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7997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docx

江苏自考数学教育学知识点全解

第一章数学的特点、方法与意义

一、名词解释

1、数学语言:

主要由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像语言组成。

用数学语言表达的对象或现象是精确的。

不会引起人们理解的混乱。

2、数学方法:

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即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过推理,运算和分析,以形成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

3、公理化方法:

始于古希腊欧几里得原本,它以五个公理出发,运用演绎方法将当时所知道的几何学知识全部推导出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合乎逻辑的体系。

4、数学模型:

模型是指所研究对象或事物的有关性质的一种模拟物。

数学模型是指那些利用数学语言来模拟现实的模型。

5、随机思想方法又叫统计方法,就是指人们以概率统计为工具,通过有效的收集、整理受随机因素影响的数据,从中寻找确定的本质的数量规律,并对这些随机影响以数量的刻画和分析,从而对所观察的现象和问题做出推断,预测,直至为未来的决策与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的一种方法。

二、简答题

1、数学抽象性有哪些特点?

答:

①数学抽象的彻底性。

数学的抽象撇开对象的具体内容,仅仅保留空间形式或数量关系。

②数学抽象的层次性。

从抽象到更加抽象,即逐级抽象。

③数学方法的抽象性。

数学思想活动是思想实验,且不在实验室里进行,在人的大脑里。

2、公理化方法有什么特点?

答:

①有利于概括整理数学知识并提高认知水平。

②促进新理论创立。

③由于数学公理化思想表述理论的简捷性,条件性和结构的和谐性,从而为其他科学理论的表述起到了示范作用,其他科学纷纷效法建立自己的公理化系统。

3、什么是数学模型方法?

答:

指对某种事物或现象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的数学概括,描述和抽象的基本方法。

4、随机思想方法有哪些特点?

答:

①概率统计方法的归纳性。

源于它在作出结论时是根据所观察到的大量个别情况归纳所得。

②处理的数据受随机因素影响。

③处理的问题一般是机理不清楚的复杂问题。

④概率数据中隐藏着概率特性。

人们通过大量重复观测得到的数据,经过科学整理和统计分析会出现一定的概率规律

三、论述题

1、通过你研究或学习数学的体会,谈谈你对数学严谨性的认识?

答:

数学的严谨性是指逻辑上要无懈可击,结论要十分确定,一般又称为逻辑严密性或严格性,结论确定性或可靠性。

以数学确认真理的方式看,数学中使用逻辑的方法(至少基本情形是如此)是由数学研究的对象、数学这一门科学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数学的抽象性质预先规定了数学只能用从概念本身出发的推理来证明。

数学的对象是抽象的形式化的思想材料,它的结论是否正确,一般不能如物理等其他科学那样借助于重复的实验来检验,而主要依靠严格的逻辑推理来证明,而且一旦由推理证明了结论,那么这个结论也就是正确的。

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数学的严谨性是相对的。

例如,微积分刚刚创立时,逻辑上很不严密,但其获得了惊人的有效应用;直到后来经过数学家很长时间的努力,才使微积分建立了比较严格的理论基础,类似微积分这样的事例在数学中还有很多。

所以数学的严谨性也是相对的,与数学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随着数学的发展严谨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人们要求绝对严格的精神,推进了数学的研究,已经使数学(特别是在它的基础方面)在实质上以及面貌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数学用严格的逻辑建立体系,用逻辑方法来确认真理,使数学成为具有严谨逻辑性的科学。

正如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所说的:

“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认为现今以一组不证明的命题、一组不定义的术语为基础的公理数学,才是最严格最广泛最抽象的科学体系。

”无论是在科学的严密性的意义上或者在教育的严密性的意义上,对数学而言,逻辑严密、主体严格是整个数学的生命,并且在使今天的数学大厦变得庄严壮观的同时,为使它坚固而不可动摇,严谨也是最有力的一个因素。

2、举例说明数学对人类文明、科学文化的作用?

