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0257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整体系统需要达到基本要求如下:

联网视频监控管理部分:

1在成都和佛山建设数字监控子系统,实现对重要环境的本地视频监控、云镜控制。

2录像资料采用各地独立录像保存、中心远程调阅的方式,录像资料保存不少于15天。

3在总部通过Internet在总部实现集中网络视频监控、远程控制。

视频会议通讯部分:

4实现上海、成都、佛山之间的双向视频会议,实现3地之间的网络信息的交互和网络培训。

IP电话部分:

5利用企业已有网络(或新建网),接入语音网关系列设备,将总部和分部之间的业务网提升为一个数据话音综合网,使总部和分部之间构成一个企业内部的电话网。

免去企业内部的长话和市话费用,更使企业内部业务管理、办公自动化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1.2.2项目特点分析及设计要点

本系统,属于典型的分布式视频集中管理架构。

此类架构在地理分布、网络构成等方面有着独有的特点,在整体系统设计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到以下方面:

1.子系统通过Intranet/Inernet实现与中心的网络对接,网络带宽一般相对较小,一般可用带宽不超过2Mb,如接入方式为不对称上下行网络,上行带宽一般不会高于1Mb;

2.部分子系统、客户端会存在于NAT环境中,处理不好将根本无法实现网络监控功能,如对端口进行大量映射会导致网络安全性大大降低。

3.如采用Internet接入方式,大量的子系统静态IP地址使用成本相当昂贵,如采用第三方域名解析会使系统产生间歇性数据中断。

4.由于该项目一共涉及60路左右以上的音视频数据传输,对中心网络如何规划,保障整体系统的可行性和网络可靠性。

5.当点数增多后后,整体系统的扩展性和延续性

后面我们将针对以上的问题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详细的阐述。

1.2.3项目建设原则

1.先进性:

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设计理念、网络架构合理,采用标准化和技术成熟的软硬件产品。

2.实用性:

应尽量合理利用现有的硬件资源、网络资源,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使用方便。

3.开放性:

系统设计研发应采用开放技术、开放结构、开放系统组件和开放用户接口,以利于产品功能的扩展和产品升级,便于与外界信息的沟通,产品可根据企业的要求提供定制化修改,以更好的满足企业的要求。

4.灵活性:

采用平台式架构自由模块组合和模块化设计,系统功能组合灵活,满足企业逐步到位的建网原则,使网络具有强大的可增长性、可伸缩性和健壮性。

5.发展性:

系统规划设计既要满足用户现有的功能要求,又能满足因技术发展需要而实现低成本扩展和升级的需求,延续性、可扩展性强。

6.可靠性:

具有容错功能,管理、维护方便。

方案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析,确保系统运行可靠。

1.2.4项目设计标准

1.网络设计和网络设备符合以下标准:

IEEE802.310Base-T网络标准

IEEE802.3100Base-T快速以太网标准

IEEE802.3x1000Base-T千兆以太网标准

2.通讯协议标准

网络层和传输层TCP/IP协议并兼容IPX,X.25等协议,支持PPP和SLIP协议。

3.布线和电气安装标准

GB/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ISO11801《建筑物综合布线规范》

ANSIEIA/TIA607《民用建筑通讯接地标准》

ANSIEIA/TIA-568A《商务建筑布线标准》

ANSIEIA/TIA-569A《商务建筑通道标准》

ANSIEIA/TIA-606《商务建筑布线系统文档建立标准》

EIA/TIATSB-67《商务建筑布线系统测试标准》

GB1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A/T74—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B10408.1-89《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4.媒体压缩标准

视频压缩:

H.264(MPEG4/Part10)、MPEG4-XVid

音频压缩:

OggVorbis、ADPCM、G.729、ADPCM、CELP

由上述需求了解到,用户希望通过网络信息化建设,实现本地/远程电子监控、远程语音多方交互及远程指挥、IP电话等多种功能。

第二章专题技术实现与技术阐述

2.1关于整体系统组网模式的分析

为了满足多分支企业远程监控管理的多元化应用,在整体系统设计上必须使用平台化、模块化、插件化设计。

本方案的架构设计采用分布式集中管理模式,实现整体系统的设计要求。

2.1.1分布式集中监控系统概要

视频监控技术随着安防需求的急剧增加一直在飞速发展,从技术层面上讲,已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网络的发展,目前视频监控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分布式集中监控系统。

