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7892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docx

水泥厂余热发电操作规程完整

余热发电系统中控操作规程

修改记录

批准人

受控号

版次

日期

修改单

修改人

实施日期

第1页共10页

1目的

本规程旨在统一操作思想,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力求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2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中控操作

3引用标准

3.1.《干法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操作规程汇编》

3.2.《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余热发电DCS总体设计》

4指导思想

4.1.树立安全第一、以稳为主的观念,精心操作,不断地摸索总结,在实践中充分利用计量监测仪表和先进的DCS自动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整定出系统最佳运行参数,以保证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高效运转和文明生产。

4.2.树立全局观念,与窑操密切配合、互相协调,三班操作员必须经常交流操作思想,做到统一操作、协调一致,达到三班都能正常运转为目的。

4.3.为保证整个系统热力设备的稳定运转,中控操作员必须本着全局兼顾,全面平衡的原则,灵活地调节锅炉用风量。

4.4.努力维护和保养好各辅助设备,以延长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周期。

5.SP锅炉升温升压前的准备工作

5.1通知电气人员检查电力室开关柜并给相关辅机设备送电;

5.2通知现场人员检查气动阀门压缩空气压力是否达到0.5MPa;

5.3检查所有电动和气动阀门并经开关试验正常后处于关闭状态;

5.4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对现场手动阀门进行检查并置于相应的开关状态;

5.5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安全阀是否投入正常运行状态;

5.6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将所有仪表投入正常工作状态;

5.7检查PH锅炉入口及旁路挡板动作是否灵活并提前做好“三对应”工作;

5.8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对锅炉本体和灰斗人孔门进行检查是否关闭严密,

5.9检查并核对SP汽包、AQC汽包及闪蒸器、凝汽器液位;

5.10打开SP锅炉过热器、汽包排汽阀;

6.辅机系统启动

余热发电系统中控操作规程

修改记录

批准人

受控号

版次

日期

修改单

修改人

实施日期

第2页共10页

6.1冷却水系统启动

6.1.1通知现场准备启动冷却水系统;

6.1.2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将冷却水泵和冷却塔风扇转换开关打至中控位

置;

6.1.3检查出口电动阀是否打至手动关闭位置;

6.1.4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将水泵排气阀打开进行排气;

6.1.5检查确认冷却塔水位在2.5m以上;

6.1.6启动冷却水泵,缓慢将水泵出口电动阀打至全开;

6.1.7将水泵出口电动阀转为自动控制模式;

6.1.8检查一切正常后启动冷却塔风扇;

6.1.9检查冷却塔加药装置一切正常后开启;

6.2凝汽器补给水泵启动

6.2.1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将凝汽器补给水泵转换开关打至中控位置;

6.2.2检查确认纯水箱液位在4m以上;

6.2.3将凝汽器液位调节阀打至手动关闭位置;

6.2.4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泵一切正常后,启动凝汽器补给水泵;

6.2.5设定好凝汽器液位后将凝汽器液位调节阀打至自动位置

6.3凝结水泵启动

6.3.1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将凝结水泵转换开关打至中控位置;

6.3.2检查确认凝汽器液位在0mm以上;

6.3.3将凝结水泵排气阀打开进行排气;

6.3.4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泵一切正常后,启动凝结水泵向闪蒸器补水;

6.3.5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将给水pH值控制加药装置及给水除氧加药装置

检查确认正常并打至中控位置;

6.3.6启动给水pH值控制加药装置及给水除氧加药装置;

6.4锅炉给水泵启动

6.4.1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将锅炉给水泵转换开关打至中控位置;

6.4.2检查确认闪蒸器液位在0mm以上;

6.4.3将锅炉给水泵出口电动阀打至手动关闭位置;

6.4.4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泵一切正常后,启动锅炉给水泵;

6.4.5将锅炉给水泵出口电动阀缓慢打开至全开位置;

6.4.6将锅炉给水泵出口电动阀转至自动位置;

