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8023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x

西师版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1、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

《恐龙在我们头上飞》、《企鹅爸爸》、《美丽的地球》、《未来我们怎样出行》和《积累与运用三》。

2、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3、复习巩固学过的说明方法。

4、通过独立阅读,获得知识。

5、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6、学会本单元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7.运用浏览和精读的方法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鸟是恐龙变的”这一假说是如何得到证明的,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8、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季强获得证据、确认证据、发表文章、引起争论、鉴定证明的过程。

9、总结全文,了解这一假说论证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地球的美丽和唯一,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12、体会解说词的准确、严谨。

根据批读要求,边读边批注。

13、浏览课文,快速了解课文内容。

14.在课文内容的启发下,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

15、指导学生写好想想作文。

3、教学重点:

目标1、2、3、4、5、8、11、13、15

4、教学难点:

目标1、8、12、15

5、教学时间:

12课时

 

第 九 课 恐龙在我们头上飞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2.运用浏览和精读的方法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鸟是恐龙变的”这一假说是如何得到证明的,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用其中的词语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运用浏览和精读的方法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鸟是恐龙变的”这一假说是如何得到证明的,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

运用浏览和精读的方法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鸟是恐龙变的”这一假说是如何得到证明的,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齐读课题,围绕课题,你想到哪些问题?

(介绍恐龙的相关知识)

1.学生回答。

2.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发生的事情。

3、交流自己看到过的恐龙。

二、自读,整体感知。

1.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反馈。

出示词语。

曙光、震惊、舒展、惊世骇俗、不容置疑、心悦诚服

再读课文,自己理解。

(1)理解词语的意思。

(2)思考:

课文中的三位科学家和“鸟是恐龙变的”这一假说有什么关系?

(3)思考课文的写作顺序,说说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反馈。

引导学生概括,教师小结:

作者采用了倒叙的方法记叙事件,先讲结果,再讲结果是怎样来的,最后又回到了对结果的论述。

1.读字词。

2.理解词语。

3.科学家和假说是什么关系?

4.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事情发展顺序)

5.再读1.2、12.13、快速阅读3-11自然段。

发现了什么?

四.了解假说。

1、我们从结果入手,读课文1.2自然段,画出阐述这一结果的语句。

2、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段落中找出两个词语,说明这一结论在当时世界上的影响?

3、这一结论让三位科学家心悦诚服。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赫胥黎的假说和奥斯特隆的判定。

想象当时的人们听到这个假说,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

4、而奥斯特隆说什么?

有感情的读一读。

5、奥斯特隆为什么敢这样坚定地肯定赫胥黎的假说?

1、指名反馈,齐读句子

 

2、指名反馈:

震惊、震耳强音。

3、读读这句话。

4、引导学生想象,在得出这一判定钱,他做了哪些研究?

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从他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巡视指导。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并任选课后第3小题中的词语写一段话。

3、选用课时作业设计和练习册。

板书设计

9恐龙在我们头上飞

“鸟是恐龙变的”

赫胥黎-奥斯特隆-季强

第 九 课  恐龙在我们头上飞

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季强获得证据、确认证据、发表文章、引起争论、鉴定证明的过程。

2、总结全文,了解这一假说论证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季强获得证据、确认证据、发表文章、引起争论、鉴定证明的过程。

教学难点

总结全文,了解这一假说论证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自然学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复习

引导学生复习。

1、词语。

2、引导学生说说“鸟是恐龙变的“这一假说得出的过程。

二、读文,解读论证。

1、奥斯特隆肯定了赫胥黎的假说,但他缺少一个重要的证据,那就是由恐龙岛鸟中间的那个过渡性生物。

出示中华龙鸟化石图片。

2、课文怎样描述这一化石的?

找出句子读一读。

3、粗看这恐龙化石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细看,发现了它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6、这让季强想到了什么?

7、小结:

抱着这样的想法,季强开始了求证的漫长之路。

10、引导学生反复读这些句子。

11、从季强身上我们哭感受到他身上怎样的科学精神?

 

1、指名反馈。

2、学生齐读

 

学生回答。

3、请大家读读课文9-11自然段,想一想他都做了哪些努力?

4、学生自读思考。

5、指名反馈。

三、总结,交流启迪。

1、那文章对中华龙鸟作者出了怎样的评价?

2、鸟是恐龙变的的假说,终于在142年后,在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证明,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迪?

 

学生思考交流。

四、整体感悟,交流启迪

引导学生读最后部分。

科学家取得了这样令人激动不已的成功,回顾过去,他们经历了无数冷嘲热讽,在100多年里前赴后继、不懈追求,终于取得了成功。

读这一部分,你会和科学家们一起激动、一样快乐。

在读、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充分谈自己的看法,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适当点拨,启发学生交流自己获得的启迪。

此时,你想对科学家说些什么呢?

