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9492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0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八上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0.1840年6月,集结在澳门沿海之外的英国舰船,出发北上,入侵中国。

此后两年中,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历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

”材料描述的是()

A.鸦片输入的危害B.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C.中国边疆的危机D.中日《马关条约》的后果

12.观察题8表,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斜纹布

14.92

题8表

A.通商口岸的开放B.小农经济的破产C.纺织工业的发展D.协定关税的影响

13.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边的是()

A.厦门B.福州C.上海D.广州

14.他是虎门销烟的英雄、八闽人民的骄傲。

“他”是()

A.林则徐B.左宗棠C.康有为D.严复

15.《南京条约》规定: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这一条款的实施

A.体现出英国对华贸易的公平性B.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入

C.促进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D.开始瓦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16.以下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B.五口通商C.领事裁判权D.赔款2100万元

17.恩格斯曾高度评价镇江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行为。

他说:

“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评价的镇江军民反侵略斗争发生在()

18.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的“窗口”不包括()

A.上海B.广州C.福州D.深圳

19.《诗经》中的诗篇《甘棠》描写了召伯施惠政于民的故事。

后人曾用“甘棠”比喻西征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并沿途栽树,造福百姓的左宗棠。

左宗棠“西征捍卫国家领土主权”是指()

A.平息倭患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收复新疆D.抗击洋枪队

20.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说:

“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

”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A.创办福州船政局B.收复新疆C.在新疆设立行省D.收复台湾

21.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

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22.《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A.开设工厂B.割占土地C.增辟通商口岸D.获得赔款

2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

A.率军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

B.坚持禁烟,领导虎门销烟

C.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D.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完成任务

24.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5.同学们学习了《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发现两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下面哪一项不是它们的相似之处?

A.赔款B.开放通商口岸C.割地D.允许开设工厂

26.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7.牢记历史,不忘过去。

右图所示为某小组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其内容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8.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

《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比,内容都涉及

割地

赔款

开埠通商

投资办厂

A.

B.

C.

D.

29.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

“(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

”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A.舰船数量的劣势B.洋务运动的贡献C.甲午战败的原因D.维新变法的成效

30.《马关条约》签订后,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侵略暴行。

这里的“暴行”包括:

A.火烧圆明园B.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C.镇压义和团D.在南京大肆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31.“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这是19世纪末一位民族英雄的豪言壮语。

这位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

32.1895年对中国而言是动荡屈辱的一年,设想这一年你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

A.反荷兰侵略者B.反割台斗争C.革命派起义D.反清政府的斗争

33.某校八年级

(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话动中有如下表述,其中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A.战争爆发于1894年,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

B.黄海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威海卫战役中,南洋舰队全军覆没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34.《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

请问图3描绘的是什么条约签订后的情景?

()

B.《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35.右图是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

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

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

D.列强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

36.19世纪90年代列强对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利于其进行经济侵略的条款是

A.开放广州、厦门为通商口岸B.中英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以海关税作为战败赔款担保

37.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学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单元,小华归纳了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38.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右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

其中的“李鸿章说:

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39.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

“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

”据此可见()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0.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沂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

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A.师夷长技、自强B.民主、科学、新青年

C.民族、民权、民生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41.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最明……实非中国所能及。

”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A.民主思想B.政治制度C.军事技术D.风俗习惯

42.1876年,李鸿章说:

“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

”他强调兴办(  )

A.军事工业B.民用工业C.出版机构D.新式学堂

43.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以下口号表达了洋务运动主张的是(  )

A.“自强”“求富”B.“振兴中华”C.“打倒孔家店”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44.“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A.背景B.目的C.性质D.作用

45.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北伐战争

46.洋务派试图通过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来“求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

洋务派为“求富”而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D.轮船招商局

47.“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两大口号,下列企业体现了洋务派追求“自强”目标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B.开平矿务局C.上海机器织布局D.汉阳铁厂

