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发展的思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8877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发展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展战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发展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展战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发展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发展战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发展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发展战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发展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发展战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发展的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发展的思考.docx

《发展战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发展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发展的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战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发展的思考.docx

发展战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发展的思考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发展的思考

引言:

区域经济发展是在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区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这是一个多层次的进程,不仅涉及到物质产品的增长,还涉及到非经济方面,即社会和经济制度的价值判断的演进。

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短期的外生因素引起的经济上升或下降,不能反映发展的本质特征,必须不仅着眼于经济规模在外延上的扩大,而且着重于经济活动效率的提高。

既然区域经济发展还涉及到非经济方面,那么,什么样的区域社会、经济制度和价值判断才是合理的,这是一个规范性问题,不同区域经济主体所做出的认定具有差异性1。

西部地区因为历史与现实的因素,形成多民族大杂居,个别民族小聚居的特点,民族间发展不平衡,在发展经济时应该确立民族发展观,不能只着眼于单纯的经济发展,而要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速民族间的平等发展,树立正确的民族发展观。

国内许多学者也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很多探讨,多从中东西部经济格局进行比较分析,着眼于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也涉及了很多经济发展模式,甚少涉及民族发展问题,本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结合民族性进行分析,寻求适合西部地区发展的模式。

一、西部地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开发前景广阔

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主要在于自然资源的优势,主要是能源及矿产资源丰富。

首先是能源方面,全国三大天然气田四川、陕西及新疆探明天然气储量占全国总量的61%。

西南地区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是全国的70%,可开发蕴藏量占全国的77%。

全国重点开发的10大水电基地有四个分布在四川。

其次,加工业原料充足。

西部地区拥有大量各种原材料,可发展加工业。

举例来说,新疆盛产葡萄、棉花及羊毛,为食品加工和纺织业提供可观的投资机会。

四川及云南的中药材占全国已发现品种的51%,有利于发展现代中药。

据2000年数据,中国西部地区固体矿产矿石总产量为12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8.68,煤炭产量为2.67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6%;石油产量为277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7%;天然气产量为134亿立方米,占全国总产量的53%;10种有色金属产量为278.5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0%。

2、产业结构不合理,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

西部地区由于资源丰富,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地域分工中长期被当作东部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尽管在“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西部地区建设了许多大中型企业,但除了“三线”军工企业之外,多属于增值程度低的采掘工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加工深度和加工层次都很低,资源优势未转化为经济优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西部许多省区都曾致力于发展轻工业和加工工业,但工业结构畸重的状况并没有多大改变,到1989年,西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所占的比重仍高达59.83%,远高于全国的51.60%和东部47.04%的水平。

到1998年,全国轻重工业比重分别为42.9:

57.1,而西部地区为37.3:

62.7。

甘肃省到2000年轻重工业比例为23.62:

76.38,是典型的重型工业结构。

到2001年这种产业结构格局仍基本不变,2001年全国轻重工业产值之比为39.43:

60.57,东西部地区规模以上企业轻重工业总产值及其比例关系,东部地区轻重工业比重为42.96:

57.04;西部地区轻重工业比重为33.56:

66.44,西部地区轻工业产值比重比全国低5.87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9.4个百分点。

2002年这种工业结构格局仍然基本不变,全国轻重工业企业数50.84:

48.96,西部地区轻、重工业企业数量之比为41.96:

58.03东部地区为47.45:

52.55,西部地区轻工业企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数低8.88个百分点。

2

3、人口增长过快,教育落后,高素质人才匮乏

人口增长速度居高不下,人口占全国比重日渐增大。

长期保持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增长速度的结果,使得西部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1999年为28.47%,2000年为28.5%,2001年为28.55%。

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教育事业发展乏力,人口文化素质比较低下。

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2000年,全国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没有上学的,西部12省区平均比例为14.80%。

高出全国近2倍;仅参加过扫盲班的,西部2.69%,高出全国0.9个百分点;只有小学文化的,西部41.06%,高出全国近3个百分点,而从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初中28.04%,高中10.1%,大专及以上3.24%。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城乡教育分布不均,教育观念落后以及固有的重男轻女的的思想,西部特别是少数民族群居地区男女受教育的程度相差悬殊,未上过学的人口中,女性占大多数。

