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9312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语中的化学Word下载.docx

比喻人经过多次刻苦的锻炼,非常坚强,或成为优秀的人物。

此地无银三百两银,是一种白色柔软的金属元素,熔点961℃,是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金属,有很好的延展性。

银在自然界的储藏量稀少,但比黄金多近四十倍。

银的化学稳定性好,不易被氧化,但与空气中的硫化合而变黑。

银一般与铝矿共生,在冶炼铝时,银被还原出来。

大约在公元前二千多年,人们就已采用这种“吹灰法”提取银,数千年来,银与金一样,应用价值都不大,除了用作货币、装饰品外,几乎没有其他用途。

直到现在,白银才在工业上发掘出大量的用途,如,人们发现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可以用于计算机、导弹等精密电路上;

银的反射性能高,可镀在玻璃上制造镜子及在保温瓶内胆防止热量的散失;

银的杀菌性能也很好,是氯化物的十倍,可用于医疗上的收敛及消炎;

银的溴化物遇光即分解,具有非常灵敏的感光性,可以用于照相底片及X光片生产,这是银的最大用量的用途。

民间传说:

“有人把三百两银子埋在地下,上书‘此地无银三百两’,邻居王二偷去,回书‘隔壁王二不曾偷’。

比喻要想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愈加暴露,弄巧反拙。

也作“此地无银”。

点石成金

黄金在古代时,是作为财富的象征。

历代都有一些梦想点石成金的人,如刘安、汉武帝、王莽等等,这些人组织了一大批人才,耗费大量的时间、资金用于炼金术。

《史记》记载:

“而事化丹砂,诸药齐为黄金。

”《抱朴子》记载:

“神丹既成,不但长生,又可以作黄金。

”哪些在当时可以称得上为一流的化学家,企图利用当时已经得到的各种化合物,如铜、铅、铁、锡等金属,丹砂、雌黄、硝石、矾石等无机化合物,统称“五金八石”,在炼丹鼎中,通过采用加热、蒸馏、升华等化学过程,使低贱的金属点化为黄金,当然,最终除了得到一些锌铜合金,色如金而无金性的“伪金”,几乎一无所获。

秦始皇幻想帝位永在,龙体长存,日思长生药,夜作金银梦。

于是各路仙家大炼金丹,他们深居简出于山野之中,过着超脱尘世的神仙般生活。

炼丹家以丹砂(硫化汞)、雄黄(硫化砷)等为原料,开炉熔炼。

企图制得仙丹,再点石成金,服用仙丹或以金银为皿,均使人永不老死。

西文洋人也仿效于暗室或洞穴,单身寡居致力于炼金术。

一两千年过去了,死于仙丹不乏其人,点石成金出终成泡影。

金丹太徒劳无功而销声匿迹。

中外古代炼金术士毕生从事化学实验,为何中一事无成?

乃因其违背科学规律。

他们梦想用升华等简单立法改变贱金属的性质,把铅、铜、铁、汞变成贵重的金银。

殊不知用一般化学立法是不能改变元素的性质的。

化学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种原子的总称,而原子是经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却不能再分。

随着科学的发展,今天“点石成金”已经实现。

1919处英国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元素使氮变成了氧。

1941年科学家用原子加速器把汞变成了黄金-人造黄金镄(一百号元素)。

1980处美国科学家又用氖和碳原子高速轰击铋金属靶,得到了针尖大的微量金。

金丹术士得知今人之丰功伟绩,在天之灵出会自觉羞愧

从今天的观点来看,他们哪种经过人工处理,改变物质的性质及结构的思想是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炼金术所依据的天然物质随着时间的延续,自然朝着自我完善的方向转化的“自然进化论”,是一种非常革命的思想,现代的化学工业无不是由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化学反应构成的,实际上,现代的化学家已经成功通过人工核反应,用快速中子轰击汞原子得到金,实现了古代炼金家数千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

刘向《列仙传》:

“许逊,南昌人。

晋初为旌阳令,点石成金,以足逋赋。

原意:

传说中古代方士的一种法术。

比喻把别人不好的文章改为好文章。

甘之如饴饴即是麦芽糖,是一种较早得到利用的糖类化合物,通过风干的麦芽或谷物发酵酿造,是最早的生物化学产品。

战国时代的《尚书》记载:

