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6358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docx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大答案包过分解

1:

工步是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正确

2:

在选择加工方法时,一般先选定该表面终加工工序加工方法,然后再逐一选定该表面各有关前导工序的加工方法。

正确

3:

工位是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中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正确

4:

若工件表层温度超过相变温度,而磨削区又没有冷却液进入,表层金属便产生退火组织,硬度急剧下降,称之为回火烧伤。

错误

5:

切削变形程度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分别为①变形系数②相对滑移③剪切角正确

6:

主轴回转误差是指主轴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

正确

7:

加工中心的主轴和刀库必须具有准停功能。

正确

8:

与磨孔和镗孔相比,铰孔生产率高,容易保证孔的精度;铰孔可以校正孔轴线的位置误差。

错误

9:

完全互换装配具有装配质量稳定可靠;装配过程简单,装配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装配等优点。

正确

10:

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接近程度,实际值愈接近理想值,加工精度就愈高。

正确

11:

工序基准是指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加工表面尺寸、形状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正确

12:

已加工表面为加工时主切削刃正在切削的表面。

错误

13:

加工余量不均匀、材料硬度不均匀等原因引起的加工误差、工件的装夹误差、测量误差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变形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等均属随机性误差。

正确

14:

在设计机器零件时,应尽量选用工艺基准作为设计基准。

错误

15:

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加工误差,称为变值性系统误差,例如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误差。

错误

16:

夹紧是指工件在定位之后,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总能保持其正确位置,把工件压紧的过程。

正确

17:

切削平面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该点基面的平面正确

18:

对于孔径较大、尺寸和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孔和孔系,镗孔几乎是唯一的加工方法。

正确

19:

所谓时间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

正确

20:

主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间的夹角。

错误

21: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正确

22:

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正确

23:

尺寸链中凡属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

正确

24:

修配装配法不足之处在于增加了修配工作量,生产效率低,对装配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错误

25:

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性能和相对位置关系所消耗的时间称为辅助时间。

错误

26:

大量生产的工艺特征为品种较少,数量很大,互换性差,主要在通用机床上加工。

错误

27:

工艺系统刚度是指平行于基面并与机床主轴中心线相垂直的径向切削分力Fy对工艺系统在该方向上的变形y的比值。

正确

28: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表面的耐磨性影响很大,表面粗糙度越小,表面越耐磨。

错误

29:

切削钢件时通常采用YG类硬质合金。

错误

30:

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运输保管、把原材料做成毛坯、把毛坯做成机器零件、把机器零件装配成机械装备、检验、试车、油漆、包装等。

正确

1:

机床导轨误差包括、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和导轨间的平行度误差。

回答:

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

2:

机械加工通常划分粗加工、和等三个加工阶段。

回答:

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

3:

工艺成本由与两部分组成。

回答:

可变费用、不变费用

4: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为基准统一、、自为基准、。

回答:

基准重合、互为基准

5:

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同时垂直于该点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

称为。

回答:

正交平面

6:

几个定位元件重复限制工件某一自由度的定位现象称为。

回答:

过定位

7:

加工表面质量包含、表面冷作硬化、表面层残余应力和几个方面。

回答:

表面粗糙度及波度、金相组织变化

8:

内孔的工序余量应等于与基本尺寸的差值。

回答:

本工序的基本尺寸、前一工序

9:

在尺寸链中,凡属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

回答:

封闭环

10:

CA6140主轴箱采用离合器实现主轴正转、反转和制动的。

回答:

双向摩擦片离合器

1:

刀具磨损的形态有、和边界磨损三种。

回答:

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

2:

几个定位元件重复限制工件某一自由度的定位现象称为。

回答:

过定位

3:

机械加工通常划分粗加工、和等三个加工阶段。

回答:

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

4:

机械加工工序顺序的安排应遵循先基面后其他、、和先主后次四个原则。

回答:

先粗后精、先面后孔

5:

