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6502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财政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财政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财政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财政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财政学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财政学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财政学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财政学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财政学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财政学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复习题.docx

《财政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复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政学复习题.docx

财政学复习题

财政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 2、社会保障 3、税负转嫁 4、预算外资金 5、财政政策

6、财政政策7、转移支出     8、税收制度9、复式预算10、税收超额负担

11、分税制12、财政补贴13、扩张性财政政14、累进税率15、财政补贴

16、免费搭车17、预算赤字18、增值税19、财政收入20、免征额

二、单项选择题

1、从财政学对物品的区分标准角度分析“设置岗亭不允许载货汽车通过的桥梁”属于()。

A.纯公物品B.混合物品

C.私人物品D.商品

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最重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政治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D.经济政策

3、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

A.准公共需要B.纯社会公共需要

C.私人需求   D.以上都不对

4、转移性支出中最重要的支出是()。

A.捐赠支出B.补助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D.投资性支出

5、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价格B.经济发展水平

C.收入分配制度D.收入分配体制

6、依照税法规定,将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部分称之为()。

A.起征点B.免税额

C.减免税D.免征额

7、国家各项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统称之为()。

A.税收B.税收政策

C.税收制度D.税法

8、国债是国家以()的身份利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分配形式。

A.债务人B.债权人

C.债务人或债权人D.中间人

9、我国预算要经过()的审批才有效。

A.人民代表大会B.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D.财政部

10、一个地方性水库与三峡工程是不同的,从区分公共需求层次性的角度讲,二者的差异在于()。

A.投资额B.投资主体

C.收益范围D.投资风险

11、在发挥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中,受益对象范围最广泛的是()。

A、税收B、转移支付C、公共支出D、定向国债

12、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看,我国在近期内应()。

A、公平优先,兼顾效率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牺牲公平以实现效率D、牺牲效率以实现公平

13、直接影响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的支出是()。

A、积累性支出B、消费性支出C.购买性支出D.转移性支出

14、与市场上的相对价格结构关系密切的支出是()。

A、社会保障支出B、财政补贴支出

C、补助支出D、捐赠支出

15、当前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制度内收入不均B.制度外收入急剧增长

C.制度外收入基尼系数过低D.制度内收入基尼系数过低

16、国家征税所依据的是()。

A、政治权力B、财产权力

C、社会权力D、分配权力

17、国家各项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统称之为()。

A、税收B、税收政策C、税收制度D、税法

18、国债本息的偿还由()承担。

A、中央财政B、政府C、中央银行D、中央和地方

19、我国预算要经过()的审批才有效。

A、人民代表大会B、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财政部

20、划分预算管理体制类型的主要标志是()。

A、收入的划分程度B、预算主体的独立程度

C、预算调节制度D、预算级次

21、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标准是()。

A、排他性与非排他性B、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C、排他性与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23、财政分配中的量入为出的含义是()。

A、以财政收入总量来安排财政支出

B、以国家最基本的财政支出需要来确定财政收入

C、以国债来保证财政支出

D、以增加税收来保证财政支出

24、我国现行商品税制的核心税种是()

A、消费税B、关税C、营业税D、增值税

25、从公平原则出发,所得税最适合采用的税率是()。

A、比例税率B、全额累进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D、定额税率

26、从价税与从量税是按照下列那个标准进行的分类( )。

A、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B、按税收管理体制

C、按课税标准D、按课税对象的性质

27、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

A、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B、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

C、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

28、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哪一个项目不需要劳动者在劳动期间承担缴费的义务,而只由雇主独自承担缴费的义务()。

A、养老保险B、工伤保险C、失业保险D、医疗保险

29、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信用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是()。

A、税收B、规费C、上缴利润D、发行公债

30、下列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手段)的是()。

A、税收B、公共支出C、国家预算D、利率

31、一种税区别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A、纳税人B、征税对象C、课税依据D、税率

32、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

A、发行的依据或担保物不同B、发行的利率不同

C、发行的方式不同D、发行的机构不同

33、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

A、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B、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

