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x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计划
本单元“生活中的大数”,这部分内容除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感受大数以外,还有近似数的概念以及估算和解决问题等。
素材的选择都是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问题,是名符其实的生活中的大数。
认识万以内的数,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也是学生建立初步数感的重要材料。
由于在二年级下学期已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等都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万以内的数以及数的应用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所以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选择商品价钱、购物等素材,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完成本单元知识的学习。
教材编排特点
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识数的基础,本单元的标题为“生活中的大数”,体现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由于数的范围的扩大,本单元一开始就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作为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基础。
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亲自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并进行交流,使学生充分感受大数的意义。
2.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
,如让学生数一数、写一写、比一比、估一估、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并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本单元教材设计了多种情境,在紧张有趣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材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和计算的不同意义,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2.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能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1/14
3.能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估算,能表达解决问题及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4.能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了解可以用数描述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万以内数的组成。
感受一万的实际意义。
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
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2.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估算,能表达解决问题及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9课时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计划
乘法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但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能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的情景进行计算;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学好计算对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这部
2/14
分知识,学生不仅能够学会运算技能,而且可以拓展数学视野和应用数学的空间。
为了让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提供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试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
无论是新课题的引入还是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力求创设启发性问题情境,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对于新课的引入,大都是借助卡通朋友的话,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的机会。
这些都为学生创造了试验、交流、观察、探索、推理和归纳的平台。
这样的教材编排,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计算方法。
通过反映多种信息的、学生熟悉的情境和问题情境,使学生从中体会乘法的意义,在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会计算一位数两乘三位数。
单元教学目标:
1.会正确地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良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2.理解“0”的乘法。
3.解决实际问题——花篮中的数学。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发现教材中的数学信息,小组合作尝试用乘法知识解决问题。
再让学生通过交流,选出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案,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3/14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9课时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一)教学计划
对称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是这次课程改革加强的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安排的图形与变换的内容标准有三条:
⑴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⑵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⑶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在《大纲》教材中,也有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要求,具体内容一般安排在六年级圆的认识之后学习。
新教材不但把“对称”的知识移到了第一学段(1~3年级),而且增加了平移、旋转等图形变换的内容和要求。
这种改革的基本思考有三点:
第一,现实生活中,对称、旋转、平移的现象随处可见,学生对这些现象也很感兴趣;第二,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知对称、平移、旋转的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图形对称和平移,不会困难;第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发展。
考虑到对称现象和简单对称图形的作图要求对学生来说相对容易些,因此,本套教材先学习对称的内容,三年级下册再学习平移和旋转。
本单元的对称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变换知识的开始,教材通过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感受对称现象,认识对称图形,为以后学习其它的图形与变换的知识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感知对称现象和认识轴对称图形。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教材还设计了“有趣的剪纸”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即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并知道这一条折线就是对称轴;二是在“猜一猜,剪一剪”的活动中,通过提供轴对称图形的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三是让学生判断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案,以拓展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四是安排动手画一画、剪一剪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时,教师充分感知对称
4/14
的特点。
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多给学生展示有轴对称现象的图片,使学生从中充分感受对称的意义和图形中的美。
课下可以请学生收集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并组织全班进行展示交流活动。
二是多组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等活动,以增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验,做到有序,有效。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有价值的、有思考空间的练习,充分发挥练习的功能,减少学生练习的无效或低效劳动,提高练习的实效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交流和操作过程中感受并认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并判断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在观察、操作、描述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4.了解自然界和生活中有着很多的对称现象,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对称的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重点】
1.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能真正理解“对称”的含义,能用语言准确说出“对称”的概念。
2.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准确的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感受对称的美。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4课时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计划
5/14
除法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但笔算除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除以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除,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除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除法的难点。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能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的情景进行计算;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学好计算对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学生不仅能够学会运算技能,而且可以拓展数学视野和应用数学的空间。
为了让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提供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试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
无论是新课题的引入还是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力求创设启发性问题情境,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对于新课的引入,大都是借助卡通朋友的话,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的机会。
这些都为学生创造了试验、交流、观察、探索、推理和归纳的平台。
这样的教材编排,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计算方法。
通过反映多种信息的、学生熟悉的情境和问题情境,使学生从中体会乘法的意义,在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会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单元教学目标:
1.会正确地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6/14
3.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良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理解“0”的除法。
3.解决实际问题——住宿中的数学。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发现教材中的数学信息,小组合作尝试用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再让学生通过交流,选出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案,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9课时
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一)教学计划
混合运算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的运算”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是:
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结合《课标》中提出的“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要求,本套教材在关于混合运算内容的安排上突出了以下特点:
第一,同级混合运算结合有关计算单元安排,如,加减混合运算(包括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都是结合加减法的计算学习;第二,在知识内容构建上,打破“先学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在解决应用问题”的传统教材体系,而是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混合运算的编排和活动设计上,都是采取“呈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自主尝试解决——试着写成一个算式的这种过程来学习的。
