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年段高效课堂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研究申请匿名评审表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573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高年段高效课堂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研究申请匿名评审表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高年段高效课堂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研究申请匿名评审表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高年段高效课堂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研究申请匿名评审表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高年段高效课堂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研究申请匿名评审表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高年段高效课堂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研究申请匿名评审表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高年段高效课堂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研究申请匿名评审表表.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高年段高效课堂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研究申请匿名评审表表.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高年段高效课堂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研究申请匿名评审表表.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高年段高效课堂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研究申请匿名评审表表.doc

《小学数学高年段高效课堂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研究申请匿名评审表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高年段高效课堂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研究申请匿名评审表表.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高年段高效课堂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研究申请匿名评审表表.doc

附件2

学科分类B2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

课题申请·匿名评审书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高年段高效课堂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完成期限二年

填表日期2013年3月13日

此评审书供匿名评审使用,填写中不得出现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

(未匿名者,不进入评审程序)

一、负责人及研究人员情况

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高年段高效课堂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研究

学科分类

B2

小学学科-数学

课题负责人基本情况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74年7月

最后学历

本科

专业职称

一级教师

行政职务

研究专长

主要参加者

序号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历

研究专长

1

1975年10月

二级

本科

课堂教学

2

1972年9月

二级

本科

课堂教学

3

1977年3月

二级

专科

课堂教学

预期的主要研究成果

CDEH

A专著B译著C研究报告D论文E实验报告F工具书G电脑软件H其他

预计完成时间

2013年3月13日——2015年3月12日

二、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出版时间

《2011年版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论文

永登教研

2012年12月

《小学数学课程针对性的研究》

论文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2012年12月

《让小学数学命题追随课改的脚步》

论文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2012年12月

《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论文

2010年11月

《小学低年段计算习惯的培养研究》

课题

兰州市教科所

2012年12

《大班额下的“理想课堂”“和谐课堂”实践研究》

课题

兰州市教科所

2012年10月

三、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限报3项)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1

2013年3月—8月

调查搜集资料

资料汇总

2

2013年9月—2014年2月

课堂实践

光盘和资料

3

2014年3月—9月

课堂再实践

光盘和资料

最终研究成果(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和系列研究论文)

序号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1

2014年3月—9月

系列论文

论文和资料

2

2014年10—2015年3月

结题报告

研究报告

3

四、课题设计论证(限2000字内)

1、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教师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这就是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和谐互助的课堂上,学生不但是学的主体,也是教的主体,不只是师教生,更是生教生,教师只是点拨、总结、提升。

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从“边缘地带”转向了中心位置,将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通过本课题选题研究,将探索形成一种和谐互助的小学数学高年段教学模式。

课题组成员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断追求有效、实效、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凸现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和谐互助教学模式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生自主学习,互助交流,启动思维,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互助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及共同发展。

3、适应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和谐互助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做到高效的备课,高效的点拨,高效的总结,高效的提升,高效的展开师友互助,教师的应变能力、驾驭能力、观察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逐渐形成和谐互助的课堂模式,在校内推广,促使学校成为一所科学发展,特色发展的学校。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1、有关概念的界定

“和谐互助”就是学生同桌两人为一个单元组,学习优秀的做“师傅”,学习较弱的当“学友”,师友互助学习,共同提高。

“和谐互助”使学生在参与中成长,在互助中发展,在和谐的课堂组织关系中学会思考、学习、合作、共同成长。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与激发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潜能,使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知识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建构,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即知识的获得是个人主动建构的结果。

(2)、叶圣陶指出:

“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广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3)、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包括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即主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块,即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工学习,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二、研究的内容

1、研究的目标

(一)、探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师友互助,在理解、思考、切磋交流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了自学能力。

(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进行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初步形成数学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教学理论。

(三)、通过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开展,打造一支具有鲜明个性又富有创新精神的数学教学团队。

2、研究的内容

(一)和谐互助教学所具备的教师素养。

(二)和谐互助教学的教学模式的学习过程、技术手段、教学评价等。

3.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本研究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互助结对,最终实现师徒(师友)共同和谐并进,探索形成一种有特点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努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该模式体现了学生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精讲多练、当堂巩固的和谐教学理念,便于教师操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课堂有效学习时间延长,合作、思维、交流、表达等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实现了理想的“高效课堂”。

三、研究的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

以现代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第一线教师为主体,以专家指导为纽带;强化过程研究,注重阶段成果;借鉴相关课题研究的成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2、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2、文献研究法3、行动研究法

4、实践研究法5、经验总结法

3、研究过程

本课题遵循的研究路线是:

理论学习——方法研究——课堂实践——阶段总结——构建模式——总结实践,使研究逐级深入,螺旋上升。

4、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3年3月—8月)

确立研究方向,调查现状,选好课题、建立课题组、形成研究方案,进行立项申报。

(二)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

围绕实践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的认识,全面开展实践研究活动。

(三)提高阶段(2014年3月—9月)

对分散实验的成果进行阶段性总结,继续实施研究,优化课堂效果。

(四)总结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3月)

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和结题鉴定书。

可另加页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限1500字内)

1、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2、主要参加者的学科教学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一、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

我校是一所甘肃省兰州市市级示范性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县前茅,是全县小学教育的龙头。

近年来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高度赞誉。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双有”教育先进集体、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校外体验基地、市级文明标兵、兰州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兰州市德育示范基地、市优秀家长学校等几十项荣誉,连年获县、市教育质量优胜奖。

学校有一批思想作风扎实、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为大力推动素质教育,提供了可靠的人才资源保障。

学校有《探究学习的要素及基本方法研究》、《促进课堂有效性学习的行动研究》、《大班额下的“理想课堂”“和谐课堂”实践研究》等多项已结题的市、县级规划课题和教师个人课题。

目前尚未结题的市级个人课题30多项还在研究之中。

全校教师人人有论文在不同刊物发表或获奖,制作的录像课、课件等均有获奖,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资料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和谐互助让课题灵动》《数学教育研究》《小学生学习方法研究》

《小学数学教育杂志》《数学教师》《儿童学习指导》等

设备:

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摄像机

二、课题组的研究能力主要参加者的学科教学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本次课题研究参加者是我校数学教师的中坚力量,均为一线教师。

他们热爱教育事业,一直从事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责任心、事业心都很强。

平时经常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了解和掌握教育最新动态,长期执着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课堂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基础,教学水平较高,教研能力强。

在教学实践中成绩突出,分别获得过省、市、县级教学骨干、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课题组成员有6人参与了2011年市级规划课题《大班额下的“理想课堂”“和谐课堂”实践研究》(已结题)工作,15人均正在研究兰州市个人课题(尚未结题)。

课题组成员的职称情况为一级教师7人,二级教师8人;年龄结构合理,30以下1人,30—40岁6人,40—50岁9人。

同时课题组还聘请了校内具有丰富课堂教学经验和理论实践经验的省级骨干教师、校内数学专家担任本课题的指导,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合理及时地指导,确保课题深入有序地开展。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本课题的制定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搭建了许多平台,为课题的推进和最终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课题组成员都是我校的一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实践和研究。

且学校将对参加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给予充分的研究时间保证。

3、学校拥有丰富的藏书和教师定期订阅的多种教育期刊,有利于教师阅读、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

4、学校硬件设备可以确保研究的正常开展,有县内最大的资源中心、一流的多媒体教室,先进的校园网、宽带信息网。

5、学校对各项研究活动有配套的专项经费作支撑,可以保障各项活动顺利实施。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