答:

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对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在前几节论述中已有所体现。

比如,从古希腊时代欧几里得的公理体系雏形,到希尔伯特形式化的公理系统;从牛顿不太严密的微积分,在欧拉等一大批伟大的数学家发现分析数学丰富的结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到19世纪、20世纪之交,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的数学分析体系,这种思维模式不仅对于数学的发展,而且对于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思想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西方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常常以这种思维模式来思考和研究科学、社会、经济以至政治问题。

从柏拉图、培根、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茨一直到近代的很多思想家常常遵循这种思维模式。

例如,牛顿从他著名的三大定律出发,演绎出经典力学系统;美国的《独立宣言》是又一个例子,它的作者试图借助公理化的模式使人们对其确实性深信不疑: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证自明的……”不仅所有的直角相等,而且“所有的人生而平等”;马克思从商品出发,一步步演绎出资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和重要结论,这个过程也受到了公理化思想的影响。

实际上,欧几里得公理化的思想受到了某种哲学思想的影响。

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笛卡儿的思想、希尔伯特统一的思想、罗素主义等,都受着某种哲学思想的指导。

我们应该特别重视数学思想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数学的发展与科学的革命紧密结合在一起,数学在认识自然和探索真理方面的意义被高度强调,成为诸如物理、力学、天文学、化学、生物等科学的基础。

数学为它们提供了描述自然的语言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工具。

回顾科学发展的历史,许多天文学、物理学的重大发展无不与数学的进步有关。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依赖于微积分,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建立则与黎曼几何及其他数学的发展有关,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

许多十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理论出人意料地在其他领域中找到了它们的原型与应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密切,许多数学的高深理论与方法正在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比如,分子生物学中关于DNA的分类研究就与拓扑学中的纽结理论有关。

数学运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前景广阔,方兴未艾,自然科学的研究正在呈现一种数学化的趋势。

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而且也是一切重大技术革命的基础。

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成就之一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它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然而,无论是计算机的发明,还是它的广泛使用,数学都起着基础作用;而在当今的计算机的重大应用中,都包含着数学的理论与技术。

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形成了数学技术,数学技术成了许多高科技的核心,甚至像数论这样过去认为没有实际应用的学科,在信息安全中也有了突破性的应用,如公开密钥体制的建立等。

这一系列的事实说明数学正从幕后走向前台,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甚至有人说:

“高科技本质上就是数学技术。

第二章数学课程概述

一、名词解释

1、经验课程:

也叫活动课程,重在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学生,她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主体性的活动的经验为中心活动的课程。

2、隐性课程:

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具有三个特性,普遍性、持久性、可能是积极地或是消极的。

3、研究型课程:

在课程计划内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从而有利于学生从事在老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与确定的研究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4、直线式:

将一门学科的知识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前后的内容不重复。

5、螺旋式: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重复呈现特定的知识内容,再次出现某个知识点时内涵难度都有所上升,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和加深。

6、过程式:

一般从问题出发,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给出学习新知识的背景与必要性,提供观察尝试操作,归纳验证等方面的学习材料,暴露思维活动过程,总结数学活动经验,都是学生在数学化的过程中,学习概念、公式、法则、性质。

7、结论式:

教材内容反映的是编者经过研究整理得到的结论性知识,没有给出得到这些结论的思考、分析、探索过程。

8、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

突出的强调个人的心智训练和发展,由于数学教育对于促进人的理性思维,与创造性才能具有特殊意义,这种现象在古希腊的数学教育中体现比较鲜明。

9、实用主义的教学目标强调对于使用技能的掌握,对数学教育而言,就是唯一的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我国古代教育是这种教育的典范。

二、简答题

终生教育的四个支柱: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数学课程的类型

按内容分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按实施的方式分传授性课程与研究性课程,按课程的预期性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根据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1、大众数学的内涵是什么?

答:

①人人学有用的数学②人人掌握数学③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2、大众数学意义下的数学课程有什么特点?

答:

①注重课程内容的普适性

②以未来社会公民所必须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③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

④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

⑤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3、注重数学应用的数学课程具体体现为哪些方面?

