人员自身在传播疫病中的作用易被忽视,进入鸡舍时必须将胶鞋先在消毒池中浸泡,巡查鸡舍、接种疫苗和注射药物都有可能传播疾病,要认真做好个人防疫卫生工作。

再次要加强饲养管理,采用科学饲料配方,尽量满足鸡的营养需要,增加鸡只的抵抗力。

良好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饲料配方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也是保证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手段。

对不同日龄、不同季节分别采用不同的饲料配方,保证满足鸡体的营养需要,提高机体抵抗力。

最后是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免疫监测以及药物预防计划。

根据鸡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建立一套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监测工作。

超过有效期的疫苗绝对不用;

接种疫苗时应采用正确的接种方法,全鸡群均应接种,决不遗漏;

严格掌握鸡只接种疫苗时机,接种前后3天,鸡群不用任何消毒药,在饲料或饮水中增加维生素E,以确保接种效果。

另外,在一些疾病流行季节来临前,通过在饲料或饮水中投入一些药物(如抗菌药、抗球虫药等)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发病时及时诊断,及时治疗,确保鸡只健康生长。

(3)舍养技术

一是增设保温和照明设施。

舍周围加盖防风障,舍内地面保持清洁,并铺上垫草,同时将门窗糊好,夜晚放下草帘保温或点火加温,使室温始终保持在10℃以上。

二是加强管理。

每天坚持照明13~14个小时,自然光照不足时要打开电灯照明。

冬天宜增加饲喂次数,做到少添勤喂,每天饲喂3~5次,保证每只鸡都采食充分,既利于自身产热,又利于增重。

用白酒拌料饲喂每公斤饲料中加入60度左右的白酒30~40克,拌匀后饲喂,可使土鸡的产蛋率提高18%左右,同时还能增强其抗病能力。

三是饲料多样化。

鸡的精饲料应以玉米、高粱、麸皮等为主,青饲料应以胡萝卜、白菜、菠菜等为主。

土鸡产蛋期还要喂些豆饼、玉米面、贝壳粉、鱼骨粉等蛋白和矿物质饲料,并且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

四是充分利用饲料添加剂。

饲料中添加0.05%的氯化胆碱、0.15%的蛋氨酸以及适量的天然酵母素能提高产蛋率3%左右。

五是搞好消毒防疫。

常清扫鸡圈的粪便及杂物,定期更换运动场或鸡舍内的垫料,保持鸡舍干燥卫生,平时注意经常用来苏尔溶液消毒并拌喂中草药,或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饮水。

3、区域布置及养殖要点

(1)肉鸡舍养区

鸡舍应避离可能运送禽畜的公路。

建造采用自然通风的开放式鸡舍,其宽度宜在12米左右,以减少鸡舍在寒冬的散热面,而超过这个宽度的鸡舍在炎热的夏季会通风不良。

鸡舍的长度往往受设备(如自动喂料机)的限制。

鸡舍的高度一般为檐高2.4米左右,采用坡值为1/4至1/3的三角屋顶,利于排水。

鸡舍应有结构良好的屋檐。

以达到挡雨和遮阳的目的。

如能在屋顶安装天花板或其它隔热设施,使舍内冬暖夏凉则更好。

确定鸡舍合理的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饲养的数量,而饲养量的确定应考虑每个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既不要浪费鸡舍面积,也不要造成劳力的浪费。

考虑建筑成本和饲养水平,按每栋鸡舍饲养2500只商品肉鸡为宜,面积30米×

12米(采用地面平养,饲养密度按8只/平米计)。

饲养周期60天,空舍15天,计75天,每批饲养2500只,每年出栏4批,年可出栏2万只商品肉鸡。

必须满足通风换气和调节温度的要求:

自然通风主要是利用自然风力和温差来进行。

在鸡舍结构中常见的有窗户、气楼和通风筒。

窗户要有高度差,应注意让主导风向对着位置较低的窗口。

为了调节通风量还可以把窗子做成上下两排,根据通风的要求开关部分窗户,既利用了自然风力又利用了温差。

窗口的总面积可为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为了使鸡舍内通风均匀,窗户应该对称且均匀分布。