48.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植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据此判断,李鸿章认为抵抗外来侵略的措施是()

A.机器制造,主张机器也可以用于民用工业B.筹办洋务,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C.武器制造,主张大力发展军事工业D.创建海军,加强中国海防,抵御外侵

49.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旨在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A.北京大学B.京师大学堂C.黄埔军校D.京师同文馆

50.据表1内容,可以推断该新式学堂创办于是()

表1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部分)

时间(年)

课程内容

1862

英文

1863

法文、俄文(后增加德文、日文)

1867

增设算学、化学、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51.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

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52.19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中萌发。

关于下列企业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图一汉阳铁厂图二上海福新面粉公司图三江南制造总局

A.皆由洋务派官员创办B.都一定程度上抵制外来侵略

C.均体现轻工业的发展D.都在“自强”的口号下兴办

53.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收复新疆”“湘籍名臣”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左宗棠B.张之洞C.曾国藩D.张謇

54.有学者认为:

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

”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55.近代中国有人指出:

“(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

前车之撤,可以为鉴。

”“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由此可知他主张()

A.变法维新、救亡图存B.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56.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

C.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海军

57.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亊件的直接触动有关?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58.报纸是近代各种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

下列报纸以宣传君主立宪制为主旨的是

A.《申报》B.《民报》C.《南风报》D.《万国公报》

59.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

这说明戊戌变法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60.1898年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

A.裁撤冗员B.开办新式学堂C.训练新式军队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61.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的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人物是

A.曾国藩B.陈独秀C.康有为D.孙中山

62.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

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

ABCD

63.1920年1月,北京政府下令改全国国民学校国文为语体文(白话),随后改“语体文”一词为“国语”,确立白话(语体文)的法律地位。

这一变革与下列哪一主张的传播有关?

A.师夷长技以制夷B.实业救国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

64.徐中约曾说:

“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

”这里的“它”是指()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65.林伯渠说:

“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这段话旨在强调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66.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为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主主义D.民生主义

67.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A.以富国强兵为宗旨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68.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69.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

“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

70.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1.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代之以‘共和国家’”。

他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

A.推翻清朝统治B.建立共和制C.推翻封建制度D.建立君主立宪制

72.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下列选项中属于他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有()

组织兴中会

建立中国同盟会

创办黄埔军校

创建南京国民政府

73.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

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师夷长技B.实业救国C.民主科学D.救亡图存

74.“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

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求卷到远东。

”这是中华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

其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的结束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75.下列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A.《庶民的胜利》B.《敬告青年》C.《狂人日记》D.《孔子与宪法》

76.金冲及认为: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

”开创这一“功绩”的是

A.胡适B.李大钊C.陈独秀D.蔡元培

7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洋务运动

提倡“自强”“求富”,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

百日维新

宣传“变法图强”,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

辛亥革命

践行“三民主义”,推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D

新文化运动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78.1915年,一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起。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严复发表《天演论》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79.有学者撰文指出:

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

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A.救亡图存B.巩固清朝统治C.向西方学习D.发展资本主义

80.学生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话题展开讨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1.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事件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事件

结论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

完成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掀起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五四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2.“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侵略与屈辱B.救亡与探索C.反抗与斗争D.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8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

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A.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B.推翻君主制度

C.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D.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84.近代化探索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

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虎门销烟——收复新疆——实业救国

B.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C.火烧圆明园——旅顺大屠杀——《辛丑条约》

D.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85.“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到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出自

A.武昌起义B.五四运动C.义和团运动D.百日维新

86.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此人

A.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B.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D.参加井冈山会师

87.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我们把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称为

A.五四精神B.长征精神C.红岩精神D.井冈山精神

8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中,天安门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在它见证的1919年5月4日的游行示威中,青年学生喊出的口号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89.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是其导火线B.6月初后,运动中心在北京

C.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D.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90.据载:

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