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低。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缓慢,除地理和自然因素外,关键在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西部经济发展的需要。

1999年,西部758万从业人员中,不识字的占11%,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3.3%,初中文化占39.9%,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3.8%。

4、支柱产业布局与地方关联性脱钩,不能带动整个民族地区发展

我国西部地区曾经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大规模三线建设的重要区域。

据有关资料统计,建国以来至“六五”期末国家在西部地区投资达1000多亿元,占原全国三线地区11省区总投资的40%以上。

西南三线工业占全国三线工业企业数的50%,西南三线工业占全国三线工业固定资产的40%可以说整个西南地区现代工业的基础主要是在三线建设时期奠定的。

因此要加快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就要充分发挥三线建设的潜力。

大规模“三线”建设工业布局的产业重点是:

能源、冶金、重化工业等重工业,它占“三线”工业总投资的50%以上。

而如此巨大的投入,建立起的重工业基地,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生产性比例过重,而深加工工业产值比重却相当低。

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是重工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属于低附加值的产业,并且与地方的第一、第三产业关联性不强,对地方产生的波及效应弱。

各类产业加工链条短,中间产品比例高,最终消费品比例小,附加值低,导致资源优势难以变成经济优势。

这些投入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工矿企业是以“嵌入”的方式进入民族地区的,它们的经济运行基本上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经济活动相分离,既缺乏当地民族的参与,也没有起到对当地的工业辐射作用。

二、西部地区发展中的民族性与区域性特色

西部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区域特色。

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与全国一致的特点外,最为明显之处在于鲜明的民族性,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成为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

因为民族的差异性,决定了区域发展观存在着差异性,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模式的理解,构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地区区域发展观。

其二,民族地区具有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对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无论是市场对微观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还是区域性地方政府的中观层次的调控作用,甚至宏观层次的中央政府调控作用,都必须适应民族地区对区域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不能“一刀切”,即民族地区区域资源配置与调控方式的特殊性。

其三,由于区位条件、历史发展的不同,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多层次性。

在西部不同的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因素,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不同,发展产业形式与结构各不相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尽相同,民族地区区域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差异性。

其四,我国民族众多,分布广泛,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居住地自然条件的不同,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消费结构、生产方式很不一样,有的地区旅游业、商贸服务业发达,如云南省的德宏州、西双版纳州,丽江地区,有的地区畜牧业发达,如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广大牧区,也有工矿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如青海格尔木地区,四川省的西昌、攀枝花地区,即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的差异性。

总之,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水平,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决策和规划都应充分认识这些特点。

3

三、树立正确的民族发展观,建立多元化发展模式,保持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上对与区域发展问题主要探讨的是区域布局问题,区域发展理论基本沿着两大理论轴线发展延伸,即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生产布局理论,或称为两大理论体系。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体系所要回答的问题是:

布局什么?

理论核心是解决产业的选择、如何形成专门化生产,以实现区内的优势得以发挥和区际间的协调配合。

生产布局理论体系所要回答的问题是:

如何布局?

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布局的空间问题,如何组织区内产业之间的结合形式及区际关系、经济联系等问题。

这些理论主要从空间角度研究区域的布局与发展,其理论基础是生产布局理论,包括区位论、空间结构论等一系列的理论及模式。

经济理论主要从资源要素配置进行探讨,很少涉及到经济主体的主观因素,即人这一经济活动的主体的群体性价值判断问题。

民族,根据斯大林于1913年写出了《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给予的概念“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作为社会中人结合的一个群体,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性质与斯大林给予的民族概念有所出入,但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在整个民族发展中还是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所以在探讨西部地区开发时,就不得不关注于民族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1、树立正确的民族发展观

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只有体现到人的发展上才是真正的发展,这也是与目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

以人为本,才是发展的本质。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它整体追求的价值观念,如何才是民族自身价值追求,只有在该民族的族群当中才会理解,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理念,并不是物质生活的大一统就能体现社会的大一统发展。

