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7773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诗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诗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诗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诗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古诗文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文阅读.docx

《古诗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阅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诗文阅读.docx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共13分)

(一)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走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

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

(2分)

13.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

(一)

12.使:

出使(1分);征蓬:

飘飞的蓬草(1分)

13.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1分);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1分);表现了孤寂的情感(1分)。

 

(2)古诗词鉴赏(3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9、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A.(3分)B(“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

一、

8.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

“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8.D(“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

 

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

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

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7B8D

 

《望岳》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分)

1.望   高大雄伟

2.“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___    ____的特点;

2.高大雄伟

3.“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的特点。

(2分)

3.神奇秀丽

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

4.参天耸立                                               

“决眦入归鸟”一句蕴涵了         。

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5.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2分)

5.“钟“积聚、汇聚之意。

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6.请从“割”字入手,对“阴阳割昏晓”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6.“割”字炼字极好,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意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2分)

7.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8.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分)

9.这不仅是诗人要登上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决心攀登人生极顶的雄心壮志。

我明白了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10.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10.示例:

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

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气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示例:

虚实相生,“造化钟神秀”是虚写,“阴阳割昏晓”是实写,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示例:

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春望》

1.杜甫唐代著名的              主义诗人。

1.现实主义 

2.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的句子是“             ,              ”从中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

3.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

3.山河依旧、草木蔓生    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意思的可记分)(杂草丛生,树木苍苍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4.这首诗前四句触景伤怀,写春望之景;后四句忧时伤乱,写春望之情。

全诗表达

了                                                的主题。

4.感时忧国思家悲己。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2分)

5.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6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

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忧国思家的情怀。

7.赏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这两句的意思是“感怀时局,见到花开不禁伤心落泪;怨恨离别,听到鸟鸣不由心惊。

作者移情于物的拟人手法,具体写了自己在这个春天里的特殊感受。

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

8.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自选角度赏析。

8.诗歌的前四句是春望之景,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很有层次。

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感时伤世之情。

9.自选角度赏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通过对肖像这一细节描写,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10.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

10.一位满头白发的诗人面对沦陷的山河,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