“稼穑作甘。

”甘就是饴糖。

制造麦芽糖的工序比较复杂,后来逐步为原料易得,生产简单,质量更高的蔗糖所替代。

糖使一种由碳、氢、氧所组成的碳水化合物,分为单糖、双糖及多糖,不能再水解的为单糖,如葡萄糖;

由两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为双糖,如蔗糖,“甘之如饴”的饴糖;

由多个单糖缩合而成的为多糖。

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来源于糖类化合物氧化产生的热能,糖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根据现代生物化学分析表明,糖的甜味与化学作用、电荷吸引及原子间束缚等有关,糖因其独特的甜味,“甘之如饴”就一点不奇怪了。

《诗经·

大雅·

绵》:

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

象糖一样甜。

比喻心甘情愿去做某种事情。

火树银花火树就是指焰火,俗称烟花。

隋炀帝有诗: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即指烟花,可见,在我国隋代就有烟花。

古人在发明火药的基础上,制造出了烟花,它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装有类似火药的发射药剂,上部装填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剂及发色剂,发色剂内含各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它们在燃烧时显示各种各样的颜色,化学上称之为艳色反应。

例如,锶盐、锂盐发出红光,钠盐发黄光,钡盐显绿光,镁、锌等金属粉末发出耀眼闪光......等等,各种金属盐及金属粉末混合在一起,施放时就显示出万紫千红的色彩,千姿百态,清脆悦耳,以助节日气氛或日常娱乐。

宋代诗人赵孟频有诗一首生动描述了“火树银花”的景象: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

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

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落向东风。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形容节日(特指元宵节)夜晚,烟火绚丽、灯火通明的繁华景象。

灵丹妙药丹剂起源于先秦时期,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当时,人们在采矿和冶金技术的基础上,用各种矿物原料精心烧炼所谓的“灵丹妙药”,以满足统治者及达官贵族长生不老的愿望,由此还产生了我国古代著名的炼丹术。

炼丹术对人类科学发明产生过积极的作用及深远的影响,积累了大量的药物、冶金及化学的基础知识,得到了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化合物,如汞、砷等各种无机盐,炸药也是在炼丹过程中被发明的。

炼丹术为现代化学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晋代的葛洪是我国炼丹制药的鼻祖,著有《抱朴子·

金丹篇》《抱朴子·

黄丹篇》《抱朴子·

仙药篇》三卷,详细记述了升华、蒸馏等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为后人研究化学提供了经验。

古时的丹药无非是一些矿物质,经过高温下化学反应而成的氧化汞、氯化汞等一些无机化合物,外用对疮痛、皮炎等有些疗效,灵丹妙药是如何也谈不上的,另外,炼丹费时费工费力,污染环境,内服丹药后有毒害的作用,甚至致命,随着现代医学及化学的出现,很快就寿终正寝。

元·

无名氏《玩江亭》二折:

“灵丹妙药都不用,吃得是生姜辣蒜大憨葱。

”原意:

灵验有效的好药。

比喻能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炉火纯青人们很早就知道从燃烧火焰的颜色变化来观察温度的变化,炉火温度在500℃以下呈暗黑色,升到700℃时,火焰变为紫红色,也就是俗称的“炉火通红”,再上升到800-900℃后,火焰由红变黄,1200℃时,火焰发亮,逐渐变白,继续升到接近3000℃后,呈白热化,相当于灯泡钨丝发亮的温度,如果超过3000℃,火焰由白转蓝,这就是“炉火纯青”了,是燃烧温度的最高阶段。

一般来说,提高温度有利于绝大多数化学反应的加速进行,但是,过分提高温度是一种不经济实用的方法,如今,化学工业上,都是通过采用催化剂技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而非单纯提高反应温度。

古代的炼丹家们是不懂得催化剂化学原理的,往往认为火焰达到“炉火纯青”为火候到家,就能炼到长生不老的丹药,实际上,那时的耐火材料是很难达到这样高的使用温度,因此,无论炼丹家如何努力,“炉火纯青”最终只能是一厢情愿。

清·

曾朴《孽海花》:

“到了现在,可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兄弟们各显身手的时候。

指古时候炼丹家炼丹成功时的火候。

比喻学问或技艺的功力达到纯熟、完美的境地。

青出于蓝“取蓝”是世界上最早的印染化工,商代《诗经·

小雅·

采绿篇》记载:

“终朝采蓝,......”,到了汉代,“取蓝”的规模已经相当发达,《史记·

货殖列传》中记载:

“千亩卮茜,其人与千户侯等。

“取蓝”的原材料-蓝草是一种木兰属一年生草木植物,叶子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无色的吲哚酚,染在纺织物上,经日晒氧化成了蓝色的靛蓝化合物。

这种取蓝技术在中世纪经中亚传入欧洲,影响广泛。

1883年,法国化学家Bayer测定出了靛蓝的分子结构,是一种双羰基、双苯环含氮化合物。

1897年西德BASF公司首先采用工业合成方法生产靛蓝。

用靛蓝印染纺织品,颜色鲜艳,经久耐磨,至今仍旧大量使用,当代最流行的牛仔裤就是这样染成的,当然,所用的靛蓝已非“青出于蓝”了,而是通过有机合成而得到的。

《荀子·

劝学篇》: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靛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而颜色比蓝草更深。

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

如胶似漆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人们就用动物皮、角、骨来熬制骨胶、牛皮胶等,用来粘合各种物件,这就是最早的化学粘合剂。

相传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也是用石灰、糯米糊等混合调配的粘合剂把无数的石块粘接起来而建成的,这种无机-有机混合胶,强度高,防腐,经久不坏。

随着高分子材料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今的粘合剂几乎可以粘合任何物质,从日常用品到航天飞机,粘合剂都是必不可免的。

生漆是我国的特产,古称“中国漆”,是由天然漆树分泌出来的粘性液体,是最早的化学涂料,《禹贡·

夏书》记载:

济河的作用“唯兖州......贡漆丝”,可见,生漆与丝绸齐名,同为我国古代的贡品。

如今,漆的品种繁多,在建筑、家俱、五金等等都要用到,起到防护及美观的作用。

粘合剂和油漆,使用时都非常注重它们对物件的附着能力,因此,用成语“如胶似漆”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最恰当不过了。

《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

“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

如同胶漆粘着一样。

形容相互之间情投意合、亲密无间。

多指夫妻感情深厚。

也作“如胶如漆”。

乳液是一种多相体系,其中至少有一相液滴均匀分散于另一种和它不相混合的液体之中,此种体系皆有一种最低值的稳定度,这个稳定度可因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儿大大增强。

乳液的类型很多,一般分成两大类,一类为水包油型(O/W)型,水为连续相,油为分散相,如牛奶、天然或合成胶乳;

另一类为油包水(W/O)型,油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如黄油、雪花膏等。

“水乳交融”当指前一类,这类乳液可用水无限地稀释。

乳液在工农业生产、日用化工等方面有大量的应用,牛奶就是蛋白质、脂肪通过乳酪素为乳化剂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营养品。

天然胶乳是热带橡胶树分泌出来的聚异戊二稀树脂的水分散液,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

化学工业上的乳液聚合也是利用乳液形成的原理,如今已成为一种重要高分子合成方法,生产的胶乳可以直接用作涂料及粘合剂,经过凝聚干燥后,又可得到固体树脂或合成橡胶。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九:

“师呵呵大笑:

‘如水乳合。

’”

水和奶汁混合在一起。

比喻关系密切,十分融洽,或结合得十分紧密。

也作“乳水交融”。

沙里淘金

金的化学性质特别稳定,很难同其它元素化合,因此它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

在地壳中,由于金的含量很少且非常分散。

所以它的价格极其昂贵。

在我国的一些江河的沙中常混有少量的小金粒。

要从沙粒中分离出金粒实质上是从混和物中得到纯净物。

根据沙和金的比重不同,人们把含有金屑的沙粒在水中荡洗,使其一圈一圈地旋转沙子比较轻轻随水流去,金子重留在底部,这就是常说的淘金。

经过淘洗大量的沙子后,可以得到很少很少的金粒。

把这些小金粒熔化加工可制成金块。

金条等。

由此可知,沙中淘金是那么不容易,必须付出巨大的劳动。

后来,人们引用“沙里淘金”来比喻从大量的材选择精华

成语中有关燃烧的知识

1、刀耕火耨古人在播种前放火烧去野草,用余灰肥田。

燃烧后的草木灰含钾5-12%、钙5-25%、磷0.5-3.5%,它是一种高效肥料,还可降低土壤酸性,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肥料。