6.5锅炉补水

6.5.1通知现场人员打开汽包及省煤器、过热器排气阀;

余热发电系统中控操作规程

修改记录

批准人

受控号

版次

日期

修改单

修改人

实施日期

第3页共10页

6.5.2选择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模式为单冲量控制;

6.5.3设定好锅炉汽包水位后将AQC锅炉汽包水位调节阀和SP锅炉汽包水位调节阀打至自动位置;

6.5.4缓慢向锅炉补水;

6.5.5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确认室外汽水管线有无泄漏;

6.5.6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当省煤器出口排气阀冒水后,关闭排气阀;

6.5.7当PH炉水位补至+300mm,AQC炉补至-100mm时停止向锅炉补水;

6.5.8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确认锅炉本体系统有无泄漏;

6.6.9观察汽包液位无明显变化;

7.PH锅炉升温升压

7.1PH锅炉强制循环泵启动

7.1.1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将强制循环水泵转换开关打至中控位置;

7.1.1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强制循环水泵冷却水流量是否正常;

7.1.2检查确认SP汽包液位在+300mm以上;

7.1.3将泵出口电动阀打至手动关闭位置;

7.1.4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确认泵一切正常后,启动强制循环水泵;

7.1.5将泵出口电动阀首先开启5%,观察汽包液位5分钟,若汽包无明显变化,将阀门开至10%,观察5分钟同上;

7.1.6以5%的速度缓慢将强制循环泵出口电动阀开至100%,保持汽包水位在-150mm左右;

7.1.7将泵出口电动阀打至自动位置;

7.2SP锅炉辅机启动顺序

SP锅炉入窑系统拉链机~SP锅炉星型卸灰阀~SP锅炉本体拉链机~SP锅炉振打装置

7.3SP炉升温升压

7.3.1确认窑系统正常运转;

7.3.2确认相关辅机设备已启动完毕;

7.3.3通知现场巡检人员SP炉准备升温升压,现场检查确认所有人孔门、阀门有无泄漏,若有应立即通知中控停止升温升压,并做处理;

7.3.4按照锅炉升温升压曲线,开启锅炉入口挡板挡板10%观察10分钟,如汽包液位、压力及过热器出口温度无明显变化仍以10%相应开启,防止锅炉升温升压过快;

7.3.5将锅炉启动阀开启20%以上;

7.3.6检查确认汽包压力升至0.1MPa时,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关闭汽包排汽阀、过热器排汽阀,打开所有联箱排污阀及疏水阀,打开连续排污阀;

7.3.7在升压过程中,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确认各承压部件的受热膨胀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查明情况及时处理;

余热发电系统中控操作规程

修改记录

批准人

受控号

版次

日期

修改单

修改人

实施日期

第4页共10页

7.3.8当汽包压力升至0.3MPa时,及时热紧主要管道上的阀门、法兰及阀门压盖;

7.3.9当确认汽包压力升至0.5MPa时,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冲洗水位计并核对水位;

7.3.10当汽包压力升至0.588MPa时,温度250℃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全面检查锅炉系统,如发现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升压,待故障消除后继续升压;

7.3.11将主蒸汽截止阀打至手动并开启10%以上,主蒸汽管道排污阀打至手动并开启25%以上;

7.3.12确认汽包压力升至0.7MPa时,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准备启动真空系统,并对真空系统作全面检查;

7.3.13当汽包压力升至0.789Mpa时,全开SP锅炉主蒸汽截止阀,关闭锅炉起动阀;

7.3.14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将SP锅炉加药装置检查确认正常并打至中控位置;

7.3.15中控开启SP锅炉加药装置

升压温度(饱和)

上限:

65℃/h

通常:

55℃/h

SP锅炉升温升压曲线

余热发电系统中控操作规程

修改记录

批准人

受控号

版次

日期

修改单

修改人

实施日期

第5页共10页

8.汽轮机辅机系统启动

8.1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确认油箱液位在0mm以上;

