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6242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docx

醇酸树脂大专毕业论文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醇酸树脂的制备

 

系部名称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班级精化30801

姓名王红伟

指导老师张小华

提交日期

答辩日期

 

摘要

摘要:

醇酸树脂涂料具有漆膜附着力好、光亮、丰满等特点,且具有很好的施工性。

但其涂膜较软,耐水、耐碱性欠佳。

醇酸树脂可与其他树脂(如硝化棉、氯化橡胶、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脂树脂、氨基树脂)配成多种不同性能的自干或烘干漆,广泛用于桥梁等建筑物以及机械、车辆、船舶、飞机、仪表等涂装。

此外,醇酸树脂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

目前,醇酸漆仍然是重要的涂料品种之一,其产量约占涂料工业总量的20%~25%。

但醇酸树脂涂料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涂膜干燥缓慢、硬度低、耐水性差等,这将导致施工周期延长,也影响其应用范围。

关键词:

醇酸树脂机理工艺 

 

Abstract

Abstract:

alkydresincoatinghasagoodadhesionofthepaint,shiny,plump,etc,andhasgoodcharacteristicconstructionsex.Butitscoatingsofter,waterresistant,alkalipoor.Alkydresinandotherresin(suchasnitrificationcotton,chlorinatedrubber,epoxyresin,acrylicresin,polyurethaneresin,aminoresin)matchintomanydifferentpropertyfromdryordryingpaints,widelyusedinBridgesandbuildingsmachinery,vehicles,ships,aircraft,instrumentsandothercoating.Inaddition,alkydresinofreactants,simpletechnology,conformto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socialrequirements.Atpresent,alkydpaintisstillimportantcoatingvarieties,oneofitsyieldaccountedforabout20%ofthetotalquantitycoatingsindustry-25%.

Butalkydresincoatingthedisadvantagessuchasfilmdryslowly,lowhardness,waterresistance,thiswillleadtopoorconstructionperiodextended,alsoaffectitsapplicationscope.

Keywords:

alkydresinmechanismprocess

 

前言

醇酸树脂是由多元醇、多元酸和一元酸缩聚而成的线性树脂,具有合成技术成熟、制造工艺简便、原料易得以及树脂涂膜综合性能好等特点,在涂料用合成树脂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

据有关统计资料报道,1997年全国涂料总产量为135万吨,其中醇酸树脂涂料约为35万吨,占合成树脂的52.9%;英、美等发达国家占30%~40%,居合成树脂之首。

但醇酸树脂涂料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涂膜干燥缓慢、硬度低、耐水性差等,这将导致施工周期延长,也影响其应用范围。

多元醇和多元酸可以进行缩聚反应,所生成的缩聚物大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酯基(-COO-),这种聚合物称为聚酯。

涂料工业中,将脂肪酸或油脂改性的聚酯树脂称为醇酸树脂(alkydresin),而将大分子主链上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聚酯称为不饱和聚酯,其它的聚酯则称为饱和聚酯。

这三类聚酯型大分子在涂料工业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醇酸树脂涂料具有漆膜附着力好、光亮、丰满等特点,且具有很好的施工性。

但其涂膜较软,耐水、耐碱性欠佳。

醇酸树脂可与其他树脂(如硝化棉、氯化橡胶、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脂树脂、氨基树脂)配成多种不同性能的自干或烘干漆,广泛用于桥梁等建筑物以及机械、车辆、船舶、飞机、仪表等涂装。

此外,醇酸树脂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

目前,醇酸漆仍然是重要的涂料品种之一,其产量约占涂料工业总量的20%~25%。

 

第一章概述

一、醇酸树脂的历史

1847年,用甘油与酒石酸反应生成树枝状的产品。

1853年制的樟脑酸甘油酯。

1856年制得丁二酸甘油酯和柠檬酸甘油酯。

1901年用邻苯二甲酸酐和甘油反应,获得一种硬而脆的树脂。

1910年制的一种柔韧性和溶解性好的树脂产物。

1927年利用干性油脂肪酸进行改性,也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二、醇酸树脂的分类

