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6195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51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快递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项训练合集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颤藻和黑藻都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并产生[H]和ATP;

颤藻是一种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染色体;

颤藻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二者的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且都以DNA为遗传物质。

4、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细胞内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人肝细胞都为真核细胞,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颤藻与发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D、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核酸等

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因此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不含有细胞核及其他细胞器;

发菜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但含光合色素;

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它们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和核酸等。

5、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几个(  )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②酵母菌的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

③鸡血红细胞中的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中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⑤天花病毒、肺炎双球菌这两种病原体中均含有DNA聚合酶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选B。

细胞生物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①正确;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先在细胞核内转录,再在细胞质中翻译,②错误;

鸡血红细胞中细胞核和线粒体有DNA,核糖体有RNA,均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③正确;

磷脂不属于固醇,④错误;

天花病毒无DNA聚合酶,⑤错误。

6、图示为两种细胞中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种表达过程均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能量,由细胞质提供原料

B、甲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所以转录、翻译同时发生在同一空间内

C、乙细胞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需要通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质

D、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100个水分子,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102个氧原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细胞是原核细胞,乙细胞是真核细胞,则甲细胞不含线粒体,A项错误;

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都发生在细胞质中,B项正确;

乙细胞翻译的场所为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细胞核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必须通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质,C项正确;

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100个水分子,则该肽链含有100个肽键,每个肽键中含有1个氧原子,再加上一端的羧基含有的2个氧原子,则该肽链至少含有102个氧原子,D项正确。

【加固训练】

1、水华是由蓝藻聚集形成的,下列关于蓝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蓝藻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蓝藻是好氧藻类,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蓝藻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只有基因突变才能引起蓝藻可遗传的变异

蓝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A项错误;

蓝藻的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和细胞膜,B项错误;

蓝藻细胞不含叶绿体,但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项错误;

蓝藻细胞内无染色体,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D项正确。

2、如图是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解析】选C。

由图示可知,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细胞内正在进行转录,转录还未结束,mRNA就开始与多个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故该细胞应为原核细胞,C项正确,A、D项错误;

翻译过程中,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从而合成肽链,B项错误。

热点2 病  毒

1、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能够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

B、Rous肉瘤病毒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

C、病毒可以作为基因的运载体,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D、在细胞内寄生,有独立的呼吸和生物合成等代谢的酶系

遗传、变异和进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病毒也不例外;

Rous肉瘤病毒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随人的基因组一起复制和表达;

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等;

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独立的呼吸和生物合成等代谢的酶系,必须营寄生生活,所以病毒在细胞内寄生并依赖于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复制、增殖。

2、我国学者最新发现,膜蛋白S5是一种天然免疫因子,可阻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细胞。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IV是RNA病毒,侵染人体T细胞

B、若S5基因发生突变,则细胞感染率降低

C、细胞中合成膜蛋白S5的场所是核糖体

D、生长激素、胰岛素与S5的化学本质相同

HIV是RNA病毒,侵染人体T细胞;

膜蛋白S5阻断艾滋病病毒感染细胞,若S5基因发生突变,则细胞感染率上升;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生长激素、胰岛素与S5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

3、脊髓灰质炎病毒含有一种单股正链RNA,该RNA能作为mRNA翻译出早期蛋白质,如RNA聚合酶。

下列有关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生命活动场所、所需的酶均由宿主细胞提供

B、该病毒为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中含有密码子

C、该病毒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

D、该病毒的mRNA在翻译过程中存在T与A配对

根据题干信息“该RNA能作为mRNA翻译出早期蛋白质,如RNA聚合酶”可知,该病毒为RNA病毒,含有密码子,所需的酶不都是由宿主细胞提供,A项错误、B项正确。

RNA聚合酶催化转录,不催化翻译,C项错误。

翻译时不存在T与A配对,D项错误。

4、宫颈癌疫苗(HPV疫苗)通过预防HPV(DNA病毒)感染,有效预防了宫颈癌的发病。

下列关于HPV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PV侵染宿主细胞时,DNA聚合酶与DNA一起进入细胞

B、HPV的蛋白质可以不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C、HPV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得到四种碱基、一种五碳糖和一种磷酸

D、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同时标记宿主细胞内的U和T,然后接种病毒,可确定未知病毒的遗传物质

HPV侵染宿主细胞时,进入宿主细胞的只是HPV的DNA,利用宿主细胞的DNA聚合酶进行DNA的复制,故A项错误;

HPV自身没有核糖体,它自身所需要的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故B项错误;

HPV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得到四种碱基、一种五碳糖和一种磷酸,故C项正确;