写一写

五、布置作业。

巡视指导。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并与同学交流。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和练习册。

板书设计

9恐龙在我们头上飞

“鸟是恐龙变的”

赫胥黎-奥斯特隆-季强

(假说)-(判定)-(证明)

课后反思

第 十 课 企鹅爸爸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词,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企鹅爸爸是怎样呵护小企鹅的,感受企鹅爸爸坚韧伟大的父爱。

3.体会课文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企鹅爸爸是怎样呵护小企鹅的,感受企鹅爸爸坚韧伟大的父爱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的细节描写。

教学准备

了解企鹅的生活状态,搜集反映动物艰辛养护子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通过“动物的母爱”这一话题,引出本课课题。

读课题,企鹅爸爸是怎么抚育孩子的?

交流已知信息。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引导学生朗读交流。

自由朗读课文,几个有难度的词语,要求读准确,初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三、再读分享,理解内容

1.企鹅爸爸的哪些行动最能体现它对孩子的爱?

2.抓住几个重点句,体会企鹅爸爸伟大的父爱。

1.从课后题入手,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2、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再读一读,想象一下。

(学生交流自己读的情况,汇报自己的感受。

四、激情朗读,畅谈感受

提出朗读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句子;

2.学生谈谈自己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

作业

巡视指导。

摘录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设计

企鹅爸爸

刻骨铭心

爱是付出冰雕石刻小企鹅茁壮成长

深情眷顾

课后反思

第十一课  美丽的地球

教学内容

读熟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课时

教学目的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地球的美丽和唯一,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解说词的准确、严谨。

根据批读要求,边读边批。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地球的美丽和唯一,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解说词的准确、严谨。

根据批读要求,边读边批。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引入课文

说起地球,我们的心中就会涌起无限温暖的感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美丽的地球。

认真聆听。

二、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预习作业,回答相关问题,读生字词,读课文。

三、粗读课文,提出疑问

1、初读了课文,你觉得下面哪个词语最能表达你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教师出示课后3题。

2.读1、2段,说说为什么人类对地球既熟悉又陌生?

3.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乡,但是人类对这颗行星又了解多少呢?

让我们来认识这美丽的地球。

4、课文是抓住哪些要点来介绍地球的呢?

5、那么课文1、2自然段写什么?

最后一段又写什么?

他们直接是什么关系?

1、指名反馈:

地球的颜色、年龄、表面大量的水、自转和公转等方面。

2、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相应的段落。

(3-7)

 

3、指名反馈:

第一自然段:

提出问题。

第二自然段:

提出问题。

最后一段:

回答那两个问题。

这叫前后照应。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概括。

学生交流。

五、布置作业

巡视指导。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字词。

3、选用课时作业设计和练习册。

板书设计

美丽的地球

颜色

地球年龄

地表有大量的水唯一的家园

自转和公转

第十一课 美丽的地球

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教育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教学难点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教育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

教学准备

课件,影响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复习。

提出复习要求。

1、读读词语。

2、说说你对地球的了解。

二、交流,了解地球。

老师引导问题:

(1)地球的表面的什么样的?

(2)地球的年龄到底有多大?

(3)为什么说把地球称为“水球”更为恰当?

(4)什么是地球的自转?

“失窃案”是怎么回事?

(5)我们为什么有白天黑夜的轮番交替。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设计问题:

根据自己对地球的了解提出相关的问题,指名回答。

三、拓展,总结全文

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如,列数字:

地球的年龄从数字上便于说明特征,就运用数字“46亿年”来说明地球年龄大;作比较:

把地球表面水的面积与地球表面陆地的面积进行比较,说明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水;举例子:

将复杂的、抽象的地球自转现象,用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的典型事例来说明,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理解;打比方:

利用地球和陀螺这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地球绕着地轴不停自西向东地旋转的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交流回答。

 

1、你们还了解关于地球的哪些知识?

2、交流展示人类破坏地球的资料。

四、课堂小结。

正是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球是唯一的,所以我们的地球无可替代。

板书设计

美丽的地球

颜色

地球年龄

地表有大量的水唯一的家园

自转和公转

课后反思

第 十二 课 未来我们怎样出行

教学内容

未来我们怎样出行

(1)课时

教学目的

1.浏览课文,快速了解课文内容。

2.在课文内容的启发下,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

教学重点

浏览课文,快速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浏览课文,快速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交通工具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现在,我们有哪些方式出行?

未来,人们又会用哪些方式出行呢?

板书课题。

联想思考。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提出学习要求,并出示。

1、回忆自主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2、朗读课文,说说未来的出行方式有哪些以及给我们怎样的感觉?

并在旁边作批注。

3、学生按要求自读。

三、依照提示,集体讨论

1、课文介绍了这种出行方式的哪些情况?

2、老师小结。

3、那么,科学家们为什么要发明这些交通工具呢?

