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模拟题39.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7971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8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理综模拟题39.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综模拟题39.docx

《理综模拟题3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综模拟题39.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综模拟题39.docx

理综模拟题39

四川省洪雅中学2012届高三11月月考

理综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注意:

1、本卷第Ⅰ卷1~4页,第Ⅱ卷理化生三科共6页,理科综合总分300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2、请将第Ⅰ卷答在第Ⅱ卷上,第Ⅱ卷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3、原子量;H-1C-12O-16Na-23S–32Al-27

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题6分,共78分)

1、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下列相关说法中,错

误的是( ) 

成分ml/l)

Na+

K+

Ca2+

Mg2+

Cl-

HCO3-

有机酸

蛋白质

142.00

5.00

25.00

1.50

103.00

27.00

6.00

16.00

147.00

4.00

1.25

1.00

114.00

30.00

7.50

1.00

10.00

143.00

2.50

10.45

25.00

11.00

-

47.00

A.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③的增多

C.④中的CO2从产生的场所扩散到②,至少要穿越3层磷脂双分子层

D.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它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

2、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l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他们发现携带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

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是()

A.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参与一种糖蛋白的产生

B.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

C.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D.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的DNA复制受阻,停止细胞分裂

3、在细胞分裂正常的情况下,男性色盲患者睾丸中一定有2个含色盲基因的X染色体的细胞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B、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

C、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D、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4、右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C.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分化形成

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5、下列关于生物工程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遗传学上讲,“番茄-马铃薯”这种变异的来源是染色体变异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与大肠杆菌含抗四环素基因的质粒结合,导入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中加入四环素,结果大肠杆菌正常生长繁殖,说明大肠杆菌中一定含有目的基因

C.在发酵工程中,通常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从培养液中分离单细胞蛋白

D.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检测某致癌物质的毒性时,要借助显微镜观察

6、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N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

N4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热量。

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14N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4

C.N4沸点比P4(白磷)低D.1molN4气体转变为N2吸收882kJ热量

7、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A与C,B与D均为同主族元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地壳中,C元素的含量位于第一位B.A、B、D三种元素形成的

化合物一定是强酸

C.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周期第ⅠA族D.B的氢化合物一定为H2B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

A.1.5gCH3+含有的电子数为NAB.电解精炼铜转移NA个电子时,阴极析出32g铜

C.1L

0.1mol·L-1氨水溶液中所含的离子和分子总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中含有的C—Cl键的个数为2NA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中:

Na+、K+、SO42-、AlO2-

B.加铝粉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

Na+、NH4+、SO42-、CO32-

C.c(OH-)/c(H+)=10-12的溶液中:

NH4+、Cu2+、NO3-、Cl-

D.0.1mol·L-1NaHCO3溶液中:

K+、Ba2+、OH-、Cl-

10、麦考酚酸是一种有效的免疫抑制剂,能有效地防止肾移植排斥,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麦考酚酸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7H23O6

B.不能与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lmol麦考酚酸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

11、反应L(s)+aG(g)

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

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

A.上述反应正方向是放热反应B.上述反应正方向是吸热反应

C.a>bD.a+1<b

12、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苦卤水(含Cl-、Br-、Na+、Mg2+)的装置如下图所示(a、b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B.电解时,a电极周围首先放电的是Br-而不是Cl-,说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前者的还原性强于后者

C.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是:

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

D.忽略能量损耗,当电池中消耗0.02gH2时,b极周围会产生0.04gH2

13、将amol钠和amol铝一同放入mg水(足量)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g/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B.所得气体体积一定为44.8aL

C.该溶液的质量分数:

D.向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未见白色沉淀

二、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一质点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给它一水平恒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施加水平恒力后,质点立即有加速度,速度也立即变化

B.施加水平恒力以后,质点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施加水平恒力以后,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

D.施加水平恒力以后,可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5、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B.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D.甲、乙运行的轨道平面可以相互平行但不重合

1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为s=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的单位是m,是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基本单位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1m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17、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点M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的初速度为V0.最后小球落在斜面上的N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求M、,N点之间的距离

B.可求小球落到N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C.可求小球落到N点时的动能

D.当小球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小球与斜面间的距离最大

18、如图所示,将小球

从地面以初速度

0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

从距地面

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h/2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

则()

A.两球运动的位移相同

B.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

C.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

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

动能的增加量

D.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

做功功率和对球

做功功率相等

19、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B.在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C.t2时刻两物体相遇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20、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体A和物体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

