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4686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74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docx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

中国式管理

主讲:

曾仕强

★课程提纲

——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

 

第一讲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

1.从“风水”看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2.基本概念之一—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

3.基本概念之二—修己的要旨在自觉、自律与自主

4.基本概念之三—安人的目的在人安己安 

第二讲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形态

1.基本概念之四—明哲保身的理念

2.基本概念之五—化解问题的方法

3.中国式管理的思想形态 

第三讲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与企业文化

(一)

1.引言

2.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

3.以人为主的三大原则

4.因道结合,重在企业文化 

第四讲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与企业文化

(二)

1.依理应变,以求时时刻刻都合理

2.合理应变要有要领

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妙用 

第五讲树状的组织精神

1.树状的有机系统

2.避免上侵下职

3.员工要安上级的心

4.职位越高弹性就应越大 

第六讲随时调整的计划方式

1.边做边修改

2.治标和治本并重

3.至诚可以前知

4.提出计划应合理坚持 

第七讲中国式管理的执行与考核

(一)

1.中国式管理的执行与考核概述

2.站在落实计划的立场来执行

3.认清计划的可变与不可变的原则

4.检讨执行的缺失,作为下次计划的参考 

第八讲中国式管理的执行与考核

(二)

1.采取全面无形的控制

2.建立“对没有用”的考核标准

3.保持“救人而非杀人”的考核心态

4.采取“综合考量”的原则

5.鼓励大家“反求诸己” 

第九讲圆满的沟通艺术

1.引言

2.妥当性大于真实性

3.采取不同的申诉方式

4.最好做到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5.站在不明言的立场来名言 

第十讲圆满的领导风格

1.通过核心班子好办事

2.防止小人当道

3.用情、理、法来领导最为合理

4.最高的境界在促使部属自动自发

5.如何在规定范围内衡情伦理 

第十一讲合理的激励方式

1.随时随地都应该激励

2.先忠诚再求能力

3.逐渐提升安、和、乐、利的层次

4.由安员工而安顾客

5.情景配合,激励大家随机应变 

第十二讲中国式管理的发展

1.中国历史治少乱多的原因

2.全世界都向中国式管理学习

3.中国式管理要成为21世纪的主流

第1讲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

 

【本讲重点】

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

 

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上)

 

 

中华民族每七百年大兴盛一次

 

1.什么叫风水

风水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天时

就是大环境,时机要好。

你看英国人现在也很努力,但是努力没有用;美国人现在很努力,但是紧张得要命。

天时到了什么地方的时候,那个地方自然就发达起来了。

地利

世界如此之大,但是现在就属中国最“热”,因为全世界的焦点都聚集在这里。

现在外国人都这样讲,在十年之内,你的总部如果没有设在上海浦东的话,你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五百强。

人和

最重要的是人和。

这个“和”含有“合”的意思。

中文讲“和”,说的是“合和”,它汇在一起。

意思就是大家要同心协力,要有一致的目标,然后整个的形势就会对我们非常有利。

 

2.风水总要轮流转

不可能只让某一个人发财,总要大家轮一轮。

我们中国人经常有这样的说法: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就是告诉我们,没有哪一家会生生世世都兴旺,而别人都活该倒霉。

富不过三代。

意思就是好坏大家轮一轮,不能老你家好,别人家都倒霉,否则就会不公平。

 

3.怎么个转法

风水就是顺着地球在转,顺地球转一圈七百年。

7这个数字很有意思,为什么一个礼拜不定8天,不定6天,而定7天?

西方人认为7是个幸运之数,而中国人的观念则不同,认为六六大顺,逢七必变。

所以中国人很喜欢六,就是因为一到七就变了。

 

4.中华民族兴盛的规律

据历史统计,中华民族每七百年会大兴盛一次。

周公

第一次兴盛是周公时的繁荣盛世。

周公最擅长的就是定制度。

我们今天讲制度化管理,好像都是美国人比我们强,其实中国人最会定制度,而且我们的制度最完美,毕竟周公的时候就开始定了。

汉武帝、唐太宗

第二次兴盛是汉武帝时的声威远播。

第三次兴盛是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

为什么外国人称呼我们为汉唐?

