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9536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例文档格式.docx

当前,“低碳”已经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引领全球经济发展最为核心的“关键词”。

这是因为,持续增长的CO2排放已经对全球的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对此,世界各国开始给予高度关注,降低碳排放量以应对全球变暖的共识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加强。

于是,“低碳”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并迅速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得以推广。

事实上,当前我们所经历的气候恶化不是简单的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的问题。

驱动过去、当前甚至未来我国能源消费和CO2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以重化工业比重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能源消费行为的变化、城市人口的急速膨胀等为特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让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由于全球势力的介入及青岛国际化的城市定位,青岛必须与世界先进的发展理念接轨。

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与路径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主导青岛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

而产业发展方式的调整首当其冲地体现着城市发展目标与思路的转变,因此,要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必须进行以产业转型为先导和主导的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并使产业层面的变化传递到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本文从全球城市低碳发展的背景出发,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产业体系的转型及空间结构的重构为重点,通过对低碳时代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的相互影响进行理论阐释,来探寻实现低碳化发展的路径。

同时,考虑到青岛环胶州湾区域在青岛市、山东省乃至东部沿海地区的区位重要性,以及当前区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本文选择以环胶州湾地区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为实例,从实证的角度解释理论分析结论,为理论研究提供案例支撑,亦为其他区域规划提供经验借鉴。

2 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的互动

2.1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的相关关系

2.1.1基本概念诠释

“转型”指系统内部要素及周边环境的组合关系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原来的存在方式。

从本质上理解,“产业转型”是指一个区域的产业系统从一种发展模式或运行状态向另一种发展模式或运行状态的转变,它强调产业系统从低质态向高质态跃升的“质变”的发展。

“城市空间”是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的物质载体,是特定自然环境下,人类社会化聚集活动与自然、社会、文化、经济、科技、政治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由不同功能要素按一定规律构成的复杂系统。

“空间重构”即可理解为空间各要素在特定条件下重新建构其相互关系的过程。

2.1.2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的相关关系

城市作为人的聚集场所,其成长的原始动力源自人的需求,时代背景与发展理念的变化改变着人的需求结构,也改变着人们实现需求的方式,即城市发展的方向与模式。

产业发展与空间调整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核心环节,因此,城市的发展可以直观地表现为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互动影响的过程。

任何城市的产业活动都必然落实到具体空间上,都必然以物质实体空间为载体和依托,而如果将城市的空间变革置于一个更加广阔的时空背景中去考察,则会发现伴随着城市空间重构的是更为宏大的经济社会背景的变革。

可见,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的关系可以理解为:

不同的产业结构与形态必然对应着不同的空间形态,城市在从一种产业运行状态转换为另一种产业运行状态时,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将随之发生重组与改变。

虽然产业形态并不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唯一因素,但却是最核心的因素。

一方面,产业本身就是资源、需求、贸易、投资、环境、政策等因素叠加而成的结果,因此,产业转型对空间结构的影响反映出其他因素的作用,此时是其他要素通过产业形态的转变对空间产生间接影响;

另一方面,产业会通过传导机制由政策、资源、环境等其他因素直接作用于空间结构的调整,此时,产业借助其他要素对空间形态产生间接影响。

2.2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的一般规律

从世界工业化进程可以看出,产业转型的一般规律是在工业化早期经过或长或短的轻工业振兴阶段后,进入主要依靠重工业支撑的增长过程;

随着产业结构的重心后移、产品附加值的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将进入以消费资料制造为主的阶段;

其后,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经济发展开始脱出工业化过程,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空间区位演变的趋势则是从传统制造业中心和大都市地带转向边缘地区,取而代之的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无污染低能耗的服务业,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空间迅速扩张,交通便利并接近生产性服务基地的区域上升为工业发展的良好区位。

(1)工业化初期:

产业发展侧重于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金融保险等生活性服务业开始发展。

产业沿交通线分散布局,集聚度不高,用地模式粗放,辐射强度不高;

服务业则主要分布在行政中心周边。

(2)工业化中期:

