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9440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3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6页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Word文件下载.docx

◆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是否满足ISO9001,ISO1401,GB28001的要求?

◆管理体系要素(过程)间的逻辑关系、文件的接口是否清楚?

◆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有否规定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文件是否便于查阅?

4.2.2

综合管理手册

质量手册

◆管理手册的覆盖面是否完整?

如对ISO9001标准有剪裁,剪裁细节说明的是否合理?

◆管理手册是否包括管理体系的范围?

◆管理手册是否包括任何剪裁的细节与合理性?

◆管理手册是否引用或包括程序文件?

◆管理手册是否包括管理体系过程(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手册和程序是否相互协调,是否有可操作性?

◆管理手册的控制情况

◆手册的发放、更改是否符合文件控制要求?

4.2.3

文件控制

4.4.5

文件和资料控制

◆制定的文件控制程序是否符合要求

◆文件控制程序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有可操作性?

程序中是否对文件的编制、批准、发布、存档、查找、修订、评审做出了规定?

◆程序文件是否有效版本?

◆外来文件(如标准)是否包括在控制范围内?

◆是否规定了文件的保管办法?

◆是否规定了适时和定期评审文件的有效性?

◆对体系的运行起关键作用的岗位是否得到现行有效文件?

◆是否规定了失效文件的处置、管理办法?

◆文件的编写、批准、发布、保管、修订、评审情况

◆所有文件是否字迹清楚?

◆所有文件标识是否明确?

◆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授权人的批准?

◆所有文件是否均注明制定或修订日期?

◆文件修改后是否重新批准?

◆识别文件现行修改状态的方法是什么?

是否满足要求?

◆使用处是否都使用适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文件的查找是否方便?

◆文件的保管是否有效?

◆外来文件的控制

◆是否对外来文件的收集、审查、批准、归档、发放、使用、评审、更新、补充和作废等作了规定?

◆执行的如何?

◆作废文件的管理

◆是否对保留的作废文件进行标识和管理,以防止误用?

4.2.4

记录控制

4.5.4

4.5.3

记录和记录管理

◆是否有对记录进行管理的程序

◆程序中是否对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归档、保存、维护、查阅、处置等管理内容做了规定?

◆与本组织有关的记录有哪些?

◆与受审核部门有关的记录有哪些?

◆程序中是否包含对记录的质量要求?

◆是否有保存期限的规定?

◆记录管理的实况

◆是否对记录进行了清理,并列出了清单?

◆对记录的标识、贮存、检索、保护是否与书面程序的要求相一致?

◆记录是否填写正确、字迹清楚?

◆贮存是否便于存取和检索?

◆贮存环境如温度、湿度是否适宜,防尘、防蛀等保护措施是否得当?

◆过期记录是否按要求进行处置?

◆现行记录是否完整?

能否提供足够信息?

信息是否可靠、可见证?

◆记录能否做到对相关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可追溯性?

◆员工在需要时能否从组织的记录/信息管理系统获取相应信息?

5.1

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对其建立和改进管理体系的承诺能够提供哪些证据?

◆总经理是否制定并批准书面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并采取措施使员工正确理解并贯彻执行?

◆是否通过培训、宣传、会议、评审、报告、文件等方式将相关方(客户)的要求、法律法规的要求传达到各阶层员工?

◆各阶层员工是否充分理解这些要求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确保这些要求的实现?

◆是否定期进行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是否为每项活动提供充分的资源?

5.2

以顾客、环境和员工为关注焦点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是怎样做到以顾客、环境和员工为关注焦点的?

◆组织是通过什么方法掌握顾客、员工以及其他相关方对产品质量的要去以及对保护环境、保障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

◆组织如何将顾客的要求、环境保护的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转化为各项工作的要求并实施,从而达到顾客、员工以及其他相关方的满意?

5.3

管理方针

质量方针

4.2

环境方针

职业健康方针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制定

◆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管理方针?

◆管理方针是否经最高管理者批准?

◆管理方针的内容

◆是否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宜?

