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0371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docx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

选修四_《化学反应原理》十一年高考题汇编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十年高考试题汇编

  【2005北京】CO、CH4均为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1)等体积的CO和CH4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之比是。

  

(2)已知在101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

相同条件下,若2molCH4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mol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倍,

  C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120℃、101kPa下,amL由CO、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bmLO2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温度和压强。

  ①若混合气体与O2恰好完全反应,产生bmLCO2,则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分数为

  (保留2位小数)。

  ②若燃烧后气体体积缩小了a/4mL,则a与b关系的数学表示式是。

  【答案】⑴1:

4

  ⑵CH4(g)+2O2(g)==CO2(g)+2H2O(l);△H=-891KJ/mol

  ⑶①0.33②b≥5a/4

  【2000全国】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A、C)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

  【2000广东】同温同压下,当反应物分解了8%时,总体积也增加8%的是(A)

  A.2NH3N2(g)+3H2(g)

  B.N2(g)+O2(g)

  C.2NO34NO2(g)+O2(g)

  D.2NO22NO(g)+O2(g)

  

  【2000上海】二氧化氮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分

  解成一氧化氮和氧气。

该反应进行到45秒

  时,达到平衡(NO2浓度约为0.0125mol/L)。

  右图中的吗线表示二氧化氮分解反应在前

  25秒内的反应进程。

  

(1)请计算前20秒内氧气的平均生成速度:

  

(2)若反应延续至70秒,请在图中用实线

  画出25秒至70秒的反应进程曲线。

  (3)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催化剂(其他条

  件都不变),请在图上用虚线画出加化剂后

  的反应进程曲线。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1【答案】

(1)5.5×10-4mol·L-·s-1

(2)图中实践

  (3)图中虚线

  2[NO][O2](4)k=

  [NO2]2

  1

  【2001上海】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见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V1(填>、=、<),且C31.0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理由是。

  【答案】

(1)0.013

(2)1.0催化剂(3)>>

  (4)由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

  【2001上海】利用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依据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天然气脱硫时的化学方程式是。

  

(2)nmolCH4经一次转化后产生CO0.9nmol、产生H2mol。

  (3)K2CO3(aq)和CO2反应在加压下进行,加压的理论依据是。

  (a)相似相溶原理(b)勒沙特列原理(c)酸碱中和原理

  (4)由KHCO3分解得到的CO2可以用于

  (写出CO2的一种重要用途)。

  (5)整个流程有三处循环,一是Fe(OH)3循环,二是K2CO3(aq)循环,请在上述流程图中标出第三处循环(循环方向、循环物质)。

  【答案】

(1)3H2S+2Fe(OH)3→Fe2S3+6H2O

(2)27n(3)b

  (4)生产纯碱(或作制冷剂等,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2

  (5)

  【2003江苏】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A(气)+B(气)C(气)

  

(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molC,这时A的

  物质的量为mol。

  

(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mol。

  (3)若开始时放入x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mol,则x=mol,y=。

  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mol(乙)等于2mol

  (丙)小于2mol(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

  是。

  II.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

(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5)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molC。

将b与

(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选填一个编号)。

  (甲)a<b(乙)a>b(丙)a=b(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答案】

(1)(1-a)

(2)3a(3)23-3a丁

  若3a>1,B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若3a1,B的物质的量等于2mol;

  若3a<1,B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

  (4)a2a

  (5)乙因为(5)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

(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

  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

(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

  后a>b。

  【2003上海】钾是—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

该反应为:

Na(l)+KCl(l)NaCl(l)+K(g)一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K=C(K),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下表。

  

(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

  最低温度约为,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

  于。

  

(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

  取的措施是。

  (3)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K=

  【答案】

(1)770℃890℃

(2)降低压强或移去钾蒸气适当升高温度

  (3)K=c(K)/c(Na)

  

  3

  【2004北京】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

  H2(气)+I22HI(气)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mol·L-1时,达平衡时HI

