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美》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9727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季之美》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季之美》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季之美》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季之美》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季之美》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四季之美》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四季之美》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四季之美》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季之美》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docx

《《四季之美》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季之美》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季之美》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docx

《四季之美》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第22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凛、冽、逸”5个生字,会写“黎、晕、漆”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漆黑”等词语。

2.通过多媒体来理解和感知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

4.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教学重点】

1.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

2.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四季歌》。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我们似乎走进了这美丽的四季中。

在这四季的轮回中,有许多的美等着我们发现,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欣赏那四季之美吧。

出示课题:

四季之美

二、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kuàngyílǐnlièyì

旷怡凛冽逸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

3.识字方法

黎:

会意字。

造字的本义,收割黍米。

4.多音字

晕yūn(头晕)(晕倒)

yùn(红晕)(光晕)

早晨,小花有些头晕(yūn),没去上学。

那个小妹妹害羞了,脸上都是红晕(yùn)。

5.词语释义(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春天,最美的时间是黎明,最美的景物有鱼肚色的天空、彩云。

黎明:

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心旷神怡: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闲逸:

恬静安逸;安闲舒适。

和谐:

和睦协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

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作者简介:

清少纳言(约966-约1025),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

清是姓,少纳言是她的官职。

她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平安时期的三大才女。

随笔作品《枕草子》。

2.写作背景

课文选自《枕草子》。

这部随笔作品执笔于清少纳言在宫中供职的时候,成书于作者离开宫廷之后。

作品记叙了她在宫廷里的所见所闻,虽然反映了社会等级之间的不平等和对时代的忧虑,但更多的还是对皇后定子的赞美和对日本贵族社会的肯定。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4.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5.带着问题读课文:

《四季之美》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四季的?

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

(2)课文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春、夏、秋、冬。

(3)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描述了四季的美景,作者通过描写四季的美景,表达了对四季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4)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1)写春天的黎明。

第二部分

(2)写夏天的夜晚。

第三部分(3)写秋天的黄昏。

第四部分(4)写冬天的早晨。

(三)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

黎、晕、漆、幕、愈、旷、怡、逸、免

1.记生字:

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生字归类

游戏:

送字宝宝回家

左右结构:

漆、旷、怡

上下结构:

黎、晕、幕、愈、免

半包围:

(2)加一加:

熟字加偏旁

日+广=旷日+军=晕

俞+心=愈

(3)换一换:

熟字换偏旁

旷-日+扌=扩怡-忄+氵=治

晕-日+扌=挥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黎、晕、漆、幕、愈、旷、怡、逸、免”。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

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的赞美,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五、布置作业

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六、板书设计

四季之美

春天的黎明

夏天的夜晚

秋天的黄昏

冬天的早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季之美》,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认读并造句。

黎明夜幕愈发心旷神怡

凛冽闲逸和谐扫兴

2.回顾一下课文,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色?

课文按春、夏、秋、冬顺序来写。

课文描述了四季的美景,作者通过描写四季的美景,表达了对四季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3.今天我们再次深入课文,走近这大美的四季。

出示课题。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

A.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那个时候什么景物最美?

B.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这句话描写了什么?

有何特点?

2.讨论,回答

(1)作者眼中四季最美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那个时候什么景物最美?

①春天,最美的时间是黎明,最美的景物有鱼肚色的天空、彩云。

②夏天,最美的时间是夜晚,最美的景物有明月、萤火虫。

③秋天,最美的时间是黄昏,最美的景物有归鸦、大雁、风声、虫鸣。

④冬天,最美的时间是早晨,最美的景物有雪、霜、火盆。

(2)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这句话描写了什么?

有何特点?

这句话描写了春天的黎明;通过“泛、染、飘”这三个动词写出了春天黎明的天空中色彩的变化,不仅展现了一种动态美,给人以美好的想象,而且体现出了时间的推移,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3)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这两句话描写了夏季夜晚的哪些情况?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这两句话描写了夏季夜晚的三种情况:

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

翩飞的萤火虫使夏夜显得更加迷人,“着实”一词更强化了这种美。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

A第3自然段,描写了哪些画面?

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带给人怎样的感受?

B.归鸦为什么用点点?

大雁为什么用成群结队?

虫鸣为什么用听?

2.讨论,回答

(1)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这几句话描写了哪些画面?

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带给人怎样的感受?

这几句话以时间顺序写夕阳斜照西山与夕阳西沉两幅画面。

夕阳映照西山是以视觉效果为主要内容的,急急匆匆的归鸦和比翼而飞的大雁叫人感动;夕阳西沉是以听觉效果为主要内容的,风声与虫鸣使人心旷神怡。

(2)归鸦为什么用点点?

大雁为什么用成群结队?

虫鸣为什么用听?

乌鸦数量不多,且分布散乱,所以用点点,这是视觉描写。

大雁南飞,成群结队,这样写比较真实可感。

这是视觉描写。

夜幕降临后,看不到虫子,但是可以听到叫声,这是听觉描写,这样写符合常理。

3.指导朗读。

(三)探讨交流

1.小组合作学习:

(1)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

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段话的描写角度、主要内容和带给你的感受。

冬天,人们都在做什么?

心情怎样?

2.交流讨论,然后回答。

(1)阅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段话的描写角度、主要内容和带给你的感受。

这段话从视觉的角度,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清晨到中午不同的美丽景色,写出了落雪的早晨的静、白、美的特点。

(2)冬天,人们都在做什么?

心情怎样?

生起熊熊的炭火

手捧着暖和和的火盆

写出了和谐之美。

(四)概括课文的主旨。

这篇课文通过刻画各个季节特有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大自然的赞美。

(五)概括课文的写作特点。

(1)语言优美,运用了融情于景的写法。

如“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此处作者是从“秋日黄昏的美”的角度来挖掘的。

用“夕阳斜照”作为背景,对归鸦那种急于回巢的情景加以烘托,在这种司空见惯的自然景致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体验,突出了自然景观的内在韵致。

特别是一个“更”字,更强化了作者对秋景的体验。

(2)语言具有画面感。

当我们在读那些描写优美的句子时,脑海中总能浮现出一幅幅动人的图画。

如“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这句话时,我仿佛看到一轮明月高悬,在漆黑的夜幕中撒下片片银辉,就像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纱,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近处的草地上、树丛里,许许多多的萤火虫提着灯笼悠然地翩翩起舞,和天空中那稀疏的眨着眼的明星遥相辉映。

这幅画面让你感受到了夏天的夜晚静谧、有趣、迷人的特点。

(3)运用对比、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通过这几句话可以看出文中作者通过描述四季的美景,抒发对四季的热爱。

(六)指导背诵:

背诵本文时,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每一段开头的格式都是一样的,XX最美是XX。

然后思考四季都有哪些独特的景物。

最后背诵。

(七)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四季的诗。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漫步在充满温情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四季景色的美好。

“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语文的生活中,走进生活的语文天地中,尽情地遨游吧!

五、布置作业

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六、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