8.2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将油雾风扇转换开关打至中控位置;

8.3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将高压电动油泵、交流润滑油泵和直流油泵转换开关打至中控位置,投入连锁;

8.4通知现场巡检人员确认泵进出口阀门的开关状态;

8.5检查一切正常后启动交流润滑油泵,油压稳定后启动高压电动油泵

8.6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确认润滑油压达到0.1Mpa以上,回油孔回油顺畅;

8.7合理控制油冷却器冷却水流量使润滑油温度稳定在30℃以上;

8.8投入盘车;

9.主蒸汽管道暖管

9.1确认汽包压力升至0.588Mpa,过热蒸汽250℃时,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准备暖管;

9.2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打开主蒸汽截至电动阀旁路阀及管道所有排泄阀;

9.3暖管停机12小时后,冷态暖管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12小时为热态,暖管时间为0.5-1.0小时;

9.4在暖管过程中时刻与现场保持联系,检查管道的热膨胀点是否有泄

漏,管道支架是否有变形、脱落现象,核对汽包水位、压力、主蒸汽温度与中控保持一致;

9.5当汽轮机入口温度达到300℃以上,压力达到0.689Mpa以上,通知现场暖管结束,对汽轮机进行全面检查;

10.真空系统启动

10.1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将真空泵转换开关打至远中控位置;

10.2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将汽封风扇换开关打至远中控位置;

10.3通知现场检查确认均压箱压力在2.94Kpa以上;

10.4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确认射水箱液位正常,水温在30℃以下;

10.5关闭真空破坏阀;

10.6启动汽封风扇;

10.7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对泵检查一切正常后,启动真空泵;

11.汽轮机启动前的检查和具备开机条件

11.1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确认速送阀、调节汽门、混汽调节阀动作是否灵活(主蒸汽暖管前进行);

11.2检查确认汽轮机危急遮断保护、轴向位移保护等ETS保护功能是否投入;

11.3检查确认汽轮机发电机各检测仪表显示值是否正常;

11.4检查确认AST、OPC电磁阀动作灵活;

余热发电系统中控操作规程

修改记录

批准人

受控号

版次

日期

修改单

修改人

实施日期

第6页共10页

11.5检查确认手拍危急遮断器处于复位位置;

11.6检查确认DDV伺服阀工作正常;

11.7检查确认汽轮机入口温度和压力都达到暖机条件时,启动汽轮机;

12.暖机过程

12.1通知现场人员暖机开始,中控操作员打开汽轮机入口主蒸汽截止阀,通知现场关闭其旁路阀;

12.2通知现场人员首先复位汽轮机手拍危机遮断器,然后在转速控制操

作画面上点击“挂闸”按钮,汽轮机速送阀开至100%;

12.3通知现场检查确认危急遮断指示器显示“正常”,汽轮机AST油压、OPC油压、保安油压建立0.80Mpa以上;

12.4操作员在模式选择下点击“高调门手动启动”,接着点击“进入转速设定”,若是冷态起动,输入暖机转速500rpm,升速率设定为100;若是热态起动,输入暖机转速500rpm,升速率设定为200,点击确认,接着点击进行,汽轮机调节汽门自动开启,汽轮机启动冲转;

12.5汽轮机停机12小时以,暖机为20分钟;停机12小时以上,暖机为40分钟;

12.6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全面检查确认汽轮机OPC油压、AST油压、保安油压、润滑油压是否已达到正常值(OPC油压、AST油压、保安油压0.65-1.3MPa,润滑油压0.08-0.15MPa);

12.7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全面检查确认汽轮机振动有无异常,汽轮机有无异常声音,如无异常可继续进行升速操作;

12.8关闭主蒸汽管道排污阀及主蒸汽导汽管疏水阀;

12.9通知现场巡检人员中控开始升速操作;

12.9.1升速前的全面检查

12.9.2汽轮机振动值在规定围;