答:

①增加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数学知识

②加强传统数学内容与实际的联系

③进行实践课题的研究

4、数学课程体系的编排应遵循哪些原则?

为什么?

答:

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发展规律,具体表现为可接受性、直观性、趣味性、阶段性

②符合数学科学的基本特性。

原因:

在技术层面上考虑数学课程的设置,必须按照学科特点与学生心理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以方便学生的学习。

三、论述题

1、请阐述对“问题解决”内涵的理解?

注重问题解决数学课程的特点?

答:

①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的一个目的,通过解决问题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未来信息社会中生活生存的能力和本领

②是数学活动过程。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亲自参与发现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创新的过程

③是技能,不是单一的解题技能,包括对问题的理解,求解的数学模型的设计,求解策略的寻求,以及对于整个解题过程的反思与总结

注重问题解决数学课程的特点?

①通过问题解决认识和理解数学

②把数学和非数学的问题情境表述成数学问题

③学会和应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

④根据问题的原始情境,来检验和解释答案

⑤概括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⑥在有意义的运用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

2、影响数学课程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社会发展需求,数学学科体系,学生心理基础是三个基本因素

(2)社会因素对其的影响表现为

①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②对数学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影响

(3)数学学科因素对他的影响表现为①现代数学观的建立。

现代化的内涵:

1.适当增加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近现代数学知识;2.突出数学思想与方法。

②对数学课程内容影响

(4)学生因素对他的影响:

①数学课程的设置必须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②课程设置必须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第三章国外的数学课程改革

一、名词解释

1、贝利----克莱因运动:

1901年英国数学家贝利发表了《论数学教学》的著名演讲,提出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大众”、“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应用”的思想。

与此同时著名数学家慕尼黑大学教授克莱因也在各种场合发表自己对数学教育的看法,并提出了所谓的”米兰“大纲:

教材的选择、排列,应适应学生心理的自然发展;融合数学的各分科,密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不过分强调形式的训练;强调实用的方面;将养成函数思想与空间观察能力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

这些观点给当时的数学教育界以强烈的冲击。

法国的波利尔、美国的穆尔也纷纷提出了数学教育改革(现代化)的主张,于是,就形成了后来被称为“贝利-克莱茵运动”的20世纪第一个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

2、新数学运动:

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天,据最初的想法主要基于下面两个方面的改革,首先是数学本身的改革,二次大战后,布尔巴基学派的兴起使数学抽象化程度越来越高,古典几何被排除在现代数学之外,其次是课程观念上的转变,以皮亚杰为首的结构主义学派的研究使专家们认识到传统数学课程的不足

3、回到基础:

出发点是希望重新引起对基本技能的重视,但令人遗憾的是“回到基础”不但没有提高教学水平,反而使数学教学回落到历史的最低谷。

4、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应该成为80年代学校数学教育的核心。

有三种说法:

①作为背景的问题解决,可以使教师和学生相信数学的价值,激发和提高学习数学和人类天生的探索非常规情境的兴趣,并强化所习得的技能和概念。

②作为技能的问题解决,此问题解决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解答提出的各种数学问题,并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技能,进而将从数学领域中学到的推理技能应用到其他领域中,这种观点比较注重对问题和技能的区分③作为艺术的问题解决这一观点应归功于波利亚的著作,他认为数学是一种创造活动,是一种“实践的艺术”问题解决技术应该由教师来阐明,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再进行有意义的非机械的练习,他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只有通过非常规问题的恰当使用,才能改进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IEA:

IEA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6、FIMS:

第一次国际数学研究

7、SIMS:

第二次国际数学研究

8、TIMSS:

在吸取了FIMS和SIMS的经验教训后IEA从1994—1995年开始实施TIMSS项目。

9、PISA:

面向15岁学生的国际评价机构10、IAEP:

教育进步国际评级机构。

11、NCTM美国数学教师协会

二、简答题

1、贝利----克莱因运动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

①1901年英国数学家贝利发表了《论数学教学》的著名演讲,提出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大众”、“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应用”的思想。

②在“贝利-克莱茵运动”初期,改革的一个中心是注重发展学生的函数思维能力,其主要特点如下:

从运动和发展中提出数学对象;运用因果关系对数学内容实际有效的解释;重视说明数学对象的丰富内容,即强调数学的实用观点,发展函数思维的手段之一是借助一组相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目的是对某些明显有“函数内容”的具体现象给予数学的表达和分析。

③“贝利-克莱茵运动”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被迫中断了许多有价值的实验研究,但它对几何课程的影响是深远的,例如,解析几何成为中学的核心课程,几何变换知识在中学几何中得以充实,它也为后来的“新数学运动”起了先导作用,而更主要的,它的许多观点在今天仍具有参考价值。

2、从新数学运动与回到基础运动中可以吸取哪些共同的经验教训?

答:

①教育不是一门纯粹独立的科学②用口号来代替行动纲领毫无益处③数学课程改革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④教材的编写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3、1990年NCTM修订《学校数学课程原则与标准》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

①课堂教师是促进数学教育的关键②数学教育应当促进所有的学生学习数学③新的教学大纲的目标制定要让真正关心他的老师运用方便,目标容易达到④大纲中应清楚地阐述发展基本技能的观点⑤社会的支持对于大纲修改非常重要⑥在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进修,是帮助老师提高继续努力的重要一环⑦在数学教育方面必须发展领导技能来帮助支持教师的教学⑧8教学大纲、教学评价相结合,学生学习才能成功⑨改进教和学是需要长时间的。

三、论述题

1、国外的数学新课程对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哪些借鉴作用?

答:

美国:

学会认识数学的价值;对自己的数学能力具有信心;具有数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地交流;学会数学的推理。

英国:

数学对于大众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利用数学交流信息和思想,完成一系列的实际任务及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是探索新世界的工具数学的应用过程是生动的具有创造性活动的过程;数学应该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具有良好的数学观;数学具有欣赏的价值;数学内容应该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新加坡:

①新加坡的分流制度有利于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发展,就中学数学课程而言,特别和快捷课程的学生学习更多和更深的数学,而普通学术和普通工艺的学生则学习更基础,更实用的数学,这就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能维持更多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②新加坡的数学课程尤其强调数学应用能力;③新加坡的数学课程重视对学生思考技能和解决策略的培养。

1990年以来的教学大纲不仅明确指出思考技能和解决策略的具体内涵,还给出了实例加以说明。

新加坡现行的许多中小学教材还专门对这些思考技能和解决问题策略进行解说,并设计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实践,这对如何提高我国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有操作层面上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国内数学课程改革

一、简答题

1、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答:

20世纪后半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的组织、运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社会已逐渐实现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

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地球在逐步演变成一个村落,国际竞争已跨越区域的地理界线,竞争的核心是占有资源,信息社会里,信息、知识是世界各国争夺的焦点,未来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信息人才的占有程度,而新的知识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创造,新的时代背景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2、与国际比较,我国数学教育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答:

我国数学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双基教育,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基本技能熟练,与国际同年龄学生相比要高得多。

问题:

①教学目标单一,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

②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的现象,内容的选择忽视了学生的知识状况和现实需要,缺乏时代感③教学方式单一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模仿的练习,忽视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忽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④教学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作用,忽视对学生纵向发展的关注⑤课程设置单一,造成学非所需,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跟着陪读的现象。

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现代理念有哪些?

答:

①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性质,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体现大众数学精神②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作用③改变了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④正确发挥教师的作用⑤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⑥正确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4、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现代理念有哪些?

答:

1、高中课程的基础性;2、高中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性;3、提供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4、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5、发展学生应用意识及联系的观念;6、正确处理好“双基”教学中的“继承”与“发展”;7、强调理解数学的本质,注意适度的形式化;8、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9、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二、论述题

1、谈谈你对数学课程改革的认识。

答:

(1)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首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最后,转变教学评价标准。

(2)调控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①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②讲究课堂艺术。

③面向全体学生。

(3)加强动手操作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4)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

(5)问题解决1977年美国全国数学督导委员会首先提出。

关于问题解决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是作为背景的问题解决,这种观念是将解决问题作为一种学习课程和其他课程目标实现的工具。

二是作为技能的问题解决。

这种观念认为解决数学问题本身具有重要价值。

三是作为艺术的问题解决。

波利亚认为只有通过非常规问题的恰当使用,才能改进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你如何理解教学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的?