DNA中特有碱基为T,RNA中特有碱基为U,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宿主细胞内的U和T,然后接种病毒,可确定未知病毒的遗传物质,若同时标记,将无法确定病毒的遗传物质,故D项错误。

5、寨卡病毒是RNA病毒,该病毒会攻击胎儿的神经元,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缺陷。

回答下列问题:

(1)胚胎干细胞通过________产生神经元,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寨卡病毒,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的________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________(填“坏死”或“凋亡”)。

(2)寨卡病毒和其他RNA病毒一样,很难制作其疫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研制中的寨卡DNA疫苗含有一段根据寨卡病毒设计的DNA片段,注射到猕猴体内后,某些细胞会分泌出很多类似寨卡病毒的小粒子,这些小粒子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___。

据此分析,DNA疫苗和传统疫苗的区别之一是DNA疫苗本身不能充当________,不直接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3)有报道称,寨卡病毒感染成年人,可引起患者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神经组织引发中风,该疾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免疫功能缺陷”“自身免疫病”或“过敏反应”)。

【解析】

(1)胚胎干细胞通过分裂、分化产生神经元,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寨卡病毒,要依赖细胞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通过激活宿主细胞的溶酶体酶,使宿主细胞裂解凋亡。

(2)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容易发生基因突变,使其抗原发生变化,导致很难制作疫苗;

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DNA疫苗本身不充当抗原,而是通过指导合成刺激机体的物质(抗原)而产生免疫反应。

(3)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神经组织引发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答案:

(1)分裂、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效应T 凋亡

(2)单链RNA比较容易变异,使其抗原发生变化

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答不全不可) 抗原

(3)自身免疫病

1、艾滋病病毒(HIV)与其侵染的T细胞的共同特点是(  )

A、均能进行有氧呼吸

B、均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C、均含有两种核酸

D、均具有生物膜系统

艾滋病病毒无细胞结构,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无生物膜系统,A、D错误;

艾滋病病毒虽无核糖体,但感染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正确;

艾滋病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C错误。

2、病毒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经过________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T细胞经过增殖、分化后形成________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B细胞在抗原刺激和T细胞产生的________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细胞。

(2)艾滋病病毒(HIV)侵染人体免疫系统的T细胞,引起________综合征。

科学家将病毒群引诱到“陷阱细胞”中,使其无法繁殖,选择人类成熟的红细胞制备“陷阱细胞”,从结构角度看,其原因是成熟的红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具备HIV增殖的条件。

CD4分子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________。

设计“陷阱细胞”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外源CD4基因导入早期红细胞中。

(3)另外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方法是:

一种药物AZT的分子构造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很相似,AZT的药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艾滋病病毒RNA的________过程,从而达到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的目的。

(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T细胞经过增殖、分化后形成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B细胞在抗原刺激和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艾滋病病毒侵染人体免疫系统的T细胞,会使免疫系统被破坏,进而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从细胞结构上考虑,选择人类成熟的红细胞制备“陷阱细胞”的原因是: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不具备艾滋病病毒增殖的条件。

细胞膜外表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CD4分子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因此可推知CD4分子最可能的成分是糖蛋白;

人体内T细胞和早期红细胞中含有的基因是相同的,所以设计“陷阱细胞”时,不需要将外源CD4基因导入早期红细胞中。

(3)HIV属于逆转录病毒,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特有的组成单位,一种药物AZT的分子结构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很相似,由此可推测AZT的药用机理是通过抑制艾滋病病毒RNA的逆转录过程,从而达到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的目的。

(1)吞噬 效应T 淋巴因子

浆细胞和记忆

(2)获得性免疫缺陷 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糖蛋白 不需要

(3)逆转录

热点3 实验试剂

1、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片时,首先应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B、水解时,需要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

C、冲洗时,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以免影响染色

D、染色时,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标本先后进行染色

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是观察人体活细胞时需要的操作,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活性,故A正确;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故B正确;

用缓水流冲洗载玻片以防盐酸影响染色,冲洗载玻片时水的流速要尽量慢,切忌直接用水龙头冲洗,故C正确;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故D错误。

2、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四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选材或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斐林试剂检测胡萝卜汁中的还原糖

B、向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

C、将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混合,摇匀后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

D、常温条件下,RNA与甲基绿结合,呈现绿色

胡萝卜汁本身呈现橙黄色,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来检测胡萝卜汁中的还原糖;

向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苏丹Ⅲ染液可以检测脂肪;

在检测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不能混合后加入,要先加入A液,摇匀后,再加入B液;