大批量生产条件下,单件时间由,,布置工作地时间和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组成。

回答:

基本时间、辅助时间

6:

加工表面质量包含、表面冷作硬化、表面层残余应力和几个方面。

回答:

表面粗糙度及波度、金相组织变化

7:

专用机床夹具都有、和夹具体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回答:

定位元件、夹紧装置

8:

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同时垂直于该点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

称为。

回答:

正交平面

9:

内孔的工序余量应等于与基本尺寸的差值。

回答:

本工序的基本尺寸、前一工序

10:

切屑的形状主要分为、节状切屑、粒状切屑和四种类型。

回答:

带状切削、崩碎切削

1:

利用3点自位支承定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数()。

1.1个

2:

利用一个圆锥销在工件内孔定位,该定位元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

3.3个

3:

平面加工效率最高的铣削方式常用的刀具为()。

2.面铣刀

4:

某轴类零件经淬火后还需要机械加工,应采用的加工方法为()。

3.磨削

5:

心轴(心轴直径及公差为、工件上定位孔尺寸,最小配合间隙为)在垂直放置时,其定位副制造部准确引起的加工误差为()。

1.

6:

属于变值性系统误差的是()。

1.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7:

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由六个基本结构要素构造而成,规定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是(3.副后刀面

8:

加工工艺性最好的刀具材料为()。

1.高速钢

9:

利用一个短圆柱销在工件内孔定位,该定位元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

2.2个

10:

通常采用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来提高生产率;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保证必要的刀具寿命,此阶段为1.粗车

2:

磨粒在磨削力作用下,从砂轮表面上脱落的难易程度称为砂轮的(1硬度)。

1.硬度

2.磨料

3.粘结剂

4.组织

9:

为了保证零件所要求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外圆表面加工一般采用较小的背吃刀量与进给量和较高的切削速度的方法为(2半精车)。

1.粗车

2.半精车

3.精车

4.精细车

11:

对于某些表面主要为了降低表面粗糙度和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没有提高表面间位置精度作用的加工阶段,称为()。

4.光整加工阶段

12:

某汽车年产量为480辆,其上某重型零件,每台汽车需要2个,备品率2%,废品率0.5%,请根据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判断其生产类型为()。

1.大量生产类型

13:

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且组成环数又多的机器结构常采用的装配方法为()。

2.统计互换装配法

14:

在某车床上车削一批小轴的外圆,经测量实际尺寸大于要求的尺寸从而必需返修的的小轴数为24.2%,小于要求的尺寸从而不能返修的的小轴数为2.28%,若小轴的直径公差为=0.16mm,整批工件的实际尺寸按正态分布,该工序的均方根偏差为()。

4.0.085

15:

钻床夹具与铣床夹具的组成所不同的是钻床夹具应该具有()。

3.钻模板和钻模套

16:

利用一个固定的窄V形块在工件外圆上定位,其定位元件限制了工件()。

2.2自由度

17:

高效地切除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成品零件,此阶段称为()。

2.半精加工阶段

18:

在选择粗基准时,一般应遵循()。

3.被加工零件上如有不加工表面应选不加工面的原则

19:

在单件小批生产某零件时,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为()。

1.试切法

20:

普通车床导轨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小的是()。

2.垂直面内直线度误差

21:

耐热性最好的刀具材料为()。

3.陶瓷

22:

精基准选择应尽可能选择用同一组精基准加工工件上尽可能多的加工表面,以保证所加工的各个表面之间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关系。

此项原则称为()。

1.基准统一原则

23:

某工件以外圆在平面上定位,并在该外圆上加工键槽,当其工序基准为工件下母线时,其定位误差大小为(1.