现在的交通工具有什么不足,未来的交通工具又有什么优势?

现代交通工具的不足

未来交通工具的优势

1

1

2

2

……

……

1、读读词语。

2.引导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这四种交通工具。

3、指名选择一组进行介绍。

4、再读课文,完成表格。

5、集体反馈交流,老师进行引导、归纳。

四、延伸拓展、大胆想象。

引导学生想象:

如果你们是科学家,你们想创造出怎样的未来交通工具呢?

1、指名说,你喜欢哪种工具,为什么?

2.学生思考。

3、指名反馈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板书设计

未来我们怎样出行

“海底”列车

“地下”飞机

“公交”飞碟适用快捷

“飞行“汽车

积累与运用三

教学内容

温故知新、词语拾趣、互动平台、自主阅读园地。

(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义词在不同句子中的表达作用,体会汉语表达的丰富性。

2.通过词语接龙,运用和积累词语。

3.掌握浏览的方法,学会快速阅读。

教学重点

1.了解近义词在不同句子中的表达作用,体会汉语表达的丰富性。

2.掌握浏览的方法,学会快速阅读。

教学难点

掌握浏览的方法,学会快速阅读。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温故知新

1.出示课文中出现过的三个句子。

2.引导学生思考:

打量:

仔细地观察。

俯瞰:

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仰望:

向上抬头看。

3.学了这题,你明白了什么?

词语可以互换吗?

为什么?

4、老师小结。

5、教师出示:

眺望仰望张望

(1)到别人家做客,一进门就四处()是很不礼貌的。

(2)我站在山顶上()着远方。

(3)我()着星空,思绪仿佛飞到了遥远的古代。

1.请大家读读,看看发现了什么?

2.这三个词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它们有何异同?

 

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谈一谈。

4.拓展练习:

选词填空

二、词语拾趣。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1.生自读题;小组合作,完成词语接龙。

2.交流各组的词语接龙方法。

三、互动平台

1、小结:

讲了浏览的作用和方法。

 

2.老师小结:

作用:

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信息,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效率。

方法:

(1)抓文章的小标题。

(2)抓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来读。

3、师小结。

1.分角色读对话。

2、说说这个“互动平台”讲了什么?

4、再读,浏览有什么作用?

又有什么方法?

5、指名反馈

7、结合浏览方法,说说自己在平时的阅读中用到了哪些浏览的方法?

8、学生交流。

四、自主阅读园地。

1、通过浏览,你们了解到哪些有关火星的知识?

 

2、师小结。

1、复习浏览短文的方法。

2、学生浏览,想讲了什么事情?

3、指名反馈。

4、再读,画出你觉得有趣的地方,并说说怎样有趣?

5、指名反馈。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1、用“打量”、“俯瞰”、“仰望”这三个词造句。

2、自读自主阅读园地。

3、选用其他作业设计。

 积累与运用三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2)课时

教学目的

交流科幻故事或科技成果,也说说自己的科学幻想。

教学重点

交流科幻故事或科技成果,也说说自己的科学幻想。

教学难点

交流科幻故事或科技成果,也说说自己的科学幻想。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你发言提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复习导入。

1、我们这一单元学了哪些课文。

2、小结。

3、导入:

人类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我们身边不断地发生着神奇的事,出现了神奇的物,今天,我们口语交际就以“科技”为主题。

回忆所学课文。

二、明确要求。

1、出示题目。

2、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什么?

1.指名读题目。

2.学生回答。

三、小组交流。

组织督促学生认真交流。

1、小组交流要求:

每个人都要说,其他成员要评价。

2、学生在组内交流。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对本节课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

指名小结。

五.作业

巡视指导。

写一个科学幻想的小作文。

积累与运用三 

教学内容

想象作文。

第(3)课时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谈话引入

1、老师出示关于想象的名言。

2、小结:

世界上最快的不是火箭,不是光速,而是想象,世界上最大的不是地球,不是宇宙,而是想象。

只要我们敢想,也能写出神奇而精彩的科幻小说、未来世界。

指名说说什么是想象。

二、明确要求。

内容:

写一篇想象作文,可以是科幻小品,可以是童话故事。

要求:

展开想象的翅膀,题目自拟。

1、学生自由读题目。

2、说说这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三、指导习作

教师总结:

1、想象方法:

(1)现实法。

(2)幻想法。

(3)科幻法。

2、习作要点。

(1)从现实生活出发,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2)想象应尽量合情合理,避免毫无意义的胡思乱想。

(3)想象要丰富,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把理想和幻想结合起来。

1.引导学生思考想象的方法。

 

2.学生交流习作的要点。

四、学生习作。

教师巡视。

学生习作。

五、赏析习作、修改习作

组织学生交流修改作文。

修改作文。

六.抄写作文。

指导抄写。

誊写在作文本上。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