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4907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河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河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河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河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河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

《河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

MgO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A、根据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进行分析;

B、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写出离子的符号进行分析;

C、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分析;

D、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

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

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A、由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所以2个氮分子表示为:

2N2,故A错误;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因此钙离子表示为:

Ca2+,故B错误;

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

2H,故C错误;

D、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MgO,故D正确.

答案:

D.

4.(2014·

河北)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A.水只能溶解部分物质,如油、石子、碳酸钙等都不溶于水,故错误。

B.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如氢氧化钠;

有些则是既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如:

氯化钠;

还有些则是吸收热量,如:

硝酸铵,故错误。

D.饱和溶液在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其溶质,但是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选C。

5.(2014·

河北)如图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B.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C.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气体的净化(除杂);

空气组成的测定;

酸、碱、盐的鉴别;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A、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氯化氢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选择的药品应该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并且生成物是固体.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

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

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A、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该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符合题意.

B、氯化氢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能,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且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符合“长进短出”,该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红磷能够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因此用红磷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且该反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

A.

6.(2014·

河北)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

B.O2和O3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问题解析: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

B、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C、电子、质子等也带电荷;

D、pH小于5.6的为酸雨;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故A错误;

B、O3和O2是不同的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故B正确;

C、电子、质子等也带电荷,但不是离子,故C错误;

D、pH小于5.6的为酸雨,故D错误;

B.

7.(2014·

河北)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

X>YB.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

X>Y

C.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

X=YD.t3时,消耗盐酸的质量:

X=Y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可以判断产生气体质量的多少;

B、产生气体的质量大,消耗的金属质量不一定大;

C、虽然产生的气体质量不相等,消耗的金属质量可能相等;

D、产生氢气质量相等时,消耗盐酸质量相等,产生氢气质量不相等时,消耗的盐酸质量不相等.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X>Y,故A正确;

B、由图可知,t2时,X已经消耗完,Y还没有消耗完,又开始时两者的质量相等且酸是过量的,所以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故B正确;

C、由题干可知,金属的质量相等,且酸是足量的,所以最后金属全部反应完.图示中t3时刻两者的气体质量不再变化,说明金属已经完全反应,又金属的质量相等,所以消耗金属的质量X=Y,故C正确;

D、t3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X>Y,所以消耗盐酸的质量应该是X>Y,故D错误.

故选:

点评:

由图中数据可知,X金属与盐酸反应需要的时间短,说明X比Y活泼,至于X与Y的质量关系,可以根据是否完全反应进行判断.

8.(2014·

河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我做起。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纸张要双面使用B.随手关闭水龙头C.尽量不用一次性物品D.少用自动铅笔,多用木制铅笔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根据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知识进行分析.

A、纸张要双面使用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树木的砍伐,故符合理念;

B、随手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水资源,故符合理念;

C、尽量不用一次性物品,可以节约资源,故符合理念;

D、少用自动铅笔,多用木制铅笔,会加大树木的砍伐力度,故不符合理念.

故选D.

9.(2014·

河北)如图所示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

A.闻到气体

B.气体混合

C.刻出划痕

D.品红溶解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闻到气味、气体混合后颜色发生了变化和品红溶解都可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

刻出划痕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选C

10.(2014·

河北)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给轮胎打气B.粮食酿成酒C.铁水铸造成锅D.过滤粗盐水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A、给轮胎打气,只是分子之间间隔变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粮食酿成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铁水铸成锅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过滤粗盐水只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11.(2014·

河北)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加热液体

C.测液体温度

D.称物体质量

用于加热的仪器;

称量器-托盘天平.

A、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用酒精灯去点燃酒精灯可能会引发火灾,故A错;

B、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故B错;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不能接触容器壁,故C对;

D、称量物质时要左物右码,且加减砝码应用镊子,故D错.

故选C.

12.(2014·

河北)下列对科学知识的应用错误的是()

A.铁由于导热性能好,用来做暖气片B.铅锑合金由于熔点低于,用来做保险丝

C.甲醛由于有防腐作用,用来保鲜食品D.洗洁精由于有乳化作用,用来除去餐具油污

化学常识.

A、铁导热性能好;

B、合金熔点低;

C、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

D、油脂遇到洗洁精会发生乳化现象

A、铁由于导热性能好,因此可用来做暖气片.正确.

B、铅锑合金由于熔点低,用来做保险丝.正确.

C、甲醛能够破坏人体中的蛋白质,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对人体有害.错误.

D、油脂遇到洗洁精会发生乳化现象,用洗洁精去除油污,利用的是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正确.

C.

13.(2014·

河北)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松香、玻璃、沥青属于非晶体B.尿素、氨水、磷矿粉属于氮肥

C.白酒、雪碧、蒸馏水属于混合物D.橡胶、氯化钠溶液、石墨属于导体

物质的简单分类.

