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678160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docx

《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docx

德育论文树苗易直也易弯

树苗易直也易弯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对中小学生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的要求。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

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

”可见,拥有良好的习惯,会让人受益终生。

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这一时期,一些良好行为习惯就很难再养成。

因此,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加强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低年级在校行为习惯现状及原因

在研究中,笔者以本班学生为例,为了更好地了解本班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现状,确定本班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和内容,对学生在校行为进行观察,得出二年级学生在以下几方面的行为习惯不是特别理想。

(一)小学低年级在校行为习惯现状

小学低年级儿童无论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还是礼仪习惯,都还相当缺乏。

1.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阶段,通过一年级的训练,在老师走进教室时能迅速安静并且坐姿端正。

但是,老师没进教室之前还是会出现大吵大闹、东张西望、晃动身子等情况。

课堂阶段,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行为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①。

本班学生较一年级时行为习惯已有很大进步,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

上课倾听习惯存在不良表现,走神、玩文具、讲悄悄话、易被外物所吸引等;书写不够认真,握笔姿势需再三提醒,写字涂涂改改等。

课后阶段,大部分学生需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作业,没有养成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读书习惯差,不爱读书,不愿意阅读等。

2.劳动习惯

通过一年的训练,学生已经养成了放学前打扫教室的习惯,但是存在以下现象:

对地上的纸屑视而不见,只有在老师提醒下才会捡;学生经常忘带东西,不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少部分人还不会扫地。

(二)现状的原因

家庭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很多学生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几乎没有主动劳动的习惯。

低年级学生忍耐力和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良好行为的表现缺乏持续性,

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

低年级学生的任何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习得都必须经过长期地、反复地训练才能养成。

根据本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在对其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后,找到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和实施途径。

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反复强化和训练,抓好行为习惯训练的第一次,最终使其形成习惯。

本文以天津市实验小学一年级某班为研究对象,从观察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校的行为现状入手,经过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因素,在行动研究中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并探寻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进而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发展和形成。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论述了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中,对相关概念予以界定,并对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已有研究进行

了梳理。

在第三部分中对天津市实验小学一年级某班学生的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主要从学习习惯、礼仪习惯和劳动习惯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现状描述及分析,并在此基

础上确定了本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训练内容。

在第四部分中从本班的行为

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入手,通过行动研究,对本班的养成教育成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

与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教育的实施方法。

最后对本文进行了研究反思。

本文通过行动研究,在实践反思中得出养成教育策略,具有针对性,同时可供其

他学校借鉴和参考。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

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

”由此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人终生受益。

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间,其中又以课堂上的教育最为有效。

以前我在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更多的是利用晨会课和班队活动,多数

时候是“游牧式”的。

通常的做法是在

开学初利用班会课、晨会课,组织学生

集中地学习一下《小学生守则》,和同

学们一起制定有关的行为规范。

在以后

的日子里便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发现学生犯了什么错,便大讲特讲什么。

由于工作不够主动,教育没有系统化,

缺乏连续性,往往是亡羊补牢。

其实,任何习惯的形成,都是在条

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

著名儿童心理

学家林崇德教授就指出:

“习惯的形成

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

习。

”坚持才有习惯,习惯在于坚持。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坚持专题的良

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才能使教育更

具系统性,连续性和即时性。

学生在校

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而且

课堂上便于教师进行集体教育,学生的

一举一动,教师都能直接观察到,教师

可以很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地给予

指正。

每天都有好多堂课,上一堂课出

现的习惯问题,我们也可以在下一堂课

中进行持续的关注,预防问题的出现或

者进行重复地训练都十分便捷。

因此,

课堂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最有

效的阵地。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做到三个坚持。

一、把习惯坚持贯穿到每一堂课

学生在学校里,课是一节接着一节

地上,不同的只是课的内容。

有以学知

为主的、有以学技为主的,也有培养美

的意识的等等。

尽管课的内容不同,但

是都可以有共同的习惯养成目标,如:

课堂基本的礼仪,认真的学习态度等等。

我们可以系统地整理一下,制定成课堂

常规细则,坚持贯穿于每一堂课。

1.文明礼貌:

主要包括上课时的基

本礼仪和礼节,发言或交流时的礼貌用

语等。

每堂课的开始、结束时,每次课

堂发言或讨论交流的时候都可以有意识

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2.认真负责:

包括认真看书,认真

听讲,认真作业并保持正确的读、听、

写的姿势;有认真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

对老师安排的任务不敷衍了事,要主动

积极负责地完成,对在学习或活动中自

己承担的任务要一丝不苟地做好。

在每

次读课文、听同学老师说讲、写作业、

或安排任务时,都要对学生提出行为习

惯上的要求,提醒学生做到,做好。

3.清洁卫生:

包括穿戴整洁,讲究

个人卫生,保持教室内外的干净整洁。

这些光靠晨读课上的检查是不够的,课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

”根据这一要求,近几年来,我们学校在德育工作中注意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立题进行“养成教育”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养成教育是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

蒙以羊正是指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把“训养”作为儿童道德习惯形成的主要措施。

孔子提出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述,对后代儿童教育发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

朱熹的“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小学是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的著名论断,一语道破了小学道德教育主要应培养具体的道德行为,大学的道德教育才揭示其道理。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

  本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们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特征,认为小学儿童的完整品德是在学校中遵守明确的道德要求、准则和行为规范而形成的。

他们强调儿童道德习惯的养成在儿童个性形成与品德发展中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我国著名心理学专家林崇德教授在他的《品德发展心理学》中指出,由于年龄所致,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比较肤浅,只知道“应该去做”,但对“为什么这样做”缺乏理解,具有外部调节向内心自觉发展的特点,“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儿童品德的最有效的途径”。

在探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质时,我们认为思品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门有别于小学其它学科,具有“教养课”的性质,它既不像语文、数学那样具有明显的“知识”性,也不具有音体美劳那样的“技能”性,而是具有养成教育的引“行”性,或是道德认识的启蒙教材。

我们的这一观点与有的论者近年提出的“思想品德课程是‘修养课’”的论点不谋而合。

  二、养成教育应确立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养成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

  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然涉及到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

首先是确立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文献资料,目前我国对养成教育的内容以及分类还没有成功的经验。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坚持从实践出发的原则,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作为确立养成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

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初步归纳出了适合儿童特点需要的10种道德行为习惯,像爱国、守纪、待人、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助人、勤俭、刻苦奋发、团结友爱等,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诸如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这些都是道德教育范围以内的,也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

为了使这些行为能有的放矢地得到落实,我们又根据低、中、高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有关的理论,探究寻找儿童行为习惯的最佳发展期,然后把上述行为习惯有效地匹配到不同学段中去。

例如,品德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不同范畴的道德行为发展是有别的,在“对人”、“对己”、“对社会”三个方面,对己方面的道德发展较高,对社会方面的道德发展次之,最低的是对人方面的道德行为的发展。

对此,我们在匹配过程中,低年级注重对己方面的行为习惯训练,中、高年级依次配加对社会、对他人的行为习惯内容。

像助人、待人、团结友爱等习惯都具有一定的“对他人”的特点,故而匹配时应注重把行为形成的最佳养成期放在高年级。

其次是确立养成教育的行为习惯标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习惯不是先天的,而是习得而来的,故此在行为的养成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行为标准或行为深度。

  对此,我们曾进行设问:

一种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到何种程度才算达标?

行为标准分哪几级水平?

转绕这一现实问题,我们多次博览群书,深入到实践中观察,经过反复地论证分析,最后将每一行为习惯从程度上分成三级水平:

自发、自觉、自动化。

自发是出自于个体的本能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具有随意性和情境性,是不稳定的。

自觉是一种没有外在力量催促的中性行动,但它带有主观情感的色彩。

自动化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或者说是一种行为定势,达到了孔子所谓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在确立了行为习惯的三个层次之后,我们又尽力做到对同一行为根据学段不同和强化次数的不同分度要求。

比如对在车上见到老人后让座这一礼貌行为,低年极可以达到自发或自觉的程度,中高年级就应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老人上车后,用不着多想就会主动地给老人让座。

  三、养成教育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略

  1.构建全方位结构体系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我们建立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体系,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从各自分担的任务看,我们认为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着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同时还接纳学生的行为评价。

  对于家庭中的养成教育,我们着重强调环境熏陶,重视父母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儿童、教化儿童,以达到“近朱者赤”的目的。

