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4863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12.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教师版含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量程15cm,分度值0.5mm

量程10m,分度值1dm

量程30,分度值1mm

量程3m,分度值1mm

3.研究表明,当空气中颗粒的直径越接近可见光的波长(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颗粒对光的“消光”能力就越强.空气中PM2.5颗粒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若可见光的频率约为5×

1014Hz.则可以推算出PM2.5中对能见度造成较大影响的颗粒直径与下列哪一个值最接近B

A.2.5μmB.0.4μmC.0.6μmD.6μm

4.(宜宾).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

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

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

A.126km/hB.70km/hC.52.5km/hD.30km/h答案:

D

5.(锦州)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超声波能用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6.(衡阳)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C

音调

响度

音色

声速

7.(龙岩)4.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中的A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8.(泰安)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9.(威海)1.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B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10.(2013雅安)8.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1)春天,冰雪融化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出现的雾(4)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A.

(1)

(2)B.

(1)(4)C.

(2)(3)D.

(2)(4)

答案:

B

11.(泰安)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

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

12.(苏州市)5.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B.湿裤子C.冬天窗玻璃上D.钢水浇铸得

出“白气”晾干有冰花到钢件

B

13.(荆门市2013年)19.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 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

B

14.(黄石市2013年)31.“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

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15.(年庆阳市)2.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

16.、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描绘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没有沸腾

B.水的沸腾温度低于100℃,说明水的比热容大

C.水沸腾前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水的内能

D.实验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17.(达州)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2km的隧洞,火车完全在洞中的时间是s,火车上乘客看见洞中的路灯在后退,乘客是以为参照物.90火车

18.(锦州)“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音调 ;

琴声是通过 空气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声源处 减弱噪声.

19.(漳州)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

钟声是由钟_______产生的,钟声通过_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

振动空气(或介质)

20(福州)25.(3分)

(1)如图20所示,铁块长为_____cm。

2.52

21.(临沂)32.图8中被测铅笔的长度为   cm。

5.25

22.(广州)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v

介质

v/(m·

s-1)

水(5℃)

1450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空中声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声速大小可能和温度有关;

声音在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

声速大小可能和介质有关,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

(1531m

(3)0m/s

23.(陕西)17、(7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为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

大理石

玻璃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海绵

反射声音的强弱

最强

较强

几乎听不到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置还能研究的问题时

(写出一条即可).

(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

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1)不变(或一定);

(2)有关;

其它条件相同时,海绵吸音效果最好.(3)用灵敏一起替代人耳测量反射声音的强弱等;

(4)最强反射声的方向与入射声的方向是否有关等;

(5)大理石.

24.(福建省泉州市)29.(5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2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2所示的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若烧杯中水的质量为0.4kg,则从开始计时起加热10min,水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

[已知C水=4.2×

103J/(kg·

℃)]

(4)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图22

图21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9.

(1)读数时视线未跟液柱面相平(或“温度计玻璃泡触底”、“酒精灯外焰未正对杯底”)

(2)99,小于(3)1.68×

104(4)减少水的质量(或用热水来做实验)

25.(年广东省)10. 

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

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

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做测温物质。

水银或甲苯酒精酒精

26.(泰安)27.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

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

30到达乙地。

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

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解: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分

(2)火车过桥时,由得------------------------------------------2分

27.(佛山)21.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h到达三水,休息0.5h后,再以8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h到达肇庆。

请求:

(3)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4)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45Km,62.5Km/h

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C

A.镜中花B.水中桥C.林中影D.缸中鱼

2.(深圳)“大黄鸭”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C

3.(绵阳)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4.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图1中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C

5.(柳州)如图所示,一根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蜡烛成像的位置在(  )B

A处

B处

C处

D处

6.已知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

当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人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B)

7.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0夹角,则

A.反射角是60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0

C.入射角是300

D.入射角增大50,反射角增大100

8.图5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

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会变大

C.在玻璃板与蜡烛A的像之间放一挡板,从A这一

侧去看玻璃板的后面,再也看不到A的像了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

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10.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

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A.镜里的像是虚像B.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

C.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镜靠近0.2m,像将远离镜0.2m

11.(永州)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12.(2分)(阜新)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  )A

小于20cm

大于20cm小于40cm

等于40cm

大于40cm

13.(龙岩)图2

12.图3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

图3

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14.(2分)(枣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A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

15.(乐山)3.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16.(武汉)16.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答案:

C

17.(广州)9.图8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B

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

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

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

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

18.(雅安)15.张宁用图8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8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9.(黄石市)28.下列光学仪器成缩小实像的是A

A.照相机 B.平面镜   C.投影仪   D.放大镜

20.(济宁)3.图2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

其中凸透镜是C

二、填空题

1.生活中经常提到“影”与我们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和立竿见影中的影.前者是由 

 

形成的,后者是由 

形成的。

光的反射;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现象。

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色散(折射)、绿

3.(漳州)婷婷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_______m;

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不变

A

4.(漳州)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

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像。

折射反射

5.(威海)如图11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蜡烛B直到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表明像与物的相同.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大小;

虚像

6.(黑河)小云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 放大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投影仪 (答出一个即可).

7.(威海)如图12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其中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a;

c

abcd

2f

F

图12

8.(齐齐哈尔)18.小云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答出一个即可)。

放大幻灯机(投影仪、电影放映机等其它合理的答案均可得分)

9.(营口)常见的光学仪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

照相时,被拍摄者应站在距镜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

投影仪能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倒立、___________实像;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使看到的像更大,应适当_______________放大镜与地图间的距离。

21世纪教育网2倍焦距以外(或大于2倍焦距)放大增大

10.(2013湖北省宜昌市)29.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

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10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

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_____

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

或“发散”)。

29、

(1)乙;

乙;

(2)丙;

(3)大于;

发散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

1.(锦州)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的某光线经平面镜发射后,发射光线恰好经过A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

2.(阜新)如图所示,是一条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后的折射光线,在图中大致画出这条入射光线及其反射光线.

3.(岳阳)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

4.(沈阳)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于平面镜,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先后经凸透镜折射和平面镜反射后,平面镜前的人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束好像是从平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