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完美教室叙事花儿与少年.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090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缔造完美教室叙事花儿与少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缔造完美教室叙事花儿与少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缔造完美教室叙事花儿与少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缔造完美教室叙事花儿与少年.doc

《缔造完美教室叙事花儿与少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缔造完美教室叙事花儿与少年.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缔造完美教室叙事花儿与少年.doc

缔造完美教室叙事——花儿与少年

常熟市古里中心小学姚梦霞

我们班是一个由50个学生组成的大家庭,每个孩子的性格特征都不一样,但大多数孩子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小毛病”:

自私。

有一次美术课,老师教大家剪纸。

下课后,地上全是纸屑,我走进教室,望着眼前的景象不禁皱起了眉。

眼尖的孩子看见我的脸色,纷纷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屑,其他孩子在最初的惶恐之后也蹲下身子开始“劳动”起来。

孩子们纷纷火火地干了一会儿,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可我发现过道中间的几张纸自始至终都没有人去捡;跳长绳时,班级中的男孩子大多数都有畏难情绪,认为自己不会跳,不想跳。

两个甩绳的男生觉得甩绳特别累,甩了一会儿就不愿意了。

在后来的冬锻比赛中,男生队没有取得好成绩,女生队很生气,指责男生给班级抹黑了,拖了女生队的后腿;连做值日时也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

一个孩子扫完了自己负责的那一小组,排好桌子,背起书包就准备回家。

组长告诉他:

“其他值日生还没有扫完,不能走。

”孩子的奶奶却不耐烦地大喊:

“快点快点!

我还要去买菜,回家还要烧饭呢!

”这种“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比比皆是。

“自私、冷漠”这些不和谐的音符降低了班级的凝聚力,我深深地感到自责。

想要让孩子们爱上四5班,就要让他们有班级归属感。

我当机立断,在班会课上与孩子们共同制定班名、班徽、班级公约。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我们的班名是:

“花儿与少年”,少年代表着我们班的50个朝气蓬勃的孩子,花儿则是一朵七色花,每一片花瓣上都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班级精神:

尊重、欣赏、宽容、信任、互助、沟通、负责。

怎样促使这些少年团结起来,学会合作,让七色花绽放呢?

我想:

有趣的活动,比单纯的说教更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

心动不如行动,我用心学习有关班级活动的书籍,进行了很多前期准备,然后组织孩子们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活动“学会合作”。

活动中,我安排了三个游戏,设法引导孩子们学会合作,从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并学会应该怎样去合作。

第一个游戏是“微笑握手”,随着欢快的音乐,孩子们在教室里自由走动,带着微笑和不同的人握手,并送出祝福。

音乐停止后我引导孩子们说说谁留给你的印象最深,引导学生从同伴的笑容中,祝福语中,感受到同伴的真诚。

由此总结出以真诚的态度和别人交往,是合作成功的前提。

紧接着进行第二个游戏,建造“万里长城”,全体成员围城一个圆圈,老师喊1时跨左脚,喊时跨右脚,喊3时双腿并拢,坐到后面一个同学的腿上。

第一次游戏失败了,好几个孩子坐到了地上,万里长城塌了。

孩子们唉声叹气,我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成功,孩子们纷纷说说要挨得紧一些,围得圆圈要小一些。

我鼓励孩子进行第二次尝试,并提出要求,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前面一个学生稳稳地坐到自己的腿上。

经过两次失败,最后孩子们终于成功了,他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欢呼声,快乐极了!

我趁热打铁,又问学生:

“当你第一次听到老师的指令,要求你坐到后面一个学生腿上时,你是什么心情?

”好几个学生都说坐下去时非常恐惧,害怕摔跤。

我又发问:

“后来,老师又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你们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保证前一个小朋友稳稳地坐到你的腿上时,你坐下去又是什么心情?

”有一个孩子回答说:

“很放心,因为我相信后面的同学一定能把我托住。

”我引导孩子们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总结出后来我们把万里长城建造成功的原因:

同学之间相互信任,信任是合作成功的基础。

其实,有了真诚和信任还不够,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由此,我设计了第三个游戏:

“解开手链”:

每组成员手拉手围城一个圆圈,音乐响起,大家放开手,在圆圈内随意走动。

音乐一停,脚步即停,找到原来左右手握住的人分别握住。

这样,小组中所有参与者的手都彼此相握,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手链”。

音乐响起,学生们在不松开手的情况下,一起想办法将“手链”解开。

可以用钻、跨、绕等各种方式,但手不能松开,松开即被淘汰。

在游戏时,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失败了,成功的小组欢呼雀跃,失败的小组垂头丧气。

有两个小组失败了,孩子们总结出来说是因为有小朋友没有记住左手和右手的朋友,拉错了手。

我建议大家再给这两组队员一次机会,其他孩子一致赞同。

在他们玩游戏的过程中,我非常注意观察游戏中的细节。

游戏结束后,我化身记者,采访一位同学:

“刚才在玩游戏时,老师注意到你蹲下来了好一会儿,为什么?

”他想了一会儿,说:

“是为了帮助旁边的同学顺利跨过去。

”我赞扬他:

“原来你是在帮助他呀!

有了你的帮助,你们小组才这么快就解开了手链。

”他听了红着脸点点头。

接着,我又发问:

“你们刚才在游戏时听到了耳边什么声音?

”一位学生说:

“我听到了同学们在指导我,教我怎么解。

”另一位同学说:

“我听到了同学的鼓励声。

”我再次总结:

“正因为有了同学们的帮助,鼓励,你们才把这么复杂的“手链”给解开了,老师要为你们竖起大拇指!

”接着,我指着板贴引导孩子明确:

要想学会合作,就必须以真诚的态度和别人交往,全心全意地信任别人,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

最后我还尝试把本堂课的内容和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启发孩子们思考,在生活中,你和谁合作过什么事情?

让孩子们来说一说。

有的孩子回忆起曾经和好朋友在一起堆雪人,在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最终堆成了一个漂亮的雪人,感非常快乐,非常自豪。

有的孩子回想起之前的“三人四足”比赛,因为没有考虑到队员的感受,自顾自地往前跑,导致队员摔倒了,最后输了比赛。

我趁机发问:

“如果以后再参加‘三人四足’比赛,你会怎么做?

”她回答:

“要是再参加比赛,一定会信任自己的同伴,并为同伴着想,齐心协力地跑……”听着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我想:

“合作”这颗金种子已在孩子们的心底生根、发芽了。

合作无处不在,光靠一个主题活动不足以使每个孩子都学会合作的方法,我再接再厉,每个月都组织孩子们开展一个小活动:

放风筝、合作出手抄报、亲子烧菜……这一个个有意思的活动如同一股清泉,给孩子们枯燥的学习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研究,我发现班级里大多数孩子都有了合作的意识,知道一件事情光靠自己的力量完不成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与别人合作来完成。

做手工时,王瑞看不懂图形分解图,便主动寻求帮助,与同学一起研究,一起动脑、动手,终于拼装好了模型;大课间活动时,我们班的同学自发组织,跳皮筋、扔沙包、打羽毛球……玩得特别快乐;感恩节时,为了给妈妈制作一张精致的贺卡,孩子们交流共享,纷纷出主意,提意见,一方缺材料,八方来支援;春天来了,班里孩子想用特别的方式来赞一赞春天,他们自由分组合作编写手抄报,分享学习的快乐,体味合作的成果,与美文共舞,与诗文欢歌。

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孩子们的笑脸。

我希望孩子们如花儿一般,在“太阳老师”的引领下,团结协作,不断前行,快乐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