◆是否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适合于组织环境的影响、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是否对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对持续改进、污染预防和降低风险作出承诺?

◆是否对遵守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作出承诺?

◆是否提供建立和评审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是否与公司的其他方针一致?

◆管理方针的传达与管理

◆如何向全体员工传达的?

◆采取了那些方式?

◆询问员工,看员工是否了解管理方针?

◆为公众获得管理方针提供了何种方便?

◆公众如何获得管理方针?

◆管理方针是否得到实施

◆检查绩效测量结果,确认方针是否得到实施?

◆管理方针的评审与修订

◆是否有定期评审管理方针的规定?

◆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评审过管理方针?

◆如何对管理方针进行修订?

◆评审、修订的依据是什么?

5.4.1

环境因素

4.3.1

◆是否建立了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

◆有无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程序?

◆程序中是否包括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要求?

◆是否对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识别

◆是否按程序要求识别环境因素?

◆是否规定了识别的范围和对象?

◆是否有环境因素的清单?

◆受审核部门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用什么方法和怎样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

◆是否规定了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

◆方法是否适宜?

◆识别环境因素时,收集了哪些原始资料?

◆识别环境因素应把握的要点

◆是否考虑三种状态?

◆是否考虑三种时态?

◆是否考虑了环境因素的七种类型?

◆是否考虑到可对其他施加影响的相关方带来的环境因素?

◆如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有无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准则和步骤?

◆有无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评价结果是否合理?

◆对新项目和变化是否进行了环境因素的补充识别和评价?

◆如何对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进行策划

◆是否根据环境因素评价结果,制定了重大环境因素控制措施计划?

◆对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对潜在重大环境因素是否制定了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

◆环境因素的信息能否及时更新

◆有无更新信息的规定?

◆是否按规定实施更新?

◆在制定方针、目标和指标时,是否考虑了重大环境因素

◆哪些重大环境因素列入目标和指标?

◆其他环境因素如何控制?

5.4.2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是否建立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程序

◆有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程序?

◆程序中是否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要求?

◆是否对组织的活动及活动场所中的危险源及其风险进行了辨识

◆是否按程序要求辨识危险源及其风险?

◆是否规定了辨识的范围和对象?

◆是否有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清单?

◆受审核部门的危险源及其风险有那些?

◆用什么方法和怎样进行危险源及其风险的辨识

◆是否规定了辨识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方法?

◆辨识危险源及其风险时,收集了哪些原始资料?

◆辨识危险源及其应把握的要点

◆是否考虑了各种类型的危险情况?

◆是否考虑了可对其施加影响的相关方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如何进行风险评价

◆有无规定风险评价的方法、准则和步骤?

◆有无重大危险源及其风险清单?

◆对新项目和变化是否进行了风险评价和事前评价?

◆如何对风险控制进行策划

◆是否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了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对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对潜在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是否制定了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

◆危险源及其风险的信息能否及时更新

◆在制定方针、目标时,是否考虑了重大危险源及其风险

◆哪些重大风险列入目标?

◆其他风险如何控制?

5.4.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3.2法律和其他要求

4.3.2法规和其他要求

◆是否建立并保持了识别、获得和更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程序

◆程序是否规定了识别适合本公司的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方法?

◆程序是否明确了获得法规的渠道?

◆程序中是否规定了收集、登录、保存的责任单位和人员,是否规定了收集频次、途径、登录方法?

◆该程序是否规定了对法规变更信息的跟踪及负责人?

◆该程序是否规定了向员工和其他相关方传达有关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方法和职责?

◆适用于本公司的法规和其他要求有哪些

◆受审核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是否建立了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清单?

有无遗漏?

◆受审核部门适用的法规有哪些?

◆法规信息是否及时变更

◆由谁负责?

◆做得如何?

◆如何向员工和其他相关方传达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

◆法规信息如何进行内、外部沟通?

谁负责?

◆和需要了解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员工面谈,看其是否充分了解?

◆员工是否意识到不遵守法规的后果?

◆本组织的守法情况及守法证明性文件

◆过去、现在有无违法?

