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6783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学科双休日检测学生版Word文档格式.docx

甚至有临床案例证明,一些精神病患者在听了这首歌以后都会开心大笑。

音乐评论家则表示,《江南Style》恰好和近年来风靡欧美主流音乐界的电子乐潮流相吻合;

而其副歌部分,则又是韩国音乐风格。

二者相结合产生出奇妙的效应。

此外,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都为《江南Style》的流行推波助澜。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无论人们将《江南Style》分析得多么透彻,都无法决定乃至预料下一首神曲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

流行文化的诡异之处就在于,没有一种成功可以复制。

1、下列关于“《江南Style》”的理解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韩国舞曲《江南Style》的点击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便超过3亿次,而此前没有任何一个视频的点击数超过一亿次。

B.整首歌的MV大部分都在江南地区(韩国首尔的汉江以南地区)取景——游艇、沙滩、桑拿房、旅游巴士等,俨然一幅奢华生活的扫描图。

C.它从本土迅速蹿红全球,在美国和英国分别成为本月第一周单曲专辑排行榜冠军和10月4日第41期公告牌榜单的第二名。

D.各国从明星到草根竞相模仿《江南Style》,“小甜甜”布兰妮、罗宾•威廉姆斯甚至连奥巴马也未能脱俗加入了模仿大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尽管江南地区以经济奇迹姿态出现,但许多韩国人却认为它像一个抛弃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暴发户,从而心怀不满,这种情绪在《江南Style》里得以找到共鸣。

B.韩国各路研究者们倾向于认为是音乐本身让神曲一炮而红,而韩国以外的人们似乎对MV里“鸟叔”独创的“骑马舞”更感兴趣。

C.《江南Style》的节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几乎同步,这也正是感觉最为兴奋的瞬间,于是不少人听歌时莫名地就有了跟着节拍一起舞蹈的冲动。

D.歌曲通过简单的重复节奏来刺激身体反应和自律神经系统,其高潮部分能激发出人们摆脱心理压抑和格式化生活的本能,只要一听《江南Style》,连一些精神病患者都会开怀大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歌词里“我”是一个“高帅富”,但在MV里,“我”却是一个做着成为江南名流的黄粱美梦的“屌丝”,这种意味十足的讽刺其实是在质疑江南地区引领的物质至上的生活观念。

B.在音乐评论家看来,《江南Style》的音乐风格既没有违背韩国歌迷的偏好,又贴合了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受众的音乐审美趣味。

C.尽管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但因为全球共同存在着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等因素,才使《江南Style》得以在全球流行开来,尤其是MV里“鸟叔”独创的“骑马舞”。

D.多重因素造就了“《江南Style》现象”,但无论人们将《江南Style》分析得多么透彻,都无法复制出下一首神曲,这就是流行文化。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

故南阳太守黄子廉之后也,枝叶分离,自祖迁于零陵,遂家焉。

盖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

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于凡庸,常以负薪余间,学书疏,讲兵事。

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

孙坚举义兵,盖从之。

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

坚薨,盖随策及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

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

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

教曰:

“令长不德,徒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

今贼寇未平,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①谬误。

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

”初皆怖威,夙夜恭职;

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

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

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

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

盖曰:

“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

”遂杀之。

县中震栗。

后转春谷长,寻阳令。

凡守九县,所在平定。

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

盖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

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②床中。

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

“此公覆声也。

”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

拜武锋中郎将。

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

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尽归邑落。

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

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

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

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

又图画盖形,四时祠祭。

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

(选自《三国志·

吴书十》)

【注】①擿(tì

):

揭发。

②厕:

侧,旁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北走董卓走:

投奔

B.诸山越不宾宾:

礼貌

C.渐容人事容:

包容

D.山越怀附怀附:

心怀不轨

5、以下各组句子中,总体上最能表现出黄盖“文治武功”的是()

①学书疏,讲兵事②南破山贼,北走董卓③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④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⑤建策火攻⑥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

A.①④⑤B.②⑤⑥C.③④⑤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黄盖年幼之时便品尝到生活的艰辛困苦,早年就失去了祖父,遭遇凶险苦难,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他胸怀大志。

B.黄盖年轻之际非常关心用兵打仗之事,在日后为东吴孙氏政权效力之时常常披甲上阵,深入惨烈的战场,可谓勇猛之将。

C.在山越之地常有叛乱之时,黄盖主动请缨治理山越之地,并最终以严格的治理之举实现了该地的稳定。

D.黄盖在赤壁之战中中箭落水,后被吴军韩当救起,才得以生还。

后因战功显赫,被封为武锋中郎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令长不德,徒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

(5分)

(2)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11分)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①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已②,碧玉调将空好音③。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④。

【注释】①汪元量:

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

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

②黄金台:

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

③碧玉:

“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

碧玉,汝南王妾名。

”(《乐苑》)

④劲气:

寒气。

8、“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

(5分)

9、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

(3),,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大师的由来

[法]安·

莫洛亚

画家比埃·

杜什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了。

这时,小说家保尔·

葛雷兹走进画室,看

他朋友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

“不行!