12.9.3凝汽器真空度在-80kPa以上;

12.9.4控制油压0.65-1.3MPa之间,润滑油压在0.08-0.15MPa之间;

12.9.5冷凝水温度不大于50℃;

12.9.6凝汽器水位不高于380mm;

12.9.7倾听部有无异常声音,检查轴承回油油温、轴瓦温度,机组膨

胀、轴向位移是否正常;

12.9.8一切正常后,开始升速;

13.升速操作,见启动时间分配表

启动时间分配表如下:

余热发电系统中控操作规程

修改记录

批准人

受控号

版次

日期

修改单

修改人

实施日期

第7页共10页

汽轮机冷态启动时间分配如下:

启动

转速

时间

冲转后升速至

500r/min

2min

检查并维持

500r/min

30min

均匀升速至

1200r/min

10min

检查并维持

1200r/min

40min

均匀升速至

2500r/min

5min

检查并维持

2500r/min

20min

均匀升速至

3000r/min

5min

合计

110min

汽轮机热态启动时间分配如下:

启动

转速

时间

冲转后升速至

500r/min

2min

检查并维持

500r/min

3min

均匀升速至

1200r/min

5min

检查并维持

1200r/min

3min

均匀升速至

2500r/min

5min

检查并维持

2500r/min

2min

均匀升速至

3000r/min

5min

合计

25min

13.1在升速过程中,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确认汽轮机振动有无异音,

如有异音,应立即停止升速,查明原因,恢复正常后方可升速;

13.2在升速过程中,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汽轮机排汽压力、油压值的变化,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升速,待处理正常后方可升速;

13.3升速过程中,机组振动不得超过0.03mm,一旦超过该数值,则应降低转速至振动消除,维持此转速运转30分钟,再升速,如振动仍未消除,需再次降速运转120分钟,再升速,如振动仍未消除,则必须停机检查(过临界转速时振动不得超过0.1mm)。

13.4在机组升速至额定转速后、停用高压油泵时,要先缓慢关出口阀并注意监视润滑油压的变化,出口阀全关后中控手动停高压油泵。

然后再打开高压油泵出口阀恢复备用,开启出口阀时也应注意监视润滑油压的变化;

13.5当转速达到3000r/min时,升速结束,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对汽轮

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有无异常情况。

13.6一切正常后,汽轮机稳定3000r/min,运转5分钟以上方可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准备并网;

余热发电系统中控操作规程

修改记录

批准人

受控号

版次

日期

修改单

修改人

实施日期

第8页共10页

14.并网

14.1并网前的准备工作

14.1.1通知总降值班人员发电系统具备并网条件,并等待总降值班人员答复。

14.1.2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核对锅炉汽包水位、压力、温度是否在正常值左右;

14.1.3汽轮机转速稳定在3000r/min5分钟之后,按“同期投入”按钮;

14.1.4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确认发电机空冷器进出口温度在正常围;

14.1.5检查确认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油压在正常值围;

14.1.6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准备投励磁及并网操作。

14.1.7中控操作员监控52G开关合闸信号显示后,确认发电机自动带初负荷;

14.1.8操作锅炉挡板带锅炉负荷缓慢升汽轮发电机负荷;

14.1.9根据主蒸汽压力在压力控制界面下合理调整主汽压力设定值,将汽轮机控制模式由功率控制转为压力控制,转换过程中防止发电机负荷出现太大波动。

15.AQC锅炉起动;

15.1确认窑系统正常运转;

15.2确认相关辅机设备已启动完毕;

15.3通知现场巡检人员AQC炉准备升温升压,现场检查确认所有人孔门、阀门有无泄漏,若有应立即通知中控停止升温升压,并做处理;

15.4按照锅炉升温升压曲线,开启锅炉入口挡板挡板10%观察10分钟,如汽包液位、压力及过热器出口温度无明显变化仍以10%相应开启,防止锅炉升温升压过快;

