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9684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x

《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docx

2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实施方案样本

中央财政当代农业项目

---苏垦农发滨淮分公司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

苏垦农发滨淮分公司

二〇一四年四月

 

第一章 编制根据………………………………………………3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4

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9

第四章总体规划………………………………………………12

第五章建设内容和投资………………………………………16

第六章项目筹划进度…………………………………………18

第七章综合效益分析…………………………………………19

第八章组织实行和运营管理…………………………………21

第九章项目与其她支农资金统筹安排状况…………………24

 

第一章编制根据

1、《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中央财政当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预算指标告知》(财农【】262号);

2、《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当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申报指南》(苏财农【】23号);

3、《中央财政当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申报指南》。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一、自然概况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滨淮分公司,地处沿海迟熟粳稻优势区和沿海特种工业原料优势区,位于江苏省滨海县境内。

苏垦农发滨淮分公司,所辖6个农业生产区,30个农业大队。

另有农业中心、农机水利中心、高效农业中心、商贸中心各一种。

总人数277人,均为农业人口。

土地总面积10.0万亩,其中耕地总面积5.5万亩

(一)地理位置及范畴

苏垦农发滨淮分公司位于江苏省滨海县境内,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区位于临海高级别公路两侧,第一、二、四、五生产区境内,涉及4、6、7、8、17、18、20、22、25等9个农业大队。

总人口62人,均为农业人口。

土地总面积18200亩,耕地总面积15000亩。

(二)水文气候

项目区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日照充分,年均气温14.4℃,年均日照2233.4h,年均降水量954.8mm,降水分布不均,变率较大,年内降水量52.3-73.3%,集中在七、八、九月份。

(三)地形、地貌、土壤及植被

农场位于沿海滩涂老围垦区,海相沉积,地貌类型属滨海平原,土壤源于黄淮海冲击母质,属盐土类,均为粘壤土,厚度20-45cm,质地较粘小块状,容重1.24g/cm3,土壤养分含量低。

PH值7.5-8.2,有机质22g/Kg,全氮1.3g/Kg,碱解氮含量111mg/Kg,速效磷含量26mg/Kg,速效钾含量300.8mg/Kg。

地面高程1.7—2.1之间。

植被以农田植被为主,常年种植水稻、啤麦等。

(四)水资源

项目区灌溉水源来自中山河,上溯至洪泽湖,通过北干渠引入翻身河灌溉项目区,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区灌溉用水。

排水重要由贯穿全场东西向翻身河,经翻身河闸直排大海。

项目区内沟河纵横、河网密布,田间建筑物配套初具规模。

排河正常水位0.39米,最高水位1.8米,最低水位-0.85米,设计流量12m³/s,水质较好。

项目区用水重要是农作物灌溉用水,无工业项目,常年农业用水量600万吨,非农业用水4.2万吨。

据水文监测,境内各河流水质化学类型属重碳酸钙组水,矿化度在0.2~0.5克/升之间,完全符合灌溉水原则。

但项目区田块高低差始终比较大,由于资金困难,加之水利设施不配套,特别水稻泡田期间,常遇干旱,上游来水量少,供水矛盾突出,但水稻栽插后又极易发生旱涝急转,严重影响项目区农业生产水平

二、社会经济状况

(一)人口及劳动力

项目区涉及9个农业大队。

总人口277人,均为农业人口和农业职工。

(二)土地运用现状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8200亩,其中:

耕地面积15000亩、水面面积1280亩、道路面积345亩。

常年种植水稻15000亩,单产597.5公斤。

(三)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苏垦农发滨淮分公司年营业务收入15365.95万元,年营业成本12803.51万元,年净利润3416.04万元,能保证项目自筹资金到位。

