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973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docx

《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docx

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试论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沈开艳/陈建华

2013-05-1316:

22:

04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广州)2012年6期

  

  【内容提要】地区经济均衡协调发展要求后发地区实现经济的赶超型、跨越式发展,这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后发地区追赶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需要寻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以确保后发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只是注重于速度的超越,而是经济发展的全面综合跨越。

本文通过对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经典理论的分析,从后发优势理论、大国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增长极理论等多方面为我国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西部地区/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为全面迈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但是应该注意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部后发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在发展、改革、开放与稳定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与工业化方面也存在着不平衡。

诸多客观因素和内在矛盾制约了西部后发地区经济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方向发展。

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层面加以深入研究,特别是在后发地区追赶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之时,需要理论界对于经济跨越式发展找到充分的理论支撑,以确保后发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只是注重于速度的超越,而是经济发展的全面综合跨越。

也即跨越式发展要突破传统工业化道路中单纯追求速度型的增长,避免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以及单项突进的发展模式,追求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兼顾,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

  一、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内涵与背景

  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基于该区域的资源要素禀赋优势,遵循并运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利用经济的后发优势,缩短经济发展的一般阶段,实现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提高居民生活福利水平,最终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展水平整体跃升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

  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下,我国一些具有特殊区位与特殊资源禀赋的经济后发地区,其经济发展可能不必经历先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经历的所有阶段,通过借鉴我国乃至发达经济体的发展经验,跳过或缩短工业化进程,直接过渡到某种特殊形态的经济发展阶段(如服务经济形态),使得经济总量增长更快,经济效益更高,资源消耗更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速度更快,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内涵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社会发展形态从传统农牧业社会向生态保护型社会的跨越,跃过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的工业化阶段,直接过渡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阶段。

二是经济结构从一二三次产业向三二一次产业结构跨越。

不必按部就班地经历传统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三次产业结构演进阶段(即三次产业结构由传统的一二三发展次序,到二三一发展次序,再到三二一发展次序),而是利用本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与其他地区形成分工与协作关系,通过产业形态和产业技术上的突破,拉动本地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过渡到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高级产业结构形态。

三是经济发展能力从外生性增长向内生性增长的转变。

也即经济发展能力更多地体现出“造血”式的内生增长特征,依靠充足的资本、较高水平的生产技术与人力资本等因素推动本地区经济的较快增长。

四是增长驱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

即不一定遵循由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转变,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再由创新驱动向财富驱动转变这样四个循序渐进的阶段,不必经过大规模的工业化投资发展阶段而向更高阶段的创新驱动转变。

五是经济发展模式由投资需求为主导向消费需求为主导转变。

在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之下,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动力,满足城乡居民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成为生产的主要目的。

  在信息化时代,经济全球化构成了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宏观大背景。

因此,任何一个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置于世界生产分工与协作体系中予以审视。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于把握、推进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方向十分重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生产形成了以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为基础的新国际生产分工体系,把经济全球化推进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构成了世界经济的均衡生产机制。

生产的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国际生产劳动分工进入全新阶段。

由于市场分工的细化与深化,国际经济的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的获得与利用达到了空前程度。

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把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生产链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全球经济生产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开放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生产就是世界性的。

  在全球经济越来越联结为一个整体的时候,世界经济增长波动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影响巨大,一个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与其他地区和国家也紧密相连。

在国际经济分工与协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时候,世界各国与地区的竞争也进入到了一个更为剧烈的阶段。

技术、跨国公司与经济区域化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

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竞争模式已经从依赖于资源、成本和规模的路径,转为依赖于包括资源、成本、规模、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制度优势等综合实力的路径之上。

同时,一个地区需要与周边地区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体系,形成不可复制的整体优势与经济环境,否则孤立的经济行为无法获得发展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市场化范围已经扩展到全国各地,包括西部地区。

经济市场化意味着资源的自由配置,意味着分工与协作的自由进行。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各个地区市场化水平与市场竞争程度进一步提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后发地区可以也应当更好地参与到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之中,在世界经济生产分工与协作体系和世界经济生产价值链条与环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经典理论对后发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论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代发展理论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的演进发展,即第一阶段的经济增长,第二阶段的社会结构变革,第三阶段的人本思想核心,及第四阶段的包容性、可持续发展。

经典理论对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贡献主要来自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

  对于资源禀赋特殊地区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经济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对资源禀赋比较特殊地区实现经济超常规发展提出了较多的发展方法与策略。