24:

CA6140型卧式车床溜板箱中安全离合器的作用为()。

4.过载保护

25:

加工45钢时应该选择的刀具材料为()。

1.YT15

26:

在特种加工中,利用化学方法进行加工的方法为()。

3.电解加工

27:

内孔定位常用的定位元件为()。

3.圆柱销

28:

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其特点()。

2.有利于采用高效率机床和工艺装备,生产效率高

29:

由于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工序基准相对于定位基准的变动量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投影值为()。

2.基准不重合误差

30:

不影响传动链误差的主要因素为()。

1.传动件的运动速度

1:

主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间的夹角。

错误

2:

珩磨不适用于加工塑性较大的有色金属工件上的孔,也不能加工带键槽的孔、花键孔。

正确

3:

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正确

4:

拉刀、麻花钻等复杂刀具的材料通常采用高速钢。

正确

5:

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加工误差,称为变值性系统误差,例如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误差。

错误

6:

辅助支承能限制工件的自由度,也可用以增加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刚性。

错误

7:

加工余量不均匀、材料硬度不均匀等原因引起的加工误差、工件的装夹误差、测量误差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变形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等均属随机性误差。

正确

8:

修配装配法不足之处在于增加了修配工作量,生产效率低,对装配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错误

9:

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为,切削速度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

错误

10:

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接近程度,实际值愈接近理想值,加工精度就愈高。

正确

11:

主轴回转误差是指主轴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

正确

12:

在切削厚度较小、切削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的工况条件下常形成崩碎切屑。

错误

13:

一台机器则是在基准件上,装上基干部件、组件、套件和零件构成的,为此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总装。

正确

14:

在设计机器零件时,应尽量选用工艺基准作为设计基准。

错误

15:

安装刀具时,如刀尖高于工件中心,会引起刀具工作前角减小,工作后角增大。

错误

16:

在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时,应尽量选用装配基准作为工序基准。

错误

17:

大量生产是指产品的品种较少,数量很大,每台设备经常重复地进行某一工件的某一工序的生产。

正确

18:

粗加工用的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精加工用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错误

19:

夹紧是指工件在定位之后,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总能保持其正确位置,把工件压紧的过程。

正确

20: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表面的耐磨性影响很大,表面粗糙度越小,表面越耐磨。

错误

21:

待加工表面上有什么样的误差,加工表面上必然也出现同样性质的误差,这就是切削加工中的误差复映现象,只有尺寸误差存在复映现象。

错误

22:

加工中心的主轴和刀库必须具有准停功能。

正确

23:

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错误

24:

刀具磨损的形态有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边界磨损三种。

正确

25:

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直接反映在被加工工件表面的法线方向上,它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较小。

错误

26:

金刚石可以加工铁族等黑色金属。

错误

27:

设计基准是指设计图纸上标注设计尺寸所依据的基准。

正确

28:

工艺过程又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统计报表、运输等过程。

错误

29:

夹具的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刀具和机床占有正确的位置,夹具的几何误差对工件的加工精度的影响较小。

错误

30:

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只允许使用一次,一般不得重复使用。

正确

1:

已知某车床的部件刚度分别为:

=50000N/mm,=30000N/mm,=40000N/mm,假定刀具和工件的刚度都很大,工艺系统在尾座处的刚度为()。

2.17143N/mm

2:

利用一个长圆柱销在工件内孔定位,该定位元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

3.4个

3:

平面加工效率最高的铣削方式常用的刀具为()。

2.面铣刀

4:

某汽车年产量为990辆,其上中型零件,每台汽车需1个,备品率2%,废品率0.5%,请根据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判断其生产类型为()。

3.中批生产类型

5:

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规定与工件上过渡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为()。

2.主后刀面

6:

为改善工件材料切削性能而安排的热处理工序为()。

1.退火、正火、调质

7:

表面层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不包括()。

4.表面粗糙度

8:

在加工或测量工件时,定位基准或测量基准应尽量选用()。

1.工序基准

9:

已知某车床的部件刚度分别为:

=50000N/mm,=30000N/mm,=40000N/mm,假定刀具和工件的刚度都很大,工艺系统在工件中间部位处的刚度为()。

3.21429N/mm

10:

已知某车床的部件刚度分别为:

=50000N/mm,=30000N/mm,=40000N/mm,假定刀具和工件的刚度都很大,工艺系统在主轴处的刚度为()。

1.18750N/mm

11:

连接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的一段小的圆弧或直线被称为()。

4.刀尖

12:

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且组成环数又多的机器结构常采用的装配方法为()。

2.统计互换装配法

13:

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少而装配精度要求特别高的机器结构厂采用的装配方法为()。

3.分组装配法

14:

在非导体材料上加工微小孔时通常采用()4.激光加工

15:

加工中心和普通数控机床的主要区别是加工中心()。

1.具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

16:

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其特点()。

2.有利于采用高效率机床和工艺装备,生产效率高

17:

通常采用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来提高生产率;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保证必要的刀具寿命,此阶段为()。

1.粗车

18:

切削速度对以下现象影响最小的为()。

4.切削力

19:

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

2.工步

20:

在切削用量选择中,切削速度的选择应根据()。

1.刀具寿命

21:

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测得的角度称为刀具的标注角度。

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称为()。

4.刃倾角

22:

心轴(心轴直径及公差为工件上定位孔尺寸,最小配合间隙为)在水平放置在某外圆表面加工键槽时,当其工序基准为工件中心线时,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为()。

1.

23:

在成批和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少或组成环数虽多但装配精度要求不高的机器结构常采用的装配方法为()。

1.完全互换装配法

24:

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

1.工序

25:

当加工材料塑性很小、抗拉强度较低,刀具切入后,切削层金属在刀具前刀面的作用下,未经明显的塑性变形就在拉应力作用下脆断,形成形状不规则()。

4.崩碎切屑

26:

装夹误差包括夹紧误差和()。

1.定位误差

27:

对于某些表面主要为了降低表面粗糙度和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没有提高表面间位置精度作用的加工阶段,称为()。

4.光整加工阶段

28:

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

1.粗基准

29:

不能切削黑色金属的刀具材料是()。

4.金刚石

30:

广泛采用通用机床、重要零件采用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进行的生产方式属于()。

2.单件生产类型

1:

CA6140型卧式车床溜板箱中安全离合器的作用为()。

4.过载保护

2:

心轴(心轴直径及公差为工件上定位孔尺寸,最小配合间隙为)在水平放置在某外圆表面加工键槽时,当其工序基准为工件中心线时,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为()。

1.

3:

利用一个圆锥销在工件内孔定位,该定位元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

3.3个

4:

在实体零件上加工孔时应采用的方法为()。

2.钻孔

5:

对于某些表面主要为了降低表面粗糙度和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没有提高表面间位置精度作用的加工阶段,称为()。

4.光整加工阶段

6:

广泛采用通用机床、重要零件采用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进行的生产方式属于()。

2.单件生产类型

7:

内孔定位常用的定位元件为()。

3.圆柱销

8:

车一批工件的外圆,尺寸要求为已知直径尺寸按正态分布,分布曲线中心比公差带中心大0.025mm,均方根偏差=0.025mm,该批工件的不合格品率为()。

2.97.72%

9:

在切削用量选择中,切削速度的选择应根据()。

1.刀具寿命

10:

某汽车年产量为2430辆,其上轻型零件,每台汽车需要2个,备品率2%,废品率0.5%,请根据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判断其生产类型为()。

4.大批生产类型

11:

利用一个小锥度心轴在工件内孔定位,该定位元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

2.5个

12:

高效地切除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成品零件,此阶段称为()。

2.半精加工阶段

13:

采用高效专用机床、组合机床、可换主轴箱(刀架)机床、可重组机床和采用流水线或自动线进行的生产方式属于()。

1.大量生产类型

14:

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切削速度所在的平面是()。

2.切削平面

15:

某工件以外圆在平面上定位,并在该外圆上加工键槽,当其工序基准为工件下母线时,其定位误差大小为(1.