1、按改性用脂肪酸或油的干性分

(1)干性油醇酸树脂:

由高不饱和脂肪酸或油脂制备的醇酸树脂,可以自干或低温烘干,溶剂用200号溶剂油。

该类醇酸树脂通过氧化交联干燥成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氧化干燥的醇酸树脂也可以说是一种改性的干性油。

干性油漆膜的干燥需要很长时间,原因是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需要多步反应才能形成交联的大分子。

醇酸树脂相当于“大分子”的油,只需少许交联点,即可使漆膜干燥,漆膜性能当然也远超过干性油漆膜。

(2)不干性油醇酸树脂:

不能单独在空气中成膜,属于非氧化干燥成膜,主要是作增塑剂和多羟基聚合物(油)。

用作羟基组分时可与氨基树脂配制烘漆或与多异氰酸酯固化剂配制双组分自干漆。

(3)半干性油醇酸树脂:

性能在干性油、不干性油醇酸树脂性能之间。

2、按醇酸树脂油度分

包括长油度醇酸树脂、短油度醇酸树脂、中油度醇酸树脂。

油度表示醇酸树脂中含油量的高低。

第二章醇酸树脂的合成

一、原料

1、多元醇

制造醇酸树脂的多元醇主要有丙三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季戊四醇、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等。

其羟基的个数称为该醇的官能度,丙三醇为3官能度醇,季戊四醇为四官能度醇。

根据醇羟基的位置,有伯羟基、仲羟基和叔羟基之分。

它们分别连在伯碳、仲碳和叔碳原子上。

羟基的活性顺序为:

伯羟基>仲羟基>叔羟基

常见多元醇的物性见下表:

单体名称

结构式

相对分子质量

溶点(沸点)

/℃

密度/(g/cm3)

丙三醇(甘油)

92.09

18(29)

1.26

三羟甲基丙烷

134.12

56~59(295)

1.1758

季戊四醇

136.15

189(260)

1.38

乙二醇

62.07

-13.3(197.2)

1.12

二乙二醇

106.12

-8.3(244.5)

1.118

丙二醇

76.09

-60(187.3)

1.036

2、有机酸

有机酸可以分为两类:

一元酸和多元酸。

一元酸主要有:

苯甲酸、松香酸以及脂肪酸(亚麻油酸、妥尔油酸、豆油酸、菜籽油酸、椰子油酸、蓖麻油酸、脱水蓖麻油酸等);

多元酸包括:

邻苯二甲酸酐(PA)、间苯二甲酸(IPA)、对苯二甲酸(TPA)、顺丁烯二酸酐(MA)、己二酸(AA)、癸二酸(SE)、偏苯三酸酐(TMA)等。

多元酸单体中以邻苯二甲酸酐最为常用,引入间苯二甲酸可以提高耐候性和耐化学品性,但其溶点高、活性低,用量不能太大;己二酸(AA)和癸二酸(SE)含有多亚甲基单元,可以用来平衡硬度、韧性及抗冲击性;偏苯三酸酐(TMA)的酐基打开后可以在大分子链上引入羧基,经中和可以实现树脂的水性化,用作合成水性醇酸树脂的水性单体。

单体名称

状态(25℃)

相对分子质量

溶点/℃

酸值/(mgKOH/g)

碘值

苯酐(PA)

148.11

131

785

间苯二甲酸(IPA)

166.13

330

676

顺丁烯二酸酐(MA)

98.06

52.6(199.7)

1145

己二酸(AA)

146.14

152

768

癸二酸(SE)

202.24

133

偏苯三酸酐(TMA)