社会教育则特别强调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建立起宏观结果框架的同时,我们又从微观上想问题,尤其是对学校教育,我们也找到了三结合的教育关系,那就是在校长统一领导下的政教处、教导处、少先队。

这三者之间除具有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关系之外,各自还都有独立联系的线索。

政教处对内可直接管理班主任,对外我们规定与家庭教育接轨;少先队对内有各中队辅导员属于直辖的对象,对外让它与社会教育直接挂钩;教导处的主要管理对象为各任科教师。

宏观与微观结合,自然形成了一个双重正三角形关系的养成教育结构体系。

  2.制定双元制实施制度

所谓双元制制度,即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分别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给实施单位或教师制定出落实养成计划的管理职责、制度等。

我们在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制度的落实是养成计划具体付诸于实践的有效措施,或者说,制度是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

这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

“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矗”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曾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性内容先后制定了《莱州镇中心小学小学生一日常规》、《莱州镇中心小学文明学生标准》、《莱州镇中心小学文明班极标准》等,学校制定了《莱州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纲要》、《养成教育实施条例》、《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等。

双元制如同两条轨,并行不悖,学生教育有方向,教师执行有动力。

与此同时,双元制还能起到禁于未发的作用,具体明确的各种规范、守则、制度,还可收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效果。

  3.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这不仅因为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体现,也因为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的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习惯。

鉴于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力为学生创造、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德育生活充满七彩阳光。

实施过程中,我们既注意从不同的渠道设计活动,又重视从不同性质的养成内容方面设计活动。

比如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成立了“雕塑公园护园小组”、“军休所红领巾大院”、“争磊集团实践基地”、“南关市场讲文明讲卫生宣传小组”等等,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开展的升旗仪式、我最敬仰的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红领巾广播站、重大节日颂祖国、春游等,都为学生开辟了实践的天地,创造了熏陶的氛围,提供了教养机会,锤炼了道德行为。

  4.注重多角度因村施教人们一直把因村施教作为智育中的原则和方法,其实它同样适用于德育工作。

我国古代荀况在他的沉气、养心艺术中,就非常主张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实施德育,且对后代的影响极大。

我们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个性方面的因村施教。

我们责成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类型,加强扬其长补其短的训练。

比如,对于倔强刚强的,要注意养成柔顺调和的品质;对于个性内向的人,注意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对于气量狭小的,遇事就烦悉的,要注意开阔其胸怀;对于没有学习志向,把学习看成是给老师和家长学的,要注意树六其远大理想……。

除注意性格方面的因村施教外,我们还注意特殊家庭学生行为习惯的因材施教。

例如,对于近几年来,社会上一些“大款”的孩子,家庭往往给予孩子过多的溺爱,学生花起钱来如流水,勤俭节约习惯极差;再如,受不良思潮的侵袭,目前社会上的离婚率越来越高,生长在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家境是极其不理想的,他们不仅失去了父母的严教,而且

整天遇到的不是父母的痛哭流涕,就是痛骂,更或许是皮肉难以忍受的痛打,长此以往,学生很可能染上恶习……。

对于上述种种类型,学校都非常重视,分别建立了特殊家庭学生档案,并采取一些特殊补救的措施,进行因材施教。

  5.建立立体式评价模式加强养成教育过程中的管理与评价,不仅可以优化养成教育的方法体系,更能促进养成教育的深入开展。

从评价的内容上,我们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编制了《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评价细则》,对常见的道德行为习惯分类别编制了指标体系;从评价的时间上,我们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日一对照,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每学期一表彰的作法;从评价的方式上则采取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比如,我们设立的“日常行为监督岗”旨在强调他评,红领巾广播站设立的“自律信箱”目的又在于自评。

这样,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方式相结合,自然就形成了一种立体式评价模式。

  四、开展养成教育取得的初步成果及体会辛勤的汗水换来丰收的果实。

  学校自开展养成教育以来,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行为习惯越来越趋向规范。

礼仪的教诲,使孩子们心灵上早已深深地烙下了文明礼貌的烙印,行队礼、见人问好、尊老爱幼已成为孩子们的自动化习惯。

道德的熏陶,使孩子们能够据章就矩地生活和学习。

几年来,我校近1200名学生没有任何违法犯罪的行为。

助人的思想,孩子们已把它作为一种高尚的美德,献爱心活动中,全校为灾区人民捐款3000余元,衣物近1000件,学雷锋小组已达80多个……。

近年来,我校先后有40多名学生获地级以上德育活动奖励,我们的德育经验经常在地级以上刊物上报道。

少先队曾多次获得上级组织的多种德育活动奖状、奖杯、锦旗,学校多次被评为县以上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