项目区所涉及9个农业大队,农业生产在全场占中档偏下水平。

职工人均纯收入71198元。

(四)农业科技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状况

苏垦农发滨淮分公司农业科技人员87名,承担着省、市关于科研部门农作物新品种区域实验、高产攻关等课题,农作物良种选育、繁育、栽培技术在全垦区保持领先。

滨淮分公司农技推广服务为分公司-生产区-大队三级网络。

拥有中、高档农艺师职称15人,助理农艺师22人,技术员50人。

分公司农业服务中心和农科所配有专职水稻栽培、植保、气象、土肥等方面技术人员。

拥有各种科研设备,有土肥化验室、种子质量鉴定室以及科技文献及图书仟余册。

每年举办8-10期新技术培训班。

具备较强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和业绩,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场)。

三、基本设施

(一)水利骨干、田间工程现状

该区从属中山河灌区,通过近年投资建设,项目区已经建成较为完备灌排体系。

项目区重要农业基本骨干工程已初具规模,排河5条长10公里、斗渠4条长3.5公里、斗沟8条长11.8公里、24寸灌溉泵站16座、排涝泵站2座、防渗渠10.9Km、中沟级涵洞8座、小沟级建筑物543座、机耕桥2座、机耕路(水泥路)4.6Km、砂石路4Km、水泥晒场9.2万m2、仓库1290m2。

已竣工临海高级别公路(G228)贯穿整个项目区,长12Km,项目区原有原则化条田被一分为二,加之临海高级别公路两侧实行50米绿化带景观工程,导致公路沿线7000亩耕地原有水系破坏,影响四个生产区9个农业大队,某些大队原有防渗渠灌溉面积减半,原有涵洞所有报废。

因此上述因素是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发展重要因素,详细体现为:

某些灌溉渠道为土渠,渠系水运用率很差,灌溉成本高;涵闸不配套,进排水不畅。

此外项目区既有某些灌溉斗渠为土渠、某些涵洞水损严重。

滨淮分公司通过拟实行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将项目区既有4条斗渠3.5公里建成防渗渠,提高渠系水运用率,减少灌溉成本;配套完善178座涵洞,使项目区灌溉、排涝畅通。

(二)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项目区农业机械化限度较高,共有大中型拖拉机18台、大型收割机5台、反旋灭茬播种机6台、高架喷雾机3台、高速插秧机8台等,完全能满足项目区农机作业需求。

分公司农机水利中心、农机安全监理所,负责项目区农机管理和服务。

(三)交通、电力

临海高级别公路从项目区东西穿过,农场水泥路纵贯项目区东西,骨干交通十分以便。

田间地头机耕路与主干道水泥路相通,路面宽4-6米,但因某些为土路,交通条件较差,一旦雨天,道路泥泞不堪,机动车辆无法行走,机车作业严重不畅,阻碍了经济发展。

有完善农电供应网络,电力资源丰富,完全满足项目区建设需要。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农场发展规划

随着国内工业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必要通过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先进装备使用率、资金运用率,充分加大科技在农业生产、经营销售全过程贡献份额,优质稻米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符合江苏省优势主导产业规划,符合江苏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符合盐都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符合江苏农垦当代农业发展规划以及农场当代农业发展规划。

因此说从国家、省、市、农垦和滨淮分公司发展规划,发展优质稻米产业是必要、可行。

二、有助于提高优质稻米生产水平

土地资源优势:

滨淮分公司拥有耕地面积近5.5万亩,常年种植水稻5.5万亩,轮作小、大麦,稻麦总产5500万公斤。

加之滨淮分公司所处盐都市处在淮北及沿淮中熟稻优势区,长期以来以稻米为主导产业,被列为江苏农垦苏垦米业生产基地。

由于滨淮分公司农田基本设施配套还不完善,导致农业生产水平不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达不到优质稻米产业规定,与苏垦米业供销合同经常不能履行,要提供高产优质稻米,必要提高优质稻米生产基本设施条件。

