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7299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6 大小:9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6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6页
亲,该文档总共1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x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代码:

500003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

90学时,5分(其中讲课50学时,上机40学时)

先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

适用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主要任务是介绍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运算,语句结构及其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学会利用C语言解决一般应用问题,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程序设计基础。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上机操作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所以要特别强调讲授与上机操作相结合,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上机条件。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

C程序的基本结构、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

本课程的难点:

函数、指针

(二)课程内容

第1章C语言概述

1.C语言的简史与特点

2.一个简单的C语言程序

3.程序的编辑、编译、链接和运行

第2章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1.C数据类型概述

2.常量与变量

3.C的基本数据类型

4.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5.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6.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第3章 顺序程序设计

1.C语句概述。

2.赋值语句

3.数据输入输出的概念及在C语言中的实现

4.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

5.格式输入与输出

第4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1.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2.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3.IF语句

4.SWITCH语句

第5章C程序的循环控制

1.用while语句实现的循环控制

2.用do...while语句实现的循环控制

3.用for语句实现的循环控制

4.continue和break在循环控制中的作用

5.多重循环

6.goto语句

第6章数组

1.数组的基本概念:

元素、下标、类型、维数 

2.一维数组 

3.二维数组

4.字符数组与字符串

第7章函数

1.函数的定义

2.函数的返回值

3.函数的调用

4.函数的递归调用

第8章 指针

1.地址和指针

2.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

3.指针与一维数组

4.指针与字符串

5.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6.指向函数的指针

7.指针数组

8.指针与多维数组

9.指向指针的指针

第9章结构体与共用体

1.结构体类型的定义

2.结构体类型变量

3.结构体数组

4.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

5.用指针处理链表

6.共用体

7.枚举类型

8.用typedef定义类型

9.位运算

第10章 文件

1.文件概述

2.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3.文件的读写操作

4.文件的其它常用函数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一)实验教学的要求

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技能,程序调试、程序排错、程序维护等方法。

(二)实验安排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要求

学时要求

1

C程序运行环境

运行几个简单的C程序,掌握C语言的上机环境

熟练掌握

2

2

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掌握所学的数据类型、运算符,写出合法的表达式,并根据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编制简单的程序

熟练掌握

4

3

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

掌握赋值语句,掌握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种格式转换符

熟练掌握

4

4

分支程序设计的方法

学会正确使用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熟练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

熟练掌握

4

5

循环控制

熟练掌握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编写程序,加深对循环的理解

熟练掌握

6

6

数组

对一维、二维及字符数组进行定义和初始化,利用数组编制程序,理解数组定义的必要性。

熟练掌握

4

7

函数

学习函数的定义,区别函数的参数及函数的值、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掌握函数调用的方法并进行嵌套和递归调用。

熟练掌握

4

8

指针

清楚指针的概念,掌握几种指针的数据类型和指针运算

掌握

6

9

结构体、共用体

学会结构体变量及结构体数组的定义,掌握指向结构体变量及结构体数组的指针,利用指针处理链表;掌握共用体数据类型的特点。

掌握

4

10

文件

学会文件类型的定义及文件的操作;分析程序中常见错误和程序调试。

掌握

2

 

四、考核办法

1、本课程为考试课。

2、本课程考核方法为:

期末笔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实验20%,作业等10%)。

五、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

讲课学时

实验(训)学时

习题时数

第1章 C语言概述

2

2

第2章 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4

4

第3章 顺序程序设计

4

4

第4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4

4

第5章 C程序的循环控制

6

6

第6章数组

8

4

第7章 函数

6

4

第8章 指针

8

6

第9章 结构体与共用体

6

4

第10章 文件

2

2

合计

50

40

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教材名称

主编(著)姓名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C语言程序设计

谭浩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

(二)推荐参考书

参考书名称

主编(著)姓名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C语言实用程序设计100例

段兴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年

C语言程序设计

迟成文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年

 

制定:

庞倩超审稿:

汤化平审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

《实用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实用操作系统》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

62学时,4学分(其中讲课32学时,上机30学时)

先修课程:

计算机硬件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

适用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计算机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组成和主要功能,熟练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基本操作,能进行一般维护。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