2、火树银花火树就是指焰火,俗称烟花。

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装有类似火药的发射药剂,上部装填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剂及发色剂,发色剂内含各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它们在燃烧时显示各种各样的颜色,化学上称之为焰色反应。

3、炉火纯青人们很早就知道根据燃烧火焰的颜色判断温度的变化:

炉火温度在1200℃时,火焰发亮,逐渐变白;

继续升到接近3000℃后,呈白热化;

如果超过3000℃,火焰由白转蓝,这就是“炉火纯青”了,它是燃烧时可达到的最高温度。

4、石破天惊只有火药爆炸才能产生“石破天惊”的效果。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基本成份为硝石(硝酸钾)、硫磺及木炭,三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热后,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光和热。

5、水火不容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由燃烧引起的火灾,一般情况下,用水扑救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因为水是不会燃烧的液体,可以隔断空气,吸收热量,降低温度,这就是“水火不容”的道理。

6、抱薪求火(火上浇油、杯水车薪、釜底抽薪)这些讲的都是可燃物与燃烧现象的关系:

抱着柴火去救火,肯定适得其反;

往火上浇油,只能使火烧得更旺;

用一杯水去灭一车柴产生的火焰,是多么微不足道啊;

移走柴火,还是釜底抽薪解决问题嘛!

7、百炼成钢将烧红的生铁反复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坚硬的钢,其实是对生铁的不断除杂致纯的过程。

成语中涉及的物质性质

8、水滴石穿一般认为,“石穿”是由于水滴经过长年累月冲击石面而产生的,孰不知,这里面还拌随化学反应:

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部分溶在雨水中,使雨水略呈酸性,滴在主要由碳酸钙组成的岩石上,碳酸钙与酸起反应,溶解在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累积,地壳或岩石可演变成奇峰异洞、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等。

9、沙里淘金金是一种稀有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5%左右,与沙一起沉积成矿床,通常每吨沙中约含金3-10克。

很早,人类都是采用“沙里淘金”的方法开采黄金,即用重力选矿法,利用黄金与沙子的密度差异,用水反复淘洗,沙里淘得的黄金甚少。

10、青出于蓝“取蓝”是世界上最早的印染化工,“取蓝”的原材料——蓝草是一种木兰属一年生草木植物,叶子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无色的吲哚酚,染在纺织物上,经日晒氧化成了青蓝色的靛蓝化合物。

11、灵丹妙药丹剂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人们用各种矿物原料精心烧炼“灵丹妙药”,以满足贵族长生不老的愿望。

古时的丹药是一些矿物质,经过高温下化学反应主要生成氧化汞、氯化汞等一些无机化合物,外用对疮痛、皮炎等有些疗效,“灵、妙”是如何也谈不上的。

12、信口雌黄雌黄,即三硫化二砷,颜色金黄鲜艳,是一种很早就被发现的重要的含砷化合物,是古代进行书写及绘画的一种原料。

成语中生活饮食知识

13、争风吃醋醋是6~10%的乙酸水溶液,故乙酸又称醋酸,醋是烹饪的常用调味品,能丰富食物的色、香、味,而且能刺激胃酸分泌,帮助消化,醒胃防病。

因此,“争风”固然不好,但适量“吃醋”对身体有益。

14、甘之如饴饴就是麦芽糖,是一种使用较早的糖类化合物,它可通过风干的麦芽或谷物发酵酿造得到。

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来源于糖类化合物氧化产生的热能,糖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因其独特的甜味,“甘之如饴”就不奇怪了。

15、水乳交融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并不溶于水,但通过乳酪素为乳化剂可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

洗洁精、洗发精去污的原理与此相似:

让不溶于水的油脂乳化分散到水中——水乳交融而除去。

16、涂脂抹粉实践证明,适当使用脂粉能使人的皮肤光滑、洁白、富有美感。

涂脂抹粉所用的胭脂,古时是用红蓝花或苏木,加入牛髓、猪胰素等压制成分块,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日用化工产品。