  -1-1-1的浓度为0.16mol·L。

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变为0.2mol·L,则平衡时H2的浓度(mol·L)

  是(C)

  A.0.16B.0.08C.0.04D.0.02

  【2004理综】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2M(g)N(g)

  2E(g)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E(g)

  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M和1molN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

  A.20%B.40%C.60%D.80%(C)

  【2004全国】恒温下,将amolN2与bmol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生成氨气:

  ⑴.若反应达平衡时某时刻t时,nt(N2)=13mol,nt(NH3)=6mol,计算a的值

  ⑵.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2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

计算平移时NH3的物质的量。

  ⑶.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平)=。

⑷.原混合气体中,a∶b=。

  ⑸.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α(N2)∶α(H2)=。

  ⑹.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答案】⑴a=16⑵n平(NH3)=─716.8L─────25%=32mol×25%=8mol──22.4L•mol-1

  ⑶5∶4⑸1∶2⑹3∶3∶2

  【2004广东】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

2NO2(g)N2O4(g),达平衡是,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C)

  【2004广东】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n(SO2):

n(O2):

n(SO3)=2:

3:

  4。

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mol,n(SO3)=1.4mol,此时SO2的物的量应是

  A.0.4molB.0.6molC.0.8molD.1.2mol(A)

  【2004上海】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2SO(+O2(g)2SO3(g)(△2g)

  H<0)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二氧化碳转化率_______,化学反应速度______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

  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答案】

(1)c2(SO3)

(2)增大增大减小

  c2(SO2)c(O2)

  (3)15—20min和25—30min(4)增加了O2的最ab

  4

  【2005广东】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NO2(g

  O2(g)+2NO

  (g);ΔH>0,达到平稳。

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AB)

  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

  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

  【2005全国】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

  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

  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X、Y、Z均为气态

  C.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

  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0

  【2005江苏】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

  反应:

2A(g)+B(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

  A和2mol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

  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AB)

  A.2molCB.2molA、1molB和1molHe(不参加反应)

  C.1molB和1molCD.2molA、3molB和3molC

  【2005北京】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

  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B)

  【05广东】、下图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

在一

  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

  

  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

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K和470K,

  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B)

  A.纯Ni(s)和Ni(CO)4(g)B.纯Ni(s)和CO(g)

  C.不纯Ni(s)和CO(g)D.不纯Ni(s)和Ni(CO)4(g)

  

  5

  【05上海】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8mol的H2和0.6mol的I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H2(g)+I2(g)⇌2HI(g)+Q(Q>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根据图1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平均速率v(HI)

  为。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

  ①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填写增大、

  减小或不变)HI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用图2中

  a-c的编号回答)

  ②若加入I2,H2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用图2中d-f

  的编号回答)

  (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若反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

  请在图3中画出8分钟后HI浓度的变化情况

  c2(HI)【答案】

(1)K=c(H2)·c(I2)

  

(2)0.167mol/L·min

  (3)①减小c②f

  (4)见右图

  【05广东】在密闭容器中,由一定起始浓度的氙(Xe)和F2反应,

  可得到3种氟化物。

各种生成物在平衡体系内的分压与反应温

  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己知气体的分压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

  比)。

  平衡

  体系

  的

  

  3404005006007008009001000温度/K

(1)420K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消耗lmol

  Xe,则转移电子______________mol。

  

(2)600~800K时,会发生反应:

XeF6(g)XeF4(g)+F2(g),其反应热△H_______0(填“>”“=”或“<”)。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00K时,容器中存在的组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Xe+3F2===XeF66

  

(2)>随着温度的升高,XeF6(g)XeF4(g)+F2(g)

  平衡向右移动,根据温度升/KP

  6

  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的原理,则该反应的ΔH>0。

  (3)XeF6、XeF4、XeF2、Xe、F2

  【2006重庆】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

  kJ/mol、890.3kJ/mol、2800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D)

