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6289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

《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组织机构条约会议讲诉Word下载.docx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

1972年12月15日,联合国大会作出建立环境规划署的决议。

1973年1月,作为联合国统筹全世界环保工作的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简称UNEP)正式成立。

环境规划署的临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后于同年10月迁至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环境规划署是一个业务性的辅助机构,它每年通过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向大会报告自己的活动。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UnitedNationsInternationalChildren’sEmergencyFund

原名联合国国际儿童紧急救助基金会,于1946年12月11日创建,其目的是满足战后欧洲与中国儿童的紧急需求。

1950年起,它的工作扩展到满足全球所有发展中国家儿童和母亲的长期需求。

1953年,UNICEF成为联合国系统的永久成员,隶属联合国系统,受联合国大会的委托,致力于实现全球各国儿童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

北约NATONorthAtlanticTreatyOrganization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

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马歇尔计划TheMarshallPlan

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RecoveryProgram),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

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

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WoodsSystem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GeneralAgreementonTariffsandTrade

关税及贸易总协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关贸总协定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临时适用。

应当注意的是,由于未能达到GATT规定的生效条件,作为多边国际协定的GATT从未正式生效,而是一直通过《临时适用议定书》的形式产生临时适用的效力。

苏联theSovietUnion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是一个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国家,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于1922年12月30日成立,1991年12月解体。

苏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占有东欧的大部分及几乎整个中亚和北亚;

陆地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等国接壤。

苏联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及与美国并列的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

欧盟UNEuropeanUnion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

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洲共同体ECEuropeanCommunities

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总称。

又称欧洲共同市场,简称欧共体。

东非共同体EACEastAfricanCommunity

是由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布隆迪和卢旺达五个东非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该组织于2001年由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在阿鲁沙成立,总部也设于阿鲁沙。

2004年,三国签订条约,成立关税同盟,于2005年1月生效。

2007年6月18日,布隆迪与卢旺达两国正式加入东非共同体,成员国增至5个。

非盟AUAfricanUnion

非洲联盟,简称非盟(AU),是继欧盟之后成立的第二个重要的地区国家联盟,是集政治、经济、军事等为一体的全洲性政治实体。

阿盟LASLeagueofArabStates

阿拉伯国家联盟是为了加强阿拉伯国家联合与合作而建立的地区性国际组织。

简称阿拉伯联盟或阿盟。

1945年3月,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也门7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条约》,宣告联盟成立。

到1993年共有22个成员国。

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密切合作,维护阿拉伯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协调彼此的活动。

阿拉伯国家联盟2011年11月27日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外长会议后决定,立即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并于11月中旬中止了叙利亚的成员国资格。

亚太经合组织APEC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

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华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

2012年9月5日,APEC第24届部长级会议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开幕。

东盟ASEAN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Countries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

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

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上海合作组织SCOShanghaiCooperationOrganization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

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会晤。

自此,“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正式建立。

成员国: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观察员:

蒙古、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和阿富汗;

对话伙伴:

白俄罗斯、斯里兰卡和土耳其;

参会客人:

独联体、土库曼斯坦和东盟。

当地时间2012年8月30日,乌兹别克斯坦议会批准上海合作组织条约。

世博会WorldExpo

世界博览会又称国际博览会,简称世博会,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综合性世博会,另一种是专业性世博会。

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

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

奥运会OlympicGames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

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它是一种融体育、教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持续性、世界性的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体现,这样的传播在奥运会中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国际奥委会IOCInternationalOlympicsCommittee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

1894年成立后,总部设在巴黎。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了避免战火的洗劫,1915年4月10日总部迁入这个有“国际文化城”之称的瑞士洛桑。

这里有奥林匹克博物馆,奥林匹克研究中心,还有以顾拜旦名字命名的大街,体育场,等等。

数十年来,洛桑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无怪乎有人将洛桑称为"

奥林匹克之都"

