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9478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TX电源电路原理分析与维修教程整理Word文件下载.docx

5组直流稳压电源。

  THR为热敏电阻,冷阻大,热阻小,用于在电路刚启动时限制过大的冲击电流。

D1、D2是Q1、Q2的反相击穿保护二极管,C9、C10为加速电容,D3、D4、R9、R10为C9、C10提供能量泄放回路,为Q1、Q2下一个周期饱和导通作好准备。

主变换电路输出的各组电源,在主机未开启前均无输出。

其单元电路原理如下图13.2所示:

图13-2交流输入、整流、滤波与开关电源单元电路图

2、辅助电源电路

整流滤波后产生的+300V直流电压还通过R72向以Q15、T3及相关元件组成直流辅助电源供电电路。

R76和R78用来向Q15提供起振所需的初始偏流,R74和C44为正反馈通路。

  该辅助电源输出两路直流电源:

一路经Q16稳压后送出+5VSB电源,作为电脑中主板“电源监控”部件的供电电源;

另一路经BD6、C29整流滤波后向由IC1及Q3、Q4等组成的脉宽调制及推动组件供电。

正常情况下,只要接通220伏市电,该辅助电源就能启动工作,产生上述两路直流电压。

其单元电路原理如下图13.3所示:

图13-3直流辅助电源单元电路图

3、PWM脉宽调制及推动电路

IC1(TL494)等组成PWM电路。

PWM(PulesWidthModulation)即脉宽调制电路,其功能是检测输出直流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进行放大,控制振荡器的脉冲宽度,从而控制推挽开关电路以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主要由IC1TL494及周围元件组成。

其单元电路原理如下图13.4所示:

图13-4PWM脉宽调制及推动单元电路图

TL494的简单工作原理是:

当IC1的VCC端{12}脚得电后,内部基准电源即从其输出端{14}脚向外提供+5V参考基准电压(Vref)。

首先,该参考电压分两路为IC1组件的各控制端建立起它们各自的参考基准电平:

一路经由R38、R37组成的分压器为内部采样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2}脚建立+2.5V的基准电平,另一路经由电阻R90、R40组成的分压器为“死区”电平控制输入端{4}脚建立约+0.15V的低电平;

其次,Vref还向PS-ON软开/关机电路及自动保护电路供电。

  在IC1{12}脚得电,且{4}脚为低电平的情况下,其{8}脚和{11}脚分别输出频率为50kHz(由定时元件C30、R41确定),相位相差180°

的脉宽调制信号,经Q3、Q4放大,T2耦合,驱动Q1和Q2轮流导通工作,电源输出端可得到电脑所需的各组直流稳压电源。

若使{4}脚为高电平,则进入IC1的“死区”,IC1停止输出脉冲信号,Q1、Q2截止,各组输出端无电压输出。

电脑正是利用此“死区控制”特性来实现软开/关机和电源自动保护的。

  D17、D18及C27用于抬高推动管Q3、Q4射极电平,使得当基极有脉冲低电平时Q3、Q4能可靠截止。

4、自动稳压电路

  

(1)+3.3V自动稳压控制电路

ATX电源在T1副边+3.3V输出端设置了二次自动稳压控制电路,通过改变L6可变感抗,控制3.3V输出电压精确稳定。

若输出电压上升,经R31、R30取样的IC4(WL431)Ur电位上升,Uk电位下降,Q11饱和导通。

在T1副边N2绕组L6侧交变矩形脉冲正半周期间D11截止,D13导通,Q11的c极电位0.7V;

在负半周期间,D13截止,D11导通,由Q11的e、c极饱和导通向L6注入的反向电流使L6可变感抗增大,导致D12整流输出电压降低。

反之,Q11导通程度减弱,注入L6的反向电流使L6可变感抗减小D12整流输出电压上升。

图中R29、c25组成IC4(WL641)的负反馈控制电路。

图13-5+3.3V自动稳压单元电路原理图

(2)+5V、+12V自动稳压控制电路

由于IC1{2}脚(内部采样放大器反相端)已固定接入+2.5V参考电压,同相端{1}脚所需的取样电压来自对电源输出+5V和+12V经取样电阻R33、R34、R35的分压。