进程概念、存储管理的常用策略、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

本课程的难点:

进程的概念、进程间同步与互斥、虚拟设备与虚拟存储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

1.1 操作系统的概念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1.3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征)

1.4 操作系统的类型)

第二章 处理机管理

2.1 进程的概念

2.2 进程的状态和组成

2.3 进程控制

2.4 线程的基本概念

2.5 进程调度

2.6 进程的同步与互斥

2.7 进程通信

2.8 死锁

2.9 Linux系统的进程管理

2.10 作业管理

第三章存储管理

3.1 存储管理的功能

3.2 实存管理

3.3 虚拟存储器管理

3.4 碎片与抖动问题

3.5 LINUX系统的存储管理

第四章 设备管理

4.1 设备管理概述

4.2 数据传送控制方式

4.3 缓冲技术

4.4 设备分配技术

4.5 I/O进程控制

4.6 Linux系统中的设备管理

第五章文件系统

5.1文件与文件系统

5.2 文件逻辑结构

5.3 文件物理结构

5.4文件目录

5.5 文件的操作

5.6文件的共享与保护

5.7 文件的完整性

5.8 外存空间的管理

5.9 LINUX的文件系统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一)实验教学的要求

通过上机实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中的原理、概念。

熟练掌握常用操作系统(Windows2000、Linux)的基本操作,能安装、维护常见操作系统。

(二)实验安排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要求

学时要求

1

Linux安装与基本环境

安装系统、常用操作命令

掌握其安装方法、熟练掌握常用操作命令

4

2

Linux进程管理

观察进程状态、对进程进行控制、编程实现进程的创建及通信

熟练掌握使用linux进程管理、掌握编写简单程序创建进程、实现进程通信

4

3

Linux存储管理

使用存储管理命令、编写页面淘汰算法模拟程序

熟练掌握Linux存储管理命令、掌握页面淘汰算法

4

4

Linux设备管理

使用设备管理命令

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

4

9

Linux文件系统管理

使用文件和文件系统管理的常用命令

熟练掌握LINUX系统的文件管理功能

4

11

Windows安装及基本操作

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掌握Windows安装及基本操作方法

4

12

Windows系统管理

用户和组管理、文件,磁盘和打印管理等

熟练掌握Windows的系统管理方法

6

四、考核办法

1、课程考试方式为:

笔试。

2、考试的评分标准为:

百分制。

其中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3、本课程的实践性环节考核方式为:

日常考核、提交实验结果相结合。

在整个课程考核中占20%。

五、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

讲课学时

实验(训)学时

习题时数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2

2

1

第2章 处理机管理

10

8

4

第3章 存储管理

8

8

3

第4章 设备管理

6

6

3

第5章 文件管理

6

6

3

合计

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教材名称

主编(著)姓名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操作系统

徐志明、陈千、刘葵、郑笑嫣

自编

2006

(二)推荐参考书

参考书名称

主编(著)姓名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操作系统原理教程

孟静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制定:

陈千审稿:

刘葵审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

《网页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网页设计》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

80学时,4学分(其中讲课40学时,上机40学时)

先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

适用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网页设计》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熟悉HTML语言;熟悉Dreamweaver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静态主页制作;掌握动态主页制作;了解交互式主页的制作等各种网页制作技术的基础理论,并通过上机练习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

设置超链接、框架结构、表单控件、页面导航

本课程的难点:

Java小应用程序、创建Java特效、网页插入脚本程序

(二)课程内容

第1章HTML基础

1.1HTML语言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

1.2元素与文档结构

1.3设置页面属性

1.4文本分段

1.5创建和测试WEB页

1.6发布WEB页

第2章图像与超链接

2.1Web页图像基础

2.2图像标记符IMG

2.3在页面中显示动画

2.4创建超链接

2.5使用图像映射

第3章表格框架

3.1创建表格

3.2表格的属性设置

3.3使用表格设计网页布局

3.4创建框架

3.5控制框架的显示效果

第4章表单与特殊对象

4.1创建表单

4.2创建表单控件

4.3设置控件的标签

4.4网页中的特殊对象

第5章CSS技术

5.1CSS入门

5.2在网页中使用CSS

5.3CSS样式定义

5.4CSS属性

5.5CSS过滤器效果

第6章JavaScript与DHTML技术

6.1使用客户端脚本

6.2JavaScript简介

6.3DHTML技术

第7章用Dreamweaver制作网页

7.1Dreamweaver基本操作

7.2创建并管理网站

7.3页面布局及修饰

7.4使用样式

7.5创建动态效果

7.5FLASH动画制作基础

7.6网页制作实例

第8章动态数据库页面设计基础

8.1设置Web服务器

8.2显示数据库记录

8.3生成主/详细页

8.4生成搜索数据库的页面

8.5维护动态页面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一)实验教学的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对网页制作各个功能有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要求掌握比较全面的网页制作技巧,制作网页。

(二)实验安排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要求

学时要求

1

基本HTML文件的编辑

分析HTML源文件、编写简单HTML源文件

掌握

2

2

文本格式的设置

按要求编写HTML源文件,实现一定的效果

熟练掌握

2

3

基本的图像处理与制作

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网页,能合理使用个标记的属性控制显示效果,使用Photoshop制作简单图像效果、制作简单Flash动画制作。

熟练掌握

2

4

使用超链接和建立站点结构

制作一个至少包含6个网页的网站,要求:

1、每页都有正确的导航结构。

2、所有用到的多媒体文件放在一个目录下。

3、合理使用图像和文字。

熟练掌握

2

5

使用表格

上网浏览个大网站,查看源代码,理解表格在页面布局方面的应用。

在上次实验基础上合理使用图像和文字,用表格辅助页面布局,整个站点具有一致同意的风格。

熟练掌握

2

6

使用框架

上网浏览个大网站,查看源代码,理解使用框架结构的情况

在原实验基础上,添加一个框架结构的网页

掌握

2

7

使用表单

上网浏览个网页,分析使用表单的结构和处理方法、在网页上加入表单控件

熟练掌

2

8

使用特殊对象

使用Anfy创建Java特效并将特效插入网页,上网查找其他制作Java特效的工具,能将下载的特效插入网页。

掌握

2

9

使用CSS样式表

掌握使用CSS修饰网页元素的方法

掌握

2

10

使用JavaScript与DHTML

上网浏览个大网站,查看源代码,分析网页中的JavaScript源代码下载一些JavaScript特效,并将它们插入到网页中

掌握

2

11

使用Dreamweaver

尝试Dreamweaver的各种操作创建一个个人网站,要求尽量综合运用所有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熟练掌握

20

四、考核办法

1、本课程为考试课。

2、本课程期末采用笔试、上机考察。

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五、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

讲课学时

实验(训)学时

习题时数

第1章HTML基础

2

2

第2章图像与超链接

2

4

第3章表格框架

4

4

第4章表单与特殊对象

2

4

第5章CSS技术

2

2

第6章JavaScript与DHTML技术

2

2

第7章用Dreamweaver制作网页

20

20

第8章动态数据库页面设计基础

4

2

机动

2

合计

40

40

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教材名称

主编(著)姓名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网页制作教程

陈强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年

(二)推荐参考书

参考书名称

主编(著)姓名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网站开发新动力HTML/JavaScript/ASP网页

开发秘笈

李香敏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2年

DreamweaverMX完全自学手册

网星工作室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2年

Flash5网页动画设计标准培训教程

靳立强

中国水利出版社

2001年

 

制定:

汤化平审稿:

庞倩超审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

《计算机硬件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计算机硬件基础》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

58学时,3.5学分(其中讲课50学时,实践8学时)

先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

适用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任务是使在校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及其一定的应用能力,掌握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且具有一定的应用汇编语言编程和上机调试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

数制及转换、编码、定点和浮点数、学会校验方法、常用的逻辑部件、磁记录方式、外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键盘、鼠标器、显示器、打印机、8086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的层次结构、数据传送的各种控制方式。

本课程的难点:

虚拟存储器与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的组成结构、存储器容量的扩展及存储器与CPU的连接、中断系统。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中数据信息的表示及运算