新一代视频监控管理系统与前几代视频监控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其不再局限于简单地完成对视频信号的处理、传输、控制,其核心乃是对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信息(视频/音频/数据)提供一个综合、完备的管理控制平台。

分布式集中监控系统以网络为依托,以数字视频的压缩、传输、存储和播放为核心,以智能实用的图像分析为特色,并与报警系统整合到一个使用平台上。

分布式集中监控系统由分布式集中监控管理平台和前端(本地)音视频报警处理设备(分布式监控单元)组成,其核心是分布式集中监控管理平台。

分布式集中监控管理平台集计算机网络、通信、视频处理、流媒体、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于一身,是视频、音频、数据和图形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兼备网络视频监控、视音频直播等功能,具有超大规模组网能力,是构建于LAN/Internet网络之上、支持多种传输方式的综合多媒体管理平台,其应用已远远超出监控本身所涵盖的内容。

分布式监控单元负责前端的音视频报警信号的处理部分,它同时具备了网络视频服务器的网络传输功能和硬盘录像机的存储功能(VideoSever+DVR),是一种对视频、音频、数据进行压缩、存储及处理的专用计算机设备,它在视频监控、视频直播及视频点播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分布式监控单元采用最先进的MPEG-4或H.264等压缩格式,在符合技术指标的情况下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以满足存储和传输的要求。

2.1.2本项目设计架构概要

本项目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中心网络平台建设、前端监控单元建设和实际客户端应用。

当分布式集中监控管理平台建设完成后各组件均可以插件的方式无缝接入平台,保障了整体系统的可扩展性、延续性和长期使用效益。

1.平台核心建设

在总部的监控中心构建整体系统的分布式集中监控管理平台。

用于为各组件提供网络平台和动态IP地址解析,同时对链接数据、控制信号、视频流、音频流数据进行有选择性的汇聚和转发并根据望楼情况调整数据传输的方式(点对点、转发、NAT穿透、组播)。

2.前端监控单元建设

前端监控单元(监控主机)建设于各分部,连接各摄像机、云镜控制设备,对视音频信号进行采集、压缩和存储,实现本地集中监控的功能。

前端监控单元通过网络连接管理平台,与平台实现网络对接,并有选择性的向电视墙、客户端提供实时的视音频数据流。

3.客户端应用规划

客户端包括用于远程显示管理的管理端和会议客户端,由于各分部的监控主机均采用无人值守方式,因此不考虑电视墙的构建。

企业主管桌面级应用:

企业的不同级别主管,均可通过办公室的PC或笔记本使用IE浏览器或管理端直接连接上管理平台,及时地获取所辖范围内的实时情况,对企业实现远程管理。

2.2动态IP地址解析

对于传统的网络监控系统而言,一般采用点对点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当客户端需要访问某一个分部的图像时,需要知道该分部主机的IP地址,然后向该主机发送请求,当请求验证通过后客户端将获取到该分部的影像。

由于公网静态IP地址数量有限,所以电信部门对静态IP通常采用租用的方式进行分配,而静态IP地址的租用费用远高于网络正常的使用成本。

分布式集中监控管理平台主要采用的是平台化的网络管理架构,打破了传统中的点对点连接链路,整体系统只有管理服务器需要一个静态的IP地址,所有的前端监控单元(监控主机)、管理端、客户端均统一登陆管理服务器,并将自己的IP地址报告给管理服务器。

这样的话,管理服务器相当于成为了一个在线式的域名解析主机。

而且对于客户端只需登陆服务器即可在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所有的监控点,而不需要理会各个子系统的IP地址,大大方便了用户的访问。

有客户会有顾虑:

这样的统一管理会不会加大中心网络的负载,造成中心网络的瘫痪?