产业发展侧重于钢铁、化工等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

工业在空间上临近港口等交通便利区域,园区式的建设模式在用地和影响范围上更为紧凑;

服务业也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紧凑、不均衡、辐射力强的特征。

(3)工业化中后期:

产业进入工业高加工度化阶段,主导产业仍然是制造业,但产品结构从生产资料为主向消费资料为主转变。

产业聚集性增强,形成由核心发达区域向周边区域依产业特性梯次分布的空间特点。

(4)后工业化时期:

产业发展侧重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服务业以高端服务业为主。

高端产业向发达区域的聚集性进一步增强,扩散范围不大,常见的服务业和一般加工工业散布于核心区的外围地区。

2.3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的互动模式

当城市经济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依靠外延、粗放式的扩张再难实现一定经济成本或生态代价控制范围内的持续发展。

这就必须要提升产业的科技、知识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利润率,以存量调整代替单纯的增量扩张,从而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同时,当依靠空间外延扩张的方式无法满足城市需求的时候,就要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加以调整,使其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满足城市竞争力持续提升的需要。

可见,由城市发展需求引发的产业转型,必须伴随空间结构的调整,以实现在产业组成结构调整基础上的布局结构调整,并由此引发其他空间要素的连锁调整,使整个城市空间与经济体系更加协调。

2.3.1产业转型对空间重构的影响

产业转型从不同方面发挥着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1)功能转换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城市主导功能逐步由制造业中心和商品贸易中心转变为信息服务和知识生产、聚散的中心、管理决策的中心、技术创新的中心,工业发展规模和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趋于弱化。

工业内部优势部门的更替导致工业空间规模变化与区位移动,衰退型工业部从城市中心向郊区或后进城市的迁移。

(2)政策调整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导向逐步从依靠工业的外延发展、出口拉动等转向依靠内需、立足三产、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方向转变。

因此,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应发生转换,一方面依托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工业空间调整;

另一方面,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实现自上而下地、科学合理地向外围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3)微观主体生产方式转变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随着弹性的生产方式逐渐取代刚性的生产方式,这导致产业空间在地域上明显向分离化和聚集化两个方向发展。

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因已实现生产的标准化、程序化,由城市中心区向外扩散,尤其倾向于具有良好交通区位的郊区;

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则由于需要大量信息和频繁商务往来,而逐渐向中心区聚集。

2.3.2空间重构对产业转型的影响

城市空间重构对产业转型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这里主要从城乡一体化与公共服布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及资源、环境等的制约,很多城市尚未发育为成熟的大都市区,尚处于大城市向大都市转化的临界点。

未来城市发展将不仅局限于现状市区,而会在一个更为宽广的框架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空间的构建,而且中心区只有通过与外围城镇的空间互补与联动合作,才能实现自身经济实力的壮大。

(2)高速公路等重大服务设施在空间范围的合理布局,将有助于聚集和疏散各种经济要素,形成一些空间节点,并围绕其将形成产业发展的战略空间和城市增长的重要极点。

从更为理性、科学的角度对城市空间加以重构,将有利于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要素在整体上实现帕累托最优,降低时间和空间原因对产业发展的限制,提高产业区位选择的灵活性,有利于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合理调整。

2.4低碳引导下的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

目前,中国许多城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过渡的阶段,产业发展普遍存在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特点。

已经到来的低碳时代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当前的发展方式,从不同侧面实现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

首先,从追求发展速度向强调发展质量转变,通过合理调整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技术结构预留经济发展空间,拉长经济发展时效。

其次,从单纯依靠出口、工业劳动经济向立足内需和二、三产业共同拉动转变,提升外贸产业的附加值,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再生能源产业以及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

再次,从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向依靠非物质要素的投入转变,降低物质投入成本,改变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要素投入结构。

最后,从工业化的渐进式发展向跨越式发展转变,跨越库兹涅茨曲线的高度污染阶段。

与此同时,新的发展思路对城市空间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我们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必须从原先摊大饼式、趋同化的发展转向大小城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通过产业合理布局,培育形成“发展极”和等级次序相对合理的城市序列,城镇之间形成合理分工与合作。

