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0371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docx

《学年高一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docx

学年高一历史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试题

2017-2018第一学期高一历史(12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

2.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

知识技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

内容

中国史

世界史

图片解析

卷面整洁

100分

分数

56

44

12

3-5分

第Ⅰ卷基础题(共8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

该状况反映出

A.宗法制遭到破坏B.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C.分封制受到冲击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2、汉语对长辈和晚辈的称谓,非常强调突出辈分,注重“尊卑有序”,常会出现有些年龄大的人称呼比自己小得多的人为“爷”“叔”等现象。

这反映了

A.古代任用官员不拘一格B.宗法观念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C.上下级官员间官官相护D.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严重削弱

3.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

“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

”柳宗元的观点是

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4、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B.行省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行省的长官由选举产生D.行省制导致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5.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是

A.以加强皇权为主旨B.重要机构没有变化

C.宰相一职从有到无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6.叶文宪先生认为“中国历史没有上帝(西方意义上的)只有皇帝”,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中西方古代政治体制不同B.中西方古代政治相互交流甚少

C.中国古代政治与神权无关D.中国古代政治核心是君权至上

7.有学生在学习明代内阁制相关知识之后,提炼出下图所示要点。

由此可知,明代内阁

·内阁阁臣无定员,有时三四人,有时六七人。

·内阁无僚属,所有内阁成员都另有本职,入阁只是兼差。

·整个明代,内阁和六部没有统属关系,法律上没有内阁领导六部的规定。

 

A、具有临时性色彩B、是最高决策机构

C、并未真正设立过D、无权干预六部事务

8.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当时的雅典公民广泛参与城邦事务。

但也出现了一些过激行为,如数千群众聚在一起制定法律审查执政官的行为,宣召伯利克里解释其行为,不仅处死了苏格拉底,更处死了在阿吉纽西海战中打了大胜仗的六个将军。

这反映了

A.直接民主会损害民主自由B.公民道德素质的下降

C.古希腊缺乏法制传统D.雅典社会人人平等的原则

9.“它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法选出……陪审员在开庭时听取原告、被告和证人的口供,当他们弄清案情时,他们就投票判决,相互之间事先不作商量。

”材料中的“它”在雅典最早出现于

A.雅典城邦建立之初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D.伯里克利时期

10.《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它

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B.内容广泛且条文清晰

C.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隶制D.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

11.下列最适用于图4(罗马帝国疆域图)区域的成文法律是

A.习惯法B.万民法

C.公民法D.自然法

12.《权利法案》规定: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这表明《权利法案》的实质是

A.确立了国王“统而不治”地位B.以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力

C.完善了英国的王位继承制度D.以不流血的方式过渡政权

13.“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14、下列言论一语道破美国两党制实质的是

A.“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

B.“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

C.“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

D.“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

15、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6.有人将《南京条约》中有关香港岛的英文官本、中文官本及其中文译本整理成为下面表格。

表格中的信息反映出

英文官本

中文官本

中译本

Cede

给予

割让

Tobepossessedinperpetuity

常远据守主掌

永久占有

A、鸦片战争推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B.清朝政府天朝上国的观念依旧浓厚

C.中英两国围绕香港问题展开激烈斗争D.英国曲解条约霸占香港岛

17.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记载:

二十七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

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A.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的一手史料B否认了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C.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8、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

”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

”该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19.“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文中的“革命性和民主性”是指()

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20.某学着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

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

可见,该学着认为

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B.清廷改革失败加速了革命爆发

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D.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

21、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2、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23.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中央革命根据地位于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4、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主题的变化。

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A.北京、八国联军、赔款B.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

C.北洋军阀、合作、北伐D.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25.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

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

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C.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D.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26、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

”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27.19世纪初期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它对资本主义的弊端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以宣传和示范的方法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

这一思潮的杰出代表之一是

A.傅立叶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2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国际的建立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

C.马克思、恩格斯参加了工人运动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9、巴黎公社的伟大意义的是

A.标志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标志社会主义运动由空想变成科学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0、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后,列宁从流亡地回到了彼得格勒,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这就是

A.《土地法令》B.《和平法令》C.《四月提纲》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强调:

“2014不是1917,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做榜样。

我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的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1)材料一提到的“1894年”中日之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1分)这一事件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4分)

材料二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

……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

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

……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

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

甲午战争之际,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1861~1930),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

……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

(2)材料二中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分)材料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什么?

(1分)

材料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伸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炯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3)据材料三,分析两则条约原文最大的不同之处。

(4分)

材料四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

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2分)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而且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请阐述抗日战争的国际意义。

(4分)

第Ⅱ卷提高题(共20分)

32、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4分)

材料二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人民掌握。

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伯里克利演讲词

(2)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上述特点的历史条件。

(6分)

材料三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

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3)根据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分)

材料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

(4分)简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分)

 

静海一中2017-2018第一学期高一历史(12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答题纸

得分框

知识技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31、

(1)

 

(2)

 

(3)

 

(4)

 

32、

(1)

 

(2)

 

(3)

 

(4)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12月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C

B

A

D

A

A

B

D

B

B

B

D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D

A

B

C

D

D

B

C

A

A

D

B

C

 

31、

(1)事件:

甲午中日战争(1分)影响:

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我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4分)  

(2)原因:

官吏腐败,清朝政府失去民心、军心;日本蓄谋已久长期准备。

(4分)态度:

义战(解放中国)。

(1分)

(3)《南京条约》体现商品输出;《马关条约》体现资本输出。

(4分)

(4)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逐渐发展为全面侵华战争。

(2分)

(5)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分)

32、

(1)史实: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2分);清朝设军机处(2分)

(2)特点:

直接民主(人民主权)。

(2分)

成因:

小国寡民的城邦特点;商品经济的发展;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任意两点4分)

(3)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议会主权;

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3分)

(4)明确主权在民;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

(任意两点4分)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