图中R39、C32组成误差放大器负反馈电路。

此后将①脚与{2}脚比较,+5V或+12V电压升高,使得{1}脚电压升高,根据TL494工作原理,{8}、{11}脚输出脉宽变窄,Q1、Q2导通时间缩短,将导致直流输出电压降低,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当输出端电压降低时,电路稳压过程与上述相反。

图13-6+5V、+12V自动稳压控制单元电路原理图

6、自检启动(PG)信号产生电路

  一般电脑对PG信号的要求是:

在各组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稳定后,再延迟100~500毫秒产生+5V高电平,作为电脑控制器的“自检启动控制信号”。

图13-7自检启动(PG)信号产生电路

PW-OK产生电路由IC5电压比较器LM393、Q21、C60及其周边元件构成。

待机时IC1的反馈控制端3脚为低电平,Q21饱和导通,IC5的3脚同相端输入低电位,低于2脚反相端输入的固定分压比(由Vref在R105和R106上的分压决定,为1.85V),IC5的第1脚输出为低电位,PW-OK向主机输出零电平的电源自检信号,主机停止工作处于待命休闲状态。

开机的瞬间IC1的3脚电位上升,Q21由饱和导通进入放大进而截止状态,e极电位由Vref经R104对C60进行充电,随着C60充电的逐渐进行,IC5的3脚控制电平逐渐上升,一旦IC5的3脚同相端电位高于2脚反相端参考电压,IC5的第1脚输出高电平的PW-OK信号。

该信号在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稳定后再延迟几百毫秒由零电平起跳到+5V,通知电脑自检启动成功,电源已准备好。

在主机运行过程中若遇市电掉电或用户关机时,ATX开关电源+5V输出端电压必下跌,这种幅值变小的反馈信号被送到IC1组件的电压取样放大器同相端1脚后,将引起如下的连锁反应:

使IC1的反馈控制端3脚电位下降,经R63耦合到Q21的基极,随着Q21基极电位下降,一旦Q21的e、b极电位达到0.7V,Q21饱和导通,IC5的3脚电位迅速下降,当3脚电位小于2脚的固定分压电平时,IC5的输出端1脚将立即从5V下跳到零电平,关机时PW-OK输出信号比ATX开关电源+5V输出电压提前几百毫秒消失,通知主机触发系统在电源断电前自动关闭,防止突然掉电时硬盘磁头来不及移至着陆区而划伤硬盘。

7、软开/关机(PS-ON)电路

  电脑通过改变PS-ON端的输入电平来启动和关闭整个电源。

当PS-ON端悬空或电脑向其送高电平(待机状态)时,电源关闭无输出;

送低电平时,电源启动,各输出端正常输出直流稳压电源。

图13-8软开/关机(PS-ON)单元电路原理图

  PS-ON电路由IC10、Q7、Q20等元件构成。

PS-ON信号控制IC1的4脚死区电压,待机时,主板启闭控制电路的电子开关断开,PS-ON信号为高电平3.6V。

IC10精密稳压电路WL431的Ur电位上升,Uk电位下降,Q7导通,稳压5V通过Q7的e、c极,R80、D25和D40送入IC1的4脚,当4脚电压超过3V时,封锁8、11脚的调制脉宽输出,使T2推动变压器、T1主电源开关变压器停振,停止提供+3.3V、±

12V的输出电压。

与此同时,因Q7饱和,Q20也饱和,使得Q5基极(保护电路控制输入端)被对地短路,禁止保护信号输入,保护电路不工作。

当将PS-ON端对地短路或软开机(电脑向PS-ON端送低电平)时,IC10的Ur为零电位,Uk电位升至+5V,Q7截止D25、D40不起作用,IC1{4}脚电压由R90和R40的分压决定,为0.15V,IC1开始输出调宽脉冲,电源启动工作。

此时Q20处于截止状态,将Q5基极释放,允许任何保护信号进入保护控制电路。

8、±

12V直流稳压输出电路

T1副边降压绕组N2感应的矩形电压脉冲,一路经共阴极输出特性的肖特基二极管D12全波整流,得到单向方波电压,经电感L7、L5平滑滤波,在直流负载电阻R31、R30上得到+3.3V直流电压。

图13-9+3.3V、±

T1副边N3绕组感应的交变电压,经快速恢复二极管D6全波整流,一路经共模扼流电感L1-1、电感L4、C16和R82高频滤波回路,输出+12V电压。

ATX开关电源冷却风扇被接在12V电压输出端上。

另一路经快速恢复二极管D20,输出约25V直流电压,其值大于辅助电源变压器T3接在N3绕组整流输出的最大电压,ATX电源启动后,由它向IC1和T2原边绕组提供工作电压。