二是要强调土地的集约利用,保持一定的发展密度,强调城市尤其是新城区功能的合理分布,避免产业区与居住区的明显分离,减少机动车使用量,减少尾气排放。

三是公共服务的布局要在空间上从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公共资源的充分共享,推动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方式的低碳化转变。

3 实证分析

3.1环胶州湾地区产业与空间现状

3.1.1环湾区域总体现状

胶州湾位于山东半岛南部,湾内岸线长度240公里,水域面积362平方公里。

依据《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环胶州湾区域主要包括市南西部地区、老港区、四方李沧西部、红岛、胶州少海新城、黄岛东部等总面积约为5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如图1所示)。

纵观青岛城市发展和空间演变的历程,建制后的一百余年里,青岛空间扩张和产业布局的重点一直放在胶州湾东海岸。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市发展的重心开始向胶州湾西海岸转移,空间扩张和产业布局呈现出东西并重的态势。

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高度聚集的资

源必须向外疏散,以克服城市拓展的不平衡,增强产业及城市功能的聚集与辐射作用。

因此,环胶州湾地区作为城市最重要的战略发展空间,必将成为衔接几大中心的重要功能空间。

3.1.2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

考虑行政区划、自然资源及大型基础设施等因素,本文将环湾区域划分为如下5个片区,对其产业现状与空间情况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

(1)团岛—白沙河东部片区

片区位于青岛中心城区及城阳南部环湾滨海区,其中市南、市北、四方、李沧的功能定位为青岛市行政、文化、科教、金融、信息中心。

目前,市南、市北汇集城市的优质资源,是行政、文化、办公、商业、旅游服务及居住的中心区。

李沧区有产业基础,规模企业聚集,以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四方区由二产一枝独秀的局面向二三产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转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逐渐提高,传统商贸及物流仍然是四方三产的支柱。

(2)青岛流亭机场及其周边区域

片区位于大东部组团正北,西

临高新技术产业区,北至正阳路,东至青胶高速公路,南至白沙河。

整个片区以流亭机场为核心,随着青岛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发展迅速。

主导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基本配套完成,主要包括航空物流、航空食品、航空器维修、航油航材、航空培训、酒店餐饮等相关产业。

(3)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及其周边区域

区域位于胶州湾北岸北部新城的主体高新技术产业新城之内,是青岛以及山东半岛的高端产业聚集区和蓝色产业发展核心区。

近年来,青岛市、城阳区先后在区域内设置了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国际空港工业园、青岛环海新材料工业团地、金岭工业园、青大工业园、上马工业园、河套工业园等产业区,极大推动了区域的发展。

(4)大沽河—洋河的营海片区

片区临近高新区与出口加工区,用地现状以盐滩、废弃虾池为主,远离村庄,人口规模、经济产值在胶州市经济的比重可忽略不计。

但随着青岛海湾大桥产业新区出口及连接线建设,对外交通将较为便利,该片区成为胶州面向胶州湾、融入大青岛的桥头堡地区。

(5)洋河—凤凰岛的黄岛片区

范围北至洋河、南至海域、西至江山路/漓江路/嘉陵江路,基本覆盖黄岛区环胶州湾区区域。

青岛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湾港和黄岛油港坐落于项目片区内,目前以港口为核心已经形成了港口、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造修船、海洋工程“六大产业集群”。

3.1.3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存在问题

(1)产业层次低,增长动力差。

目前环湾区域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阶段滞后,层次低,增长动力不足。

但胶州湾独特的空间区位,要求其承担起环湾整合、区域统筹的历史责任,进而服务于半岛城市群乃至更广泛区域的职能,所以必须实现产业转型,寻找新的突破点。

(2)设施配套分布不均衡。

青岛重要公共设施大都集中于滨海沿线,中心功能过于集中,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环湾其他区域无论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配套还是人居环境等方面都与东部滨海沿线存在差距。