早期的发展经济学者强调资本积累对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把资本视为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资金、技术与生产资料对于后发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W•刘易斯(W.Lewis)、R•纳克斯(R.Nurkse)和P•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等人认为,资本的投入对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落后国家,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本的形成①。

后发地区的投资规模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假如本地资本不足,那么可以通过引进外资加以弥补。

此后,以T•舒尔茨(T.Schultz)、G•贝克尔(G.Becker)和J•明塞尔(J.Mincer)为代表的人力资本论学者从强调物质资本投入逐渐转移到强调人力资本积累上来,他们认为教育水平与劳动技能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

发展教育对于后发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必须特别强调教育与人才培训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

  J•丁伯根(J.Tingbergen)、A•赫尔希曼(A.Hirschman)和H•钱纳里(H.Chenry)等发展经济学家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成就中得到启发,强调政府计划与强力推动是后发地区摆脱贫困状况的关键性要素③。

他们认为,后发地区经济要取得跨越式发展,如果听凭市场与社会自生自发发展,那么地区经济可能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经济贫困陷阱之中不能自拔,后发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已经形成自我累积循环机制,已无社会与市场的内部力量向经济发展的积极方向推进。

因此,如果要打破后发地区的恶性循环机制,就必须利用“大推进”策略,采用中央政府与国家强有力的力量推进后发地区走出低水平发展的陷阱。

简而言之,他们认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规划、大规模投入与强有力的推动,是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要条件与关键因素。

  由于世界上不同国家及其区域经济与社会问题的特殊性,假想能用一般性的理论与政策来实现世界上所有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是不符合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随着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以资本积累、政府投入和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通用理论来解决后发地区的经济与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逐渐被特殊的、具体的经济学分析所代替。

后发地区要取得非常规发展,首先必须根据本地区历史、经济、社会与文化的特殊性,进行具体与详细的分析,此后再提出切合实际的政策与建议。

  目前,发展经济学对后发地区的个案研究,一方面采用经验与行为实证分析方法,在理论依据上主要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运用均衡与最大化标准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发展经济学也认识到采用单纯经济学分析方法不足以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因此也结合进历史、文化与社会等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采用了综合化研究的方法。

发展经济学试图在追溯后发地区存在相对落后的历史缘由之际,强调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连续性与承接性,主张基于结构平衡的理论,地区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在产业结构之上进行平衡发展与合理发展,也必须注意本地区的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平衡,更要注重经济、政治与社会并重发展才能使后发地区逐渐走出低水平发展陷阱,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对资源禀赋特殊地区、后发地区及相对贫困地区研究的深入,发展社会学者们逐渐发现,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与文化方面是相互关联的,也是一体的。

在更加深入地对后发地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两者关系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K•缪尔达尔(K.Myrdal)等学者认为,制约后发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因素,更有其在社会方面的因素。

社会现代化与转型既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与后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④。

  早期的发展社会学承袭了社会发展的阶段论思想,如K•马克思(K.Marx)的五个社会阶段划分方法、西方现代化理论的传统与现代社会两分法以及沃勒斯坦(Wallerstein)的现代世界体系等⑤。

接着,以美国的P•巴兰(P.Baran)为代表的学者进一步推动了发展社会学的依附理论发展;此外,R•普雷维什(R.Prebisch)的“中心—外围”思想也得到了发展⑥。

在这个时期,直线式的社会发展进程和主张现代社会优于传统社会曾经一度是西方发展社会学的主流观点。

学者们认为摆脱经济贫困与社会发展停滞的对策就是实现现代化,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二法门。

这种观点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以社会进化论与单线式发展的分析为依据,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处于传统社会阶段,因此尚未进入社会现代化的阶段,其重要特征是农业与手工业经济盛行,而工业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

后发地区要实现现代化,只有改革社会制度结构与文化传统,引进先进技术,采取个人主义、民主政治、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才有可能实现社会现代化。

这种思想是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从反“中心-边缘”和西方化的观点出发,认为正是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及其现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才使得后发地区与国家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并形成自我累积循环机制。

如国内马克垚等⑦认为,应当从后发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别是必须摆脱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存在的依附与汲取关系,从社会与文化的延续性出发,对特殊地区提出特殊解决方案,才能实现后发地区经济与社会进步。

简而言之,一个地区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基于自身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必须根据后发地区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寻找本地区的内部原因,针对地区经济贫困的症结所在,有的放矢地提出政策建议。

  同发展经济学一样,发展社会学逐渐从经验上注意到了后发地区居民的微观行业与具体制度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