  A.C(s)+1O2(g)=CO(g);△H=-393.5kJ/mol2

  B.2H2(g)+O2(g)=2H2O(g);△H=+571.6kJ/mol

  C.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

  D.1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kJ/mol2

  【2006上海】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_______,

  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

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

  也可能减小)。

  

(2)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

  十H2

  O(g)CO2(g)十H2(g)十Q(Q>0)

  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mol/(L·

  min)

  

  (3)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_状态;C1数值_________0.08mol/L(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②反应在4min—5min问,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

  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单选)。

  a.增加水蒸气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d.增加氢气浓度

  【答案】

(1)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越大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0.03(3)①平衡>②da

  【2006四川】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

  是

  --A.c(NH4+)==c(SO42)B.c(NH4+)>c(SO42)(B)

  ---C.c(NH4+)

  【2006重庆】温度相同、浓度均为0.2mol的①(NH4)②NaNO3、③NH4HSO4、④NH4NO3、2SO4、

  7

  ⑤⑥CH3COONa溶液,它们的pH值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

  A.③①④②⑥⑤B.①③⑥④②⑤

  C.③②①⑥④⑤D.⑤⑥②④①③

  【2006广东】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b(OH)+、Pb(OH)2、Pb(OH)3-、Pb(OH)42-,各形态的浓度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

  1α

  5

  

  684101412pH

  【1表示Pb2+,2表示Pb(OH)+,3表示Pb(OH)2,4表示Pb(OH)3-,5表示Pb(OH)42-】

  c(NO3)⑴Pb(NO3)2填“>”、“=”、“<”);c(Pb2)

  增加,可能的原因是。

  ⑵往Pb(NO3)2溶液中滴稀NaOH溶液,pH=8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Na+除外)有pH=9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⑶某课题组制备了一种新型脱铅剂,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痕量铅,实验结果如下表:

  离子Pb2+Ca2+Fe3+Mn2+Cl-

  处理后浓度/(mg·L-1)0.00422.60.0400.05349.8

  上表中除Pb外,该脱铅剂对其它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的是。

  ⑷如果该脱铅剂(用EH表示)脱铅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

2EH(s)+Pb2+E2Pb(s)+2H+,则脱铅的最合适pH范围为(填代号)。

  A.4~5B.6~7C.9~10D.11~12

  2+-2+【答案】:

⑴>Pb与Cl发生反应,使C(Pb)减小。

  ⑵Pb2+、Pb(OH)+、H+Pb2++2OH-==Pb(OH)⑶Fe3+⑷阿

  

  【2007广东】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是工业制取硫酸的重要原料,其煅烧产物为SO2和Fe3O4。

  

(1)将0.050molSO2(g)和0.030molO2(g)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2(g)+O2(g)2SO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0mol·L-3。

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SO2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

  8

  

(2)已知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有(填字母)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E.加入催化剂G.移出氧气

  (3)SO2尾气用饱和Na2SO3溶液吸收可得到更要的化工原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将黄铁矿的煅烧产物Fe3O4溶于H2SO4后,加入铁粉,可制备FeSO4。

酸溶过程中需保持溶液足够酸性,其原因是。

  【答案】

(1)1.6×103L/mol80%(计算过程略)

(2)B、C

  (3)SO2+H2O+Na2SO3=2NaHSO3

  (4)抑制Fe2+、Fe3+的水解,防止Fe2+被氧化成Fe3+

  【2007江苏】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1①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

  -1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1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

CH3OH(l)+1/2O2(g)=CO2(g)

  -1+2H2(g)的△H=-192.9kJ·mol

  【2007年江苏】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s)+2B(g)2C(g)+D(g);△H<0。

现将1molA和2molB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C和2mol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molA和2mol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

  B.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人

  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2007江苏】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

  增塑剂、香料、粘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

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和工

  

  9

  业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

CH3COOH+C2H5OH浓硫酸

  △

  CH3COOC2H5+H2O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等。

  

(2)若用右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