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8061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x

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互联网时代该如何推广传统文化

方文山

从开始创作至今,我大约有500首的歌词作品,所谓中国风的歌曲大概只占总创作量的六分之一。

但大家对我所创作的歌词作品印象最深刻,或者最容易引起讨论的恰恰是“中国风”创作。

个人理解,大家对这六分之一的“中国风”作品的关注,是因为这些作品的调性很中国,有着浓郁的文化识别度,而这种文化识别度使之与其他流行音乐区隔开来,形成我个人的风格。

什么是文化识别度呢?

首先我们应该先来论述什么是文化。

在我看来,文化就是某一个特定族群世代在一个自然的地理环境下共同生活所累积出来的相同的价值观、生活习惯以及族群归属感跟信仰的认同。

总的来说,一个民族及其社会共同价值观的总和,称之为文化。

举例来说,譬如我在《烟花易冷》中有三等:

“容我再等,历史转身;等酒香醇;等你弹一曲古筝。

”在《青花瓷》中有三惹: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这样的歌词文字一经翻译,里面的词性转换,原句所营造出的词意美感将会尽失。

一言蔽之,文化就是翻译间流失的东西。

那什么又是文化识别度呢?

简单地说,面临某一个具备文化符号属性的事物,不需要特别的文字和言语解释,以一般人的生活经验就可以判断出这是什么文化属性的东西,就叫识别度。

以建筑举例,建筑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无论是烟雨江南的徽派建筑、闽南式建筑、山西的平遥古城,还是日本的天守阁、欧洲的哥特式教堂、德国新天鹅堡……每个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的美学和文化土壤,这是多元文化的意义,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而文字可以说是文明的开始,承载着知识的传递与族群间沟通的任务。

相较于其他的文字系统,汉字具有独具一格的文化识别度,超越了时间、地域与方言,是中国人的灵魂。

一块两千年前的石碑在中国出土,中学生就看得懂,全世界只有汉字有这个魅力。

汉字千年不移的存在,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互联网时代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

互联网无须特定地点,无须超大的空间,且具备机动立即的传播特性,它是当下这个时空背景下推广极具文化识别度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选择。

以前的传统文化推广,可能是一个书法展览、一场古琴的演出,或者一出京剧的表演,文化识别度虽高,但都只能是点的效应。

而互联网具有整个面的优势,它的优势没有任何载体可以比肩。

互联网的时代,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力是惊人的,而且影响的层面非常广泛。

一个好的平台,如果只是发表的渠道畅通,并不意味着好的传播效果。

所以,以何种形式包装与推广传统文化,是当下的最大课题。

多年前,我曾受邀到北京故宫讲座,主办方给我的题目是“如何让年轻人亲近传统文化”。

当代年轻人亲近识别度并不高的通俗文化,如电视、电影、戏剧、小说、游戏以及流行音乐等。

如果你想让传统文化获得通俗且受众层面广泛的影响力,就可以用通俗的方法去推广。

譬如,我在筹备一部以书法为戏剧元素的网络剧,借由通俗的戏剧张力与贴近现实生活的的人物故事,带出传统书法的文化内涵与质感,用戏剧的手法来让大家认同书法,让观众从戏剧中重新发现书法的美,重新认识这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无二、最具文化识别度的汉字书法艺术,为这千古不移的书写形式而感到自豪。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4月25日02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文山认为,他的部分歌词作品是因为调性很中国、文化识别度高,才引起人们的讨论和关注。

B.《烟花易冷》和《青花瓷》中的三个“等”字、“惹”字运用修辞学里的拟人营造美感,体现了独特的文化。

C.汉字所独具的超越时间、地域与方言的文化识别度,决定了它承载着知识的传递与族群间沟通的任务。

D.当今时代,推广传统文化离不开互联网,因此充分发挥互联网“面”的优势,传统文化便可广为传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从个人创作入手,引出文章主题“文化识别度”,接着从概念分析与时代特征等角度展开论述。

B.文章前半部分详述“文化识别度”,旨在突出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为后文“推广”做铺垫。

C.第三段中学生看懂两千年前石碑的例子,旨在说明相较于其他文字系统汉字有独具一格的文化识别度。

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阐述了文化识别度的内涵以及互联网时代推广传统文化的途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文山的“中国风”词作广受关注,启示作家要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才能使读者印象深刻。