◆各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标准是否清楚?

有无违背情况?

◆有无守法证明性文件,如新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评价报告、三同时验收报告、噪声的检测数据等?

5.4.4

管理目标和指标

质量目标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目标

◆组织是否设定了管理目标和指标

◆目标和指标是否形成文件?

◆是否经领导批准?

◆是否分解到有关的职能和层次?

◆设定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的内容

◆是否符合方针的要求?

◆是否包括产品要求及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是否考虑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是否考虑了重大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及其风险?

◆是否考虑了员工和相关方的要求?

◆是否考虑了技术、财务及实施的可行性?

◆是否体现了预防为主和持续改进的精神?

◆是否具有可测量性,有无测量目标和指标的方法?

◆是否为目标和指标的实现设置完成时间?

◆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情况

◆受审核部门是否均有相应的目标和指标?

◆目标和指标是否具体并尽可能量化?

◆是否设置了必要的可测量参数?

◆是否制定了实施目标和指标的方案?

◆企业资源是否能保证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是否明确了执行部门和负责人?

◆是否已向有关人员传达?

◆有关人员是否清楚?

◆有无目标和指标实现的证据

◆检查绩效测量结果,确认目标和指标是否得到实现?

◆目标和指标是否定期评审、修订

◆目标和指标是否定期评审、修订?

◆依据什么评审、修订?

◆目标和指标的评审、修订是否体现持续改进?

5.4.5

管理方案

4.3.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是否制定了管理方案

◆方案是如何制定、批准的?

◆受审核部门有否相应的方案?

◆是否所有的目标和指标都有相应的方案?

◆管理方案的内容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是否明确了责任人?

◆是否明确了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措施、方法

◆是否明确了时间要求?

◆是否规定了资源保证?

◆如何监督方案的实施

◆由谁负责方案实施的监督?

◆如何验证方案实施的效果?

◆方案能否保证目标指标的实现

◆是否存在一个评审方案的过程?

◆有关人员是否参与方案的制定?

◆是否及时修订方案

◆什么情况下修订方案?

◆是否进行过修订?

5.4.6

一体化管理体系策划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策划是否满足管理目标及管理体系总要求?

管理体系策划的输出是否形成文件?

◆如何保证策划能满足管理目标及管理体系总要求?

◆现有管理体系策划后形成了多少文件情况?

有多少份程序文件?

◆管理目标是否实现(以此确认管理体系策划的有效性)?

◆是否提供了实施管理目标的资源?

◆实施管理目标的资源是否充足,有多少质检员?

有多少计量员?

有多少内审员?

是否发给内审员聘书?

有多少设备、计量器具?

对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人员是否进行了培训?

◆管理体系策划是否体现了持续改进?

◆现有文件是否体现了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管理体系策划是否受控?

更改期间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是否得到了保持?

◆文件的更改是否受控?

5.5.1

职责和权限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结构和职责

◆是否明确规定了组织的组织结构、职责、权限

◆是否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图?

◆相关职能部门或岗位(尤其是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的职责是否得到规定并形成文件?

◆受审核部门的职责是什么?

◆最高管理者的职责、权限

◆最高管理者是否明确其各项职责?

◆最高管理者是否指定了管理者代表,是否恰当地明确了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的作用

◆管理者是否为实施、控制和改进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务资源?

提供资源的途径是否明确?

◆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如何表明其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是否指定了职业健康安全员工代表,其职责和权限是否明确?

◆管理者如何参与和支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

◆有关职责、权限如何传达到位的

◆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如何传达的?

◆各有关人员是否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

◆各类人员是否明确完成职责任务与实现管理方针之间的关系?

5.5.2

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

◆管理者代表是否对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负责?

◆是否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5.5.3

协商和沟通

内部沟通

4.4.3

信息交流

◆是否制定了协商和交流的程序

◆组织是否有协商和交流的程序?

程序中是否对协商和交流的方式、内容做了规定?

程序制定过程中是否听取了员工意见?

