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7860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docx

自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分析

1、婷婷与其双胞胎的弟弟都刚刚小学毕业,其父母生意繁忙,于是不让婷婷继续上学而让她留在家中帮父母做家务,让其弟弟继续上学。

她父母实施了哪些违法行为?

【案例分析要点】 歧视女性未成年人;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2、小刚为某校八年级的学生,今年14岁,很调皮,不爱学习,让班主任伤透了脑筋。

“要不要小刚继续在校读书”问题在全班进行 无记名投票表决,给小带刚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他再也不肯到学校读书了。

小刚的父母觉得他继续上学也不会有前途,就送他到一家商场当服务员。

小刚在当服务员期间,结识了一些不良青年,学会了吸烟、喝酒、赌博,而且小偷小摸,曾偷了同事少量钱财,受到了商场的警告。

9月份的某天晚上,他竟入户盗窃,因数额较大,触犯了刑法,在逮捕归案时,公安人员不开警车,不穿警服,不扩大知情面,并对小刚进行了不公开的审问。

回答问题:

(1)材料中哪些人的行为分别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哪些规定?

(2)材料中哪些人的行为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哪些规定?

(3)小刚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案例分析要点】

(1)小刚和他的父母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家庭保护”中“必须让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规定;商场负责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社会保护”中“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规定;小刚的班主任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学校保护”中“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规定。

(2)公安人员的行为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司法保护”中“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规定。

(3)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果不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有错误不改,任其发展下去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中学生一定要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谨慎交友。

3、某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娇惯成性,组织纪律性差。

某一周三下午,综合实践课教师王老师上课期间,学生朴某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无理取闹,王老师制止时,又与老师蛮缠,下课后王老师将朴某叫到王所住宿舍内批评朴某(只有两人在场),学生不服,与其争辩,王老师便给了朴某两记耳光,并说要与学生玩命,以此表示自己将学生“管好”的决心,直至下午5点50分才放学生回家,第七节英语课没上着(教师下班时间为5:

30)。

结合此案例请分别就学生朴某和王老师的行为进行一下简要阐述。

【案例分析要点】  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1)学生朴某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无理取闹,当王老师制止时,又与老师蛮缠,这对老师不尊重,违反了《小学生守则》第二条专心听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三条,尊敬老师,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也违反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三十五条,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

因此,鉴于情节不是特别严重和恶劣,学生朴某应该向王老师承认错误,赔礼道歉

(2)王老师作为人民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工作认真负责应该是好的,但采取的方法不当,对学生的人格不够尊重,违反了中国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权利和义务第八条的规定:

教师义务(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以及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15条“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打学生“耳光”是属于侵犯学生人身权利行为;致使学生一节课没上,是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王老师行为是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教师法》第37条,《义务教育法》第16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8条之规定,可先由学校给予王老师一定的行政处分。

如果矛盾激化,必要时要通过法律手段予以调解。

案例反思:

      

从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要懂法守法,尤其要了解我国的教师法和教育法等基本的法律法规,增强教育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学会做学生思想工作.,用规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将此作为保障自己合法权利的手段;同时,应该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

其次,学校有计划的组织家长会,定期家访,一来增加沟通,让家长理解教师工作的性质、内容、难度,二来可以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辅导,使他们掌握教育方法、配合学校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以灵活的形式宣传教育的政策、法规,让全社会真正把教育工作重视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合力,对孩子实施有效的教育,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

4、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

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

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

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

吴老师解释说:

“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

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

(1)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

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

为什么?

 【案例分析要点】

(1)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

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以及第二十一条:

“学校、幼儿园、托管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的相关规定。

  

(2)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

《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5、某中学为整顿教学秩序,搞了一次日常教学秩序检查评比活动。

初三

(1)班班主任金老师为严肃课堂教学秩序,争取在此次活动中夺得好成绩,于是便公开在课堂上宣布,从今以后,谁上课迟到影响了班级荣誉,除批评教育外,另罚款5元,充当班费,年底一律不评为三好学生。

一日,该班学生冯刚上课迟到了,课后即受到班主任金老师的当众批评,并被罚款5元。

学生家长对教师罚学生款的做法很有意见,反映到学校,但学校却明确表示支持金老师的做法,理由是认为目前学生违纪现象严重,靠以往的单纯进行批评教育的方法已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辅以一定的经济处罚应该是必要的。

(1)本案中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主体有哪些 (A)

 A、教师、学校、学生及其家长B、教师、学校、学生

   C、学校、学生          D、教师、学生

(2)由本案引发的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中正确的是(C)