就是因为我们汉朝和唐朝时都曾经非常兴盛。

有意思的是,周公跟汉武帝相差七百年,汉武帝到唐太宗也相差七百年。

明太祖

唐太宗之后的七百年是中华民族的第四次兴盛,即明太祖时的中华王朝。

大家不要认为,明朝被满清打败了,好像明朝很软弱,其实明太祖时非常了不起,毕竟它的兴衰有一定的规律。

2044年

明太祖以后,再过七百年,就是2044年。

这个数字对于大家来讲很有意思,因为今年是2005年,再过39年,中国就是世界第一强了。

而且大家可以用现在的很多数据来证明,只会更快而不会减慢。

但是我们还是要提醒各位,有待努力。

图1-1中华民族的兴盛规律

 

5.为什么是2044年

21世纪从哪一年开始计算,到底是2000年开始,还是2001年开始?

国外有争论。

就好像小孩的年龄是从生下来才开始计算,还是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算,大家也有争论。

中国人是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算,所以我们一生下来就一岁。

而外国人是生下来那天才开始算,到365天,才算一岁。

计算的方法不一样。

所以21世纪从哪一年算起,我们的算法跟西方人不一样,我们是1984年开始计算。

1984年发生过很多重大而且想像不到的事情,那年叫作甲子年。

甲子年是不利首长的,因为它变动很大。

然后每20年算一个单位,一个甲子有60年,我们就把它分成三,叫作上元,中元,下元。

所以2004年也是很重要的关卡,去年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2024年。

2024年的时候,我们有很多事情就已经超前了,你会发现中国人一下子跑到前面去了。

2024年后再过20年就是我们说的2044年。

 

这一次大兴盛的特色

到了2044年,我们会有以下具体的表现:

那时中国式管理应该全球化。

从周朝到现在,一直是中国人的中国。

就是说不管他是什么种族,他的文化都叫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的每一次兴盛,都按照同样的管理大道。

中国的哲学就两个字——道学。

每一个人的脑海里面,都有中国人的道,很难说清楚,但你想得很清楚。

我们有一个中华大道,它有时候现,有时候隐,现的时候,中国就大兴盛,隐的时候也不是不兴盛,只是让别人去兴盛。

所以中国式管理就是造成中国历史盛衰的主要的原因。

如果走上正道了,这个朝代就光明正大,就很繁荣富裕;如果走上偏道了,就搞得乱七八糟。

我们常常觉得中国好像很倒霉,我们历史上乱的时间很长,太平盛世很短。

其实全世界都一样,每一个民族都要六七百年才兴盛一次。

图1-2这一次大兴盛的特色

 

二十一世纪的主流价值

 

21世纪的主流价值是什么?

 

1.不是精良的武器

19世纪是火车世纪

19世纪为什么英国人最强?

就是四个字——船坚炮利。

中国很会打仗,但是武器不行,所以打不过八国联军,打不过英国人。

英国人靠它精良的武器横行全世界,名曰日不落国。

20世纪是汽车世纪

20世纪汽车工业兴起,所以美国人就强大起来了。

整整100年里,美国人就是靠汽车工业逐渐强大,然后称霸世界的。

但是你会发现,英国人发明的火车,但是火车造不过别人。

美国人发明的汽车,但现在它的汽车又高不过别人。

你能想像到中国的汽车居然会销到欧洲去吗?