由于系统采用链接流、数据流分离的方式进行网络构建,而链接流的数据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并不会给中心网络造成影响。

至于媒体流数据的传输,平台支持点对点方式、转发方式、组播方式等多种传输方式,以适应不同带宽环境和不同的实际应用。

请看下一个专题阐述。

路由路径及数据传输方式自动选择。

2.3路由路径及数据传输方式自动选择

对于大多数网络监控产品一般都是采用点对点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即客户端连接监控主机直接获取影音数据。

这种方式在小规模使用的情况下不会产生任何问题,但当浏览数量增大时,将有可能导致数据网络的阻塞甚至系统瘫痪。

如下述的一个现实案例:

某企业建设了一套由10个网点组成的网络监控系统,各网点均以1Mb的ADLS接入Internet,总部采用10Mb的DDN接入,简单的从数据量上看是十分合理的。

在监控中心进行集中浏览的功能也是可以基本实现的。

但由于业务需要企业各级主管需要通过系统对企业运营情况进行远程管理的时候,带宽就显得不够用了。

在上述情况下,分布式集中监控管理平台通过带宽的均衡机制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平台默认采用点对点方式进行媒体流数据的集中传输。

由于点对点方式的访问利用的主要是中心网络的下行资源(电视墙使用),而网络的上行资源基本未被系统占用,当某个子系统网络访问负载较大时,中心管理端将自动利用中心的网络上行将该子系统的媒体流数据进行转发。

此外,当管理服务器所在的内部网络有大量同样的媒体流数据请求时,管理服务器平台将从子系统获取媒体流数据,并在内部网络实现数据的组播传输,以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带宽资源,保障整体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P2P方式、转发方式、组播方式在大型网路监控系统中是并存的针对不同时间的带宽利用情况、和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使用强大的分布式视频管理平台才能够自动判断并选择不同的网络传输方式,达到均衡网络负载的目的。

2.4端口映射和媒体流NAT穿透

对于分布式的网络监控环境,如果所有的前端主机或客户端都直接位于Internet/Intranet节点(直接拥有公网IP或处于内部网络网关位置)或通过公网地址的端口映射的情况下实现网络监控功能当然是肯定可行的。

但一般出于防病毒或共享上网的考虑均会在监控主机的前端使用用到防火墙、路由器或建立网关。

这时候就需要网络监控系统在网络适应能力上拥有更加强大的适应能力,下面我们就几种常见的网络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分布式集中监控系统在这些环境中的解决方案。

1.监控主机、客户端均处于Internet/Intranet节点

客户端主动请求连接监控主机,监控主机将所需媒体流数据直接传输给客户端,对于这种环境所有的网络型监控产品都是可以支持的。

2.监控主机处于Internet/Intranet节点,客户端处于NAT环境中

客户端主动请求连接监控主机,监控主机将所需媒体流数据通过客户端请求信息所使用的端口直接回传给客户端,对于这种环境绝大部分的网络型监控产品也是可以支持的。

3.监控主机处于NAT环境中,客户端处于Internet/Intranet节点

一般的网络监控系统都采用客户端主动连接的方式实现数据传输,但当监控主机位于NAT环境中时,客户端就无法直接发送请求信息给监控主机,导致无法实现网络监控的功能。

一般网络型监控系统会采用中心转发的方式解决这样的问题,但这种解决方法,大大的增加了中心网络负载。

分布式集中监控平台将采用反向通讯的方式完成这种网络环境中的媒体流数据传输:

首先客户端和监控主机均通过网络连接到管理服务器;

处于上述网络环境时,由于客户端无法直接发送请求信息给监控主机,管理服务器将通知该监控主机某一个客户端有一个数据请求并将客户端IP发送给监控主机;

收到服务器通知后,监控主机将主动连接客户端并将数据通过NAT向外传输给客户端。

4.监控主机、客户端均处于NAT环境中

分布式集中监控平台,当遇到NAT环境中的客户端访问NAT环境中的监控主机时,平台服务器会将监控主机和客户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进行交换,并通知对方。

当客户端和监控主机接收到对方的IP和端口后会互相尝试连接,并预估通信端口实现网络数据的传输。

上述4种网络环境其实在分布式监控系统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味的映射端口将直接威胁到整体系统的网络安全。

分布式集中监控管理平台在网路适应能力上的优势,大大保障了整体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网路的安全性。

2.5关于音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和选用

2.5.1视频压缩技术-H.264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影音压缩技术也历经了多个发展阶段。

大致回顾一下主要经历了如下几种主流的视频压缩算法,如:

