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的界定.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6536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的界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的界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的界定.doc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的界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的界定.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的界定.doc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的界定

《辞海》中对“错误”的定义是“不正确的”。

西方学者,从古代的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洛克、贝克莱等人都认为错误在本质上是一种“不符合”或“不一致”。

这里所谈“错误”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

即师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也指合理性错误。

(二)错误资源

错误资源就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学生发生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双边互动,在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

课堂错误资源化,是指课堂学习错误向教学资源转换的动态演变过程,即在一定观念支配下,把课堂中的错误当作一种教学资源,为开展教学活动、解决教学问题服务,变“错误”为资源,有效利用,化腐朽为神奇。

(三)有效利用

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前预设错误资源,善于捕捉课中错误资源,善于课后反思错误资源,将学生的学习错误当作一种教育的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

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意识,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反思一下错题错在哪里?

为什么错?

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纠错,让错误发挥最大的育人功效。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

“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其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

”学生的认识必然有一个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包括出现一定的错误和反复。

为此,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错误应当采取更为理解的态度,不应简单地予以否定,而应努力发现其中的合理成分和积极因素。

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

有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教师就应十分注意如何提供或创造适当的外部环境来达到这个目的。

建构主义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意义的生成,强调学习者通过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理解、发展智能,建构自己的“经验现实”。

学习不是知识经验由外向内的“输入”,而是学习者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

(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

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错了,也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了,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处于自相矛盾的地步。

最后,从苏格拉底的引导和暗示中得出苏格拉底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三)多元智能理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

因此,我们的课堂里再也不应该有“笨学生”的存在,只有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的聚集。

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应该树立“对症下药”的教育观。

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四)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颇有影响。

桑代克把学习中出现错误当作是一种必然的过程,认为人正是在纠正形形色色的错误中才获得了真知。

四、研究对象

选取本校低、中、高每个年级段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比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