但很快全世界都会有中国人制造的汽车。

所以这个是变化的,不管是工业革命,不管是船坚炮利,都已经过去了。

21世纪是一个不同的世纪

如果21世纪还在比武器,人类将会毁灭。

因为武器发展得太厉害以后,谁都不敢用武器。

就像两个武功不好的人比武,伤及不了性命,于是拼命打。

但真正武功高强的人便不敢打了,因为一出手就会致人于死地。

所以,不敢出手的人一般是武功最高的,见人就出手的,一般是花拳绣腿。

现在武器太精良,谁都不敢动手,因为一动手,全世界都完了。

 

2.也不是科技的发达

科技盲目地发展下去,人类也会毁灭。

盲目地发明创造,发展科技,其实是非常大的危机。

科技给人类带来很多的方便,但是到目前为止威胁人类最大的就是科技。

它是个怪兽,刚开始你还掌握得了它,现在已经无法掌握了。

比如,有些科技的发展影响了现代人的生育能力。

 

3.以文化作重点

21世纪要以文化作重点,现在全世界已经开始卖文化。

今后最好的产品,一定要与文化结合在一起。

我们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要乘这个机会把我们的文化输入进去。

会动这个脑筋的人一定发财。

全世界21世纪惟一的问题,就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

而文化使全球化与本土化能够兼顾并重。

 

4.Oneworld,ornone

向来都是英文很长,翻译成中文很短,只有这句话相反,英文很短,只有四个字,翻译成中文很长。

如果世界不能统一,人类就要毁灭。

因为经不起打,武器太厉害了。

所以今后是合的世纪,不是分的世纪。

21世纪是合和的世纪,它的时代性是在改变的。

图1-3二十一世纪的主流价值

 

中国式管理的意义

 

1.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

中国式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一种从外国翻译过来的说法是,管理就是透过别人的手去完成工作。

外国人有些怪,你给他钱,你叫他去干什么,他就去干什么。

中国人则不然,你给他钱,他照拿,你叫他去做什么事情,他就是不去做。

所以我们读了那些翻译过来的书一般都没有什么作用。

孔子讲过修己安人,其实管理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

管理的起点是修己。

一个人要管别人,先把自己管好。

你自己管不好,没有人听你的。

管理的结果是安人,而不是绩效、利润、效益等等。

如果管理是追求绩效的,那就叫作唯利是图,大家就不佩服他,安人便很难。

我们透过组织、计划、领导、执行这些活动来达到安人的目的。

因为只要人不安,公司也不会安。

图1-4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

 

2.修己的要旨在自觉、自律与自主

自主

人有没有尊严,就看你能不能自主。

如果不能自主,你就毫无尊严,一切听别人的摆布,受别人的控制。

美国式管理就是全面与控制,你只能这样做,你只能按这方法做,你只能这时候做,人跟机器一样。

而中国人是最不喜欢被控制的民族。

他们一开口便说,谁要你管,你管那么多干什么?

等等。

所以会当领导的人,都是把工作给下属以后,你就不要管他,他什么时候做,他怎么做,他自己去决定。

这是中国人了不起的地方。

为什么用外国人那套管理来管中国人老管不好?

因为外国人会听话,中国人就是不听话。

而且中国人不听话,他又不讲出来,这才厉害。

自律

人要自主,一定要自律。

一个不喜欢人家管的人,最好把自己管好。

所以修己是自己管好自己。

自觉

人要自律,最要紧的是要自觉。

你要自觉说,“我是不喜欢人家管的人,自己要讲道理。

”你要自觉说,“我不讲道理,人家会翻脸的。

图1-5修己的要旨

 