28:

单件小批生产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为(2修配装配法)。

1.完全互换装配法

2.修配装配法

3.分组装配法

4.调整装配法

16:

心轴(心轴直径及公差为、工件上定位孔尺寸,最小配合间隙为)在垂直放置时,其定位副制造部准确引起的加工误差为()。

1.

17:

在特种加工中,利用电、热进行切割加工的方法为()。

3.电解加工

18:

在正交平面内标注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为()。

1.前角

19:

加工工艺性最好的刀具材料为()。

1.高速钢

20:

单件小批生产所使用的夹具,其夹紧方式通常采用()。

1.手动夹紧

21:

用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

2.精基准

22:

将零件的加工过程划分为几个加工阶段的主要目的()。

1.保证加工质量

23:

从原材料(或半成品)进厂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统称为工厂的()。

1.生产过程

24:

在车床上加工一短而粗的轴类零件,已知工艺系统刚度15000N/mm,毛坯偏心=2mm,最小背吃刀量=1mm,常数C=1500N/mm.,问最大背吃刀量为()。

4.5mm

25:

加工中心和普通数控机床的主要区别是加工中心()。

1.具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

26:

在正交平面内标注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2.后角

27:

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零件图规定的加工质量要求,此阶段称为()。

3.精加工阶段

28:

CA6140型卧式普通车床导轨间的平行度误差为0.15mm时,将会引起加工工件半径上的加工误差为()。

1.0.15mm

29:

在选择粗基准时,一般应遵循()。

3.被加工零件上如有不加工表面应选不加工面的原则

30:

钻床夹具与铣床夹具的组成所不同的是钻床夹具应该具有()。

3.钻模板和钻模套

1:

金刚石可以加工铁族等黑色金属。

错误

2:

一台机器则是在基准件上,装上基干部件、组件、套件和零件构成的,为此而进行的装配工作称为总装。

正确

3: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正确

4:

拉刀是定尺寸刀具,形状复杂,价格昂贵,不适合于加工大孔。

正确

5:

在设计机器零件时,应尽量选用工艺基准作为设计基准。

错误

6:

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性能和相对位置关系所消耗的时间称为辅助时间。

错误

7:

完全互换装配具有装配质量稳定可靠;装配过程简单,装配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装配等优点。

正确

8:

加工中心的主轴和刀库必须具有准停功能。

正确

9:

已加工表面为加工时主切削刃正在切削的表面。

错误

10:

电解加工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受到电化学阳极溶解将工件加工成形的。

正确

11:

与磨孔和镗孔相比,铰孔生产率高,容易保证孔的精度;铰孔可以校正孔轴线的位置误差。

错误

12:

工位是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中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正确

13:

装卸工件、开停机床、改变切削用量、测量加工尺寸、引进或退回刀具等动作所花费的时间是布置工作地时间。

错误

14:

光整加工主要是降低表面粗糙度和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但一般没有提高表面间位置精度的作用。

正确

15:

大批生产的工艺特征为品种较多,数量较多,毛坯精度中等,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正确

16:

主后刀面是指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副后刀面是指与工件上待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

错误

17:

在加工及测量工作时,应尽量选用装配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及测量基准。

错误

18:

切削变形程度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分别为①变形系数②相对滑移③剪切角正确

19:

自位支承只限制一个自由度。

使用自位支承的目的在于增加与工件的接触点,减小工件变形或减少接触应力。

正确

20:

在顺序加工一批工件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加工误差,称为变值性系统误差,例如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误差。

错误

21:

夹紧是指工件在定位之后,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总能保持其正确位置,把工件压紧的过程。

正确

22:

粗加工用的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精加工用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错误

23:

高速钢比硬质合金强度高、硬度大、韧性好,加工工艺性好。

错误

24:

拉刀、麻花钻等复杂刀具的材料通常采用高速钢。

正确

25:

可变费用与零件的年产量有关,它包括材料费(或毛坯费)、机床工人工资、通用机床和通用工艺装备维护折旧费。

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