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4710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docx

考生必读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主要知识点

考生必读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主要知识点说明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A)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上屏的社会属性。

2、货币的概念和本质(A)

1)、货币的概念: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B)

1)、价值尺度:

(1)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叫做价值尺度。

(2)货币能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是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

(1)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W--G—W)

(3)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买和卖可以分离。

(4)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不能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4、纸币产生的原因,纸币的含义、优点及发行规律(A)

1)、产生原因:

最初作为货币的金银以自然形状出现,这种方式很不方便,后来就产生了铸币,铸币不断磨损,变成了不足值的铸币。

但仍然被人们所接受,因为人们关心的不市这种铸币自身的价值,而是关心它能不能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实用价值。

后来国家利用人们的这一心里,制造了纸币,于是,纸币产生了。

2)、含义: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3)、优点:

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4)、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5、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A)

1)、含义:

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2)、功能:

存款、取款、消费、查询未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3)、优点:

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增强消费安全。

6、外汇和汇率(A)

1)、外汇:

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间的兑换比率。

7、金钱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B)

1)、金钱在现代生活中意义:

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

用正当手段、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2)对待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用于做有意义的事。

8、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B)(供求影响价格)

1)、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卖方市场。

2)、当供过于求是,商品过剩,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

9、价格与价值的关系(B)

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10、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

11、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B)

1)、就个别企业来讲,如果在生产中率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使它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给自己商品降价提供了空间,使其价格竞争仍至于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2)、就整个社会而言,如果生产该商品的企业都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从而使社会财富增加。

12、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分析相关问题(C)

1)、价值规律的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运用:

例题:

两位农民向农业专家打听棉花价格行情,农业专家将国内外棉花供大于求的信息告诉了他们,下面市两位农民听后的反映和认识:

甲农民:

农产品价格涨跌与其市场销售以及质量状况直接有关,棉花价格下跌市正常的。

乙农民:

我不该投资上千元,一下子扩种了十亩棉花,总一位去年种棉花赚钱今年还能赚,明年干脆不种棉花,改种蔬菜得了。

(1)运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对两位农民的认识进行评价。

(2)结合

(1)中的结论,说明农民应如何面对棉花的涨跌。

参考答案:

(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未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甲农民认为农产品价格涨跌与市场销售以及质量状况直接有关,棉花价格下跌是正常的,正是甲看到了影响棉花这种商品价格的因素一是棉花质量下降,所以价值量低,价格下跌,二是供求状况影响商品价格,棉花市场销售是供大于求,所以导致棉花价格下跌。

乙农民没有正确认识当前市场真正需要什么商品,需要多少,所以乙要亏本。

(2)①了解市场棉花生产状况,准确把握市场需求;②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③加强棉花生产的管理,确保棉花的质量,优质才能优价;④注意对棉花新品种的引进、种植。

13、价格变动的影响(B)(P15—18)

1)、对生活的影响:

(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扬,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回落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须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3)对互为替代产品----,对互补产品-----。

(P16)

2)、对生活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P17)

14、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A)(P19—20)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1)、收入水平: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水平,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2)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物价水平:

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15、不同的消费类型(A)

1)、按照消费对象划分:

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划分:

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3)、按照消费目的划分: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16、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A)

1)、消费结构的变化:

消费结构反映的是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

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2)、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成为恩格尔系数。

17、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A)

不同的消费心理与行为:

(1)从众的消费心理;

(2)求异的消费心理;(3)攀比的消费心理;(4)求实的消费心理。

18、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C)

我们当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

(2007年江苏调研卷)中学生小林的服装总是怪怪的:

裤子上左一个大兜右一个小兜,兜上还有许多铁环,走起路来叮当作响。

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

(1)小林受什么消费心理的影响?

(2)对小林的消费行为,班上同学有的赞成,有的反对。

你的看法是什么?

(3)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做,才是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参考答案:

(1)小林的消费受求异消费心里的影响。

(2)小林的消费行为属于个人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好的一方面是:

可以展示自己的个性;这种消费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不好的一面是:

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

未显示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我认为中学生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在个人消费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譬如避免过分求异、从众、攀比心理,树立求实消费心理;在个人消费过程中应坚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以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做个理智的理性的消费者。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19、生产与消费的关系(B)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与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2)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管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1)只有生产出来的商品被消费了,这种商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3)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0、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B)(P32)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怎样来大力发展生产力?