正确的民族发展观是作为一个民族族群的人们对发展的正确认识,作为一个民族他们既要在物质发展上获取利益,同时也在生产生活的发展方式上能予以接受,保持他们所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就曾忽视过民族与经济发展这两者联系,例如,苦聪人是拉枯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金平县境内。

50年代以前,他们在金平县长约400公里,宽约30公里的原始森林中过着迁徙生活,从事刀耕火种的游耕农业,兼营采集和狩猎。

从50年代初到1957年,政府派出工作组进入森林寻找苦聪人,经过诸多努力,终于说服动员大部分苦聪人走出森林。

政府为他们配备耕牛农具,动员其他民族让出较好的田,帮助他们组织互助组进行农业生产。

然而1958年以后,刚过上定居生活不久的苦聪人表现出对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适应,部分人陆续重返森林。

几十年来,尽管各级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为他们建盖新寨,但仍有苦聪人不断重返森林,时至今日,也还存在这一现象。

4“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是民族本身的发展,不能离开民族的发展来讲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

”5在现实情况中,“区域”因素与“民族”因素并不总是完全一致的,极少会有某个特定区域内只有一种或几种完整而纯粹的民族经济模式,而某种民族经济也可能是跨区域的,因此,二者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有一定的区别。

但是,“民族”视角,并不仅局限于“民族区域”的空间范围,而是对于探索一切符合民族情况、具有民族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都富于启发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得到政府、市场与区域群众的相互支持与协调,否则将难于达到高质量的发展目的。

政府的决策措施,以及市场体制的运转都必须考虑到区域民众对发展目标的认同和理解。

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是要在政府与民族群体的相互努力下才能真正发展。

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目标出发,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在制定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时,要遵循一系列原则。

一是经济发展为主原则,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有了物质基础才能进一步发展根本的社会主体——“人”;二是民族价值取向指导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的模式要和民族的价值取向结合,只有获得各民族群众的支持才能得到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针对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与调查的决策依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决策,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进行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构建,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2、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多元化的现状,以及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情况,建立适宜的发展模式,是民族地区发展最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涉及发展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民族群体人文类型的丰富性,还涉及到文化的价值评判。

长期以来,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汉族地区与先进相等同,把民族地区与落后相等同,于是也就把汉族地区的发展模式看成了民族地区发展的当然选择。

这实际上是“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的一种表现。

这并不是说少数民族不需要学习和借用。

学习和借用在各少数民族的交流史上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被称为传媒时代的今天更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也是谋求发展所必需的方式。

问题的关键在于,学习和借用应是自觉的过程。

因此,在考虑民族地区的发展模式时,是为他们选定还是帮他们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这涉及到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是否持有文化相对论的评价观。

因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现状,用一刀切的发展模式根本无法达到和谐发展的局面,所以要分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既要把握原有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又要提倡创新引入新的产业,并通过本土化吸收提升区域竞争力,还要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一个资源互补,产业链衔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1)总体上继续重点发展重工业,依靠老工业基地,改革现有产业结构,发展深加工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无论是整个中国还是西部民族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走上工业化道路,只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路径选择有所不同而已。

工业化进程的演变规律体现为:

工业发展的重心由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移,在重工业化阶段中又经历了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装配工业再向高加工度化转移的演变;最后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

这种规律体现了工业对资源的开发由浅层开发到深层发展的进步过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而且“三线”建设中建立起来一批大型的重工业企业,这是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奠基石,要充分利用其所占据的资源优势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以重工业为龙头,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创新,同时拓展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业。

发挥重工业的波及效应,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链,提升区域总体竞争力。

西部民族地区不是孤立的区域,只有依托于现实所赋予的基础条件才能走自身发展的道路,与重工业发展相联系的产业链选择是民族地区的总体选择。

(2)根据各民族聚居点的特点,实施保护性政策,保护当地民族居民价值取向的所认可的生产方式

工业化、现代化在发展的历程又有不同的路径选择,而民族群体的对路径选择是现代化进程中重要因素。

对一种生产方式来评价,并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衡量,而是要结合到人文社会中进行评价,并不是能带来效率的就是最好的,任何一种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都是人所进行生存与发展的手段而已,在人的群体中进行结合评价才能得到真正的标准。