那一位惊愕之下,抬起头来,停下不画了。

“不行!

”葛雷兹又嚷道,“不行!

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

你有技巧,有才能,为人正派。

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现在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多。

没成名的,不走运的,成千累万,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靠苦功,靠真诚。

“咱们说正经的。

那些蠢货,想要刺激他们一下,非得干些异乎寻常的事。

宣布你要到北极去作画啦,上街穿得像埃及法老一样啦,开创一个画派啦……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白色或黑色、圆形或方形……只用红黄两色作画……”

这时,飘来一缕奇妙幽微的清香,宣告涅夫斯卡夫人的到来。

这是一位美艳的波兰女子,她那深紫色的眼睛使比埃·

杜什赞赏不已。

她订有几份名贵的杂志,这些刊物都不惜工本精印三岁孩童的杰作。

她坐下,把腿搁在长沙发上,瞅了一眼画布,顺便摇晃了一下金黄色的秀发,娇媚地一笑:

“昨天,我看了个展览,”她的嗓音珠圆玉润,柔婉娇媚,“那是关于全盛时期的黑人艺术。

噢!

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画家送上一张自己颇感得意的肖像画,请她鉴赏。

“蛮好。

”她轻轻吐出俩字,婉转的,娇媚的,然后,留下—缕清香,走了。

比埃·

杜什抄起调色板,朝屋角扔去,颓然坐倒在沙发上:

“我宁可去当保险公司跑街的……帮闲们只知瞎捧,走红的全是画匠。

那些搞批评的,不看重大师,一味提倡怪诞。

我受够了,不干了!

葛雷兹听毕,点上一支烟,想了半天,说道:

“你能不能这样做,向涅夫斯卡夫人,向其他人,郑重其事地宣布,这十年来,你一直着意于革新画法……我写两篇文章,登在显著位置,告诉知识界的俊彦名流,说你开创了一个肖像分解画派。

在你之前,所有肖像画家,出于无知,都致力于研究人物的面部表情。

这真是愚不可及!

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是他在我们心中唤起的意念。

因此,画一位上校,就应以天蓝和金黄两色作底,打上五道粗杠,这个角上画匹马,那个角上画几只蟋蟀。

实业家的肖像,就用河边的树、街上的人流来表现。

杜什,就得拿这些去应市,懂吗?

这种肖像分解画,一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

画家惨然一笑:

“一小时里都画得出……可是我不会胡说八道。

“那好办,老兄。

有人向你请教,你就不慌不忙,点上烟斗,朝他脸上喷一口烟,来上这么一句,‘难道你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

“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也没有,”葛雷兹说,“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高明。

你等着让他们发现、介绍、吹捧吧……”

两个月后,杜什的画展,在一片赞叹声中胜利结束。

美丽的涅夫斯卡夫人,那么柔婉娇媚,珠圆王润,香气袭人,跟着她的新名人,寸步不离。

“噢,”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哎,亲爱的,真是惊人之笔,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画家略一停顿,点上烟斗,喷出一口浓烟,说道:

“难道你,夫人,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一位有名的画商,抓住画家的袖子把他拉到墙角,说道:

“好家伙,真有你的!

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

我每年向你买进50幅画……行不行?

等最后一位观众离去,葛雷兹把门关上,兴高采烈,把手往袋里一插,“哎,老兄,”他说,“你信不信,他们全给骗了!

我原就以为人类是愚蠢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

他抑制不住地狂笑起来。

画家皱皱眉头,突然喝道:

“你这蠢货!

“蠢货?

!

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

“是的,葛雷兹,你是蠢货。

这种画自有深意……”小说家愣住了。

“真高明!

”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劝你改弦更张,用新方法作画的?

你能说说它们的深意在哪儿吗?

“难道你,”比埃·

杜什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答道,“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六自然段画线句中作者用“名贵”“杰作”等词语,有力地讽刺了涅夫斯卡夫人生活富足但艺术见识肤浅,同时也对当时社会上急功近利、追求怪异的艺术氛围进行了嘲讽。

B.文中加点词“蛮好”表达肯定的意思,表明涅夫斯卡夫人对还不出名的画家的肖像画的认可;

而“炮制”一词则是小说家保尔·

葛雷兹要求画家制作肖像分解画,拿出高质量的有创意的作品。

C.这篇小说充分运用内心独白、梦境幻觉、环境景物衬托等方式描写人物心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D.小说结尾,画家用小说家教的话回敬小说家,增强讽刺力量,突出了画家成功之后忘乎所以,根本不把小说家放在眼里;

也表明画家胡乱作画,找不出画作的深意,搪塞应付。

E.这篇小说以动作性对话披露人物的心理活动,表达人物的愿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得情节曲折、紧张,扣人心弦。

(2)结合作品内容,品味文中画线句的不同意味。

①画家皱皱眉头,突然喝道:

“你这蠢货!