192

165

876.5

苯甲酸

122

122

460

松香酸

340

>70

165

桐油酸

280

α-型48.5、β-型71

180~220

豆油酸

285

195~202

135

亚麻油酸

280

180~220

脱水篦麻油酸

293

187~195

138~143

菜油酸

285

195~202

120~130

妥尔油酸

310

180

105~130

椰子油酸

208

263~275

9~11

篦麻油酸

310

175~185

85~93

二聚酸

566

190~198

3、油脂

油类有桐油、亚麻仁油、豆油、棉籽油、妥尔油、红花油、脱水蓖麻油、蓖麻油、椰子油等。

植物油是一种三脂肪酸甘油酯。

三个脂肪酸一般不同,可以是饱和酸、单烯酸、双烯酸或三烯酸,但是大部分天然油脂中的脂肪酸主要为十八碳酸,也可能含有少量月桂酸(十二碳酸)、豆蔻酸(十四碳酸)和软脂酸(十六碳酸)等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受产地、气候甚至加工条件的重要影响。

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有:

油酸(十八碳烯-9-酸):

亚油酸(十八碳二烯-9,12-酸):

亚麻酸(十八碳三烯-9,12,15-酸):

桐油酸(十八碳三烯-9,11,13-酸):

蓖麻油酸(12-羟基十八碳烯-9-酸):

油类一般根据其碘值将其分为:

干性油、不干性油和半干性油。

干性油:

碘值≥140,每个分子中双键数≥6个;

不干性油:

碘值≤100,每个分子中双键数<4个;

半干性油:

碘值100—140,每个分子中双键数4~6个。

(1)油脂的质量指标

①外观、气味:

植物油一般为清澈透明的浅黄色或棕红色液体,无异味,其颜色色号小于5号。

若产生酸败,则有酸臭味,表示油品变质,不能使用。

②密度:

油比水轻,大多数都在0.90~0.94g/cm3之间。

③粘度:

植物油的黏度相差不大。

但是桐油由于含有共轭三烯酸结构,黏度较高;篦麻油含羟基,氢键的作用使其黏度更高。

④酸价:

酸价用来测量油脂中游离酸的含量。

通常以消耗一克油中所含的酸,所需的氢氧化钾之量来计量。

合成醇酸树脂的精制油的酸价应小于5.0mgKOH/g(油)。

⑤皂化值和酯值:

皂化1g油中全部脂肪酸所需KOH的毫克数为皂化值;将皂化1g油中化合脂肪酸所需KOH的毫克数称为酯值。

皂化值=酸值+酯值

⑥不皂化物:

皂化时,不能与KOH反应且不溶于水的物质。

主要是一些高级醇类、烃类等。

这些物质影响涂膜的硬度、耐水性。

⑦热析物:

含有磷脂的油料(如豆油、亚麻油)中加入少量盐酸或甘油,可使其在高温下(240-280℃)凝聚析出。

⑧碘值:

100g油能吸收碘的克数。

它表示油类的不饱和程度,也是表示油料氧化干燥速率的重要参数。

4、催化剂

若使用醇解法合成醇酸树脂,醇解时需使用催化剂。

常用的催化剂为氧化铅和氢氧化锂(LiOH),由于环保问题,氧化铅被禁用。

醇解催化剂可以加快醇解进程,且使合成的树脂清澈透明。

其用量一般占油量的0.02%。

聚酯化反应也可以加入催化剂,主要是有机锡类。

如二月硅酸二丁基锡、二正丁基氧化锡等。

5、催干剂

干性油(或干性油脂肪酸)的“干燥”过程是氧化交联的过程。

该反应由过氧化氢键开始,属连锁反应机理。

二、醇酸树脂的合成原理

甘油和苯酐的摩尔比按2︰3投料,则该体系的的平均官能度为:

(2×3+3×2)/(2+3)=2.4,其Crothers凝胶点为Pc=2/2.4=0.833,因此,若官能团的反应程度超过凝胶点,就生成体型结构缩聚物。

其结构可表示如下:

这种树脂遇热不融,亦不能溶于有机溶剂,具有热固性,不能用作成膜物质。

所以制造醇酸树脂时先将甘油与脂肪酸酯化或甘油与油脂醇解生成单脂肪酸甘油酯,使甘油由3官能度变为2官能度,然后再与2官能度的苯酐缩聚。

此时体系为2-2线型缩聚体系,苯酐、甘油、脂肪酸按1:

1:

1摩尔比合成醇酸树脂的理想结构为:

上述大分子链中引入了脂肪酸残基,降低了甘油的官能度,同时也使大分子链的规整度、结晶度、极性降低,从而提高了漆膜的透明性、光泽和柔韧性和施工性。

若使用干性脂肪酸(或干性油),则在催干剂的作用下,可在空气中进一步发生氧化聚合、干燥成膜。

 

三、合成工艺

醇酸树脂的合成工艺按所用原料的不同可分为

(1)醇解法;

(2)脂肪酸法。

从工艺上可以分为

(1)溶剂法;

(2)融融法。

融融法设备简单、利用率高、安全,但产品色深、结构不均匀、批次性能差别大、工艺操作较困难,主要用于聚酯合成。

醇酸树脂合成主要采用溶剂法生产。

溶剂法中常用二甲苯的蒸发带出酯化水,经过分水器的油水分离后重新流回反应釜,如此反复,推动聚酯化反应的进行,生成醇酸树脂。

釜中二甲苯用量决定反应温度,存在如下关系。

表3-5二甲苯用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

二甲苯用量/%

10

8

7

5

4

3

反应温度/0C

188~195

200~210

205~215

220~230

230~240

240~255

醇解法与脂肪酸法则各有优缺点。

详见表3-5。

表3-5醇解法与脂肪酸法的比较

醇解法

脂肪酸法

优点

(1)成本较低

(2)工艺简单易控

(3)原料腐蚀性小

(1)配方设计灵活,质量易控

(2)聚合速度较快

(3)树脂干性较好、涂膜较硬

缺点

(1)酸值不易下降

(2)树脂干性较差、涂膜较软

(1)工艺较复杂,成本高

(2)原料腐蚀性较大

(3)脂肪酸易凝固,冬季投料困难

目前国内两种方法皆有应用,脂肪酸法呈上升趋势。

一、醇解法

醇解法是醇酸树脂合成的重要方法。

由于油脂与多元酸(或酸酐)不能互溶,所以用油脂合成醇酸树脂时要先将油脂醇解为不完全的脂肪酸甘油酯(或季戊四醇酯),不完全的脂肪酸甘油酯是一种混和物,其中含有单酯、双酯和没有反应的甘油及油脂,单酯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影响醇酸树脂的质量。

其反应如下:

1.醇解

醇解时要注意甘油用量、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及反应温度,以提高反应速度和甘油一酸酯含量。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油要经碱漂、土漂精制,至少要经碱漂。

(2)通入惰性气体保护(CO2或N2),也可加入抗氧剂,防止油脂氧化。

(3)常用LiOH作催化剂,用量为油量的0.02%左右。

(4)醇解反应是否进行到应有深度,须及时用醇容忍度法检验以确定其终点。

用季戊四醇醇解时,由于其官能度大、溶点高,醇解温度比甘油高,一般在230~250℃之间。

2.聚酯化反应

醇解完成后,即可进入聚酯化反应。

将温度降到180℃,分批加入苯酐,加入回流溶剂二甲苯,在180~220℃之间缩聚。

二甲苯得加入量影响脱水速率,二甲苯用量提高,虽然可加大回流量,但同时也降低了反应温度,因此回流二甲苯用量一般不超过8%,而且随着反应进行,当出水速率降低时,要逐步放出一些二甲苯,以提高温度,进一步促进反应进行。

