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6874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0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docx

八下生物学期备课

八年级下册生物学目录

学期备课………………………………………2

单元备课………………………………………5

第八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9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0

第三节鸟的生殖和发育…………………………11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13

第二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4

第三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6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18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20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22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23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25

第八单元复习…………………………………………27

第九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

第一章生物的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30

第二节从种到界……………………………………31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

第一节认识生物的多样性…………………………33

第二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4

第九单元复习……………………………………………36

禹村中学教师学期备课

学科

生物

年级

时间

2017.08

学生通过前七个单元的学习,已经对生物圈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呢?

生物圈中众多的生命形式是如何产生、延续和发展的呢?

这就是第七单元要探讨的问题。

可见第八单元与前七个单元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第八单元从三个层次揭示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教材也相应地分为三章。

(1)生殖和发育。

通过生殖实现亲代与后代个体之间生命的延续;通过发育实现个体一生中生命的延续。

(2)遗传和变异。

生命的延续本质上是遗传信息的传递。

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从而使物种在维持稳定的基础上不断进化成为可能。

(3)进化。

进化论是在更为宏大和久远的视野中来考察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以时间为纵轴,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横轴,探讨生物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的发展变化。

第九单元首先讲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概况,接着又介绍了我国野生生物资源的特点和野生生物资源面临的威胁及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最后讲述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增强人类自我保护意识的认识,这无疑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上学年学习,八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

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对学习生物学这科不够重视,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认真完成,没有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

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学很感兴趣,对老师布置的课外实验能按时完成,积极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

2、举例说出昆虫、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3、阐述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4、遗传性状的概念。

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5、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6、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概念以及性别决定的方式。

7、变异的概念,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之间的区别。

8、说出生命起源的过程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9、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10、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11、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12、生物分类原则、等级和基本单位

13、说出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三个层次,概述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14、说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15、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周次

时间

进度

1.2周

2017.9.1-9.8

八单元一章1、2节

3.4周

9.11-9.22

一章3节、二章1节

5.6周

9.25-10.6

二章2节

7.8周

10.9-10.20

二章3、4节

9.10周

10.23-11.3

二章5节、期中复习

11.12周

11.6-11.17

期中复习、考试

13.14周

11.20-12.1

三章1、2节

15.16周

12.4-12.15

三章3节、九单元一章1节

17.18周

12.18-12.29

一章2节、二章

19.20周

2018.1.4-1.12

期末复习、考试

1.充分进行独立备课: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

2认真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教学难点的突破措施;

3课堂环节安排紧凑,狠抓实效。

4课下及时反馈矫正。

5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6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所发展。

7每个单元测验一次,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8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禹村中学教师单元备课

年级

学科

生物

单元

时间

2017.08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

2、举例说出昆虫、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3、阐述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4、遗传性状的概念。

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5、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6、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概念以及性别决定的方式。

7、变异的概念,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之间的区别。

8、说出生命起源的过程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9、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10、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昆虫、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3、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概念。

4、变异的概念,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之间的区别。

5、说出生命起源的过程、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以及生物进化的原因。

6、概述自然选择学说

教学难点:

1、举例说出昆虫、两栖类、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阐述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4、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概念。

5、变异的概念,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之间的区别。

1.第一章第1节1课时

2.第一章第2节1课时

3.第一章第3节1课时

4.第二章第1节1课时

5.第二章第2节1课时

6.第二章第3节1课时

7.第二章第4节1课时

8.第二章第5节1课时

9.第三章第1节1课时

10.第三章第2节1课时

11.第三章第3节1课时

 

第八单元从三个层次揭示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教材也相应地分为三章。

(1)生殖和发育。

通过生殖实现亲代与后代个体之间生命的延续;通过发育实现个体一生中生命的延续。

(2)遗传和变异。

生命的延续本质上是遗传信息的传递。

亲代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的主要不是子代维持生命所需要的物质(这些物质要靠从外界吸收),而是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从而使物种在维持稳定的基础上不断进化成为可能。

(3)进化。

进化论是在更为宏大和久远的视野中来考察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以时间为纵轴,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横轴,探讨生物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的发展变化。

遗传是通过生殖而实现的。

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选择相互作用,导致生物的进化。

可见,这三章内容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1、备课深入细致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平时认真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

在制定教学目的时,我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课堂上的情况

本学期的内容与学生身体发育密切相关,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学习有着很高的兴奋性,也充满的好奇心,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所以,我在教学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

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

虚心向师傅、其他老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充分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创新,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生物教师而不懈努力。

禹村中学教师单元备课

年级

学科

生物

单元

时间

2017.08

1.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生物分类原则、等级和基本单位

3.说出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三个层次,概述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4.说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5.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生物分类的方法;

4.生物命名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3.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

1.第一章第1节1课时

2.第一章第2节1课时

3.第二章第1节1课时

4.第二章第2节1课时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中学生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其行为的基础之一,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其认识和行动的必然结果。

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并且应当身体力行。

因此,第九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在本册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和发展,是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行为,同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运用图示逐次演示,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条理化,既便于学生记忆,又可加深理解;

2、通过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以优带差,共同提高全体学生的成绩。

3、通过对重点知识教学,逐步教给学生生物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4、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于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同时加大练习量,帮助同学们尽快、熟练地掌握只是。

周次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赵培佩

课题

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教学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通过观察思考,能够描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3.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

4.理解无性生殖的优点

教学重点

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教具准备

挂图、课件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出示目标(明确重难点)

二、情景引人

三、自主预习,补充知识点。

见《综合能力训练》知识通览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阅读课本P2—5回答:

1、什么是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2、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3、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哪些?

4、区分接穗与砧木,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什么?