3.安人的目的在人安己安

别人不安,你不可能安;你安,别人也不一定安。

中国以前只讲一个字,安;现在讲安,大家感觉好像少了一点东西,因为我们现在习惯了用两个字,所以叫安宁。

比如,中国人以前讲孝,现在讲孝顺。

无缘无故加上一个顺,好像听话就是孝顺,这是大错。

干部听话不见得好,干部不听话,不见得不好。

像这些观念都是被扭曲的,就是因为无缘无故被加上一个字。

安本来是活动的,加上个宁字,就变成静了。

重视伦理,把关系搞好

中国非常重视伦理。

现在有些人学得“没大没小”,值得警告的是,“没大没小”在美国行得通,但在中国社会你是一定要吃亏的。

在中国一定要把关系搞好。

其实管理就是搞关系,你跟机器的关系搞好,你跟人的关系搞好,你跟外界关系搞好,你把所有的关系都搞好,管理就好了。

合理分工,求真诚合作

真诚合作,不是表面合作。

凡是把话讲得很清楚的,都是表面合作。

比如,中国人教小孩骑脚踏车,都会告诉他,“你好好骑,我不会放手,”结果骑着骑着就放手了。

其实这就是真诚,而不仅仅是欺骗。

外国人把欺骗跟真诚分得很开,其实这两个东西是分不开的,大家要用心去体会。

同心协力,从开心着手

你要让一个人听你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开心。

人开心的时候,他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

管理就是让他开心,然后他就全面向你投降。

让一个人开心,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中国人连打仗都是谈笑用兵,谈笑之间就把敌人歼灭掉了。

他开心的时候,就把心交给你,然后你再把它关起来,它就跑不掉,跟你同心了。

如果你好好去利用,就可以得到很多利益。

但是这是西方人所做不到的。

图1-6安人的目的

 

4.中西方的差异

权利、义务的不同

西方人老是讲权利、义务,但是这在中国不适合。

假如你是老板,你向员工宣布一切财务公开,收多少,支多少,存的利息多少,你都算出来给他们看。

这样会得到同仁的拥戴吗?

绝对不可能。

因为对中国人来讲,你再怎么公开,他都会怀疑你后面拿了多少,才拿这么一点点出来公开。

会计的不同

中国的会计跟西方人的会计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的数字是死的,中国人的数字是活的,差别就在这里。

西方人13就是13,17就17,中国人讲十几个,三五十个,七八十个,他永远不跟你讲具体的数字,你慢慢去体会,他有他的道理。

中国人数学很好,外国人做生意一定要有纸,要有笔,多少钱需要算一下,而中国人不要算,你随便挑,他随便拿,到时候收钱就好了。

外国人很奇怪,中国人的记忆怎么那么好。

其实不是他记忆好,他一看你的脸就知道是36块还是42块了,他也不要算。

第2讲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形态

 

【本讲重点】

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形态

 

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下)

 

以明哲保身为根本理念

 

1.保护自己,却不能伤害他人

首先要保护自己

中国式管理的根本理念是明哲保身,这也是中国人跟西方人不一样的。

从国外回来的人,经常对我们的人和事很反感,就是拿西方的标准来看中国人的东西。

西方人认为,明哲保身就是自私,只顾你自己。

中国人则认为,你自己都顾不了,还有时间去顾别人吗?

所以一个人先把自己保住了,才有机会去保别人。

不能伤害他人

明哲保身没有错。

但你要保护自己,而不能用来伤害别人。

你如果把中国人这套拿来害别人,那你是学错了,因为最后的效果很差。

你只能用来保护自己,这就是说,你要稍微机警一点,不要人家讲什么你都相信,因为你越相信他,他就越容易骗你。

甚至你可以这样认为,你是帮助他骗你。

你不相信他,他就骗不了你;你相信他,他就骗你,那当然是你的错。

中西方的观念有时候是相反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西方人告诉你,不能骗别人;而中国人从来不说不能骗别人,而是说不要骗自己。

文化的方向不一样。

西方人说,你不要骗他,所以他一定要靠法律;而中国人说他不骗自己,所以他不需要法律。

一个不要骗自己的人,他是不会骗别人的;而一个老告诉自己,不要骗别人的人,他经常会骗别人。

感觉中国人都是抓住根本的。

 

【自检】

请您回答下面的问题。

您怎样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1-1

 

2.避免吃亏,先小信而后大信

对人你只能小小的相信他,不能一下子就大相信他,你要慢慢经过考验再去相信。

如果你一见面就相信,他一定会骗你。

只有经过不断的考验,你才知道这个人可以相信到什么地步。

 