为了防止冬季冷风应安装挡风板。

比较理想的窗户结构应有三层装置:

内层是铁丝网,防止鸟类进入鸡舍和避免兽害;

中层是玻璃;

外层是塑料薄膜,主要用于冬季保温。

气楼,比窗户能更好地利用温差,鸡舍内采光也较好,但结构复杂,造价较高。

通风筒,通风原理与气楼相似,结构比气楼简单。

一般要求通风筒的高度应高出屋顶60厘米以上。

适宜的墙壁厚度和地面结构:

项目区冬季多刮西北风,北墙和西墙的砖结构厚度应为0.37米以上(三七墙),东、南墙可为0.24米(二四墙)。

鸡舍东西墙用实心砖,每面建筑面积约30平米;

南北面为开放式,每3米建承重墙1个,高2米,并要砌高50厘米高的围墙,防止老鼠等进入。

为了鸡舍内冲洗时排水方便,地面应该有一定的坡度,一般掌握在1:

250,并设排水沟。

为了方便清粪和防止鼠害,地面0.2米厚的范围内最好用水泥砂浆抹面。

商品代肉鸡鸡舍的设计和建造应防止野鸟及动物进入舍内,所有开口处都应用孔径2厘米的镀塑铁丝网加以封闭。

地基和地面最好采用混凝土结构,防止啮齿动物打洞钻入鸡舍。

所有鸡舍周围要清理和平整出15米的区域以便迅速便捷地清除杂草。

防止人类传播疾病,鸡场所有入口处都应加锁并设有“不准入内”和“谢绝参观”等标志,以限制来访人员。

若管理人员一天之内需走访多个鸡场(一个以上),最好先走访最年轻的鸡群,一定要最后走访有疾病问题的鸡群。

所有进入鸡场的人员必须遵守生物安全程序。

所有进出场内的工作人员及来访人员都必须沐浴并更换干净的工作服,这是避免场与场之间交叉感染最好的方法之一。

若条件不允许,所有工作人员和来访人员到达鸡场时,应更换干净的一次性工作服和靴子。

来访人员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

姓名、单位、来访目的、来本场之前到过哪个场,再准备走访哪个场。

进出每一栋鸡舍时,所有工作人员和来访人员必须清洗、消毒双手和工作靴。

防止动物传播疾病,无论何时,鸡场应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

同一鸡舍不同年龄的鸡群将为病原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

鸡群间的空舍时间有利于减少场内污染源。

空舍时间是指清洁/消毒程序完成之后至下批鸡群到场的间隔时间。

建议最短的空舍时间为2周。

鸡舍周围15米之内不应有任何植物杂草,为啮齿类、野生动物制造空场地。

整理收集起场区内所有的设备、建筑材料和垃圾,以减少啮齿类、野生动物的隐藏地。

随时清除散落的饲料,装袋贮存用于垫料材料的刨花和稻壳,或放置于储藏室/仓。

所有鸡舍应杜绝野鸟。

实施有效的控制鼠类的程序。

诱饵是最有效的方法,但需连续不断地实施。

(2)肉鸽舍养区

栏舍要求:

根据肉鸽怕湿、怕热、怕脏、怕蛇和怕鼠等生活习性,从利于生产、管理、防疫和经济实用等要求出发,鸽舍的设计要求具备如下条件:

座北向南、地处高爽、安全宁静、无工业废气污染和无噪音干扰;

通风良好、光线充足、冬暖夏凉和雨天能防潮。

按照饲养方式鸽舍可分为群养式鸽舍和笼养式鸽舍两大类。

群养式鸽舍,有单列式和双列式两种。

单列式鸽舍通常宽度为5m,双列式为10m,两种形式鸽舍的长度视场地和饲养量而定,通常是10m~30m。

檐高2.5m左右,舍内用铁丝网或木料隔成若干小间,每间面积为12m2左右,每间饲养种鸽10~20对。

每间鸽舍前后设窗,前窗宜低,后窗较高,以利通风透气。

舍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