在方法论上,它逐渐摒弃单一性与欧洲中心主义的取向,转而承认世界的多元化和多中心特征,从侧重于强调国家与地方政府主导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向强调国家、社会与市场共同引导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注重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多元化特征,尤其注重社会参与、公平正义、文化延续性与可持续发展等。

  发展经济学与发展社会学对后发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与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研究,从一般化理论研究逐渐发展到根据特定区域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后发地区的历史、经济、社会与文化的特殊性,进行较为微观的实证研究,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理论演进的过程实际上反映了现实发展的需求,也说明了发展经济学与发展社会学对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指导作用正在不断加强。

  三、后发优势理论与大国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下的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一些国家和地区能在较短时间之内追赶上经济发达国家,而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始终陷于低水平发展陷阱之中不能自拔。

对于这种现象,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学家给出了许多解释,其中受到认可、且较为令人信服的是后发优势理论。

美国经济史学家A•格申克龙(A.Gersehenkron)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后发优势理论。

后发优势是指经济后起的国家在推动工业化方面所拥有的由后起国地位所致的特殊优势,后发地区通过对技术与制度等引进、模仿、学习,可获得后发利益,从而具有后发优势,由于其学习成本大大低于创新成本,使技术性后发优势和制度性后发优势不小于先发优势。

后发优势理论后来也用来分析一个大经济体之内的相对后发地区追赶先进地区的过程。

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状况会激发起其居民加快经济增长的愿望,包括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特别是生产资料工业化的生产速度。

这会形成社会压力,推动社会制度创新,突破束缚经济发展的社会管理体制与非经济因素的桎梏。

后发地区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采取优化的赶超战略,可以缩短经济发展的时间,较快地进入到较高的经济阶段,提高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

  然而,后发优势理论表明,落后地区变为发达地区只是一种可能性。

把可能转变成为现实是“惊险的一跃”,其间是惊险的“卡夫丁峡谷”。

作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首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潜在”与“现实”的区别,进而使自己具有把“潜在”变为“现实”的能力。

这种能力需要后发地区政府的正确决策,选择正确的产业与发展路径。

后发地区学习与借鉴先发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并不等于照搬先发地区的模板,而是具有独创性。

后发地区必须根据本地区的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再通过本地区的努力与创新,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有别于发达地区的不同发展道路和不同发展模式。

后发优势主要表现为后发地区在形成乃至设计工业化模式上的可选择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后发地区引进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节约科研费用和时间,快速培养人才,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推进工业化进程。

通过人才、技术、资本与制度形成一种综合因素,构成整体追赶能力,从而成为后发地区追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提高,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已经在逐步放慢,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则在逐步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正呈现不断缩小的态势。

但从总的情况来讲,西部后发地区经济总量较小,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

相对于邻近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滞后。

在产业资本投入方面,正如刘易斯所言,“经济的增长与人均资本的增加是有联系的”⑧。

后发地区作为低收入地区,比较大的一个问题是资金与资本的不足。

人均收入低下使得资本形成过程很容易陷入低水平陷阱与恶性循环之中。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相对丰富的资金与投资能力,这是西部后发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可以利用的资本。

东部地区的资金正在寻找利润回报率较高的投资地区与产业。

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的资本吸引力相对较高,可以吸收大量外来资金,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现代化。

为此,西部地区需要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包括产业环境与制度软环境,吸引国际投资与东部地区的投资。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先扩大后趋于缩小。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由于区域要素禀赋差异、地理区位与经济发展基础的不同,人力资本结构、物质资本结构及产业结构也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区域产业体系与区域经济格局。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力资本的提升、物质资本的积累与产业结构的优化,一个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要素禀赋将逐渐显现并得到利用,进而可能接受来自先发地区的技术、组织、管理与人力资本等先进生产要素的辐射,逐渐同先发地区形成均衡化发展。

所以,大国的经济发展不可能是全面与均衡地进行的,其经济发展必然从重点区域开始,再通过增长极的作用推动其他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均衡化发展与国民福利待遇均等化。

  改革开放初到20世纪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来看,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比较明显,最近二三十年来还有扩大的趋势。

从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板块的工业化水平看,东部工业化程度居首位,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东北次之,为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

在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其经济发展才处于工业化初期或正在向中期过渡阶段。

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个别地区还处于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社会状态。

相对于东部地区,广大西部地区需要通过加快发展才能实现与东部地区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1999年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开始显现逐步缩小的趋势。