三、有助于滨淮分公司增效,职工增收

通过该项目建设,可以变化项目区农业水利基本设施不配套现状,保证项目区稻米优质与高产,有效改进职工生产和生活条件。

这样将有力地推动职工收入稳步增长,不断改进和提高生活水平。

本项目区生产优质稻米品种重要有淮稻5号、淮稻6号等,年产1725万斤,销售收入2588万元。

由于“苏垦”品牌效应,“苏垦”稻米市场空间还很大,本项目实行后,年生产稻米1875万斤,比项目实行前增长150万斤。

 

第四章总体规划

一、规划设计原则

项目按照科学发展观规定,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注重效益、运用先进技术方案,按照当代化农业规定进行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规划。

本次规划详细遵循如下原则:

1、集聚和整合项目资金,实行集中连片、投入;

2、加大农业基本设施投入,坚持集中连片,区域整体规划;

3、提高建设原则,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并重,土方工程与建筑工程并重,水利办法与农业办法配合;

4、依照发展优质稻米产业基地规定,依照项目区实际需求合理安排工程;

5、坚持水利、农业、林业、农技、农艺等综合办法配套,发挥综合优势,增进优质稻米产业基地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品综合竞争力。

二、规划设计目的

1、建设优质稻米产业基地1.5万亩。

筹划年种植1.5万亩优质稻米。

2、综合治理,实行沟、渠、涵、田、林、路全面配套,做到土方和建筑物、骨干工程和小型建筑物工程、水利办法和其她先进办法相结合,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提高改进职工生产生活水平相结合。

3、推动土壤改良,提高项目区内优质稻米生产能力和水平。

通过平地整地,便于农业机械化运作;实行平衡施肥、秸秆还田,改进土壤构造,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引进良种,使项目区良种种植覆盖率达到100%。

4、提高项目管理机构技术服务水平,对机构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加强对项目区农技人员和职工进行技术培训,使农技人员和职工受培训率达100%。

通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职工技术管理水平,更好地为优质稻米生产提供及时、科学服务。

二、规划设计重要根据

本项目规划重要根据如下法律、法规、规范及有关基本资料进行编制:

(一)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1、《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当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告知》(财办农【】1号);

2、《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中央财政当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预算指标告知》(财农【】262号);

3、《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当代农业项目申报指南告知》(苏财农[]23号);

4、《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当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申报指南》。

5、《江苏省政府关于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意见》苏政发[]98号;

6、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7、江苏农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种五年筹划;

8、江苏农垦农业扶持主导产业实行筹划。

(二)重要规范和基本资料

1、《江苏省大中型灌溉工程概算编制办法》

2、《盐都市工程造价信息》(滨海县2月)

3、《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B50288-99)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6-1996)

5、《水闸设计规范》(SL265-);

6、《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D60-)

8、《建筑地基基本设计规范》(GBJ7-1989);

9、《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

10、《农田灌溉水质原则》(GB5084-1992)

11、《地面水环境质量原则》(GB3838-1988);

12、《江苏省农田水利八条原则》。

三、规划设计方案及农业产业构造调节布局

(一)规划原则

1、灌溉工程原则:

渠系畅通,工程配套,泵站装置效率达到部颁原则,农田灌溉保证率达95%以上,达到“灌排水分开、高低水分开、内外水分开”。

规划项目区灌溉系统重要为斗、农两级渠道,且斗渠采用混凝土衬砌,因而渠床渗漏损失小。

经估算,灌溉水运用系数可达0.75。

工程和农艺办法相结合,全面履行节水灌溉,田间水运用系数达0.95。

2、排涝与降渍原则:

排涝设计原则日降雨150-200mm,一日排出积水,水稻田当天排出,露出剑叶。

降渍设计原则控制地下水埋深在田面0.8m如下。

3、防洪原则:

提水枢纽工程建筑物防洪原则:

依照单站装机流量及单站装机功率,查《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拟定建筑物级别为5级,相应防洪原则为十年一遇。

灌排建筑物灌排渠道防洪原则:

依照灌溉流量,查《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拟定建筑物级别为5级,相应防洪原则为十年一遇。