今天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妆用品,也仍由颜料、粘合料、香精、色素等构成。

17、饮鸩止渴“鸩(zhè

n)”是指放了砒霜的毒酒,砒霜就是三氧化二砷,是一种剧毒品。

砒霜虽毒,但少量服用,可以医治关节炎、梅毒、牙疼等病症,可真是以毒攻毒,另外,砒霜在古代还是一种有效的农药,可以灭绝鼠害,砒霜还可防蛀、防腐。

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砒霜对某些癌症有疗效。

18、如胶似漆三千多年前,人们就用动物皮、角、骨来熬制骨胶、牛皮胶等,用来粘合各种物件,这是最早的化学粘合剂。

相传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也是用石灰、糯米糊等混合调配的粘合剂把无数的石块粘接起来而建成的(这种无机─有机混合胶,强度高、防腐、经久不坏)。

生漆是我国的特产,是由天然漆树分泌出来的粘性液体,是最早的化学涂料。

如胶粘,似漆连,关系自然很亲密。

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在化学中考命题中的应用

(江苏南京栖霞区教研室刘莉莉210028)

诗词、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具有特殊表现力的一种结构比较稳固的短语,它结构紧密,文字简练,是汉语言中的精品。

笔者发现诗词、成语这种传统语文考试题材近年来已出现在许多省市的中考化学试题中,诗词、成语这种源于生活素材性资源出现在化学试题中,使得试题情景亲切,语言生动活泼,加上具有实用性并与个人生活有关的化学叙述方式,能很好地体现了公众素养中对知识面选取的原则,这种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古代诗词、成语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许多经典的诗词、成语中包含的对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原子、分子的性质等有关和化学知识。

本文就近年来中考试题中的化学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应用于中考命题中作一个赏析。

一、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应用于对物质的变化的考查

例1(2005年佛山市中考题)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磨成针B.死灰复燃C.木已成舟D.积土成山

[解析]此题在知识载体的选择及试题表述的设计上避免了枯燥、干巴的单纯学科设问形式,追求一种生动的优美情景,令师生回味无穷,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答案:

B

例2(2004年南昌市中考题)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解析]此题目的是让学生在诗句所体现的意境中回味物质发生变化的特征来回答问题。

A、野火烧不尽也就是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是化学变化;

B、蜡烛成灰也就是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它是化学变化;

C、铁杵磨成针,原来铁变化后,仍然是铁,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

D、爆竹一般是用硫磺等物质制成的,引燃后发生爆炸,有新物质二氧化硫等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

C

例3(2005年佛山市中考题)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

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化学事实。

下列化学变化中与诗意无关的是

A.CaCO3CaO+CO2↑B.CaO+H2O=Ca(OH)2

C.Ca(OH)2+CO2=CaCO3↓+H2OD.CaO+2HCl=CaCl2+H2O

[解析]于谦的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崇高情操,它所包含的物质也非常丰富多彩。

它体现了人作用于自然环境,体现自然环境陶冶了人美好情操的人文精神。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归纳了碳酸钙及与之相关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描写了烧石灰的工人,先将深山中的石灰石(含碳酸钙)经过千锤万凿地将石灰石敲碎,然后放在石灰窑里烧制成白色的生石灰(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熟石灰(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雪白的碳酸钙,这样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即CaCO3→CaO→Ca(OH)2→CaCO3,思维方式别具一格,具有创新思维。

D

二、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应用于对物质的性质的考查

例4(2005年泉州市中考题)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B.百炼方能成钢

C.纸里包不住火D.玉不琢不成器

[解析]略答案:

 例5(2005年烟台市中考题)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素有“沙里淘金”、“真金不怕火炼”之说。

这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也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在自然条件下非常________。

单质;

稳定。

三、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应用于对分子、原子性质的考查

例6(2005年天津市中考题)“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解析]此题将原子、分子的知识与王安石的古诗联系起来考查,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体现了学科间的综合。

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

例7(2003年南京市中考题)在2400多年前,古代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

“无中不能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

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

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了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

”请你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

答案:

此题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基础上分析,原因是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到粒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本身不改变,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