3.遵守规定,然后才权宜应变

中国人先告诉你,要遵守规定;然后提醒你,要权宜应变。

遵守规定

一个连马步都蹲不稳的人,最好不要随便出手,中国人练功夫,都是先蹲马步,把两只脚蹲得很稳的时候,你才可以出手。

要不然一出手自己就栽倒了,这就叫务实,叫守规矩。

权宜应变

一个人规规矩矩,但最后你还要会应变。

不规矩以前,那叫投机取巧;规矩之后,就叫随机应变,你要看不同的阶段。

我经常讲这样一句话,“你一定要随机应变,绝对不可以投机取巧”。

中国人只要记住这句话,就会成功一大半。

你站稳了才可以出手,你不出手没有作用。

一个人只知道规规矩矩,一辈子在基层,你不能上去。

即使上去,很快也会下来。

我们常常讲做人规规矩矩就好了,其实这句话我并不接受。

规规矩矩只是基础,只是根本,下面你就开始要应变,因为不断的有变数会出现。

管理的困难就是经常有变数。

你看到这家东西很好,你就跟他下定单;可是当你定单下出去的时候,他们的人事变动了,产品质量开始降低了,你怎么办?

你看到这个东西很好,就赶快去买做这个东西的机器,可是你机器还没有装好,它的价钱已经掉下来了。

因为在你之前有很多人开始做,供过于求,它的价格自然就往下降了。

总之,市场是变动的,人员是变动的,原材料是变动的,制造方法也是变动的。

你怎么可能预知将来会怎么样呢?

所以只能应变。

 

用推、拖、拉来化解问题

 

1.化解与解决的区别

应变中,我们发展了一套方法,就是用推、拖、拉来化解问题。

我们不叫解决,叫化解。

中国式管理不太讲究解决问题,而西方人一开口就是要解决问题。

比如,西医就是要解决问题,哪儿痛医哪儿。

而中医讲究调理,你这里痛,可能症结在其他的地方,所以并不从痛处下手。

西方人走直路,而中国人走弯路,闪躲之后,就把事情都化解掉了。

 

【案例】

有一次,一个日本教授和我吃饭聊天,他说:

“你们中国人最了不起的是什么?

我说:

“我不知道。

他说:

“因为中国人讲不知道,你才听得到东西。

你说知道,就听不到了;你说我不知道,这是保护自己。

他边说边写了个“化”字。

我当时很佩服他。

我说:

“你了不起。

你看,我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到很想做事情,就是没事情可干,这个人最了不起了。

会轻松的人,才是会化解事情的人。

所以中国人讲轻松,不讲忙碌。

我们是一个很悠闲的民族,很轻松的民族,因为我们会化。

这个是很多人不了解的。

 

2.利用推、拖、拉的短暂时间充分思考

我们一直认为推拖拉不好,其实推拖拉是最好的。

我们可以用推拖拉的短暂时间来充分思考,避免和别人产生冲突。

 

【案例】

你和你的上司在一起吃饭,菜一端上桌,你的筷子就伸出去,这是很冒险的。

万一你拿的那一块,正好是你的老板最喜欢的那一块,他看你一眼,你就变成他的眼中钉了。

所以大部分中国人把筷子拿起来,先把嘴巴动一动,去推拖拉。

推拖拉可以争取一小段时间让你想一想,谋定而后动,不会与人家起冲突。

 

3.推来推去、推给合理的人最为妥当

你推给别人,叫作礼让为先;推给自己,叫作当仁不让。

但中国人不会先推给自己。

中国人先动的先倒霉,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但是我们推来推去,不一定推给别人,而是经常推给自己。

我觉得应该推给合理的人。

谁合理就一起推给他,你合理他们推给你,你义不容辞。

 

4.推、拖、拉可以降低竞争气氛,更加和谐

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讲,竞争是不好的。

但我们一度认为,人应该竞争,没有竞争不可以。

但是中国人的好处就是过一段时间会反思,当他觉得竞争是对的,他便一头扎进去,但是他回头想想,竞争搞得大家筋疲力竭、完全不能合作,竞争搞得大家不择手段、六亲不认,那我们做人干吗?