防洪原则:

依照苏垦农发滨淮分公司四周圩堤设计防洪原则,拟定为五十年一遇(已达标)。

4、田间工程原则:

田间工程要做到田面平整、灌排分开、配套完善。

详细规定是:

格田南北向布置,田间工程配套,每两块格田设立1座农渠沟和1座排水涵,田间配套率达到100%。

5、土壤改良:

土肥地整,稻麦两季秸杆全量还田,增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每年提高0.1个百分点,耕作层厚不不大于20cm,速效P达20PPm,速效K达到150PPm。

6、晒场仓储工程:

水泥晒场和原则粮库,已达到晾晒、仓储率100%。

7、农业机械化:

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农田作业机械化作业限度达90%以上。

水稻生产育秧、插秧、治虫、收获机械化。

8、农技服务:

进一步完善为项目区服务良繁、栽培、植保、水利、农机、林业服务体系建设。

 

第五章建设内容和投资

一、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

建设优质稻米产业基地1.5万亩。

(2)建设内容

项目重要建设内容:

斗渠防渗渠3553m、新建涵洞178座、箱涵1座、农桥1座、高速插秧机10台、稻田喷药机6台。

二、工程量概算

(一)概算根据

1、江苏省水利厅二O一二年十月颁发《江苏省大中型灌区工程建筑工程概算定额》(试行);

2、江苏省水利厅二O一二年十月颁发《江苏省大中型灌区工工程安装工程概算定额》(试行);

3、江苏省水利厅二0一0年十月颁发《江苏省大中型灌区工程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动态基价表;

4、江苏省水利厅二O一二年十月颁发《江苏省大中型灌区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

三、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640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资金支持300万元,滨淮分公司配套340万元.

工程名称、数量、质量指标、造价:

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概算汇总表

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金额(万元)

其中:

备注

财政(万元)

自筹(万元)

投资共计

 

 

 

 

640.00

300.00

340.00

 

农田水利设施及配套投资

 

 

 

 

300.00

300.00

 

 

防渗渠道

4、6、17、25队

3553

530

188.31

188.31

 

 

涵洞

4、6、7、8、17、18、20、22、25队

178

5839

103.94

103.94

 

 

箱涵

17队

1

32500

3.25

3.25

 

 

农桥

25队

1

45000

4.5

4.50

 

 

其他投资

 

 

 

 

340

 

340

 

高速插秧机

 

10

190000

190

 

190

 

稻田喷药机

 

6

250000

150

 

150

 

 

第六章项目筹划进度

一、项目建设期限:

2月1—12月。

二、项目实行进度:

1、2-4月完毕4、6、25队防渗渠。

2、2-4月完毕4、6、7、8、18、20、22、25队涵洞。

3、4月完毕25队农桥。

4、4月完毕高速插秧机。

5、4月完毕稻田喷药机。

6、10-12月完毕17、25队防渗渠。

7、10-12月完毕17队箱涵。

8、10-12月完毕17、25队涵洞。

9、11-12月完毕退水涵洞。

 

第七章综合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项目实行前,项目区水稻单产水平,亩产1150斤,年生产水稻1725万斤,单价1.4元,亩销售收入1610元,总销售收入2415万元;亩总成本1180元,亩净利润430元,总效益645万元。

项目实行后,水稻单产由实行前亩产1150斤上升到1250斤,年生产水稻1875万斤,亩增单产100斤,亩成本由项目实行前1180元上升到1200元(含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分摊),按不变价1.4元/斤,实现亩销售收入1750元,总销售收入2625万元,总成本1800万元;亩净利润550元,总销售利润825万元,与实行前相比,增长销售利润180万元。