1.数与各进位制间数的转换

2.带符号数的编码

3.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形式

4.数字化信息的编码及表示

5.信息的数字化表示形式

6.十进制数的编码

7.西文信息在机内的表示

8.中文信息在机内的表示

9.图形信息在机内的表示

10.数值的运算方法

第二章计算机中的逻辑运算与逻辑部件

1.逻辑代数及基本运算

2.逻辑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3.计算机中常用的逻辑部件

4.计算机中的数据校验方法

第三章中央处理器

1.CPU内部组成

⑴运算器

⑵寄存器组

⑶控制器

⑷流水线组织原理

2.INTEL80X86CPU

第四章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

1.指令的格式与分类

2.指令的寻址方式

3.RISC的指令系统

4.汇编语言及伪指令简介

5.8086汇编指令系统

6.汇编语言程序基本程序设计

第五章存储器

1.存储器与存储系统

2.半导体存储器

3.主存储器()

4.虚拟存储器与高速缓冲存储器

5.微机中的内存管理

第六章外存储设备

1.外存储设备概述

2.软盘存储器

3.硬盘存储器

4.光盘存储器

第七章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

1.输入输出接口基本知识

2.主机与外设数据传送控制方式

3.中断控制技术

4总线接口

5.串行接口

6.并行接口

第八章计算机常用外部设备

1.常用的输入设备

⑴键盘

⑵鼠标器

⑶扫描仪

⑷触摸屏与手写板

2.常用的输出设备

⑴显示器

⑵打印机

⑶绘图机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一)实验教学的要求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实验安排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要求

学时要求

1

8086指令系统

在DEBUG环境下练习常用的指令

掌握

2

2

简单汇编语言程序

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

掌握

2

3

内存储器实验

验证存储器的读写特性

掌握

2

4

输入输出接口

可编程接口芯片(8255)的使用

掌握

2

四、考核办法

1、本课程为考查课。

2、本课程采用笔试考察,评分按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30%、期末考查成绩占50%。

五、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

讲课学时

实验(训)学时

习题时数

第1章计算机中数据信息的表示及运算

4

第2章 计算机中的逻辑运算与逻辑部件

6

第3章 中央处理器

6

第4章 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

6

4

第5章 存储器

6

2

第6章外存储设备

6

第7章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

8

2

第8章计算机常用外部设备

4

机动

4

合计

50

8

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教材名称

主编(著)姓名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计算机硬件基础

马洪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年

(二)推荐参考书

参考书名称

主编(著)姓名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

计算机组成原理

张钧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年

 

制定:

刘葵审稿:

徐志明审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

80学时,5学分(其中讲课40学时,实践40学时)

先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用操作系统》

适用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掌握网络组网方法、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具备互联网服务的简单使用和配置等网络操作技能。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

机网络的基本概念、IP数据报、路由选择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客户-服务器交互模型、域名系统、电子邮件、WWW服务、网络攻击、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交换设备工作原理和VLAN的特点、IP互联网的工作机理、ARP协议、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传输控制协议TC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本课程的难点:

静态路由表的建立、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递归解析和反复解析的过程。

(二)课程内容

第1章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网络的定义、网络的发展、分类和用途。

1.2网络分层及协议,了解协议的基本概念以及采用网络分层的意义。

1.3ISO/OSI参考模型和各层的功能,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封装与传递过程。

1.4TCP/IP体系结构层次化分,TCP/IP各层的功能以及协议栈的组成。

第2章 局域网的基本知识

2.1局域网的主要特点。

2.2局域网的拓扑结构的分类和各个结构(总线型、环型、星型)的特点。

2.3局域网的传输介质的分类(UTP、STP、同轴电缆、光缆)和特点。

2.4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第3章 以太网组网技术

3.1以太网的相关标准。

3.2组网所需的器件、设备。

3.3双绞线以太网的组网。

第4章 交换与虚拟局域网

4.1交换以太网的提出。

4.2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4.3虚拟局域网VLAN。

第5章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5.1网络互联的概念。

5.2网络互联的解决方案。

5.3IP协议与IP层服务。

第6章 IP地址

6.1IP地址的作用。

6.2IP地址的组成。

6.3特殊的IP地址形式

6.4编址实例。

6.5子网编址。

第7章 地址解析协议ARP

7.1ARP协议的基本思想。

7.2ARP协议的改进。

7.3完整的ARP工作过程。

第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