15.5将锅炉启动阀开启20%以上;

15.6检查确认汽包压力升至0.1MPa时,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关闭汽包排汽阀、过热器排汽阀,打开所有联箱排污阀及疏水阀,打开连续排污阀;

15.7在升压过程中,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确认各承压部件的受热膨胀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查明情况及时处理;

15.8当汽包压力升至0.3MPa时,及时热紧主要管道上的阀门、法兰及阀门压盖;

15.9当确认汽包压力升至0.5MPa时,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冲洗水位计并核对水位;

余热发电系统中控操作规程

修改记录

批准人

受控号

版次

日期

修改单

修改人

实施日期

第9页共10页

15.10当汽包压力升至0.588MPa时,温度250℃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全面检查锅炉系统,如发现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升压,待故障消除后继续升压;

15.11将主蒸汽截止阀打至手动并开启10%以上,主蒸汽管道排污阀打至手动并开启25%以上;

15.12当AQC锅炉主蒸汽压力升至0.689Mpa以上,温度升至300℃时,全开AQC锅炉主蒸汽截止阀,关闭锅炉起动阀;

15.13中控开启AQC锅炉加药装置

16.混汽投入

16.1混汽投入前的准备

16.1.1检查确认省煤器出口温度是否已达到167℃;

16.1.2检查确认发电功率在机组额定功率30%以上;

16.1.3检查确认混汽管道及旁路上所有疏水阀前后手动阀是否已打开;

16.1.4开启混汽截止阀旁路阀进行闪蒸汽暖管;

16.1.5与现场核对闪蒸器液位与现场是否一致;

16.2混汽投入

16.2.1检查确认闪蒸汽管道暖管是否10分钟以上;

16.2.2检查发电负荷在机组额定功率30%以上;

16.2.3打开混汽切断阀;

16.2.4在负荷控制操作界面上点击“补汽控制”,进入补汽控制画面,点击“打开补汽快关阀”,补汽油动快关阀得电,点击“补汽手动控制”,根据闪蒸器压力手动调整混汽调节阀适当开度;

16.2.5关闭混汽截止阀旁路阀。

17.发电系统正常停机程序

17.1调整锅炉负荷,退出混汽;

17.2当发电机功率降至1000kW后,通知现场巡检人员发电机解列;

17.3中控监控到52G发出分闸信号后,中控打闸停汽轮机;

17.4检查确认当主油泵出口压力降至1.0MPa时,主油泵自动转换至高压电动油泵运行,控制油压及润滑油压正常;

17.5检查确认当转速降至0r/min时,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投入盘车;

17.6打开AQC锅炉启动阀、SP锅炉启动阀、主蒸汽管道排污阀泄压;

17.7按照锅炉降温降压曲线,锅炉旁路挡板以20%逐渐开启,入口挡板以20%逐渐关闭;

17.8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确认当均压箱压力低于2.94kpa停真空泵;

17.9当锅炉压力降至0.1Mpa时两炉已退出系统运行,停两炉辅机设备;

余热发电系统中控操作规程

修改记录

批准人

受控号

版次

日期

修改单

修改人

实施日期

第10页共10页

17.10PH锅炉辅助设备停止顺序:

SP锅炉振打装置~SP锅炉本体拉链机~SP锅炉行星型卸灰阀~SP锅炉入窑系统拉链机。

AQC锅炉辅助设备停止顺序:

沉降室星型卸灰阀~AQC锅炉沉降室拉链机~AQC锅炉入窑系统拉链机;

17.11关闭锅炉给水泵出口电动阀,停锅炉给水泵;

17.12停凝结水泵;

17.13将所有气动阀打至手动关闭;

17.14当汽轮发电机轴承温度降至45℃以下时停冷却水系统;

17.15当汽轮发电机组连续慢转48小时,汽轮机上下缸壁温低于100℃后,停止盘车;

17.16当轴承温度降至30℃以下时停油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