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无答案)(新)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630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无答案)(新)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无答案)(新)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无答案)(新)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无答案)(新)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无答案)(新)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无答案)(新)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无答案)(新)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无答案)(新)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无答案)(新)Word下载.doc

《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无答案)(新)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无答案)(新)Word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无答案)(新)Word下载.doc

N

5.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

A.磁体的磁场B.平面镜成像C.动力F1的力臂D.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N

S

F压

o

A′

B′

A.磁体的磁场B.平面镜成像C.动力F1的力臂D.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6.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

A.雪橇从山坡上滑下越来越快,是因为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打开放有樟脑丸的箱子闻到樟脑的气味,是因为发生了扩散现象

C.窗外有风时窗帘飘到窗外,是因为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D.放在桌面上的书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相互平衡

7.假如小雨乘坐“蛟龙号”潜水器下潜到水下3000m深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雨可以用电灯照明B.潜水器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液体压强逐渐增大

C.小雨可以用干冰冷藏食物D.潜水器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8.通过一根电阻丝的电流为2A,通电1min产生了2.64×

104J的热量,它的电阻是:

A.66ΩB.6600ΩC.110ΩD.220Ω

9.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A.由功率的定义得出其定义式,运用了等效法

B.研究固体的微观结构时,把分子比作座位上的同学,运用了拟人类比法

C.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物下落时会砸伤人,据此制成重垂线,运用了缺点列举法

D.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斜面小车实验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到结论,运用了模型法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2分,共4个小题):

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0.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无关

B.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和的倒数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电流

D.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之比,

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

11.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

A.

受力情况

运动形式

运动状态

B.

电路

电流

路径

有无节点

各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

不受力

匀速直线运动

不变

受力

平衡力

串联

一条

相互影响

非平衡力

变速直线运动

改变

并联

多条

互不影响

C.

方法

内能变化

实质

D.

物距u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应用

做功

对物体做功,其内能增大;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

内能和其它形式的能相互转化

u>2f

缩小、倒立、实像

照相机

u=2f

等大、倒立、实像

2f>u>f

放大、正立、实像

投影仪

热传递

物体吸热,内能增大;

物体放热,内能减小

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u=f

不能成像

u<f

放大、正立、虚像

放大镜

12.如图,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物体A的体积为V,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与A连接。

当容器中的水深为h时,弹簧的长度恰好等于原长,此时物体A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水中。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ρ水ghS

B.物体A的密度ρA的求解思路是

ρA=→mA=→GA=F浮→F浮=ρ水gV排→V排=V

C.若在A上加放重为GB的物体B,A恰好浸没。

此时弹簧对A的支持力

FN=GA+GB-F浮'

=F浮+GB-ρ水gV=ρ水gV+GB-ρ水gV=GB-ρ水gV

D.若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A完全浸没

V排→F浮=ρ水gV排→弹簧对A的拉力F=mAg-F浮

13.根据表格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车型

在平直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驶的最高速度/(km∙h-1)

夏利

100

捷达

120

桑塔纳

表一表二

物质

密度/(kg∙m-3)

长1m、横截面积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Ω

8.9×

103

0.017

7.9×

0.096

2.7×

0.027

A.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分别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右托盘中,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

W

h

a

b

B.匀速提升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拉力所做的功W与提升高度h

的关系图象如右图,则图线a表示的是铁块

C.横截面积相同的铜线和铝线,在电阻相等时铝线较长

D.在平直高速公路上,夏利和捷达轿车按照表二中的速度匀速行驶相

同的时间,若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2∶3,则牵引力之比为4∶5

第(Ⅱ)卷实验·

应用·

探究·

创造(本卷满分70分)

专题一:

光与热(本专题满分12分,共2个小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5分)

1.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表格

结论

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实验中通过来说明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运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

问题讨论

实验次数

再增加烧杯、红墨水和滴管,可验证“热运动和温度的关系”:

分别在质量相等的30℃、50℃、80℃的水中滴入等量红墨水,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快慢。

设计记录表格:

(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过程

E

NF

F

平面镜

如图,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把纸板NOF向后折,在NOF面上(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这说明: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法。

如图,a、b是两只相同的蜡烛,当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b换上光屏,光屏上观察不到像,说明a的像是(填“实像”或“虚像”)。

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因为水中的鱼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水中鱼的虚像在其(填“上方”或“下方”)。

(2)请画出图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0

15

20

t/℃

t/min

-10

C

D

(3)如图是200g冰的熔化图象,它在CD段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请写出计算过程)

专题二:

力与运动(本专题满分17分,共2个小题,第3小题11分,第4小题6分)

3.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密度概念的建构:

图象

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m-V图象。

铝块

m/g

V/cm3

27.0

40.5

81.0

30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的。

小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饮料的密度,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法。

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②用量筒测出饮料的体积V;

③把饮料从量筒倒入空烧杯,测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m1;

④代入公式ρ==求出饮料的密度。

测出的饮料密度值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猜想

小雨猜想: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速度大小有关。

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以速度v1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滑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

v1

v2

②如图乙,在木块上加放砝码,以速度v1重做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

③如图丙,改变拉动速度,

以速度v2重做上述实验,弹簧

测力计示数为F3。

发现:

