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项目化教学论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206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项目化教学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plc项目化教学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plc项目化教学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plc项目化教学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plc项目化教学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plc项目化教学论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lc项目化教学论文.doc

《plc项目化教学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项目化教学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lc项目化教学论文.doc

PLC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体会

祁志芳

摘要: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是职业类学校机电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该课程内容实践性强,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缺乏具体的载体,学生学习效果不太理想,通过教学实践和不断探索在这门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PLC课程;项目教学法;解题工具;过程评价

一、PLC课程特点

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PLC教学在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PLC课程特点:

一是指令多: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实用规划教材《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教程》中基本指令27条,功能指令246条。

这些指令是构成PLC程序的全部,尤其掌握这些基本指令和部分常用的功能指令的应用,是实现PLC自动控制的必要条件;二是实践性强:

PLC课程具有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运用知识的覆盖面较宽等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的结合、电气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和与生产工艺过程紧密配合的一门专业课。

 二、“项目教学法”简介

“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中,项目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出现。

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能得到一个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

它是行动导向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学习和掌握每一环节的基本知识和了解所需的必备能力。

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想象力、创新能力以及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三、PLC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记得以前听别人讲过:

电气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不会接插座,这在生活中真不是个故事,是事实。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职业学校的实验实习的条件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学课程改革已经风生水起,各级各类的技能大赛如火如荼,赛场上学生的精湛技能表现令在场专家赞叹。

就拿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这个技能大赛的项目来说,试想从学生组队到组织子项目训练,如机械手搬运、传送分拣等子课题的练习,再到综合课题的训练,最后参赛接受评委组的评审,这一系列的流程不正是项目教学的流程吗?

在PLC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将理论和实践合为一体,使PLC的知识与技能进行重新建构,突出技能的培养和职业习惯的养成。

另一方面,面对正常智商而学习动力不足的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的项目化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学生会因为被吸引而投入,因为投入而认真,因为认真而得到实践成果和自我肯定。

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PLC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条件

1、PLC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应具备机电多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操作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完成每一个项目所涉及的学科一般都比较多,并且与实际生产联系比较紧密,因而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和对实际生产问题处理的丰富经验。

这样可以充分拓展PLC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的可执行性。

比如有电工电子方面的知识,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出模块实验板;比如有机械和气压、液压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利用小型气缸的部件加上plc程序呈现出模拟真实的工业控制场面。

可见项目教学法的课堂上融入了工厂生产控制的元素,让专业课程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

在实施PLC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教材,精确设置项目任务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及时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才能设计、制定出难易适当的项目。

2、对学校实验实习设备和教学环境的要求

先进的、丰富的教育教学实习实践设施是实施项目教学所必需的硬件条件。

20人以内的小班制教学方式,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理想人数。

这样有利于任课教师对每位学生进行充分的、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LC项目课程的课时分配:

在保证达到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当以工作任务掌握的难易程度和操作频度为基本依据,对内容次序和课时分配作适当调整。

3、对学习PLC课程的学生要求

开设plc课程对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要求:

具备电工电子学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电工电子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电动机基本性能的认识能力。

具备交流电动机继电控制线路的分析、设计、制作调试能力。

五、PLC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1、项目实施起初阶段,要让学生掌握多种解题工具

由于一个项目的实施涉及到原理图绘制、梯形图设计、接线图绘制、接线和调试等方面的知识,尽管对学习PLC课程的学生提出相关专业基础要求,但会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融会贯通能力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的知识点的遗忘等等客观因素,很难达到要求的理想状态。

因此,PLC课程“项目教学法”起初阶段教师应注重学生使用基本工具的解题能力的锻炼。

比如说:

plc外部接线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各种不同的编程方法和相应格式等,类似的固定套路都可视为plc的学习工具。

可见学生掌握的工具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以交流电动机的继电控制线路的制作与设计这一典型项目工作任务为例,学生有继电器控制线路知识基础,可用下图来引进:

继电器控制线路=plc程序+plc外部接线。

图中假定设置转换开关SA,SA的“1”拨至和“2”接触,接通的是继电器控制线路,SA的“1”拨至和“3”接触,则接通的是plc控制电路。

以上项目,可以重点教给学生两个解题工具:

①起保停电路的典型plc程序格式;②plc输出端的接线原理。

2、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考虑到对学生进行优化组合

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一般以2-3人为一小组,合作完成项目。

因此,学生分组时,要考虑到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训练,可进行交叉分组。

即在不同项目的实施中,让学生参与到不同的分组之中,以便在各个方面都得到锻炼。

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项目过程评价

项目过程评价也是项目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以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教学的效果。

评价形式有学生之间的自评、互评和师生之间的互评。

有效的评价有着深刻的意义:

①让学生学会表达,一改传统教学中,学生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少的不足,项目法教学给让每一位同学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表达,在表达中学会更好的合作。

②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和竞争的统一。

项目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小组之间有竞争,并强调在合作基础上有竞争,合作是竞争的前提条件,否则就失去项目教学的意义。

③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掌握情况,及时把握项目设计方向和进度。

六、PLC项目化教学中几点有待完善的问题

诚然,实践证明PLC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的确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①不是所有课题都适合项目教学法,比如初始阶段基础知识和硬件的准备;②在实施项目教学中也在项目教学实施时,也要予以课时的保证,必要时延长授课时间,以保证活动项目的完成,让学生看到项目成果,才能保持学生对项目教学法的兴趣;③学校的实验实习条件、专业教师的团队组建、业务能力有待提高,才能更好的发挥项目教学法的优点;④学生组织上协调不当,易出现教学过程松散、个别学生偷懒的现象,这都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和改进,力争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玉玲.项目教学在PLC课程中的应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10期

[2]]刘邦祥,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5),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