计算工具在当今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已经相当普及了,人们已经不大需要使用纸笔进行大数目、多步数的计算。
但是,四则计算的原理与方法、混合运算的顺序、步骤仍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因为这些知识及其思想方
7/14
法是学生继续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更好地使用计算工具的前提,也是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载体。
学生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激发潜在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获得必须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通过相关的计算能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能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逐步积累活动经验,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本单元教材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在认识了小括号、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他们学会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并知道,在同级运算中,应按照“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运算顺序来计算。
本单元是第一次以单元的形式独立编排混合运算。
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消除学生接触新知识时的陌生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
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理解得不太好的同学,教师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结合本单元内容还安排了探索乐园。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
了解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与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
1.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2.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8/14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6课时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计划
本单元在课标中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
本单元知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学习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经历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基础上学习的。
主要内容包括:
周长的认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室外测量等内容。
我们先一起来比较一下《大纲》和《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
《大纲》中要求本单元要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概念,能够计算它们的周长。
《标准》中要求本单元要学生学会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从上述的要求中,我们发现《大纲》和《标准》有几点不同:
第一,《大纲》中的周长概念只涉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而《标准》强调“图形周长”不单单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二,《大纲》强调掌握概念(往往形成背诵概念),《标准》强调指出和测量(周长概念的表达和实际测量);第三,《大纲》要求能计算周长(用公式计算),《标准》强调探索并掌握公式(在计算周长的过程中探索,结合公式——形成模型)。
上述变化,反映了课程理念和价值观的不同,《大纲》重视的是学会、掌握周长公式,然后应用公式计算;《标准》重视的是基本“周长”概念的建立和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测量,然后再是写公式(形成模型)。
把探索和掌握作为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用公式计算。
本套教材将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与周长计算分开编排在两个学期(二年级下册安排了“四边形”单元),一方面加强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和认识,另一方面,重视“周长”的认识、周长概念的建立和测量,强调在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周长计算的过程中,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
按照这样的编排思路,本单元教材首先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小布艺,通过如何确定“小布艺花边的长”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合作研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引出周长的概念,并结合硬币面、课本封面、课桌面边线的长,进一步认识周长的含义。
在理解周
9/14
长概念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内容,通过个性化的计算方法的交流、讨论,大家来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最后教材设计了室外测量的实践活动,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于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首先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出发展开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最后应当让学生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如观察、估计、测量、比较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还要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应肯定不同的探究过程。
3.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体验
应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测量。
可以由学生主动选择测量工具和方式,并交流测量结果和体会。
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对一个量的估计十分重要,所以在课本中安排了估计校园内的花坛、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的周长的活动,进行这样的活动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是否愿意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是否能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估测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10/14
2.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与同伴合作解决测量问题,学会表达测量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
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4课时
第七单元吨的认识教学计划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千克、克,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内容包括:
认识质量单位吨,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表示物体的质量,以及对质量单位的整理和解决问题。
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不便于学生直接亲身体验和感知,因此,教材在内容上的选择上注意联系了学生的现实素材、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较为熟悉的事物和动物,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吨,如,通过用不同方法计算30名学生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1吨的实际意义。
结合生活中的熟悉的物品,使学生学会选用恰当的质量单位。
这部分教材在编排时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
1.多次体验,亲历中巩固观念的建立。
体验是经验中充满诗意与个性色彩的一种形态,是一种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
计量单位观念的建立,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米、分米、厘米等一些计量单位来说,体验不是一件难事,但如何让学生体验大计量单位的确很难,这也是教师觉得这样的课难上的根本原因。
课中设计了多次让学生体验的环节,“体验—感悟—再体验—再感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11/14
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把自己的感官充分作用于具体对象,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官与实践的刺激中使学生有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感受,加深对这些计量单位的感知。
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最后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些模糊、抽象的数学知识。
2.反复猜测,反差中强化观念的建立。
猜测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这一方法运用在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
课中设计了较多的“猜一猜”的环节,先让学生猜测,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计算或教师揭示答案来得到正确数据,让学生在猜测数据与真实数据的强烈反差中产生一种震撼,这样的心理活动往往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而可以强化大计量单位观念的建立。
安排一次又一次的猜想,也有意于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对学习有一个较好的提升过程,每一次的猜想都是对这些大计量单位观念的一次强化。
我们发现学生每一次猜想都比前面更加合理、更加接近正确答案,这说明学生在猜想时及时调起前面的学习内容,已作了较好的联想,而不是凭空胡乱猜测。
3.结合实际,运用中整合多元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这堂课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是根据这一要求来设计开展的。
通过与学生年龄、生活实际相符的内容设计,让他们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与生活的这种密切联系也可以使学生每当接触到这些事物时,就能调起对所学知识的回顾,以此来促进大计量单位观念的建立。
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始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自身及实际的密切关系,始终处于一种主动学、有兴趣学这样的学习状态中,教学的设计将新课标所要求的三维目标很好地整合起来。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感受并认识吨的过程,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对克、千克、吨进行简单的换算。
12/14
2.体会质量单位吨的实际意义,会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
3.能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并能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并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8课时
第八单元探索乐园教学计划
数学不仅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能提高人的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
找规律和搭配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好素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学号本单元的知识,让学生能够通过与同伴合作,结合一定的生活经验,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节,气球装饰方案。
教材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首先呈现了例题。
例题之后紧跟练习题,使学生及时反馈学习的成果。
13/14
第二节,搭配中的学问。
本节内容安排在第八单元第二课时,是要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首先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典型实例,搭配衣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这些衣服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接着通过练一练,对学生的搭配知识进行巩固。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气球装饰方案问题,经历观察、探索规律、自己设计方案的过程。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经历“数学化”的过程,适时地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气球装饰方案问题。
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
2.经历观察、探索规律。
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思考。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4课时
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