(3)交通面临半岛向环湾的结构性转变。

随着青岛港西移及环湾高速、胶黄铁路形成,导致原有尽端式交通结构面临由半岛向环湾型的结构性转变,东西不通、南北不畅、青黄不接的交通供需矛盾加剧。

(4)空间布局及形态存在问题。

这些矛盾主要包括:

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分布在近胶州湾地区,占据优良区位,更给胶州湾的生态造成威胁;

中心城区建筑群体的系统组织不足,形态特征不显著;

环湾高速割裂城市与海岸的景观联系;

东岸滨海广场公共开放性及规模不足,不能吸引公众享受胶州湾景观资源。

3.2环湾区域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规划

3.2.1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的总体思路

青岛作为环渤海的重要城市,面临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应发展大贸易、推进大物流、加快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东亚经济核心圈层的优化配置,担当起环渤海经济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桥头。

同时,青岛作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应当依托城市优势,成为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旅游中心、金融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带动半岛城市群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发展。

此外,21世纪是海洋世纪,青岛应顺应海洋产业发展大趋势,建设成为中国蓝色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占据二十一世纪国家战略性产业高地位置。

由此可见,未来青岛的核心区域——环湾区域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的总体思路为:

通过资源结构调整、主导产业更替、低端产业迁移、高端产业引入等多轮驱动方式,发展无污染、高附加值、低耗能的高端产业,同时,通过产业及相关要素的布局调整,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高端性、衔接性。

也就是说,不仅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空间区位等发展特征,进行有效地延伸、衔接和扩展,同时要考虑与外围城镇的协同发展。

因此环湾区域的产业转型与空结构调整应以青岛、黄岛、红岛为主要中心实现一体化发展态势,并依托交通廊道向胶南、胶州、平度、莱西、崂山等五个方向轴向发展、圈层放射、生态相间,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大青岛格局。

3.2.2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的方向

环胶州湾地区各片区的产业转型方向、空间布局及风貌设计思路如下:

需要指出的是,在调整环湾各片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同时,交通干线网络的布局与走向要兼顾周边城区发展现状以及青岛城市产业、人口布局优化目标,形成“环湾+放射”的大格局,以此推动环湾地区成为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核心基地和培育中心,发挥其对青岛市乃至半岛城市群地区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及BRT快速交通站点布置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将地下空间与地上有机结合,合理开发地下空间,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力,规划形成青岛北站商务中心区、红岛高科技产业总部基地、薛家岛旅游服务中心区三大公共设施密集区。

4 结语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产业经济活动作为城市系统运作的发动机,与城市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产业自身作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系统,将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理念的改变、城市规模的扩张以及城市发展阶段的更替,而处于永续的转型与调整过程。

而产业转型的必然结果是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因为,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是经济社会主体空间偏好选择的结果,是经济博弈、社会均衡在空间维度的集中体现。

本文在对低碳经济背景下,城市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的互动关系、规律、模式、思路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青岛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环胶州湾地区为实例,对其产业发展与空间结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未来该区域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的方向与思路,为实现产业转型与空间重构的良性互动,从而提升环湾区域产业带动力、空间辐射力提供了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戴亦欣.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2009,19(3)

2.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2008,18(3)

3.庄贵阳.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经济低碳发展[J].国际经济评论,2007(9-10)

4.龚建文.低碳经济:

中国的现实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5.武力.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3)

6.戴亦欣.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2009,19(3)

7.陈文艺.关于中国低碳城市及其营建的初步研究[D].苏州:

苏州大学,2009,1

8.齐立博,李艳萍.钢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的区域空间协作路径——以马鞍山市为例[J].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9.吴玲,王志章.全球知识城市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J].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10.汪淳等.开发区转型:

从产业集聚空间到综合增长空间——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为例[J].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11.盛鸣.转型期我国大城市工业空间演进及其影响要素——以石家庄市为例[J].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12.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3.环胶州湾核心圈层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方案.2009

14.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

作者简介

赵琨(1979-),女,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博士,工程师。

王天青(1970-),男,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硕士,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注册咨询师。

王宁(1978-),女,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