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x,则(  )

A.摩擦力对A、B做功相等

B.A、B动能的增量相同

C.F对A做的功与F对B做的功相等

20题

D.合外力对A做的功与合外力对B做的功不相等

21、如下左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为v0从光滑斜面底部向上滑,恰能到达最大高度为h的斜面

顶部.下右图中A是内轨半径大于h的光滑轨道、B是内轨半径小于h的光滑轨道、C是内轨半径等于h/2的光滑轨道、D是长为h/2的轻棒,其下端固定一个可随棒绕O点向上转动的小球.小球在底端时的初速度都为v0,则小球在以上四种情况中能到达高度h的有(  )

 

洪雅中学高2012级高三阶段性测试

班级姓名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得分

得分

总分

答案

物理

卷(共72分)

22、(17分)

(1)(10分)在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除已选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包括复写纸片)、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导线外.还应在如下的器材中选用()

A、电压为4~6V的直流电源;B、电压为4~6V的交流电源;C、220V的直流电源;D.220V的交流电源;E.毫米刻度尺;F、天平;G、秒表。

②如图是某同学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则:

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________cm;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7分)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

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

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

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L(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①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__________。

②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组成员在分析实验误差的时认为除空气阻力外,小球的大小也会引起实验的误差,因此,该小组同学用10分度的游标尺测出其直径,游标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m;他们的分析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只答正确与否,不说原因)。

23、(16分)假设某星体质量是地球质量的2倍,星体半径是地球半径

倍,已知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0=10m/s2,忽略星体的自转。

(1)试求该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和方向

(2)假设一个质量为5㎏的物体在该星体表面被一个与星球水平面平行的拉力F=25N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2s内运动了5.2m,问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大?

 

 

24、(19分)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轻绳通过定滑轮提升一重物,运用传感器(未在图中画出)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被提升重物的速度v与对轻绳的拉力F,并描绘出v-1/F图象.假设某次实验所得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线段AB与纵轴平行,它反映被提升重物在第一个时间段内v和1/F的关系;线段BC反映被提升重物在第二个时间段内v和1/F的关系,它的延长线过原点;第三个时间段内拉力F和速度v均为C点所对应的大小保持不变,因此图象上没有画出。

实验中还测得重物由静止开始经过t=1.4s,速度增加到vC=3.0m/s,此后物体做匀速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绳重及一切摩擦力和阻力均忽略不计。

试求:

(1)物体质量和第一个时间段内的时间。

(2)力F的最大功率。

(3)第二阶段内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

25、(20分)如图所示,将质量均为m厚度不计的两物块A、B用轻质弹簧相连接。

第一次只用手托着B物块于H高度,A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现将弹簧锁定,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现由静止释放A、B,B物块刚要着地前瞬间将弹簧瞬间解除锁定(解除锁定无机械能损失),B物块着地后速度立即变为0,在随后的过程中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

第二次用手拿着A、B两物块,使得弹簧竖直并处于原长状态,此时物块B离地面的距离也为H,然后由静止同时释放A、B,B物块着地后速度同样立即变为0。

求:

(1)第二次释放A、B后,A上升至弹簧恢复原长时的速度v1;

(2)第二次释放A、B后,B刚要离地时A的速度v2.

 

洪雅中学高2012级高三阶段性测试

班级姓名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13

得分

得分

总分

答案

化学

卷(共60分)

26.(12分)维生素C(C6H8O6,相对分子质量为176)可溶于水,具有强还原性,在碱性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在酸性介质中较为稳定。

维生素C通常用标准I2溶液(I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易溶于KI溶液,I2+I–

I3–,故标准I2溶液应配成I2的KI溶液)进行滴定,原理如下:

(1)滴定过程中应选用(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盛放标准I2溶液,滴定所用的指示剂为,出现现象时即为滴定终点。

(2)待测维生素C溶液在配制过程中,可以加入下列试剂中的(填字母)

A.0.1mol·L-1CH3COOHB.0.1mol·L-1HNO3

C.0.1mol·L-1NaOHD.0.1mol·L-1Na2SO3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标准I2溶液所需玻璃仪器有(填字母)

A.容量瓶B.胶头滴管C.玻璃棒D.烧杯 E.量筒

(4)将1.0g维生素样品制成100mL溶液,取25mL用0.1mol·L-1的I2溶液滴定,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示数如图,则样品中维生

素C的质量分数为。

 

27.(18分)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M层上的电子数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

M

与X、Y、Z既能形成10电子分子又能形成18电子分子

完成下列问题:

(1)元素T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第______纵行.