因此中国人是不需要竞争的。

中国人是全世界惟一懂得以让代争的。

西方人是用争来争,我们用让来争。

我们让来让去,大家很和谐,但是你还是争到了你要的东西。

会争的人,他是用不争来争。

 

【小结】

上面讲述了中国式管理的几个基本理念。

中华民族每七百年大兴盛一次,下一次大兴盛的时间为2044年,我们应该为此做出努力。

中华民族的大兴盛是和平崛起,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为其特色。

21世纪是合和的世纪,21世纪的主流价值应以文化为重点,使全球化与本土化能够兼顾并重。

如果世界不能统一,人类就要毁灭。

中国式管理的意义就在于管理修己安人的历程。

它以明哲保身为根本理念,用推、拖、拉来化解问题。

 

中国式管理的思想形态

 

黄河对中国人的三大影响

 

1.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中国人满脑子都是不一定的。

我们的个性是跟黄河学习的,因为黄河就是变来变去。

 

2.水灾深,水利也饶

水灾深,水利也饶。

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灾难,但是也带给我们很好的利益。

水能载舟,水能覆舟。

中国人明白有利必有弊,有得必有失的道理。

 

3.借力使力,避实击虚

中国人很懂得借力使力,避实击虚。

 

【案例】

长江中本来有一个很大的石头山,船过来的时候,你就要对着它来,水流就帮你漂过去了;你一躲,它就撞过来了。

有一次一个英国船到了那里,中国人就告诉领航,“前面有个大石头山,但是你不能躲,你要对着它来,你冲上去你就有命,你躲开你就没命。

”但是英国人认为是在骗他,于是他就往偏的地方行驶,结果就出了事故。

这个很有意思,你对着它来就没事,你一躲你就坏事。

借力使力,不是你所能完全控制的。

我们悠闲持久向黄河在学习。

 

【案例】

从大禹开始就拿黄河没有办法。

其实,我们整部的政治史就是治黄河史。

我们常说,大禹了不起,治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奉公守法,尽忠职守。

其实他不敢回去,一回去就没有命了。

因为他爸爸就是因为治黄河,治得不好,被杀的。

别人不知道,但他最知道他爸爸是怎么死的,他哪敢回家?

所以很多人读历史没有读通,只是读死文字而已。

 

【自检】

请您阅读资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请回顾一下您的企业有没有过“借力使力,避实击虚”的经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对此有何更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人最擅长兼顾并重

 

1.学则不固与择善固执

学则不固,就是说你来学,不是学到东西回去用。

你学习使你不固执,因为你要配合时空,然后才能够择善固执。

你到处去学,学到很多方法,你要用的时候,会看当前的时空有什么特殊性,才从你所学的这些东西里拿一个可以用的来用,而不是学一套回去用。

因为每个地区有不同的地方,每家公司有不同的特性。

 

2.礼让为先与当仁不让

前面我们谈过礼让为先,但时空一变化,就变成当仁不让了。

 

3.有法无法与无法有法

中国人最奥妙,你说他没有方法,他有一套方法;你说他有一套方法,他就是没有方法。

外国人怎么听也听不懂。

比如,你学书法,老师会告诉你怎么拿笔,怎么蘸墨,怎么提手,怎么下笔,他讲得很清楚,可是你也照样写得一塌糊涂。

那个方法只是个过程,要每个人自己去领略,老师无法教给你。

老师所能讲出的东西是很有限的,老师有很多很多东西,是要靠你回去,把它想出来,那才是你真正的心得。

图2-1中国人的兼顾并重

合理追求圆满

我们是要求圆满,不是求十全十美,圆满跟十全十美是不一样的。

我们在和谐当中分是非,大家都有面子。

因为只要有人没有面子,你就没有圆满。

不解决,求化解,就是尽量减少后遗症。

我们讲随便,就是表示不随便。

这句话最重要。

西方是两个选一个,在二者之一;我们是两个合起来,在二者之中。

真理在二者之中,不在二者之一。

西方人认为,真理在二者之一,那叫偏道;中国人认为,真理在二者之中,这叫中道。

这是很大的学问。

凡是你说什么是对的,这是偏道;凡是你说什么是错的,也是偏道。

中国人是对当中多少有错,错当中多少有对,这就叫中道。

所以我们常常觉得中国人是非不分,因为不能分,一分就是偏道。

比如,爸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