聚酯化易采取逐步升温工艺,保持正常出水速率,应避免反应过于剧烈造成物料夹带,影响单体配比和树脂结构。

另外,搅拌也应遵从先慢后快的原则,使聚合平稳、顺利进行。

保温温度及时间随配方而定,而且与油品和油度有关。

干性油及短油度时,温度易低。

半干性油、不干性油及长油度时,温度应稍高些。

聚酯化反应应关注出水速率和出水量,并按规定时间取样,测定酸值和黏度,达到规定后降温、稀释,经过过滤,制得漆料。

下图为为醇解法溶剂法生产醇酸树脂的工艺流程简图。

二、脂肪酸法

脂肪酸可以与苯酐、甘油互溶,因此脂肪酸法合成醇酸树脂可以单锅反应。

同聚酯合成工艺、设备接近。

脂肪酸法合成醇酸树脂一般也采用溶剂法。

反应釜为带夹套的不锈钢反应釜,装有搅拌器、冷凝器、惰性气体进口、加料、放料口、温度计和取样装置。

为实现油水分离,在横置冷凝器下部配置一个油水分离器,经分离得二甲苯溢流回反应釜循环使用。

醇酸树脂聚合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材质

反应釜

复合钢板

冷凝器

复合钢板

兑稀罐

普通钢

过滤罐

普通钢

聚合釜

它的结构:

釜体、封头、夹套、搅拌器等。

聚合釜的特点:

1、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传质、转热效率高,温度分布均匀。

2、操作灵活性大,便于控制和改变反应条件。

3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第三章、醇酸树脂合成实例

一、中油度豆油季戊四醇醇酸树脂的合成

1.配方

原料

用量/kg

分子量

摩尔数/kmol

豆油酸

305.89

285

1.073

季戊四醇

138.11

136

1.016

苯酐

148.0

148

1.000

 

2.合成工艺

①将豆油酸、季戊四醇、苯酐和回流二甲苯(单体总量的8%)全部加入反应釜,通入少量CO2,开慢速搅拌,用1h升温至180℃;保温1h;

②用1h升温至200~220℃,保温2h,抽样测酸值达10mgKOH/g、黏度(加氏管)达到10s为反应终点。

如果达不到,继续保温,每30min抽样复测;

③达到终点后,停止加热,冷却后将树脂送入已加入二甲苯(固体分55%)的兑稀罐中;

④搅拌均匀(30min),80~90℃过滤,收于贮罐

二、62%长油度苯甲酸季戊四醇醇酸树脂的合成

1.原料

原料

用量/kg

分子量

摩尔数/kmol

双漂豆油

253.71

879

0.2886

漂梓油

28.19

846

0.0333

苯甲酸

67.66

122

0.6924

季戊四醇

94.16

136

0.5546

苯酐

148.0

148

1.0000

豆油中甘油

0.2886

豆油中脂肪酸

3×0.2886

梓油中甘油

0.0333

梓油中脂肪酸

3×0.03333

回流二甲苯

45.10

2.合成工艺

①将双漂豆油、漂梓油加入反应釜,开慢速搅拌,,升温,同时通CO2,120℃时加入0.03%的LiOH;

②升温至220℃,逐步加入季戊四醇,再升温至240℃醇解,保温醇解至醇解物:

95%乙醇(250C)=1:

3~5达到透明。

③降温到200-220℃,分批加入苯酐,加完后停通CO2;

④加入单体总量5%的回流二甲苯;

⑤在200~220℃保温回流反应3h;

⑥抽样测酸值达10mgKOH/g、黏度(加氏管)达到10s为反应终点。

如果达不到,继续保温,每30min抽样复测;

⑦酸值、黏度达标后即停止加热,出料到兑稀罐,120℃加200号汽油兑稀,冷却至50℃过滤,收于储罐供配漆使用。

3.工艺流程图

1—植物油、甘油计量槽;2、11、16、20—物料泵;3、12—油水分离器;4、9、15—冷凝泵;

5—醇解釜;6—油磅;7—回流溶剂高位槽;8—酯化釜;10—过滤器;13—稀释釜;