C、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

34、消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

A、社会成员都必须提供等价的费用  B、社会成员都不必付出任何代价

C、社会成员都可以“免费搭车”   D、需要社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35、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可将税收分为()。

A、从价税与从量税B、价内税与价外税

C、直接税与间接税D、国内税与涉外税

36、我国现行商品税制的核心税种是()

A、消费税B、关税C、营业税D、增值税

37、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决算

38、政府职能的(),是指该由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财政没有办或者没有办好。

A、越位  B、错位  C、缺位  D、补位

39、下列项目中,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补助支出B、捐赠支出C、行政管理支出 D、债务利息支出

40、从公共产品的特点来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而进行筹资的最佳财政收入手段是(  )。

A、政府债务   B、国家税收   C、企业利润    D、政府收费

三、多项选择题

1.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主要包括()。

A.竞争性产业B.排他性的设施

C.非竞争性产业D.非排他性设施

E.短缺资源

2.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手段有()。

A.行政法律手段B.经济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D.道义劝说

E.实行单一规则

3.从定价政策看,公共定价包括的内容有()。

A.纯公共定价B.管制定价

C.市场定价D.价格管制

E.供求定价

4.目前各国采用的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有()。

A.最低费用选择法B.“成本——效益”分析法

C.公共定价法D.成本价格法

E.市场价格法

5.行政管理支出包括(  )。

A.行政支出B.公安支出

C.卫生支出D.司法检查支出 

E.外交支出

6.文教科卫支出包括(  )。

A.教育支出B.科学研究

C.卫生事业D.外交支出

E.公安支出

7.传统体制下,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A.集体所有制单位B.国有单位

C.抚恤支出D.社会福利救济费

E.自然灾害救济费

8.补助支出主要包括()。

A.捐赠支出B.社会保障支出

C.财政补贴支出D.债务利息支出

E.投资性支出

9.关于基尼系数的表述,正确的有()。

A.系数越接近1表明贫富差距越大B.系数越接近1表明贫富差距越小

C.系数越接近0表明贫富差距越小D.系数越接近0表明贫富差距越大

E.是一个相对数

10.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原因是()。

A.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价格B.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

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D.对企业减税让利

E.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

11.在征税过程中,可按征税对象性质的不同将税收划分为()。

A.流转税类B.财产税类

C.所得税类D.资源税类

E.农业税类

12.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我国提出了新的税收原则,具体包括()。

A.财政原则B.适度原则

C.经济原则D.社会原则

E.行政原则

13.税收效应可分为()。

A.征收效应B.生产效应

C.分配效应D.收入效应

E.替代效应

14.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有()。

A.供求弹性B.税种

C.课税范围D.与利润增减的关系

E.价格自由浮动

15.按照预算形式,可以将其分为()。

A.单式预算B.复式预算

C.零基预算D.增量预算

E.项目预算

16、目前各国采用的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有()。

A、最低费用选择法B、“成本——效益”分析法

C、公共定价法D、成本价格法

E、市场价格法

17、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主要包括()。

A.竞争性产业B.排他性的设施

C.非竞争性产业D.非排他性设施

E.短缺资源

18、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手段有()。

A.行政法律手段B.经济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D.道义劝说

E.实行单一规则

19、从定价政策看,公共定价包括的内容有()。

A.纯公共定价B.管制定价

C.市场定价D.价格管制

E.供求定价

20、目前各国采用的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有()。

A.最低费用选择法B.“成本——效益”分析法

C.公共定价法D.成本价格法

E.市场价格法

21、行政管理支出包括(  )。

A.行政支出B.公安支出

C.卫生支出D.司法检查支出 

E.外交支出

22、文教科卫支出包括(  )。

A.教育支出B.科学研究

C.卫生事业D.外交支出

E.公安支出

23、传统体制下,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A.集体所有制单位B.国有单位

C.抚恤支出D.社会福利救济费

E.自然灾害救济费

24补助支出主要包括()。

A.捐赠支出B.社会保障支出

C.财政补贴支出D.债务利息支出

E.投资性支出

25、关于基尼系数的表述,正确的有()。

A.系数越接近1表明贫富差距越大B.系数越接近1表明贫富差距越小

C.系数越接近0表明贫富差距越小D.系数越接近0表明贫富差距越大

E.是一个相对数

26、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原因是()。

A.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价格B.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