项目建成所有投产后,工程效益发挥,优良品种种植、产业构造调节、新技术推广应用、单产水平上升、生产成本下降、产品价格上升等,增进项目区农业经济效益提高。

二、社会效益

项目实行不但提高了项目区职工收入,还通过项目辐射和带动作用,使滨淮分公司及周边乡镇形成8万亩优质稻米基地,300名农民从事优质稻米生产、销售行业,增进有关行业发展,延长了产业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同步也增进社会稳定,使滨淮分公司经营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此项目实行后可以带动整个滨海县周边乡镇,辐射半径达15-25公里。

三、生态效益

通过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实行,秸秆还田、生物改良、增施有机肥等办法贯彻,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长0.3个百分点,耕作层厚不不大于20cm,理性状况更趋于合理。

通过病虫草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实行,建立生物防治体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同步增施有机肥等办法贯彻,有效控制化肥使用量,减少对农田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整个技术方案体系均有助于环保,有运用生态环境改进。

 

第八章组织实行和运营管理

一、组织机构设立

(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行和运营,滨淮分公司强化项目领导,将成立“苏垦农发滨淮分公司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领导小组”,由分公司领导与投资、农业、农水、财务等部门重要负责人构成,重要从宏观指引、协调项目规划与实行。

(2)成立项目办公室

项目办公室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机构,详细负责项目规划、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方案实行运营、总结验收等工作。

二、实行管理

(1)管理办法

①实行项目法人制

强化责任,加强领导,由苏垦农发滨淮分公司总经理郭士平任项目法人,全面负责项目实行与运营,承担法人责任。

②实行工程招投标制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将项目所属各项工程进行公开招投标建设;对参加投标单位资质、技术和装备进行考察,以保证中标单位有能力完毕项目建设有关任务。

③实行工程监理制

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工期、质量”,聘请有资质监理单位对项目工程建设、资金、进度和质量管理、项目竣工验收等设立监理核心节点,按程序把关和验收,对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理。

同步,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将组织关于人员进行检查,项目办公室派技术人员跟班协助监督外,还将组织人员抽查,保证项目建设质量。

④实行合同制管理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行,项目法人与项目办公室主任订立项目实行管理责任状;项目办公室主任受项目法人委托,与项目使用单位分别订立责任状;分公司与工程施工单位订立工程建设合同、安全合同、廉政合同;明确权责关系,严格程序,认真履行合同条款,兑现奖惩办法。

⑤加强资金管理与资产管理

按财政支持当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管理规定,实行“五专”管理,即:

专户储存、专帐记载、专项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严格资金使用范畴,按合同根据进度拨款;项目建设所形成固定资产,按规定办理移送手续,贯彻管理维护办法。

⑥抓好项目工程资料收集、管理、归档和管理工作。

指定具备高度责任心和较高档案管理水平人,专门负责档案管理工作。

项目档案资料从项目立项申报时开始收集,涉及项目所有文献、会议纪要、告知、技术资料等,妥为保存,及时归档,规范登记、认真整顿、科学分类。

(3)人员分工

①苏垦农发滨淮分公司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领导小组人员分工

姓名

单位

职务

职称

项目分工

郭士平

苏垦农发滨淮分公司

总经理

农艺师

组长

李文忠

苏垦农发滨淮分公司

副总经理

农艺师

副组长

席海霞

资产财务部

科长

会计师

成员

掌情谊

农机水利中心

主任

工程师

成员

仇建兵

投资管理办公室

副主任

工程师

成员

②苏垦农发滨淮分公司项目办公室人员分工

姓名

单位

职务

职称

项目分工

仇建兵

项目办公室

副主任

工程师

项目建设管理

周丽娟

财务科

干事

会计师

资金管理、资产管理

张红

项目办公室

干事

工程师

项目现场负责

三、管护办法

工程建成后,移送第一、二、四、五生产区管护、使用。

 

第九章项目与其她支农资金

统筹安排状况

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区位于滨淮分公司第一、二、三、四生产区境内。

投资640万元,其中:

中央财政300万元,项目区自筹资金340万元。

在规划1.5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基地项目时,分公司对项目区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安排,提高资金整体效益,提高项目区开发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