教学中如何较好地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

答:

新课程十分强调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让学生参与或了解有关知识的发生发展与运用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感受,形成良好的数学观。

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对几何定理基本都明确作出探究并掌握或探究并证明的要求,如探索并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和条件。

关注学生对具体知识的亲身体验,如感受大数,要求学生对大数的亲身感受,并与身边的具体数量形成联系。

第五章一般教学理论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教学:

即学习,教学即教授、教学生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2、教学理论:

是一种规范性、实践性的理论,它主要关心两大问题:

一是教师的教如何影响学生学的;二是:

怎样教才是有效的,如何对教学行为进行一定的规范,并给教师提供一系列使教学有效地建议或处方。

3、传统教学论:

是指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学理论,(第一个倡导者拉特克)主张教学过程应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定的被动状态”,应按各种逻辑编写教材实行分科教学。

4、现代教学论:

主要是指基于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和以现代科学作为理论基础而形成的新的教学理论.,着眼于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创新精神的发挥。

5、现代教学论三大流派:

教学与发展实验派、结构主义或结构课程派、范例教学派并称为现代教学三大流派,发展性教学理论,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和教学专家赞科夫总结形成的。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布鲁纳提出的,他认为智力的开发,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是教育、教学最一般的目的。

教学在“帮助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的同时,必须让学生获得良好的知识,即知识的基本结构。

他十分强调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情感,特别赞赏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希望通过求知欲、互助欲和成功欲来提高学习效率。

范例教学是德国学者瓦根舍因、克拉夫基等人领导的一个流派,其教学目的主要体现于“四个统一”之中,即“教育与训育”、“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主体与客体”。

三大流派相似之处:

目的和任务强调培养智力和发展能力,关于能力发展强调不迁就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而应能动的促进发展,关于教学内容强调以新科技基础来代替原始教材,关于教学方法都重视学生主动学习、发现学习、重视领悟、过程理解,重视迁移学习。

6、教育论中国化: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方法论,运用古今中外法,把古今中外的教学论融为一炉,为教学实践服务,总结教学经验,并上升为教学理论,以探索特殊规律为主,同时利用共同规律,逐步走向创建具有这个特殊的教学论目标。

二、简答题

1、教学的内涵:

汉语:

(1)教学即学习;《学记》“教学相长”

(2)教学即教授;赫尔巴特(3)教学即教学生学;杜威“做中学”(4)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凯洛夫

英语:

(1)描述式定义;

(2)成功式定义;(3)意向式定义;(4)规范式定义;(5)科学式定义.2、教学理论的内涵:

《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论述教学的论著;《大教学论》教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的理论,其基础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奠定的;《普通教育学》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真正使教学成为一门学科;《课程》美国,博比特,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被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是现代课程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框架。

3、教学与课程的关系:

第一,课程与教学虽有关联,但又是各不相同的两个研究领域;第二,课程与教学存在着相互依存的交叉关系,而且这种交叉不仅仅是平面的,单向的;第三,课程与教学虽是可以进行分开研究与分析的领域,但是不可能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各自运作;第四,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晚于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第五,教学理论主要研究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手段与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的检查与评定等,课程理论主要研究课程的设计、编制和课程改革。

1、简述教学发生的必要条件

答:

1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2用易于学生觉知的方式暗示或明释学习的内容。

①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②明示学生所学的内容③采用易于学生觉知的方式

简述孔子的教学思想要点

(1)在教学目的上,主张学而优则仕

(2)在教学内容上,主张学习六种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3)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学行结合,温故知新等(4)在教师修养上,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简述学记中的教学思想

答:

①关于教学目的主张化民为俗,②在教学关系上主张教学相长,并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不同的责任和要求,为师要既知教之所由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