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D.对企业减税让利

E.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

27、在征税过程中,可按征税对象性质的不同将税收划分为()。

A.流转税类B.财产税类

C.所得税类D.资源税类

E.农业税类

28、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我国提出了新的税收原则,具体包括()。

A.财政原则B.适度原则

C.经济原则D.社会原则

E.行政原则

29、税收效应可分为()。

A.征收效应B.生产效应

C.分配效应D.收入效应

E.替代效应

30、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有()。

A.供求弹性B.税种

C.课税范围D.与利润增减的关系

E.价格自由浮动

四、判断题

1、公平和效率是矛盾的,在市场经济初期应侧重效率,同时兼顾公平。

2、财政的收入再分配主要是指功能收入分配。

3、政府投资即指政府的无偿拨款。

4、财政补贴与相对价格的变动了解在一起。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它在GDP及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大有提高,它所提供的财政收入也同步增长。

6、在我国共享税中,所有的税种都是按比例划分的,只不过是比例不同罢了。

7、由于所得税的弹性较大,因而政府在经济萧条时期通过提高所得税税负水平,来调节经济的运行。

8、长期公债可以成为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的重要手段。

9、历年制与跨年制的区别是:

历年制只编一年之内的预算,跨年制编制预算的时间超过一年,即跨过一年。

10、物质生活质量提高是财政政策目标之一。

11、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不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

12、财政的收入再分配主要是指功能收入分配。

13、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是有所下降的。

14、财政补贴不影响资源配置结构。

15、从现状分析,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主要原因是一部分制度内收入急剧增长。

16、在诸多税制要素中,税率是影响并决定政府税收和纳税人负担的最主要因素.

17、由于所得税的弹性较大,因而政府在经济萧条时期通过提高所得税税负水平来调节经济的运行。

18、国债实质属于延期的税收。

19、历年制与跨年制的区别是:

历年制只编一年之内的预算,跨年制编制预算的时间超过一年,即跨过一年。

20、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供给。

21、公平和效率是矛盾的,在市场经济初期应侧重效率,同时兼顾公平。

22、财政的收入再分配主要是指功能收入分配。

23、政府投资即指政府的无偿拨款。

34、财政补贴与相对价格的变动了解在一起。

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它在GDP及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大有提高,它所提供的财政收入也同步增长。

26、在我国共享税中,所有的税种都是按比例划分的,只不过是比例不同罢了。

27、由于所得税的弹性较大,因而政府在经济萧条时期通过提高所得税税负水平,来调节经济的运行。

28、长期公债可以成为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的重要手段。

29、历年制与跨年制的区别是:

历年制只编一年之内的预算,跨年制编制预算的时间超过一年,即跨过一年。

30、物质生活质量提高是财政政策目标之一。

五、简答题

1、税收的形式特征。

2、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4、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5、国债的功能。

6、分析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7、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8、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的主要表现。

9、简述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区别。

10、公债偿还的资金来源。

11、我国分级预算体制主要的内容?

12、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有哪些?

13、简述政府干预失灵的原因和表现。

14、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15、与非政府部门相比,政府投资有那些特点?

16、简述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区别。

17、简述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

18、简述税收的基本特征。

19、简述“越位”和“缺位”的区别。

20、简述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

六、论述题

1、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2、我国现阶段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分别采取什么样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调节。

3、根据我国国情,试分析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4、2005年我国全国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比2004年增长19.8%。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影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增长的因素。

5、结合国情,阐述我国正确处理征税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6、试论述为什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如何配合?

7、试论税负转嫁与归宿和商品供求弹性的关系。

8、试论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