A、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B、氮肥是含有氮元素的肥料;

C、混合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D、常见的导体包括:

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

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A、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松香、玻璃、沥青均属于非晶体,正确;

磷矿粉的化学式是[Ca3(PO4)2],不含有氮元素,不属于氮肥,是磷肥,故错误;

C、蒸馏水中只含有水这种物质,是纯净物,故错误;

D、橡胶不易导电,是很好的绝缘体,常用做导线、电工工具的外包装;

石墨属于导体,常用做电池的电极(正极);

各种酸、碱、盐水溶液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荷,即正负离子;

故溶液能导电,是导体,故错误;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

每空1分,共20分)

14.(2014·

河北)如图是小明眼镜的照片。

(1)小明是近视眼,所用的镜片是(选填“凸”或“凹”)透镜。

(2)眼镜所用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3)眼镜戴久了,镜架上会产生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O3]。

铜生锈除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有关。

15.(2014·

河北)双能源(汽油和天然气)汽车以其经济、污染小等优点倍受人们青睐。

(已知汽油的热值为3.2×

107J/L、天然气的热值为7.2×

107J/m3)

(1)内燃机是汽车的“心脏”,它是把内能转化为的机器。

(2)完全燃烧9L汽油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等。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是近视眼的成因;

而后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即可判断用哪种透镜来矫正.

(1)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

(2)眼镜所用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塑料;

(3)碱式碳酸铜中含有碳元素,空气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铜生锈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故填:

CO2;

故答案为:

(1)凹;

(2)塑料;

(3)CO2

16.(2014·

河北)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可用比较自来水煮沸前后的硬度。

(2)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3)可用来制作糕点或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

(4)小明家新装修的房间中放有几包活性炭,其目的是:

(5)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碘的一格,请写出从中获取的一条信息:

(1)根据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进行解答;

(2)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一般用燃烧法鉴别.

(3)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作糕点.

(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异味、有毒气体等;

(5)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

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

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2)天然纤维燃烧时会有烧焦羽毛或无明显气味,合成纤维,燃烧时会有特殊的气味,并且纤维熔成小球.

(3)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作糕点.

(4)放置活性炭的目的是吸附有毒(或有异味)的气体.

(5)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碘原子序数为53.元素符号为I,元素名称碘.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等;

故答案为:

(1)肥皂水;

(2)点燃;

(3)碳酸氢钠;

(4)吸附有毒(或有异味)的气体;

(5)碘原子序数为53.元素符号为I,元素名称碘,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等.

17.(2014·

河北)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蒸发溶液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2)乙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前,白磷不燃烧,而打开后,白磷燃烧。

比较打开活塞前后的现象,证明白磷燃烧需要。

烧杯中水的作用是。

(3)丙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是。

蒸发与蒸馏操作;

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据图可以知道仪器的名称;

根据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

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物质的溶解于溶剂的种类有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仪器a是铁架台,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铁架台,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前,没有氧气,白磷不燃烧,而打开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产生了氧气,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烧杯中的水一方面可以隔绝氧气,另一方面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氧气;

隔绝氧气、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丙实验是将氯化钠加入等量的水和汽油中,该实验是想比较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比较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18.(2014·

河北)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图14所示的是A、B、D、E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

(1)A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物质E的用途之一为。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物质的鉴别、推断;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组成元素相同,但是A是红色固体,B是黑色固体,结合常见的红色固体有:

氧化铁、红磷、铜等,猜想A是氧化铁,B就是四氧化三铁,氧化铁转化成的C会生成四氧化三铁,C可以是铁,D是固体单质,E是气体单质,铁会生成D和E,所以猜想D是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E是氢气,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然后将猜想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组成元素相同,但是A是红色固体,B是黑色固体,结合常见的红色固体有:

氧化铁、红磷、铜等,猜想A是氧化铁,B就是四氧化三铁,氧化铁转化成的C会生成四氧化三铁,C可以是铁,D是固体单质,E是气体单质,铁会生成D和E,所以猜想D是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E是氢气,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红色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含有相同的元素,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猜想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猜想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为:

Fe2O3;

(2)反应②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满足置换反应的条件,所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通过推导可知,E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4)反应④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Fe3O4.

(1)Fe2O3;

(2)置换;

(3)作燃料;

(4)3Fe+2O2Fe3O4.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7分)

19.(2014·

河北)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

(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证明有水生成。

(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提出质疑:

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析出了氢氧化钙。

同学们又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

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

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

【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

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答一条即可)。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科学探究

实验验证:

(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证明有水生成,

烧杯内壁有水雾;

(2)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答案为:

Ca(OH)2+CO2═CaCO3↓+H2O;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溶解度变小,析出了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小;

【交流讨论】蜡烛中含有碳元素,不完全燃烧能生成炭黑,

炭黑;

(1)由于生成的炭黑也能与氧化铜反应,故加入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阻挡生成的炭黑,防止生成的炭黑与氧化铜反应,

阻挡炭黑,防止炭黑与氧化铜反应;

(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应该先撤酒精灯,然后再撤蜡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