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8071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光学复习提高题学生版文档格式.doc

 7.如图6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8.如图7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

A.v<

B.f<

v<

2fC.u>

2f 

 

D.f<

u<

2f

  9.如图8所示的四种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进行解释的是(  )

  

10.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C.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11.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B.15cmC.10cmD.5cm

1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A.显微镜、放大镜B.放大镜、放大镜C.显微镜、显微镜D.放大镜、显微镜

13.上图5中a、b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图中他拿的眼镜()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14.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fB.f<

2fC.u>

2fD.f<

15.把下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

16.如上右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17.如右图所示,蜡烛经透镜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18.如图6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19.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

C.凸透镜所成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20.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1.如图16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

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

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22.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

23.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A.光屏上仍能呈现出一个缩小的像B.光屏上将能呈现出一个放大的像

C.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像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像才能呈现出来

24.琦琦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用画像代替蜡烛,她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画像,实际大小如图(甲)所示。

把这个玻璃板放在光具座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画像照射,如图(乙)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成清晰像为止。

此时画像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

25.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将透镜适当靠近蜡烛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26.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C.照相机成虚像D.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27.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28.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7.5cmB.12.5cmC.4.5cmD.10cm

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5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30.物体S(未画出)经凸透镜L成像于M处的光屏上。

若将光屏移至N处,仍要在屏上得到物体S的像,则在凸透镜L左侧P处放置的透镜是()

31.以下是学习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32.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33.“五·

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 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

34.小华同学在教室里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在一张白纸上得到了窗外一颗树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A.缩小、倒立的实像 B.缩小、倒立的虚像C.放大、倒立的实像 D.放大、正立的虚像

35.右图中的“世”字是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像,下列光学器具中应用了此成像原理的是()

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显微镜

36.为了读报方便,患远视眼的人所配戴眼镜的镜片应选择()

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凸镜

3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滨州中海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天地桥”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

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8.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能成等大的虚像B.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C.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起发散作用D.照相机照相时,底片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呈红色是因为中国馆吸收了红色B.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C.眼睛老花的奶奶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D.照相机、小孔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40.在下列光路图描述的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

 

A.

B.

C.

D.

41.如上右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42.如图所示,一根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蜡烛成像的位置在(  )

A.A处B.B处C.C处D.D处

43.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白色的银幕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

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飞鸟”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低

光从水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大

光在发生折射后,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4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

B.近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用的都是凸透镜

C.夏天,浓密的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反射产生的现象

D.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6.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池水映明月 B.彩虹舞山涧 C.潭清疑水浅 D.起舞弄清影

47.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图1中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C

48.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

光的漫反射

光的镜面反射

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彼此处在眼睛的明视距离位置

49.下列成语涉及的光现象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凿壁偷光﹣﹣光的反射

一叶障目﹣﹣光的折射

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50、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泸州市城区内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

D.一束光与镜面成30°

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

51.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52.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0夹角,则()

A.反射角是60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0

C.入射角是300D.入射角增大50,反射角增大100

53.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

54.下列光学仪器成放大实像的是D

A.潜望镜 B.平面镜 C.放大镜 D.幻灯机P

A

55.如右图所示,某人站在湖边高出水面30m的山顶A处,望见一艘飞艇停留在湖面上空某处并观察到飞艇底部标志P点的仰角为45°

,其在湖中之像的俯角为60°

,则飞艇离开湖面的高度为(已知,只考虑镜面反射,不考虑折射)()

A.111.96m B.81.96m C.84.32mD.114.32m

5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会变大

C.在玻璃板与蜡烛A的像之间放一挡板,从A这一侧去看玻璃板的后面,再也看不到A的像了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57.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A.0.5mB.1mC.2mD.3m

5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焦距约为13cm)、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

59.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60.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

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61.在某些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2m

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m

5cm

10cm

20cm

30cm

62.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教育网版权所有

63.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

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64.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

65、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A.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B.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C.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66、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到了清晰的像,如图7所示。

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A.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B.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火的像

C.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D.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67.在暗室里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小明在硬纸板的不同位置戳了圆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和五角形四个小孔,则在墙上可能()

A出现一个蜡烛的火焰的实像 

B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实像

C出现四个和小孔形状相同的清晰光斑D出现四个蜡烛火焰的虚像

68.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压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人观察平面镜和白纸看到的现象是()

A白纸比较亮B平面镜比较亮C可能是白纸亮,也可能是平面镜亮D以上说法都不对

69.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已干,但仍留有不少积水,为了不致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积水

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发亮处是积水

D、迎着月交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暗处是积水人站在竖直放

70.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这时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左端稍垫高一点,等水面重新平静后,反射角是β'

折射角是γ'

则()

A)β'

<

βγ'

γB)β'

=βγ'

=γC)β'

>

γD)β'

γ

71.一束光经过凸透镜后()

A一定是平行光B一定会聚于一点C一定是发散光线D一定较入射光线会聚一些

72.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现将物距减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B一定在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

C一定在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像D屏上肯定有像,但大小不确定

73.当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折射光线一定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B.光线一定发生折射

C.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D.折射角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74.太阳光穿过树叶的空隙,在地面上会出现圆形的光斑,这是()

A太阳的影子B太阳的实像C树叶的影子D树叶的实像

二、填空题

1.2009年7月22日,重庆市民领略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天象奇观,如图4所示,每一个观察者都被这大自然的奇观速所吸引和震撼,其实日食的产生是由于光沿传播形成的。

我们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镜,能会聚光线。

2.互联网作为一只信息交流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少数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络而过度用眼,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形成了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导致了近视。

3.如图所示,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在图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2)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选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动

4.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

⑴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填“上”或“下”)调整.

⑵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

⑶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5.正常的眼睛可以使远近不同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近视眼则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前/后),可以在眼睛前加一个______透镜来矫正。

6.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8.在淹城民俗街上,小明对一雕刻于半粒大米(上圆下平)上的微雕作品“”产生浓厚兴趣.

(1)为看清微雕作品上的文字和图像,小明应利用如图所示透镜中的(选填序号)进行观察.

(2)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拿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在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5cm.

(3)透过透镜观察微雕作品“”,小明看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透镜到微雕作品的距离是.

A.小于5cmB.大于5cm且小于10cm

C.等于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