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464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新的课程理念,但是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应该使学生在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我们应该在体育课中逐步渗透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技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促进和发展为主,而非治病救人的生物医学模式。

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促进心理健康。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在必要时,要采取一些特别措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快乐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行互帮互学,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同时,在加强学生之间横向交流的同时,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并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贯穿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体育课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展开的过程。

如可开展一些小游戏,团结一致过黄河,集体跳长绳游戏比赛,接力跑游戏等集体游戏活动。

让学生在游戏中,让一些不合群的或比较孤僻的学生溶入到集体中来,体会集体的温暖,开心,有助于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正确发展。

二、强化健康心理训练,全方位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的来自主观方面,主要是自身的生理、心理障碍,如身体生理、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有的来自客观方面,如耐久跑等。

毛泽东1917年在《体育之研究》中写道: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所以如何在体育课中强化健康心理训练尤为重要,体育运动为老师和学生的个性发挥提供了一个宽松和健康的舞台,作为个性教育的体育,一方面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情境塑造了学生个性,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一定自主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无拘无束的自主环境中磨炼了个性。

而对于一些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学生,老师可在班上选定责任心强、富有爱心的同学与他们结成手拉手伙伴,使他们在集体的关爱中感受到温暖。

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来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主体意识,增强主动精神,来逐步扭转他们的心理弱势。

比如广播操表演赛;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接力赛跑等。

而在日常的教学中,如短跑或者中长跑教学中,可将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先和自己比;或让相当水平的学生一起比赛,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应该表扬,让他们在竞争中超越自我,不断强化其竞争意思和自强意思。

又如手倒立、鱼跃前滚翻、分腿腾越、耐久跑等等,可以锻炼学生毅力和耐心。

三、在体育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

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全面的得到健康发展。

故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教师应该在这方面重点引导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长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游戏和竞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球类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交际能力等。

而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

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

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

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