国际奥委会也是在这个美好的城市逐渐发展、壮大而闻名于世的。

世界经济论坛WEFWorldEconomicForum

世界经济论坛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其前身是1971年由现任论坛主席、日内瓦大学教授克劳斯•施瓦布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

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

论坛会员是遵守论坛“致力于改善全球状况”宗旨,并影响全球未来经济发展的1000多家顶级公司。

博鳌亚洲论坛BFABoaoForumofAsia

博鳌亚洲论坛,或称为亚洲论坛、亚洲博鳌论坛,由25个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发起,于2001年2月下旬在海南省琼海市万泉河入海口的博鳌镇召开大会,正式宣布成立。

论坛为非官方、非营利性、定期、寻址的国际组织;

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

海南博鳌为论坛总部的永久所在地。

2012年博鳌论坛年会于4月举行,郭庚茂率团推介中原经济区。

世界银行WBtheWorldBank

世界银行(WBG)是世界银行集团的俗称,“世界银行”这个名称一直是用于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

这些机构联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

它是一个国际组织,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

今天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国际清算银行BISBankofInternationalSettlements

国际清算银行是英、法、德、意、比、日等国的中央银行与代表美国银行界利益的摩根银行、纽约和芝加哥的花旗银行组成的银团,根据海牙国际协定于1930年5月共同组建的,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

刚建立时只有7个成员国,现成员国已发展至45个。

经合组织OECD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是由30多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并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成立于1961年,目前成员国总数34个,总部设在巴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

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

其总部设在华盛顿。

我们常听到的“特别提款权”就是该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标准化专门机构,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

ISO的任务是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化及其有关活动,以利于国际间产品与服务的交流,以及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发展国际间的相互合作。

它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活动。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InternationalAtomicEnergyAgency

国际原子能机构是一个同联合国建立关系,并由世界各国政府在原子能领域进行科学技术合作的机构。

总部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

现任总干事天野之弥。

组织机构包括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

2011年3月15日,由于3•11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多机组爆炸,日本政府已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出求助。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InternationalAirTransportAssociation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是一个由世界各国航空公司所组成的大型国际组织,总部设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执行机构设在日内瓦。

和监管航空安全和航行规则的国际民航组织相比,它更像是一个由承运人(航空公司)组成的国际协调组织,管理在民航运输中出现的诸如票价、危险品运输等等问题。

国际知识产权联盟IIPAInternationalIntellectualpropertyAlliance

国际知识产权联盟也称为“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成立于1984年,是美国版权产业的一个民间组织,宗旨是促进版权的国际保护。

该联盟非常活跃,经常就全球及各国版权问题发表意见。

每年年初,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通知,就"

特殊301"

调查征求公众意见,该联盟都会提交大量资料,并提出很多建议。

现任主席埃瑞克•史密斯(EricSmith)是联盟的创始人之一。

国际译联FIT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Translators

国际译联是专业翻译工作者的组织,是非政治性和非政府组织。

其宗旨是把翻译工作者机构联合起来,并促进这些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

鼓励在没有此类机构的国家建立类似组织;

与其他致力于翻译或跨语言和跨文化工作的国际组织建立联系;

促进和保持成员组织间的协调和理解,以保护翻译工作者的利益;

为成员组织提供有益信息和建议;

推动培训和研究;

促进专业标准的统一;

保护全世界翻译工作者的精神和物质利益,推动对翻译专业工作的认可,提高翻译工作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增加社会各界对翻译作为一门学科和作为一种艺术的了解。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InternationalCommitteeoftheRedCross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1863年2月9日创立于日内瓦,曾经在日内瓦公约及多次国际红十字大会中正式发表声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一个独立、中立的组织,其使命是为战争和武装暴力的受害者提供人道保护和援助。

世界卫生组织WHOWorldHealthOrganization

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组织或世卫),是联合国属下的专门机构,国际最大的公共卫生组织,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

世界卫生组织的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

该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身体、精神及社会生活中的完美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的主要职能包括:

促进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

提供和改进公共卫生、疾病医疗和有关事项的教学与训练;

推动确定生物制品的国际标准。

截至2005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组织共有193个成员国。

现任总干事为香港人陈冯富珍。

世界贸易组织WTOWorldTradeOrganization

世界贸易组织于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TT)。

2011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宣布批准俄罗斯成员身份。

2012年8月22日,俄罗斯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156个成员。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WorldWildlifeFund

世界自然基金会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来,WWF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在全世界拥有将近520万支持者和一个在100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

海峡交流基金会SEFStraitsExchangeFoundation

海峡交流基金会是台湾的民间组织,简称“海基会”,成立于1990年11月21日,1991年3月9日举行开幕式,正式挂牌运行。

主要功能是接受“陆委会”委托,办理两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项事务,辜振甫担任首任董事长。

2012年9月27日,林中森接替江丙坤成为“海基会”新任董事长。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OrganizationofthePetroleumExportingCountries

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1962年11月6日欧佩克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的国际组织。

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

现有11个成员国是:

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委内瑞拉。

万国邮政联盟UPUUniversalPostalUnion

万国邮政联盟,简称“万国邮联”或“邮联”,是商定国际邮政事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前身是1874年10月9日成立的“邮政总联盟”,1878年改为现名。

万国邮联自1978年7月1日起成为联合国一个关于国际邮政事务的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宗旨是促进、组织和改善国际邮政业务,并向成员提供可能的邮政技术援助。

其宗旨是组织和改善国际邮政业务,发展邮政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会员国所要求的邮政技术援助。

●金砖国家BRICS

金砖国家,BRICS,起源于“金砖四国”一词,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该合作机制,金砖四国改称“金砖国家”。

六方会谈

六方会谈是指由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六国共同参与的旨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一系列谈判。

会谈于2003年8月27日开始,到目前为止,共举行过六轮会谈。

G8

所谓八国集团(G8,Group8,GroupofEight),指的是八大工业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加上俄罗斯。

第八个成员国俄罗斯于1991年起参与G7峰会的部份会议,至1997年,被接纳成为成员国,正式成为G8。

严格地讲,它并非一个严密的国际组织,以往被称为“富国俱乐部”。

不过由于俄罗斯经济不算发达,所以在经济部长会议上,俄罗斯不是与会成员,有时八国集团又被称作7+1。

随着20国集团架构的日趋成熟,并为了反映新兴工业国家的重要性,G20集团成员国的领导人于2009年宣布该组织已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

G10

G10(GroupofTen),又称为G-10或十国集团,由一群共同参与一般借款协定(GAB)的国家所组成的团体。

一般借款协定设立于1962年,内容主要为由当时国际货币基金(IMF)的八国政府及德国、瑞典的两国央行共同筹募一笔60亿美元信用额度的紧急基金,为IMF与G10各国间的预备信用(Stand-byCredit),当IMF的会员处理紧急事件而资源不足时,可向G10各国依市场利率借入此基金。

之后的瑞士于1964年加入,但G10的名称仍维持不变。

G20

20国集团,又称G20,它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

该组织的宗旨是为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按照以往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

20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该集团的GDP占全球经济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因此已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

G24

1972年2月,七十七国集团在利马举行的部长级会议,决定成立24国集团(GroupofTwentyFour--G24)。

由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24个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中的24个成员国)组成。

24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与货币领域内协调其立场和政策、制订发展中国家关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债务问题与资金转移等重大问题而成立的政府间组织,以保证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利益和经济状况在国际货币制度改革过程中将得到考虑。

G77

77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

1963年在18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问题时,75个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出一个《联合宣言》,当时称为"

75国集团"

后来在1964年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联合宣言,自此称为77国集团,1979年成员国已增加到120个,但仍沿用了77国集团的名称。

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切身利益而走向联合斗争的共同愿望。

77国集团为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Movement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