N3绕组感应的交变电压,另一路由D7、D8快速恢复二极管组成半波整流,经共模扼流电感L1-2、电感L3,一路经三端稳压器7905、C17、R15降压滤波回路,输出-5V电源。

另一路经C20、R14、D9整流滤波回路,输出-12V电源。

并联在N3绕组上的C13、R13尖峰吸收回路,能有效抑制当整流管截至时出现在N3绕组上的尖峰干扰脉冲。

9、+3.3V、+5V过压,-5V、-12V欠压保护电路

如上图13-8所示中,R32、ZD4组成+3.3V过压取样电路,+5V过压取样信号一路加至ZD5,另一路加至R48,作为欠压取样电路的偏置电压;

由R46、R47、R48、D21组成欠压取样电路,-12V欠压取样信号,接至R47,-5V欠压取样信号接至D21。

ATX电源输出电压正常时,保护电路不影响IC1④脚死区控制电平。

当出现+3.3V输出过压时,稳压管ZD4击穿导通;

+5V输出过压,稳压管ZD5击穿导通;

-5V、-12V输出欠压,负电位的绝对值越小,在分压器R48、R46、R47、D21的公共节点D22正极处所形成的监控信号电位越高,导致D22导通。

过压、欠压保护信号最终汇集在Q5的基极,只要取样信号有一路过压或欠压,Q5导通,C极0电位,Q6导通,基准电压5V经Q6的e、c极,一路经D23、R44加至Q5的b极,加强Q5的导通,另一路经D24加至IC1④脚,封锁⑧、⑾脚脉宽调制输出,使T2、T1停振,停止各路电压。

纵上所述,接通电源后,220V交流电压经整流滤波电路,输出+300V直流高压。

此电压同时加到推挽开关电路和辅助电源上,因推挽开关电路的开关功率管没有激励脉冲而处于待机状态。

辅助电源一经得到工作电压便开始工作,送出脉宽调制电路、PS-ON控制电路、保护电路的工作电压以及主板的+5VSB待机电压,但因此时没有得到PS-ON主机的控制信号,PS-ON控制电路输出高电平锁住PWM脉宽调制电路使其不起振,此时电源处于待机状态。

按下面板的开机触发开关,PS-ON控制电路得到控制信号,解除对脉宽调制电路的锁定,PWM电路开始工作,输出受控的脉宽可变的交流脉冲推动推挽开关电路中的推挽功率管,并时刻根据输出电压的脉动来调整脉冲宽度,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

推挽开关电路中,推挽功率管依次开关,产生的脉动交变电压被开关变压器感应到副级,经输出电路整流滤波,形成主机所需各路电压。

保护电路则监视各路输出电压,当发生过压、欠压故障时及时启动,使PWM电路停止工作,以保证电路及主机的安全。

.图13.10ATX电源原理图

13.1.2TL494、TL431、7805的使用及代换

一、脉宽调制控制电路TL494使用与代换

TL494是一种固定频率脉宽调制电路,它包含了开关电源控制所需的全部功能,广泛应用于单端正激双管式、半桥式、全桥式开关电源。

TL494有SO-16和PDIP-16两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场合的要求。

其引脚功能如下:

1、16脚和2、15脚分别是误差放大器1和误差放大器2的同相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

3脚是反馈输入端;

4脚是死区时间控制端;

5、6脚分别接RC振荡器的定时电容和电阻;

7脚接地;

8、9脚11、10脚分别是两个内部驱动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

12脚为电源正端;

13脚为输出状态控制端,当13脚为高电平时,两个内部驱动三极管交替导通,当13脚为低电平时,两个内部驱动三极管同时导通或截止,此时只能控制一个开关管。

14脚是集成电路内部输出的5V基准电压输出端。

图13-3TL494封装图

TL494内部结构及引脚功能请参考图13-4所示。

TL494的代换参考如下:

TL494/KA7500B/BD494/BDL494/S494PA/IR3M02/MB3670/MB3759

/MST894C/TL594/ULN8186/DBL494/ULS8194R/IR9494/UPC494

/UA494/TL494CN

图13-4TL494内部电路示意图

二、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TL431

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TL431是T0—92封装如图13-5所示。

其性能是输出压连续可调达36V,工作电流范围宽达0.1。

100mA,动态电阻典型值为0.22欧,输出杂波低。

图13-5是TL431的典型应用,其中③、②脚两端输出电压V=2.5(R2十R3)V/R3。

如果改变R2的阻值大小,就可以改变输出基准电压大小。

其代换原则是431的可以互换。

图13-5TL431封装与应用原理图

三、集成三端稳压器7805的使用与代换

集成三端稳压器根据稳定电压的正、负极性分为78×

×

,79×

两大系列。

附图给出了正、负稳压的典型电路。

图13-6三端稳压器的管脚图

图13-7正、负稳压的典型电路

78xx系列为负极接公共地的稳压集成电路元件,78xx系列有7805、7806、7809、7812、7815、7818、7824等等。

7824为输出电压24伏、负极接公共地的稳压集成电路,7805为输出电压5伏、负极接公共地的稳压集成电路。

79xx系列为正极接公共地的稳压集成电路元件,79xx系列也有7905、7906、7909、7912、7915、7918、7924等等。

后面的两位数为稳压输出电压。

13.2ATX电源故障诊断与维修

13.2.1ATX电源检修的思路与技巧

检修ATX开关电源,从+5VSB、PS-ON和PW-OK信号入手来定位故障区域,是快速检修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5VSB、PS-ON、PW-OK控制信号

ATX开关电源与AT电源最显著的区别是,前者取消了传统的市电开关,依靠+5VSB、PS-ON控制信号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

+5VSB是供主机系统在ATX待机状态时的电源,以及开闭自动管理和远程唤醒通讯联络相关电路的工作电源,在待机及受控启动状态下,其输出电压均为5V高电平,使用紫色线由ATX插头9脚引出。

PS-ON为主机启闭电源或网络计算机远程唤醒电源的控制信号,不同型号的ATX开关电源,待机时电压值为3V、3.6V、4.6V各不相同。

当按下主机面板的POWER开关或实现网络唤醒远程开机,受控启动后PS-ON由主板的电子开关接地,使用绿色线从ATX插头14脚输入。

PW-OK是供主板检测电源好坏的输出信号,使用灰色线由ATX插头8脚引出,待机状态为零电平,受控启动电压输出稳定后为5V高电平。

图13-4ATX插槽图示

脱机带电检测ATX电源,首先测量在待机状态下的PS-ON和PW-OK信号,前者为高电平,后者为低电平,插头9脚除输出+5VSB外,不输出其它电压。

其次是将ATX开关电源人为唤醒,用一根导线把ATX插头14脚PS-ON信号,与任一地端(3、5、7、13、15、16、17)中的一脚短接,这一步是检测的关键,将ATX电源由待机状态唤醒为启动受控状态,此时PS-ON信号为低电平,PW-OK、+5VSB信号为高电平,ATX插头+3.3V、±

12V有输出,开关电源风扇旋转。

上述操作亦可作为选购ATX开关电源脱机通电验证的方法。

13.2.2ATX电源检测方法:

脱机待机下,测试整流后的两个大滤波电容上应有+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ATX14脚(绿线,PS信号)应该有5V,LM339的13脚(PG)应该为0V,ATX紫色线上应该有+5V,其他各脚为0V。

短接绿、黑线启动电源后,ATX绿线就为0V,PG为5V,同时ATX其他各脚应有正常的电压输出。

继续测量7500或494的第12脚供电脚应12V~20V的直流供电,第13、14、15脚应有从内部输出的5V,第4脚(死区,保护脚)正常时为0V,第8脚、第11脚应有1.5~2V的驱动电压输出。

哪一点电压不对,查其相关电路,即可找出故障元件。

再补充一些常见故障部位:

1、电源保险断

前级的热敏电阻,整流桥,滤波电容,两个电源管,后备电源部份的电源管,都是首要检查是否短路。

2、上电有300V高压

检查5VSB是否有输出,如有,再检查开关电源控制器4脚电压,如是4V左右,是电源保护了,检查各电压的取样电阻和LM339,不过经验说来,快速整流管短路引起的保护占多数,输出滤波电容爆浆引起也有。