②(画家)一字一顿地说:

(3)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刻画涅夫斯卡夫人形象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4)画家比埃·

杜什是怎样成为“大师”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

辜鸿铭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

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许人也?

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是一个标准的东西南北人。

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

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翻译成英文和德文。

凭三寸不烂之舌,向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

与文学大师列夫·

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

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

“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

”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

“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香了吗?

”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鸿铭。

毛姆的朋友就给辜鸿铭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其前来。

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他的小院。

一进屋,辜鸿铭就不客气地说:

“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就非来不可。

”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公开对学生们说:

“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

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良敦厚的品德,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

”在那个时候,他还称西方为“四夷之邦”。

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

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须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

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

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

  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他以狂放来保护强烈自尊的方式。

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街市当中遍挂“童叟无欺”四字,常对他说:

“于此四字,可见中国人心欺诈之一斑。

”辜鸿铭顿时语塞,无以自遣。

实际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

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

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

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

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哄堂大笑,他却平静地说:

“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辜鸿铭既是一个博学多才、言辞敏捷、具有强烈民族自尊的、了不起的人,也是一个顽固守旧、行为狂放的怪老头。

B、文中多处引用辜鸿铭的语言来表现他的性格和思想,第4自然段中他在北京大学的讲话,蕴含着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

C、面对西方人的嘲笑与无礼,辜鸿铭总是针锋相对,坚决反击,毫不留情,这令西方人对辜鸿铭很反感。

D、文章第5段承上启下,既揭示了上文人物言行反映的深刻思想,也阐明了下文人物狂放态度的根源,使文章内容收放自如。

E、辜鸿铭努力捍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受到世界各国学者文人的尊敬,却在国内屡遭自己同胞和学生的嘲笑误解。

(2)从文章后5段看,辜鸿铭的“了不起”和“怪”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3)结尾一段中辜鸿铭的话“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有什么妙处?

(4)文中有“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之句,辜鸿铭生活的时代对他有什么影响?

你认为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带给我们的影响是什么?

第II卷表达题

4、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只要读完一本书就去总结一本书,只要做成一件事就去总结一件事,长此以往,这样的领导干部就会逐渐积累出一套自己的东西,经验就会逐步丰富起来。

B.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C.中国小说史上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相媲美,这是毋庸置疑的,《红楼梦》也不例外。

D.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心不古,人们冲破了条条框框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干,求实创新,祖国面貌焕然一新。

1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A.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B.2011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光伏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市场萎缩、订单减少、融资困难以及部分国家减少上网电价补贴等因素影响,出现企业运营困难,各地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

C.是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否提高了农民的主题意识,是否使农民对新农村的感觉比以前好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D.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网络文学写作者超过200多万人,每年有六七万部左右的作品被签约;

全国网络文学用户达1.94亿,超过了电子商务用户。

15、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纸面”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③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④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已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⑤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⑥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A.③④⑤①⑥②B.⑥②④⑤①③C.⑥②⑤③④①D.③④⑥②①⑤

16、读下面的材料,请用简明的语言分条概括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5分)

2012年10月11日,瑞典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多年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并出版相关著作的作家万之认为,长期以来,莫言的作品如《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等都很为瑞典文坛所看重,而其由瑞典汉学家陈安娜女士翻译的巨著《生死疲劳》今年刚在瑞典成功出版,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

批评家严锋称其作品“恣肆汪洋,元气充沛,想象力惊人,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都有强烈的关怀,挖掘很深,很有现代性,堪称世界级。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表示,如果继我之后还有亚洲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话,我看好莫言。

作家麦家、方方、主持人崔永元等人也力挺莫言获奖。

从媒体采访获悉,记者对莫言的获奖这样评述:

莫言是贴地气的中国本土作家,很基层,很民间,很责任;

细腻表达人类的普世价值——爱和恨,和平与友善。

有人请莫言推荐他自己的一部作品,莫言推荐了今年在瑞典出版的《生死疲劳》,“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

”他说,首先,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

其次在本书中,他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小说中人跟动物之间可以自由地变化,通过动物的眼睛来观看中国最近50年来社会、历史的变化”。

17、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这段文字重组为三个句子,每句均以“静”字开头。

中国古典园林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都要以“静”为自己的独特韵律。

有了“静”,全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

而失去了“静”,它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了。

5、写作(60分)

最近有个热词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