14—石油溶剂高位槽;17—过滤机;18—芳烃及醚类溶剂高位槽;19—树脂计量磅

 

第四章、影响制备醇酸树脂的各种因素

1.催化剂的用量和温度的影响

该反应的催化剂一般选用氧化铅、氧化钙、氢氧化锂等。

用量是以油质量的0.02%~0.10%,如果用量不足,就导致醇解反应的延长,使醇解物粘度增大,最终影响酯化反应时的酸值和粘度进展平衡。

2.油度对醇解的影响,同样条件下,油度对醇解的影响如下:

油度

醇解速度

醇解温度

醇解时间

容忍度

较快

较高

较长

较大

容忍度是指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的融合能力。

一般以滴加方式将一种物质加入到另一种物质中,以出现浑浊不散为重点。

 

3.惰性气体的影响

在整个醇解反应中,通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可以起到避免一定的氧化聚合等副反应的作用。

因为氧化聚合和醚化作用,导致油和多元酸的混溶性下降,造成醇解时间延长和色泽加深,最终会影响到酯化反应的正常进展和色泽会更加变深。

惰性气体除了以上的作用外,还可以使反应水等挥发物迅速排除,同时也能起到辅助搅拌作用促进反应顺利进行。

 

第五章、醇酸树脂的应用

醇酸树脂主要用作涂料、油漆,在金属防护、家具、车辆、建筑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也可用作漆包线的绝缘层,制成油墨大量应用于印刷工业,此外也用于制造模压塑料。

醇酸树脂作为涂料应用约占95%,它是所有涂料树脂中使用最广的一种。

其余5%作为胶黏剂、增韧剂、油墨和模塑料

醇酸树脂是涂料用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

它可以配制自干漆和烘漆,民用漆和工业漆,以及清漆和色漆。

醇酸树脂的油脂种类和油度对其应用有决定性影响。

(1)独立作为涂料成膜树脂,利用自动氧化干燥交联成膜。

干性油的短、中、长油度醇酸树脂具有自干性,其中中、长油度的最常用;醇酸树脂具有自干性可以配制清漆和色漆。

(2)醇酸树脂作为一个组分(羟基组分)同其它组分(亦称为固化剂)涂布后交联反应成膜。

该类醇酸树脂主要为短、中不干性油醇酸树脂。

其合成用椰子油、篦麻油、月硅酸等原料。

其涂料体系主要有同氨基树脂配制的醇酸-氨基烘漆,同多异氰酸酯配制的双组分聚氨脂漆等。

(3)改性树脂。

主要作为改性剂(或增塑剂)以提高硝酸纤维素、氯化橡胶、过氯乙稀树脂的韧性,制造溶剂挥发性涂料。

此类树脂通常用短油度不干性油醇酸树脂。

 

第六章、结语

以上对醇酸树脂的合成单体、化学原理、配方设计及合成工艺作了介绍。

醇酸树脂的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趋势。

随着涂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醇酸树脂及其涂料将在涂料工业的地位应得到继续重视。

国内企业界、有关研究机构应加强合作,紧跟世界醇酸树脂发展潮流,促进国内醇酸树脂地开发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守勇.精细有机合成反应(第2版).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陈金龙.精细有机合成原理与工艺.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

[3]徐克勋.精细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手册.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4]汪秋安.高等有机化学.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张跃.精细化工中间体合成工艺100例.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1998

[6]陈关荣,时钧.化工百科全书(第三卷).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致谢

此片论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张小华老师的细心指导。

张老师开阔的视野,为我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在这段时间里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对人要宽容、宽厚,张老师宽厚待人的学者风范更是令我无比感动。

感谢各位老师在这几年一直在生活中、组织上给予我的教导和无私的帮助,让我在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这个大舞台上有锻炼的能力、自我完善的平台。

在此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衷心的感谢在此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每个人,在这里请接收我最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自身等原因,文章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