  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小学段的道德教育,教学生“明理”固然重要,但是,重心要放在“导行”上。

正如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应该尽可能地培养有崇高的道德愿望和个人对道德理想的向往而产生的道德行为———这是少年儿童教育的金科玉律。

魏书生坚持“育人第一”,先育人,后教书,育人与教书齐头并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也促进教学工作高效快速的开展。

育人的关键在于使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但这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强化学生道德认识开始,通过道德行为锻炼,养成他们良好的道德习惯,习惯成自然,最终逐步形成道德品质。

如何对低年级学生实施这样的道德教育呢?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把学生看作是不懂事的孩子或是犯了错需要纠正的人,这样的教育把学生看作是处于被动消极的被管理者的地位。

教师应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态度。

在我的班级管理中对魏书生的班级管理理论进行了一些实践。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我在班级工作中还学生一个自由的天地,把他们看作是平等的人而不是被管理者。

让他们逐步的学习自盛自律。

  一、从认识起步,在讨论中学习自省

  坚持从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起步,重视给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特别是注意抓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凡事不抓则已,一抓必抓到底。

这充分显示了魏书生的育人的科学性和做事的坚持精神。

  低年级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不深,其道德认识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因此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心理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我采取了讨论的方式。

在对一个议题或一个事件的讨论过程当中教师帮助学生自省自悟,认识自我。

如: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些孩子在家中受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无限关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真可谓是“小公主”,“小皇帝”了。

对此,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动手学习:

钉钉纽扣,包包书皮,学习扫地、擦桌子。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还同时受到了教育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在此基础之上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劳动中你都有哪些体会?

学生的讨论得很自由,很投入,很热烈,很真挚。

经过一番讨论学生很自然地提高了思想认识,愿意将此落实到行动当中。

一段时间之后的家访中我了解到,我班学生在家基本上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人的事情,力所能及的也能帮着做”,可见那次的讨论教育效果应该说是令人满意的。

  二、在互相监督、帮助中自律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一种情况:

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半天,学生一转身却忘了,一眨眼的功夫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学生主观上要这样做,这只是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的共性心理特征。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做事缺乏恒心,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然而教师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时时提醒,事事处理。

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些好的方法与措施。

在班级中我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确定了我班“班法”每个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对于“班法”人人必须遵守。

并且在学生中开展了“今天我当班”“红领巾监督岗”等活动,活动中让学生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并定期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活动,同学之间互相指出优点、缺点,并逐步改正,将“行为规范”化为自觉的行动。

  三、在激励中不断进步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打开的书,仅仅看封面是不够的……要真正认识每个学生,就要打开这本书,从第一页开始看下去,一直仔细地看到最后一页。

如果书中有错字或错的标点符号,你要帮助他修改过来;如果书中有精彩的段落,你应该为他高兴并喝彩;如果书中出现的是断层,需要你替他补充,你要和他一起创造新的内容”承认每个学生都是闪光的金子,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激励学生发扬优点、长处,克服缺点、不足。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抓住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激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他感受到:

老师眼中是有我的,我是被关注的。

我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特别注意观察,及时的表彰学生的优点、长处,哪怕学生只取得一点点的成绩与进步,我也不放过。

尤其是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我总是用“放大镜”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作为教育的突破口。

对于孩子们来说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恬静的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就可以照亮他的心灵。

作为老师不要吝惜一句鼓励的话,把它送给每一个孩子吧。

  四、家校结合强化自我教育

  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家长,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只注意培育班级优良的班风,而忽视与家长的密切配合,是不行的。

在我的班级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不定期的进行家访,并注意随时与家长电话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发现学生的进步,与家长一同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发现问题,与家长一同讨论教育的方法。

并注重学生自我反思,如:

写写自己今天做过的快乐的事,犯了错误写写自己的认识等等。

启发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战胜自我的幸福。

  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得法的老师”只有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处处为学生着想,不断研究、探索,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一定可以在班级工作中获得圆满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