A、学校和教师均有权加强教学管理,整顿教学秩序,但在进行此项工作时需采取正确的方法,依法而行,应加强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对个别屡教不改的学生也可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物质处罚。

 B、学校的收费是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也是依法进行的。

C、学校和教师应依法行使自身的权利。

在制定任何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时,都应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应当“依法治校”,而不应“违法治校”。

 D、当学生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可采取有效措施与学校进行磋商

6、某大学女学生严某考试时在试卷下面放有写着公式的纸条,被监考老师发现并予没收。

后学校认为严某考试作弊,态度恶劣,于是对其做出勒令退学的处分决定。

严某对处分决定不服,向校方提出申诉,但校方至今未给予任何书面答复。

(1)本案中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主体有哪些(A)

A、学校和学生      B、学校、学生及学生家长

C、学校、监考教师和学生  D、学校、监考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

(2)当事人违反了什么法律(D)

 A、《宪法》   B、《教育法》  C、国家关于考试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  D、以上三者都有

(3)本案下列启示中,错误的是 (C)

 A 、学生要遵守考试纪律;

B、学校应维护考场纪律,依法对考试作弊行为进行惩处;

 C、学校应正当行使自身的权利,依法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学生的纪律处分应依法进行,可以开除考试违纪的学生。

 D、当学生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勇于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7、某中学组织本校学生到一中学参加考试。

考生出发前,本校专门向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

上午考试结束后,老师又特别强调:

吃饭休息,不准私自外出,有事必须请假,尤其是不准出去游泳。

但16岁的学生王某不听安排,乘上厕所之机,私自翻越两米多高的院墙去院后水湾中游泳,不幸溺水死亡。

请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学校不承担王某的死亡责任

B、本案中王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就其16岁的年龄、智力而言,他完全应该知道私自下水塘游泳的危险性,学校也告诉了他这样危险,并且在学校三令五申的告诫后,还是违反纪律,利用上厕所之机,翻越两米多高的院墙偷跑出去,学校在教育管理上并无过错,应认定为该生对存在的危险性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

C、本案中王某由于违反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的,而造成伤害事故,学校不承担相应责任。

D、学校应当承担王某的死亡责任,因为不论怎样学校都应当尽到妥善管理学生的义务

8、某校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李某让其班上的学生擦二层楼的玻璃,由于没有采取安全措施,致使一名学生在擦玻璃时与另一名学生打逗说笑,不慎掉了下去,造成人身伤害。

请结合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及规章,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学生打逗说笑,不慎掉了下去,造成人身伤害,其责任应有学生自己负责   

B、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第1款以及教育部的有关规章的规定: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C、对于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学校应该承担因过错而造成的伤害事故的责任。

  

D、学校应对教师进行保证学生安全的教育,制定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切实予以落实。

当发生伤害事故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害学生。

 

  未成年人保护法测试题一答案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

(10×2分=20分)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B )周岁的公民。

A.16周岁B.18周岁 C.20周岁

2、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C)的权利。

A.初级教育 B.基础教育 C.义务教育

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B)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0周岁B.16周岁   C.12周岁

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A)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法律手段 B.强制手段 C.自力救济手段

5、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监护人(B)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A.可以   B.不得 C.不应

6、营业性歌舞厅、酒吧、网吧等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A)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A.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B.小学生禁止进入  C.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

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A)。

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B.不承担责任C.视情况而定

8、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C)。

A.合理   B.合法 C.不合法

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引导、教唆、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卖淫的,应依法(B)。

A.处罚 B.从重处罚C.加重处罚

1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B)。

A.发育、成长 B.安全、健康 C.生活、教育

二、多选题:

(10×3分=30分)

1、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四有"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其中"四有"的具体内容是(ABCD )。

有理想 B.有文化 C.有纪律 D.有道德

2、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提倡"五爱"公德,"五爱"的具体内容是( BCD)。

(1)爱祖国(2)爱中国共产党(3)爱人民(4)爱劳动(5)爱科学(6)爱社会主义

A.