一方面,国家的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与东北振兴战略促进了区域经济朝均衡发展的轨道迈进,中央政府有意识引导和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也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随着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与商务成本的不断上升,东部地区的一些传统产业从21世纪初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也成为推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提高的重要因素。

于是,2007年以来,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板块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逐渐趋于缩小。

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其先发及政策优势效应逐渐减弱,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等的制约,传统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与工业化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

这一市场化因素加上政府的投资推动,两股力量一起构成促进中西部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力,有效地推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这为我国西部后发地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改善了西部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

  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与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

  首先,从理论层面,我们讨论基于内生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形态发展的关系。

  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紧密联系的。

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不仅表现在总量上急剧增长,而且表现在经济结构上的转换与升级。

经济跨越式发展需要总量持续性增长,同时,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是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后发地区的产业转换与升级必须基于内生与市场需求,才能促进形成合理化的产业结构。

一个外生的、同本地区市场需求与要素禀赋不相符合的产业结构不可能持久地发展下去,也不可能支持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产业结构同市场需求相适应意味着产业间和产业内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了最优的产业结构,这样的产业结构必然会推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和经济跨越式发展。

  从产业一般演进规律来看,一个经济封闭体要实现经济增长,走工业化的道路是最常见的选择,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

由于机器生产替代了较为辛苦的手工与农业劳动,再加上农产品与手工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这使得农业劳动力可以向工业转移。

同时,在工业结构内部,工业发展遵循着轻工业、重化工业的发展路线,推动着重化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由于经济结构日益复杂,再加上工业创造出来的财富越来越多,社会居民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人们的需求也愈趋高级与复杂,这就使得人们对第三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样就进一步地吸引了社会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从而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全社会的服务经济比重不断提高,最终使得第三产业的比重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服务经济社会形态。

  但是,一个国家的情况与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一区域的情况是不同的。

对于开放的经济体或者作为一个国家内部有机组成部分的某个地区而言,它可以基于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不必要经过产业发展的所有阶段,经济结构可以从较低阶段直接过渡到较高的发展阶段;它可以不必经过工业化与重化工业阶段,在一些主导服务业态的带动下,直接进入服务经济社会形态。

这主要是通过占据生产价值链的某个重要环节与技术制高点的创新性作用,形成不可复制的产业发展环境的带动作用。

这种生产环境的形成是基于内生与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所推动的。

  其次,从实证层面,我们分析产业结构外生与目前西部的产业支持政策及其经济绩效。

  从目前我国西部产业之间的协作来看,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社会化分工尚不合理,专业化协作水平较低、关联效应较差,内部结构不甚合理。

从西部,特别是像西藏、新疆等一些民族地区目前的产业内生性来看,长期的援助政策使得这些地区产业结构的外生性较为明显,而其内生性比较脆弱,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并与地方的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呈现脱节。

  一是西部地区的部分县市和地区产业关联度很小。

这制约了西部地区产业进行合理化延伸发展与产业链条拉长。

二是目前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趋同化倾向,这不利于地区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进一步地,如果深入分析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可以发现西部地区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也不对称,就业结构未随产业结构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长期以来,中央的财政支持、建设项目支持、追赶型经济发展使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亟需在内生性方面加快发展,需要在产业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发展根据地方要素禀赋与资源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体系。

  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区域内部形成相互支持的产业体系,形成合理化的产业结构。

只有根据西部地区的要素禀赋发展地区产业体系,并且产业之间具有相互协调的联系方式,各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才可能合理展开,重点产业部门的优先发展才能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健康发展。

反之,如果各个产业之间不具备相互服务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则个别部门的优先发展只能导致产业部门之间增长关系的不协调,难以达到经济协调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平衡增长的目的。

  五、增长极理论与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不是均匀与均衡增长的,而是由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与产业在一些地方集中并形成适合企业与产业发展的经济环境,从而形成一种资本、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较快增长速度,并且能对周围区域产生辐射推动作用的增长极,再通过增长极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的。

一个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首先必须走聚集的路子,在形成经济规模与位势之后再利用先发地区的技术、资本与人才,对外扩散、拓展,再拉动其他区域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地区的均衡发展。

F•佩鲁(F.Perroux)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地区,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

在某个地区集中相同或相近产业,可以实现劳动力市场共享,拥有中间投入品的规模经济,也可以获得知识信息的外溢,从而较快地取得技术进步⑨。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后来由布德维尔(J.R.Boudville)从产业关系发展成为地理空间关系,并由此得出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