另两个电源管的控制极上的电阻和二极管也要检查,虽然开关电源管没短路,它们的损坏机率不大,不可忽略,一定要检查一下。

常见产生保护问题可能出现的部位:

(1)5V12V快速整流管短路

(2)其中一个电压的取样电阻烧断或阻值有变化

(3)输出滤波电容爆浆

(4)电压输出短路

(5)LM339高低电平输出异常

3、5VSB无输出

(1)启动电阻(几百K左右大小)烧坏或阻值有变化,这个损坏最多

(2)电源管开路或短路

(3)后备电源电源管外围电阻或二极管损坏

(4)5VSB输出端整流二极管短路

(5)E结所接的小阻值电阻烧断

13.2.3ATX电源维修经验总结:

在我修过的ATX电源中的故障,一般都是接电后没反映,80%的故障是无+5V待机电压,只要将待机电源的开关管的基极到+300V之间的启动电阻换掉就可修复,此电阻的阻值一般在500K~600K左右,也可以换的较大点。

待机电压有了,不开机的原因多是+12V、+5V、+3.3V的整流管击穿,造成电源保护,也有的是滤波电容短路坏掉的。

在一些低档的电源中也存在主电源滤波电容鼓起漏电的故障,这时候就会出现烧保险的情况了。

检修ATX电源,电源管理IC是重点,下面我就以常见的TL494这种芯片为例,列出该IC各脚的正常工作电压,以方便大家检修:

在引脚电压12V供电正常情况下,1~16脚的电压依次为:

1:

0V 

2:

2.4V;

3:

0.06V;

4:

0V;

5:

1.4V;

6:

3.3V;

7:

0V;

8:

1.5V;

9:

10:

0V;

11:

 

12:

12V;

13:

4.9V;

14:

15:

4.9V;

16:

0V。

补充:

第14脚电压不对,可以断定IC损坏!

而无待机电压,短接PS。

ON,照样可以使电源启动。

第12脚电压不对,需要查待机电路的输出。

13.2.4ATX电源故障案例诊断与维修

故障诊断

采用ATX电源的计算机系统出了故障,要从CMOS设置、Windows中ACPI的设置及电源和主板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硬件方面,为了区别故障在负载上还是在电源本身,可以将电源拆卸下来,用一台报废的设备(如硬盘等)作假负载,以免出现空载保护。

在PS-ON信号线(绿色)与地线之间接入一只100~150Ω的电阻,使该信号变为低电平。

如果电源可以工作,说明故障在主板或电源按钮(Power

Button),否则故障在电源自身,只有更换电源自身,只有更换电源了。

根据计算机维修中“先软后硬”的原则,首先要检查BIOS设置是否正确,排除因设置不当造成的假故障;

第二步,检查ATX电源中辅助电源和主电源是否正常;

第三步,检查主板电源监控电路是否正常。

下面根据故障的不同表现,分别介绍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故障一】 无法开机

用万用表测量+5VSB,如果该电压值正常且稳定,而主板反馈信号PS-ON始终为高电平,则可能是主板上的开机电路损坏,或电源启闭按钮损坏;

如果上述两者均为正常而主电源仍无输出,则可能是开关电源主回路损坏,或因负载存在短路或空载而进入保护状态。

 

【故障二】无法关机

关不了主机,有以下几种现象和原因:

①BIOS中设定关机时有一定的延时时间(Delay

Time),关机时需要按住电源按钮,保持数秒钟,才能将机器关闭。

不能实现瞬间关闭,是正常现象,不是故障。

②电源按钮失灵。

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关机,开机也会有问题。

③主板上的电源监控电路故障,PS-ON信号恒为高电平。

④关不了键盘电源(键盘的NumLock指示灯在主机关闭后是亮的)。

有些机器允许使用密码通过键盘开机,键盘上的Num

Lock灯在关机后仍亮着,是正常现象。

⑤关不了显示器。

如果显示卡或显示器中有一个部分不支持DPMS(显示器电源管理系统)规范,在主机关闭后显示器指示灯亮,屏幕上仍有白色光栅,也属正常现象。

【故障三】自行开机

自行开机故障有以下两类:

第一类在BIOS设置中将定时开机功能设为“Enabled”,这样机器会在所设定的某个日期的某个时刻,或每天的某个时刻自动开机。

某些机器的BIOS设置项中具有来电自动开机功能设置,如果选择了来电开机,则在插上交流电源后,机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