常温条件下,DNA与甲基绿结合,呈现绿色。

3、下列有关对高中生物实验中酸、碱性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配制斐林试剂时NaOH为CuSO4与还原糖的反应提供碱性条件

B、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C、浓硫酸为橙色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的反应提供酸性条件

D、用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甲基绿、吡罗红进入细胞进行染色

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要将NaOH和CuSO4混合使用,NaOH与CuSO4形成Cu(OH)2;

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

浓硫酸为橙色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的反应提供酸性条件;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4、生物实验中常用酒精处理实验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常用酒精处理花生子叶,是为了便于染色

B、在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酒精和盐酸混合液处理根尖,使组织细胞分离开

C、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常用无水乙醇来分离四种色素

D、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常用酒精吸引小动物

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常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在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用酒精和盐酸混合液处理根尖,使组织细胞分离开;

无水乙醇可用于提取色素,不能用来分离色素;

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常用70%的酒精固定小动物

5、下列有关实验显色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B、吡罗红可使RNA呈现绿色

C、健那绿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D、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乙醇反应变为灰绿色

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甲基绿可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可使RNA呈现红色;

健那绿是活性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乙醇反应变为灰绿色。

6、下列实验操作中均涉及清水,其中错误的是(  )

A、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要再用清水洗去浮色

B、制备细胞膜时,置于清水中的红细胞渗透压逐渐变小直至涨破

C、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清水中后,液泡颜色变浅

D、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装片时,染色前需用清水漂洗以去除解离液

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要再用酒精洗去浮色;

制备细胞膜时,置于清水中的红细胞不断吸水,渗透压逐渐变小直至涨破;

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清水中后细胞吸水,液泡体积变大颜色变浅;

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装片时,染色前需用清水漂洗,以去除解离液。

关于蔗糖在实验中的使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向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B、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所用蔗糖溶液浓度不宜过高

C、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作碳源

D、家庭酿制果酒时,加入少量蔗糖有利于酵母菌的快速繁殖

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而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细胞过度失水死亡,从而不会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蔗糖能支持绝大多数植物离体培养物的生长旺盛,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作碳源;

发酵型的酵母菌通过将糖类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乙醇来获取能量,因此家庭酿制果酒时加入少量蔗糖,有利于酵母菌的快速繁殖。

热点4 影响酶活性(酶活力)的实验

1、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甲、乙、丙三种微生物体内同一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如下曲线图。

A、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效率最高的是微生物甲中的酶

B、在30℃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一定是微生物丙

C、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最可能是微生物乙中的酶

D、若将温度改为pH,则所得实验结果曲线与图示结果相同

据图分析,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效率最高的酶的种类不同;

在30℃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应该是微生物乙;

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最可能是微生物乙中的酶;

低温对酶的活性的影响和强酸、强碱以及高温不同,因此若将温度改为pH,则所得实验结果曲线与图示结果不完全相同。

2、下列有关酶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分别选用淀粉和H2O2作为底物

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可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

C、用H2O2作底物验证酶的高效性时,通过测定气泡或者氧气释放的多少可达到目的

D、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顺序:

淀粉+淀粉酶→置于相应水浴温度5min→滴斐林试剂加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以用淀粉,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以用H2O2,故A正确。

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不能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因为碘液对蔗糖或蔗糖水解的产物都没有颜色反应,故B错误。

用H2O2作底物验证酶的高效性时,可以通过观察气泡或氧气的释放速率来达到实验目的,由于底物的量是一定的,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最终氧气的释放量相同,故C错误。

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应先将淀粉置于相应温度下,然后在相应温度下加酶,且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故D错误。

3、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本实验的________,可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

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时,有同学建议进行定量实验,以不同pH下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条件下酶活性的曲线图。

该建议中,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________。

(1)探究pH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pH是自变量,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为因变量,可通过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来观测。

(2)实验中应设置加蒸馏水的对照组。

(3)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

(4)产生等量的氧气所用的时间越长,说明酶的活性越低。

(1)pH 因变量 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

(2)缺少加蒸馏水的对照组

(3)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在高温处理时蛋白质变性,而冷藏时蛋白质没有变性

(4)低(或弱)

4、已知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

又知鸡蛋被加热到65℃后会变熟,但不知唾液淀粉酶被加热到65℃后是否影响其生物活性。

为探究此问题,请您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及可获得的相应结论。

材料用品:

经过稀释的唾液、经过稀释并煮熟的淀粉糊两份(一份保存在37℃环境中,另一份保存在65℃环境中)、碘酒、酒精灯或其他的加热设备、试管若干、量筒、滴管、大烧杯、温度计。

(1)实验方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