(1)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以此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1、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形式(A)

(1)国有经济;

(2)集体经济;(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2、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A)

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2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B)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共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那种占优势。

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4、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形式及其地位(A)

1)、存在形式: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2)、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现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B)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实现这一制度的原因:

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实现这一制度的意义: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6、企业的含义(A)

含义: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27、公司的含义(A)

含义: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产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8、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B)

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29、劳动的意义和就业的作用(A)

1)、劳动意义:

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2)、就业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0、树立正确的择业观(C)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所有这些,使得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和紧迫。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任何个人及家庭生产和生活都十分重要。

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利于其实现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广大劳动者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不同行业中,从事多种形态的劳动。

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择业观?

(1)树立自主择业观;

(2)树立竞争就业观;(3)树立职业平等观;(4)树立多种方式的就业观。

例题:

材料一:

青岛一家模具厂开出16万元的年薪求聘一名高级模具工,应聘者却寥寥无几。

在浙江这个制造大省,机械设备装配工供需缺口为1:

7,焊工供需缺口为1:

8,数控铁工供需缺口为1:

21。

材料二:

根据对一些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发现,一方面优许多新增岗位特别是初、中级岗位无人问津,一时招聘不到合适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又存在一定数量的下岗职工在观望等待。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产生材料二的现象又哪些原因?

(2)两则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材料一说明我国技术工人,蓝领阶层整体素质不高,高级技工紧缺。

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就业观念上的障碍;二是职业技能的障碍(年龄偏大、技能较低等)。

(2)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增强再就业的竞争力,要平等就业多渠道就业。

3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B)

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

P47

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政府部门:

加强劳动者权利的保护立法和执法工作;劳动者本人:

劳动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P47

32、储蓄存款的含义(A)

含义:

是指个人将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33、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A)

主要包括:

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

34、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A)

1、我国的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以及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等。

2、主要业务:

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

35、股票的特点(A)

1、股票具有流通性:

可以在股票市场自由流通买卖。

2、股票的投资收入包括两个部分:

以部分市股息和红利收入;另一部分市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3、股票市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36、债券的含义及国债、金融债券及企业债券的特点(A)

1、含义:

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2、国债的特点:

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而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3、金融债券的特点:

信用通常高于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相对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的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4、企业债券的特点:

企业债券的风险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直接相关。

如果企业发行债券后,经营状况不好,连续出现亏损,甚至倒闭,可能无力支付投资者的本息,投资者就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

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债券市一种风险大的债券,但其利率通常也高于国债及金融债券。

37、商业保险的含义和种类(A)

1)、含义:

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保险金责任,或者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2)、种类:

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38、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异同(C)

储蓄

债券

股票

商业保险

收益性

较低

高于储蓄低于股票

较高收益

出险才有回报

风险性

较小

高于储蓄低于股票

较高风险

规避风险的投资

流通性

较差

高于储蓄低于股票

较高流通

一般不可流通

同:

1、都市投资方式,都能获得收益。

2、都能积累资金,支援国家假设。

3、如何选择投资对象。

投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市收益与风险。

收益就是赚钱,风险就是有可能赚,有可能赔----

例题:

现在,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利率较低,加上利息税的征收,这对个人投资的影响增强,人们不只是在存款和购物上进行选择,而是更多地寻找“钱生钱”的途径。

(1)居民的“钱生钱”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2)假如你是一个投资者,你认为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居民“钱生钱”的途径主要有:

储蓄存款;购买基金、股票;购买债券;购买保险;还有可以直接投资在商业、企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从事经营活动。

(2)①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是便捷的投资方式,人们既可以从投资中取得稳定的收益,又较安全,风险较低;②购买基金、股票:

基金、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所以投资者要时刻注意规避风险;③购买债券:

购买债券是稳健的投资方式,风险较小(企业债券风险较大),但相对股票、基金来看回报业低;④购买保险:

购买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

储蓄存款、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等各种投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

我们在投资时要认清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规避风险,使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

一句话,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A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A

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B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

B

①主要表现:

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②意义: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5.财政收入的来源:

A

①财政收入的含义:

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②财政收入的形式:

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6.财政支出的种类:

A

①财政支出的含义:

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②财政支出的形式:

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7.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A

财政收支平衡:

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当年的情况)。

财政赤字:

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8.财政的巨大作用:

B

1)集中力量办大事

(1)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2)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促进经济增长。

(3)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控,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2)人民生活有保障

(1)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2)建立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3)财政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保障。

3)、财政政策的运用

在经济增长缓慢、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其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

在经济增长过热、需求过旺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其手段主要是增加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

9.税收的含义:

A

从本质上讲,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0.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

A

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11.税收的基本特征:

B

①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②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

无偿性要求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固定性。

1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

①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有国必有税。

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③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自觉依法纳税。

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

1、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

B

市场经济: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1)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优越性)

①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说市场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2、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和措施:

B

(1)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①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重要性——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措施——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②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A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

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市场能够调节,但不让它调节的领域:

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A

①基本标志——坚持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