(2)T、X、Y、Z、M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元素Z与M可形成4原子18电子的分子,该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

(4)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______________.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

c.Z的氢化物沸点比T的氢化物沸点高

d.Z单质可将T单质从其氢化物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5)Y、Z、M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M、Y、Z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4∶2∶3,该盐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已知该盐溶液的pH值为5,则该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6)右图为元素X与Z形成的化合物分子XZ2的晶胞结构,

在该晶胞中,离每一个XZ2最近的XZ2有个,若

已知该晶胞的边长为acm,XZ2的摩尔质量为Mg/mol,阿

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胞的密度为

g/cm3.(写出表达式)

 

28.(16分)化合物H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下路线合成:

(i)B2H6

(ii)H2O2/OH-

已知:

R-CH=CH2R-CH2-CH2OH

回答下列问题:

(1)11.2L(标准状况)的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gCO2和45gH2O.A的分

子式是__________;

(2)B和C均为一氯代烃,它们的名称(系统命名)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催化剂存在下1molF与2molH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F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所有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4分)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0.6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一所示.图二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已知t3~t4阶段使用了催化剂;图一中t0~t1阶段c(B)未画出.

(1)若t1=15min,则t0~t1阶段以C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________。

(2)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_,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________。

(3)判断图一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________。

①2v正(A)=3v逆(C)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A、B、C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4)t5~t6阶段保持容器内温度不变,若A的物质的量共变化了0.01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kJ,写出此温度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容器中加入amolA、bmolB和cmolC,要达到t1时刻同样的平衡,a、b、c要满足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

 

洪雅中学高2012级高三阶段性测试

班级姓名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得分

得分

总分

答案

生物

卷(共42分)

30.I(16分)下图一是人体调节产热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图二是有关体温调节的部分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A结构的名称是;某患者因图一中的某一结构受损导致体温调节

能力丧失,则最可能受损的结构是。

(2)当激素③的浓度增加时,激素①和②分泌量将。

激素③与激素④在体温调节中表现为关系;激素③作用于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的加强,产热增加。

(3)根据图二和反射弧的有关知识,写出图一中下丘脑如何调节产热。

(4)若在图二中Y处施加一电刺激,则在处能测到电位变化。

此时,该处膜内

外的电位变为。

II(18分)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实验一:

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

 

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1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2)手术应切除。

每次注射各激素的量应按照来计算。

(3)图1表明胰岛素具有的作用,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共同作用的效应(小于/等于/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

实验二:

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副交感神经,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2。

(4)开始刺激后,血糖浓度将,原因是。

(5)图2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直接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

若要证实该结论,可在胰岛组织中注射,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其周围血液中的浓度变化来确定。

31.(8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某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及光照强度变化曲线如下:

 

①在40℃条件下,光照强度超过8klx后限制该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生态因子是。

②光照强度为8klx时,温度主要是通过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③处于35℃、光照强度8klx和充足CO2条件下的植株,如果突然将CO2降低到极低水平,此时叶绿体内ATP含量将,C3化合物含量将,C5化合物含量将。

④请在上面空白坐标纸上绘出光照强度为2klx和8klx时,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曲线。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

1-5CADBB

30.I(16分)(每空1分)

(1)垂体;下丘脑

(2)减少;协同;细胞呼吸(或物质氧化分解或分解代谢)

(3)h→d→f(4)cdf;内正外负

II(18分)

(1)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大鼠生长的影响

(2)垂体和胰腺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

(3)促进大鼠生长(及加强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大于

(4)降低

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促进了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抑制了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5)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31.I(绘图3分,其余各1分)

①CO2浓度,②影响暗反应中酶的活性,③上升,下降,上升

 

化学答案:

6、C7、C8、B9、C10、D11、B12、B13、C

26.(每空2分,12分)

(1)酸式、淀粉溶液、溶液的蓝色刚好出现,保持半分钟不变色

(2)A(3)ABCDE或ABCD(4)88%

27、(每空2分,18分)

(1)316

(2)S>C>N>O>H(3)H∶

∶H(4)Obd

(5)c(NO3-)>c(NH4+)>c(H+)>c(OH-)10-5mol/L(6)124M/(a3NA)

28、

(1)C4H10 

(2)2甲基1氯丙烷 2甲基2氯丙烷

(3) (4)消去反应

(每空2分)

(每个1分,共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