F1<

F2=F3。

说明: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与速度大小。

这就证明小雨的猜想是。

程序

提出问题————实验反驳——得出结论。

作图

画出图甲中木块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力的示意图。

把一个钢笔帽竖放在静止的木块上,突然向右拉动木块,发现钢笔帽倾倒(填“向右”或“向左”),这说明物体具有惯性。

4.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如图,轮船由下游经过船闸驶往上游。

船进入闸室后,先关闭阀门B和闸门D,再打开阀门,当闸室中水位与上游水位

时,打开闸门C,船驶入上游。

(2)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

请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3)如图,轻质杠杆的OA∶OB=4∶1。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甲的重力G甲=125N,底面积S甲=1×

10-2m2。

当杠杆水平平衡时,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1×

104Pa,则物体乙的重力G乙=。

请写出解题思路。

专题三:

电与磁(本专题满分14分,共2个小题,第5小题10分,第6小题4分)

5.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如图,闭合开关,导体ab向右运动,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

据此原理可以制成。

+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若把导体换用轻质塑料棒,实验(填“能”或“不能”)成功,因为。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请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V

-

0.6

R

AB

P

CD

第3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如图,请读出并填在表格中。

R=10Ω

次数

U/V

1.2

2.0

I/A

0.12

0.20

0.26

在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为实现多次测量,若没有滑动变阻器,还可以通过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此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是。

6.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工人装修电路时不细心,使火线和零线直接接通,会造成,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总开关“跳闸”。

(2)请根据小磁针的指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3)标有“220V800W”的电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正常工作1.25h消耗的电能为。

专题四:

综合能力(本专题满分6分,共3个小题,第7小题2分,第8小题2分,第9小题2分)

7.综合问答——家庭中的物理:

小雨用电热水器将水加热。

他洗完头发开窗通风时被风一吹感到凉。

他看到妈妈腌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

请在答题卡上用“****(开头4个字)……****(结尾4个字)”将你所选的内容写出来,并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8.综合实验(可以配图说明):

要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关系”,请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器材

弹簧测力计,体积相同的铝块、铁块和铜块,盛有水的水槽,细线。

实验步骤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数据记录表格

9.综合作图——家庭电路:

L1

L2

如图所示家庭电路,吊灯L1和L2由开关S控制,墙上有一个固定插座。

请把电路连接完整。

专题五:

综合计算(本专题满分11分,共2个小题,第10小题6分,第11小题5分)

甲乙

0.4

0.3

0.2

0.1

R2

S2

L

R1

S1

S3

10.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小灯泡L标有“4V1.6W”字样,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20Ω,定值电阻R2=2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请画出该题的各个等效电路图。

求:

(1)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2)只闭合开关S、S2和S3,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为0.5A时,R2消耗的电功率为1.25W。

此时滑动变阻器R1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是多少?

(3)只闭合开关S和S1,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小灯泡L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

在保证各元件安全工作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R1允许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甲乙

8

200

s/m

F/N

11.小雨通过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将水中物体匀速提升至空中,他所用拉力F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其中物体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

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

(1)物体在空中上升1m,小雨做的功是多少?

(2)每个滑轮的重力是多少?

(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专题六:

创造与探究(本专题满分10分,共3个小题,第12小题4分,第13小题3分,第14小题3分)

12.归纳式探究——探究小球沿过山车轨道的运动

甲乙丙

r

v

小雨观察到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圆形轨道上运动,游客却不会掉下来。

他想探索其中的奥秘,做了以下两个探究:

(1)探究一:

如图甲所示,小球由A点沿光滑轨道自由运动到B点,小球到达B点的速度v与高度h和小球质量m的关系,数据如表一。

则小球到达B点的速度v与有关,且v2=k1。

(2)探究二:

如图乙所示,小球以一定速度从B点沿光滑的竖直圆形轨道运动,恰好通过最高点C。

小球在B点的速度v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数据如表二。

则小球在B点的速度v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式为。

r/m

v2/(m2·

s-2)

0.15

7.5

0.30

15.0

0.45

22.5

h/m

m/kg

v2/(m2∙s-2)

2.0×

10-2

4.0

8.0

3.0×

0.8

2.5×

16.0

(3)如图丙所示,将甲、乙两轨道组合后,小球从A点沿光滑轨道自由运动,若r=0.4m,要使小球经过B点后能恰好通过C点,则h=。

13.演绎式探究——探究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是点电荷。

(1)实验发现,带电量分别为q1、q2的两个点电荷距离为r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

F=k,其中k为常量。

当q1和r一定时,F与q2之间的关系图象可以用图甲中的图线来表示。

(2)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同样,电荷周围也存在电场。

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电场力的作用。

点电荷q1与q2之间的作用力实际是q1(或q2)的电场对q2(或q1)的电场力。

物理学中规定:

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用E表示,则E=。

如图乙所示,在距离点电荷Q为r的A点放一个点电荷q,则点电荷q受到的电场力F=,点电荷Q在A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A=。

(3)如果两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它们的电场会互相叠加,形成合电场。

Q

EB

EA

E1

E2

甲乙丙丁

c

q2

q

如图丙所示,两个互成角度的电场强度E1和E2,它们合成后的电场强度E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

如图丁所示,两个点电荷Q分别放在A、B两点,它们在C点产生的合电场强度为E合。

请推导证明:

E合=

14.问题解决——制作电子拉力计:

现有如下器材:

一个电压恒为12V的电源;

一个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R0;

一个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

一个开关;

若干导线;

一根长为8cm、阻值为40Ω的均匀电阻丝R1(它的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可以固定,另一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P与R1间的摩擦不计),它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1)请利用上述器材制作电子拉力计,在图甲所示方框中画出设计的电路图。

40

Δl/cm

甲乙丙

(2)请推导出拉力F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式,并在图丙所示的电流表表盘上标出拉力为0N、20N、40N时对应的刻度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