M-JPEG、MPEG1、JPEG2000、MPEG2、H.263、MPEG4、H.264…。

其中H.264标准自2002年成文至今,被公认为压缩品质最高、码流最低的压缩算法之一。

H.264是由ITU-T和ISO两个组织的专家为实现视频的更高压缩比,更好的图像质量和良好的网络适应性而提出的新的视频编解码标准。

H.264代表了当前业界最先进的视频压缩技术,具有下列特点:

●低码流(LowBitRate):

与MPEG-2、MPEG-4ASP等压缩技术相比,在同等图像质量下,采用H.264技术压缩后的数据量只有MPEG-2的1/8,MPEG-4的1/3。

显然,H.264压缩技术的采用将大大节省用户的下载时间和数据流量收费。

●高质量的图像:

H.264能提供连续、流畅的高质量图像(支持DVD质量)。

●容错能力强:

H.264提供了解决在不稳定网络环境下容易发生的丢包等错误的必要工具。

●网络适应性强:

H.264提供了网络适应层(NetworkAdaptationLayer),使得H.264的文件能容易地在不同网络上传输(如互联网、GPRS、WCDMA、CDMA2000等)。

图5.1图像编码标准

利用H.264技术构架音视频分发平台,实现音视频的单播/组播(Multicast)不仅适合于局域网(Intranet),同样适用于Internet。

根据音视频数据传输的特点,运用IP组播技术极大地减轻了网络负担,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节省了网络带宽;

利用TCP/IP协议设计了信令通道(TCP)和数据通道(UDP);

运用Windows多线程机制实现了音频数据的实时、多点传输,提高了程序运行的效率。

采用最新H.264优化压缩算法与纯硬件压缩技术,在极低的码流下即可储存高质量动态图像。

视频处理全部在压缩卡上完成,压缩图像无需CPU干预,系统资源占用极低(16路同时实时录像时CPU资源平均占用率不到5%)。

加上独有多种内存监控与防死机技术,可确保产品长期稳定运行。

2.5.2音频压缩技术-OggVorbis

在声音编码的技术发展中,涌现出多种编码方式,既有ITU-T组织的G系列编码方式,如G.711、G.723、G.729,也有广泛应用于手机领域的GSM、CDMA、TD-SCDMA和数字娱乐领域的MP3,由于压缩算法、码流大小各异,所表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OGG格式的全称应该是OGGVobis。

它是一种新的音频压缩格式,类似于MP3等现有的音乐格式。

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它是完全免费、开放和没有专利限制的。

OGGVobis有一个很出众的特点,就是支持多声道。

OGGVobis在压缩技术上比MP3好,而且它的多声道,免费,开源这些特点,使它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流行的趋势,这也正是一些MP3播放器对其支持的原因。

目前OGG格式的音频在音质与MP3格式相当,但由于Vorbis使用了一种灵活的格式,能够在文件格式已经固定下来后还能对音质进行明显的调节和新算法训练。

因此,它的声音质量将会越来越好。

而且如果MP3与OGG同时以同样的位速率和CBR(常量位速率,指文件从头到尾都是一种位速率)方式来编码的话,那么它们压缩后的容量也是一样的。

可见,OGG格式在整体上已经显出了一定的优越性。

2.5.3项目应用总结

本系统视频部分采用H.264进行视频压缩。

音频部分如需考虑对部分监控场景进行全向的音频监听,推荐使用前端拾音器+OggVorbis压缩算法,如对音频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如:

扩展应用于视频会议系统,可选用MIC+G.729(ADPCM)压缩算法进行实现。

让监控系统视音频兼得,更好的还原监控点现场。

2.7有关报警联动部分的技术实现

整体技术实现思路:

当探头触发报警时,在所属的子系统将立刻启动声光报警器、警铃等报警设备,同时分布式监控单元会立刻将报警信号通过网络传送至监控中心的分布式集中管理平台(管理服务器),同时在本地存储报警记录;

监控中心接警后,管理平台触发中心的报警设备实现联动,同时进行报警记录存储。

整体系统由管理服务器统一调度。

电子地图关联:

以电子地图的形式管理监控地点的报警信息。

创建、编辑电子地图,以树型结构分级管理电子地图。

创建、编辑电子地图中的监控点。

接收所有监控点及巡检发生的报警信号,提示告警信息(信号灯、文字、声音)。

告警信息上传到管理服务器,并转发到目标地址(由管理服务器指定),由值班员处理。

处警信息关联:

当发生报警后,只有在系统接受处警记录后,方可中止在子系统和中心的报警信号,并将处警信息追加至相应的报警信息中。

大型网络集中监控由于具有录像资料难管理的特点,本方案建议采用磁盘阵列进行报警信息和报警录像的集中存储,由网络传输来的数据经过打包后直接存储于外置的磁盘阵列中,进行报警集中录像。

报警流程如下图所示:

2.8前端云台摄像机选择

根据客户的要求,公司大门及生产部门使用的摄像机均为球形一体化摄像机。

我们建议根据实际要求选用匀速球机和高速球机。

高速球型摄像机(一体化快球)一词是从国外HighSpeedDome翻译过来的,有人把她叫做快球,还有人称它为一体化球型摄像机。

高速球与中速球一样,都可以变速控制,但中速球的转速在60°

/s~120°

/s,高速球的转速在120°

/s以上。

而从功能上来讲,高速球具备快速旋转功能,水平旋转速度最高可达360度/秒,垂直旋转速度达到90度/秒,能设定预置位,并能通过触外部报警和预置位实现报警联动,有OSD菜单显示功能。

而均速球一般水平旋转速度为15度/秒,垂直旋转速度为9度/秒,均速球很少提供预置位功能不能实现报警云台联动功能,一般适用于室内环境的视频监控管理。

第三章Sunpanel分布式集中监控管理平台 系统综述

3.1系统简介

南京迪软软件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多媒体影音压缩、传输、控制核心技术的研究,将成熟的软件产品与企业实际应用相结合,研发了Sunpanel分布式视频管理平台V3.0。

该系统除具有专业级的网络监控管理功能之外,引入了最新的影音数据转发、动态域名解析、多路混音等技术,同时具备本地监控、联网监控、联网报警、视频会议等功能,是多媒体技术、影音压缩传输技术、数字化长线控制技术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完美结合的产物。

是企业网络视频管理最佳解决方案。

3.2系统架构

3.2.1系统网络架构图

3.2.2系统架构说明

Sunpanel分布式网络视频管理平台V3.0由前端单元(FrontSideUnit)、服务器单元(ServerUnit)和客户端单元(ClientUnit)三部分构成,采用平台化、插件化设计,各组件均可自由组合,以构建不同组网模式的网络视频应用管理系统。

Sunpanel分布式网络视频管理平台—前端单元(FrontSideUnit)

FSU是前端设备子系统的统称,主要实现对前端音视频数据、报警数据的采集,云镜设备控制等功能,并通过网络实现与平台服务器的对接,为整体平台提供实时的视音频数据流。

目前SP-DVMP30平台系统支持的前端设备子系统有:

分布式视频前端主机、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网络摄像机等等。

Sunpanel分布式网络视频管理平台—服务器单元(ServerUnit)

服务器单元(ServerUnit)是整体平台的核心,为系统组件提供统一的网络接入、影音数据分发、信息管理查询,实现整体系统的网络支撑、媒体流智能传输控制(P2P/单播/组播)、网络集中存储及中心数字矩阵等功能。

SP-DVMP30平台的服务器单元包含如下核心组件:

◆中心管理服务器-CMS(CentralManageServer)

中心管理服务器作为整体平台的网络核心,为整体系统组件提供接入服务,实现动态(IP)域名解析、数据传输负载平衡管理、信息管理(日志信息、子系统状态信息)、电子地图管理等功能。

并可与上级CMS实现级联对接。

◆数字矩阵控制服务器-MCS(MatrixControlServer)

数字矩阵控制服务器采用硬件解码设备对网络视频进行还原,并将还原后的模拟信号通过监视器、电视墙、大屏幕进行矩阵切换显示。

◆网络存储服务器-NRS(NetworkRecordServer)

网络存储服务器适用于中心存储模式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对分布式远程视频的集中存储、检索和回放。

可实现分布式部署。

◆视频分发服务器-VTS(VideoTransferServer)

视频分发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