◆程序中是否规定了与相关方的沟通和协商?

◆外部人员获取管理方针的途径和方法是否可行?

是否方便?

◆内部协商的内容

◆员工是否参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制定、修订、评审?

◆员工是否参与管理体系文件,特别是作业指导书的制定、修订和评审?

◆员工是否参与过程的识别与确定;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员工是否参与可能影响工作场所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变化的任何活动,如引入新的或改进的设备、原材料、技术、程序或工作模式等?

◆员工是否了解谁是员工代表以及谁是管理者代表?

◆协商和交流的记录

◆涉及重大投诉、事故的外部信息有无适当处理和记录?

◆是否保存有接受和答复员工已经建议的记录?

◆通报组织管理方针和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过程

◆将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结果通报组织内所有有关人员的过程

◆异常、紧急情况下的信息如何交流

◆是否同员工、周围进行过信息交流?

◆是否将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结果通报组织内所有有关人员?

◆信息通报采用何种方式?

◆受审核部门涉及到哪些信息交流?

◆同外部相关方的信息交流

◆如何得到政府有关机构的信息?

◆是否同供方和承包方交流有关信息?

◆如何处理顾客投诉?

5.6

管理评审

4.6

◆是否有定期进行管理评审的规定

◆评审的时间间隔是怎样规定的?

◆是否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否由总经理亲自主持?

◆受审核部门应为管理评审提供什么资料

◆管理评审的输入是否充分

◆受审核部门应为管理评审提供什么资料?

◆管理评审的输入是否包括下列内容:

①内、外部审核结果。

②方针、目标和指标、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③事故、事件调查处理情况。

④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⑤相关方(顾客)的投诉,建议及其要求。

⑥监视和测量情况报告;

过程的业绩及产品符合性报告;

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报告。

⑦来自管理者代表的关于综合管理体系总体运行情况的报告;

来自各部门经理关于局部有效性的报告。

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状况的总结报告;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总结报告。

⑨可能引起管理体系变化的企业内外部要素,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机构人员的调整,市场的变化等。

⑩改进的建议。

◆管理评审的实施情况

◆管理评审的内容是否充分

◆如何参加管理评审?

◆是否就下列内容进行了评审:

A)方针是否适宜?

方针实现程度如何?

是否需要更新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B)现有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是否适宜?

风险的现有水平和现行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C)现有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是否适宜?

现行环境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D)过程控制情况如何(包括过程是否受控?

某些过程是否需要改善或优化)?

E)产品质量状况如何(有无重大质量问题)?

F)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趋势。

G)事故和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

H)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I)顾客的满意度、与顾客沟通的情况、顾客投诉处理的情况以及顾客反馈的其他信息。

J)相关方的投诉、建议及其要求。

K)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性状况如何?

L)资源是否配置得当,能否满足实现方针和目标的要求?

M)组织结构、管理职能是否合适和协调?

活动及其相应文件是否需要修正?

N)自前次管理评审以来所进行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的结果及其有效性。

O)管理体系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

P)需要改进和加强的领域是什么?

◆管理评审的输出是否完整并形成文件

◆有无评审记录和形成的其他文件?

◆“管理评审报告”中有无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结论?

◆是否提出了需要加以修正的方针、目标和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或过程)?

◆有无不符合,是否提出了纠正要求?

◆管理评审的后续管理

◆评审的后续工作进展如何?

◆对管理评审中的纠正措施是否进行了跟踪验证,验证的结果是否记录并上报给最高管理者?

6.1

资源提供

◆组织怎样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

◆组织是否规定了提供资源的途径?

◆对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人员如何进行培训?

◆如何进行人员补充?

设施、设备更新如何实施?

◆提供的资源是否满足体系的要求?

◆是否配备足够的资源,有多少人员、计量器具、设备?

6.2

人力资源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培训、意识和能力

◆是否确定了影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各类人员的能力要求

◆对人员的能力要求,是否包括对教育、培训和经历的要求?

◆是否对人员能力胜任与否进行了培训与考核?

人员的安排是否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