五、当堂达标:

见《综合能力训练》

六、归纳总结: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周次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赵培佩

课题

第一章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

的概念和过程;

教学重点

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教具准备

挂图、资料分析、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出示目标(明确重难点)

二、情景引人

三、自主预习,补充知识点。

《综合能力训练》知识通览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组织学生观看蚕发育过程的录像或幻灯片,讨论以下问题:

1.家蚕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

2.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还有哪些动物与家蚕发育过程相似?

3.蝗虫的生殖发育与家蚕有什么不同?

五、当堂达标:

见《综合能力训练》

六、归纳总结: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周次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赵培佩

课题

第一章第三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知道鸟卵的基本结构,了解其功能.

2.通过观察能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认同鸟类与人类的关系,确立保护自然环境和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重点

1.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

用正确的观察方法认识鸟卵的复杂结构

教具准备

挂图、资料分析、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出示目标(明确重难点)

二、情景引人

三、自主预习,补充知识点。

《综合能力训练》知识通览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阅读课本14-15页图文,总结:

鸟类的发育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繁殖包括哪些行为?

 

(二)小组动手观察鸡卵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各有什么功能?

 

2.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雏鸡?

3.鸟卵结构复杂,有什么意义?

与鸟类的生活环境有关吗?

 

五、当堂达标:

见《综合能力训练》

六、归纳总结: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周次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赵培佩

课题

二章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学目标

1.说明细胞核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3.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学重点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学难点

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电教模型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出示目标(明确重难点)

二、情景引人

三、自主预习,补充知识点。

《综合能力训练》知识通览、重难点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阅读课本20-21页资料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试解释体细胞分裂时,亲子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什么保持不变?

(2)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有什么特点?

 

(3)资料3说明了什么?

 

(4)试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三者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基因?

与DNA什么关系?

五、当堂达标:

见《综合能力训练》

六、归纳总结: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周次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赵培佩

课题

二章二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相对性状。

2、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及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3、能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学重点

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学难点

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及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教具准备

多媒体等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出示目标(明确重难点)

二、情景引人

三、自主预习,补充知识点。

《综合能力训练》知识通览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阅读课本24-25页观察与思考讨论:

(1)尝试说出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2)举例说出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阅读课本25-26页资料分析讨论:

(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控制这个性状的是什么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3)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

 

五、当堂达标:

见《综合能力训练》

六、归纳总结: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周次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赵培佩

课题

二章三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并能利用图解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能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3.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

教学重点

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学难点

能利用图解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教具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电教模型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出示目标(明确重难点)

二、情景引人

三、自主预习,补充知识点。

《综合能力训练》知识通览、重难点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阅读课本28页观察与思考,讨论:

(1)生殖细胞内染色体与体细胞的相比有何不同?

(2)与亲代细胞哦相比,受精卵内染色体与基因组成有何不同?

(3)联系染色体、DNA、基因、性状的关系,说说后代为什么具有父母双方的性状。

(二)阅读教材第32页至第34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⑴孟德尔在高豌豆和矮豌豆的杂交实验中,选取了什么样的豌豆作为种子?

⑵孟德尔采用了什么实验方法?

⑶孟德尔在高豌豆和矮豌豆的杂交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⑷相对性状有________和________之分。

例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________,矮是________,杂交的后代只表现____不表现_____。

⑸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用_____表示;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______或_______两种。

⑹基因组成是Dd的,d控制的性状是否表现?

是否遗传?

五、当堂达标:

见《综合能力训练》

六、归纳总结: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周次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赵培佩

课题

二章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教学目标

1了解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知道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3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难点

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教具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出示目标(明确重难点)

二、情景引人

三、自主预习,补充知识点。

《综合能力训练》知识通览、重难点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认真观察课本35页给出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男女各有一对染色体和其他22对染色体明显不同,被称为性染色体,请问是那一对?

 

2.想一想,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

男性有几种精子?

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3、结论:

人的性别差异是由_______决定的。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男性体细胞在产生精子时,就性染色体而言,可产生两种精子,一种是含有__________的精子,一种是含有__________的精子;女性体细胞在产生卵细胞时,就性染色体而言,只可产生一种卵细胞,即含有__________的卵细胞。

2、生物体性状的遗传是由什么控制的?

人的性别决定与什么有关?

 

3、阅读课本36-37页,分析并完成37的图解,来证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在这个过程中能形成__________种受精卵,男女比例为__________。

五、当堂达标:

见《综合能力训练》

六、归纳总结: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周次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赵培佩

课题

二章五节生物的变异

教学目标

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影响的原因。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影响的原因。

教具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电教模型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出示目标(明确重难点)

二、情景引人

三、自主预习,补充知识点。

《综合能力训练》知识通览、重难点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

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分小组就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这一内容分别提出本组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假设。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

2、制定并实施计划

小组成员围绕问题制定实施方案,并分工合作进行方案的实施。

制定方案:

3、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

交流将各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和交流,并说明本组的试验结论。

4、想一想

(1)从花生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的数量分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如果小花生种在肥沃土中,大花生种在贫瘠土中,结果怎样?

依据是什么?

 

(3)从大花生中选择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都是大的吗?

为什么?

 

5、小结请归纳

(1)通过探究花生子粒的大小,使我们明白,生物的变异首先决定于     不同,同时也受     的影响。

(2)变异是由于      改变或     的影响产生的,遗传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的变异可以遗传,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二认识优良育种的过程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

(1)高产奶牛的培育是由于              。

(2)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培育是由于          。

(3)太空椒的选择培育是由于              

五、当堂达标:

见《综合能力训练》

六、归纳总结: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周次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汤存玉

课题

三章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