(1)(2)B.(3)(4)C.(6)(1)D.(5)(4)

3、对出版专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 ABD )等出版物,国家给予扶持。

A.图书  B.报刊  C.电影D.音像制品

4、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人们可以做的是(  AC  )。

A.聊天  B.吸烟  C.停留 D.酗酒

5、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BCD)不受歧视。

A.考试 B.复学  C.升学 D.就业

6、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ABC   )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A.集会  B.文化娱乐 C.社会实践  D.游行

7、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送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读学校应当对其进行(  ABCD)。

A.思想教育   B.文化教育C.劳动技术教育D.职业教育

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BC )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A.完善  B.建立 C.改善 D.促进

9、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不得安排其从事(ABC)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A.过重B.有毒  C.有害  D.过多

10、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不公开审理。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AB  )也不公开审理。

A.一律   B.一般 C.通常  D.应该

三、判断题:

(10×2分=20分)

1、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 √ )

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承担责任。

(×)

3、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 )

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 )

5、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6、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发明创造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

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主、教育为辅的原则。

(× )

8、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少年犯管教所,应当尊重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 √ )

9、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其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 √)

10、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

四、简答题:

(2×15分=30分)

1、你知道哪些场所应向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请说出至少五种场所。

(15分)

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科技馆、动物园、影剧院

2、国家鼓励哪些单位和作家、科学家、艺术家及其他公民,创作或者提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品。

请说出至少四个单位。

(15分)

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艺

丽水市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

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合计100分)

l、《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

A、未满12周岁的公民B、未满14周岁的公民

C、未满18周岁的公民D、未满20周岁的公民

2、六年级学生王某的妈妈为了解女儿的学习与生活,经常私自拆看王某的信件,王某妈妈的行为()

A、可以理解 B、是违法行为

C、不受法律干涉D、是母亲的应尽职责

3、如果发生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A、任何组织和个人 B、国家机关

C、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村委会、居委会D、武装力量

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 )。

A.监护职责和扶养义务  B.监护职责和照管职责

C.抚养义务 D、培养义务

5、适龄未成年人 (  )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

A、在自愿原则下B、在父母同意后C、必须D、可以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有的( )

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场地、房屋和设施。

B、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

C、中小学校园周边可以设置网吧

D、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7、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

 

A.经济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行政责任

8、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的( )。

A.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  B.侵犯了李某的人格尊严

C.侵犯了李某的人身安全D、没有侵权

9、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  )时间,不得加重学习负担。

A、阅读 B. 体育锻炼  C. 社会实践 D、学习

10、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 )。

A、行政处分 B、刑事处分C、刑事处罚D、行政处罚

11、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可由( )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A、社会保障B. 社会团体 C.民政D、司法

12、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 )

A、处置权 B. 受遗赠权 C、占有权D、所有权

1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  )。

 

 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B.不承担责任

C.视情况而定 D、由未成年人决定是否承担责任

14、下列做法中,不违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 )

A、书店给未成年人出售恐怖内容的图书  

B、商场给未成年人出售战争题材的影碟 

C、音像店给未成年人出租凶杀内容的光碟

D、音像店给未成年人出租赌博内容的光碟     

15、《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 )。

A、国防教育    B、纪律教育 

C、纪律和法制教育D、法制教育

16、《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对未成年人实行(  )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A、教育  B、尊重  C、爱护 D、惩罚  

17、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社会力量兴办适合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并加强管理。

 

A.鼓励  B.不鼓励  C.阻止 D、反对

18、(  )、妇联、工会、青联、学联、少先队及其他有关的社会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A、共青团 B、行政管理部门

C、文化管理部门 D、政法部门

19、小马(16岁)被劳动教养一年后,参加了当年的高考,成绩超过了报考学校的分数线,但学校因其曾被劳动教养过而拒绝录取。

该学校的做法违反了(  )。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民法通则  

C.刑法D、治安管理处罚法

20、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除因需由()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隐匿、毁弃。

 

A.班主任老师代  B.父母

C、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 D、民政部门

  

2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引导未成年人进行(   )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

  A、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B、有益身心健康

C、有利于开发智力   D、有利于身体发育 

22、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23、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  ),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的行为。

A、个人意愿 B、人格尊严  C、人身自由 D、兴趣爱好

24、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  )的方针。

A、教育、感化、挽救   B、批评、教育、惩罚

C、说理、劝服、感化  D、批评、教育、感化   

25、学校不得在()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A、危及未成年人身安全、健康B、简陋

C、临时搭建D、奢华   

26、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有害于未成年人的();需要标明注意事项的,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

A、发育和成长B、安全和健康

C、生活和教育 D、兴趣和爱好

27、小张(15岁)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张也常模仿吸几口,父亲未加制止,小张的父亲做法( )

A.不违法 B.违法C.法律不予过问 D、正当行为

28、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卫生部门应当对儿童实行(A)制度,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对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

A、预防接种 B、专人护理 

C、疾病预防D、传染病防治

29、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 )。

A、给予其行政处分B、给予其行政处罚

C、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

D、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不再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30、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A监护人 B、被侵害人C、其他组织和个人D、以上都对

3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A、舞厅  B、影剧院C、网吧 D、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2、对未成年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