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多聚居在比较落后偏远的地方,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保存相当完整,当他们所面对工业化中所出现的各种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时,他们并不能很快适应,而且还可能排斥,所以我们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关注这一事实,要有步骤地进行引导,而不是一刀切地对原有生产方式进行否定,针对那些适合当地民族生存的生产方式还要给予政策性保护。

(3)培养区域发展增长极,点轴式发展,以点带面,促进城乡间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中也有一部分中心省会城市经济基础较强,工业体系完整,人才结构合理,又有资源优势,可以将这部分城市作为区域发展中的增长极,实行多极化开发,分段与整合相结合的方法。

把区域内中心城市、中型城市和县级小城市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实行多极化开发与管理,加强一级中心城市的增长级作用。

对于处于第一级的中心城市,利用其作为中心地带的资金、技术、科研、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集聚程度较强的优势,走“产业链规模经济”的道路,通过规模经济的崛起,使中心城市隆起为强劲的增长极,带动周围二级、三级地带的发展。

而二、三级增长极点则根据集中战略原则,走专业化生产规模经营的道路,实施“板块规模经济”模式一一区域培育由一大批生产相同产品和相关产品的小企业集聚成群体如专业村、专业镇等,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作为区域的第一级增长极,要充分利用中心城市交通与市场营销网络的辐射力,把区域内各个板块的生产能力整合为区域竞争合力。

大部分民族聚居地都是县级或县级以下的区域,要充分利用和周边城市的关系,利用城市的“扩散效应”,走产业链经济发展道路。

(4)加强人才发展战略,培育高素质人才,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人才匮乏。

民族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整个族群的发展上,而且也体现在单个族人的发展上。

发展经济是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的,经济是人的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大量现代化的资金运作与技术都需要相适应的人才进行操作,西部地区要发展首先就需要与发展经济相适应的人才。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占很大比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少数民族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低,所以在西部开发中首先要解决就是教育问题,要加强人才发展战略,普及中小学教育,培育民族地区各民族高素质的人才。

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民族间平等。

民族地区针对民族性的特点,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应推行双语教学,既保持该民族的特性又添加现代因素,从而达到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

(5)循环经济与粗放型经济并行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具体说来就是一一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的福利最大化。

必须认识到,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基本生存需要(饱暖)、生活需要、发展需要,从低到高,只能有先有后、逐步解决。

在科学发展观下,人的需要既是分层次的也是多样化的,环境质量同样是人的福利之一。

经济实力、资源储备、环境质量都成为构成人的福利的要素,都成为稀缺资源,一切人类必不可少的经济、社会、以及资源与环境保护活动都成为创造稀缺资源的活动。

这三项人类活动之间的资源配置格局同样应当满足边际投入与获得的边际效益相等的原则。

即在资源、环境、资金等稀缺资源间,只能以人的福利最大化为惟一标准来统筹。

据此,必须认识到资源、环境固然是有限的,但用来治理污染的经济资源本身也是有限的。

不能先验性地决定一个就比另一个更珍贵。

哪个更珍贵,取决于哪个的市场价值更高。

正确的选择是把有限的经济资源用在效率最高的用途上。

6但在选择时后要注意到,人的健康是第一位的,还有就是生态环境有其不可恢复的特性。

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多聚居于偏远地方,存在电脑科技等高新技术与刀耕火种相并存的状况,进行产业选择时,首先就要从当地人的生存状况出发,进行人福利最大化评价。

在还在为满足生存与基本生活需要苦苦挣扎的地方发展粗放型经济也是可取的,而在已经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地方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

对于民族地区发展与民族发展问题的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只是从一个民族观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出发,引入了民族学的文化观,对现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寻求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综合上述分析,民族地区适宜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在正确的民族观下指导选择的,只有符合该区域各民族的发展需求,实现其历史阶段作为民族中的基本元素“人”的福利最大化的发展模式。

加入了人文理念的经济发展概念才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

针对西部地区中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以及多民族大杂居、少数民族小聚居的现实状况,引入正确的民族观,采取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