B.传统文化中的《诗经》《楚辞》等经典作品,古文原版比翻译后的现代文更具诗意美感。

C.故宫讲座主办方提供“如何让年轻人亲近传统文化”的题目,已预设了年轻人不亲近传统文化的前提。

D.方文山认为,当今时代互联网的优势无与伦比,所以要用通俗的方法推广传统文化,使之重获新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节选)

朱自清

①1923年8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我们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

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

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

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我们坐在舱前,因了那隆起的顶棚,仿佛总是昂着首向前走着似的;于是飘飘然如御风而行的我们,看着那些自在的湾泊着的船,船里走马灯般的人物,便像是下界一般,迢迢地远了,又像在雾里看花,尽朦朦胧胧的。

这时我们已经过了利涉桥,望见东关头了。

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

有从沿河的青楼飘来的,有从河上船里渡来的。

我们明知那些歌声,只是些因袭的言词,从生涩的歌喉里机械的发出来;但它们经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娜着到我们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

于是我们不得不被牵惹着,震撼着,相与浮沉于这歌声里了。

那时河里热闹极了;船大半泊着,小半在水上穿梭似的来往。

在每一只船从那边过去时,我们能画出它的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在我们的心上这显着是空,且显着是静了。

那时处处都是歌声和凄厉的胡琴声,圆润的喉咙,确乎是很少的。

但那生涩的,尖脆的调子能使人有少年的,粗率不拘的感觉,也正可快我们的意!

况且多少隔开些儿听着,因为想象与渴慕的做美,总觉更有滋味;而竞发的喧嚣,抑扬的不齐,远近的杂沓和乐器的嘈嘈切切,合成另一意味的谐音,也使我们无所适从,如随着大风而走。

这实在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故偶然润泽一下,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了。

但秦淮河确也腻人,即如船里的人面,无论是和我们一堆儿泊着的,无论是从我们眼前过去的,总是模模糊糊的,甚至渺渺茫茫的;任你张圆了眼睛,揩净了眦垢,也是枉然。

这真够人想呢。

在我们停泊的地方,灯光原是纷然的;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

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

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

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

而月儿偶尔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

这时船过大中桥了,我们回顾那渺渺的黄光,不胜依恋之情;我们感到了寂寞了!

嚣嚣的一阵歌声人语,仿佛笑我们无伴的孤舟哩。

东关头转湾,河上的夜色更浓了;临水的妓楼上,时时从帘缝里射出一线一线的灯光;仿佛黑暗从酣睡里眨了一眨眼。

我们默然的对着,静听那汩——汩的桨声,我们却只不愿回去,于是只能由懊悔而怅惘了。

直到利涉桥下,微微嘈杂的人声,才使我豁然一惊;我们知道就要上岸了;我们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句中“蔷薇色的历史”所指是秦淮河六朝时的繁华和风月历史。

B.全文笔触雅致委婉,以完美和谐的笔调,描绘秦淮河朦胧的夜景,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现了知识分子积极向上的热情。

C.文章抓住绿水、灯光、月光等景物特征,细致地描绘出秦淮河虚虚实实、朦朦胧胧的秀丽风光,让人陶醉,令人神往。

   

D.作者将自然景色、真实情感融会起来,情感起伏,由对美景的沉醉转为落入现实的怅惘,浓浓地抹上了作者本人的个性色彩。

5.简要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妙处。

(5分)

6.本文标题为“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者是怎样围绕标题来行文的?

请简要分析概括。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

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摘编自《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材料二: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

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投放市场。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国接连出台了一系列配套补贴优惠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全方位扶持。

2016年,我国新增公共充电桩10万个,全国公共充电桩运营数量累计超过15万个,我国已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的国家。

居民专用充电桩同步增长。

“随车配桩”的安装比例达到80%。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转型的突破口,政策与市场双因素推动产业成长,近两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产销两旺。

2011—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摘编自《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5年发展趋势》)

材料三:

面对全球范围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保压力,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促使新能源汽车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2008 年以来,以美国、日本、欧盟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相继发布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明显加大了研发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

日本以产业竞争为主要目标,全面发展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均走在世界前列:

美国以能源安全为首要任务,强调插电式电动汽车发展;欧盟以二氧化碳排放法规为主驱动力,重视发展纯电驱动汽车。

(摘编自《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材料四:

相较于已经有百年历史的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史可以说相当短,也就是说,目前汽车能源正处于过渡阶段,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相当惊人且潜力巨大。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总的说来,主要有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新能源本身的一些技术发展,这个大的趋势大家都很清楚, 无非重点核心还是在动力电池方面,如何提升能量密度,如何提升续驶里程,包括降低成本; 另一个是整个汽车产业的趋势,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主要有三个特点——轻量化、智能化、低碳化。

另外,如果说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融合,这样就不光能解决环保效益的问题,更重要的一点,它还能带来经济收益。

这将是新能源汽车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摘编自《全方位分析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7.下列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型能源汽车是相对于传统的燃油汽车而言的,其“新”体现在“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等方面。

B.新型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

它的发展对汽车产业、大气环境等具有积极意义。

C.新型能源汽车发展离不开充电桩等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

2016年,我国便成为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的国家。

D.新能源汽车成为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这些国家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关。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2011年—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平衡或基本平衡。

从2014年起,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增幅明显。

B.因为新能源汽车是处于过渡阶段的新兴产业,虽然发展历史相当短,但发展速度相当惊人,因此发展潜力巨大。

C.日本、美国、欧盟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分别在主要目标、首要任务、主驱动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所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类型也有所差异。

D.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良好,与我国在电池、电机、电子控制系统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有关,也与配套补贴优惠政策有关。

E.政策与市场双因素,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长,使我国实现了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型。

9.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

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

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

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

安帝初,征为博士。

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并不至。

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纁①征之,复固辞疾笃。

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

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

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

帝怒,谓英曰:

“朕能生君,能杀君:

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

君何以慢朕命?

”英日:

“臣受命于天。

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

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

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

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

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

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

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

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

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

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

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

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

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

“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

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

而子始以不訾②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颖川陈寔少从英学。

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

寔怪而问之。

英曰:

“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

”其恭谨若是。

年七十余,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

注:

①玄纁:

黑色的币席,常用做聘用贤士的礼品。

②不訾:

不可比量,指非常贵重。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固辞疾笃辞:

推辞。

B.环堵之中堵:

院子。

C.月致羊酒致:

送给。

D.延问得失延:

延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原为官名,汉朝也作政区名)、左鸿翊、右扶风为三辅。

这三个地区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B.博士,学官名。

始于战国,秦汉相承,西汉时,为太常属官,汉文帝置一经博士,汉武帝置五经博士,晋、唐时又有新设置。

C.公车,汉代官署名。

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

臣民上书、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D.告归,指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

古代表示告老退休的说法还有“乞骸骨”“解褐”“释服”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樊英学识渊博,却多次拒绝做官。

他自幼学贯五经,州郡官府及公卿也因此多次推举他出来做官,他都不答应。

B.樊英针锋相对,不惧皇帝的威压。

皇帝以朕能生杀臣子来威胁他,他却以天命抗之,甚至暗讽皇帝是暴君。

C.樊英接受诏令,勉强入仕却被人批评。

说他为了不做官不惜激怒君王,做官时却又未能献上匡时救世的方略。

D.樊英恭敬谨慎,对妻子礼待有加。

生病期间,妻子派侍女来问候,他从床上下来答拜,认为妻子的地位与自己是平等的。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

(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晚桃花

白居易

一树红桃亚①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③来折一枝。

【注】①亚,通“压”。

②校,通“较”,比较,较为。

③白侍郎:

白居易时为刑部侍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勾画出桃花灼灼盛开、绰约动人的形象,以及它的清幽的生活环境。

B.颔联写作者只因为忙中偷闲,这才发现了幽僻处“竹遮松荫”下的桃花。

C.颈联采用议论和比喻的手法,既显露出锐利的讽喻,又含蓄蕴藉,发人深思。

D.尾联紧承颈联的议论和慨叹,写出了诗人独具慧眼,折取一枝,以及惜花之情。

E.诗人所用的语言大都隐晦难解,但又十分注意语言的加工和提炼,非常传神。

15.请结合全诗来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离骚》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白志向的语句是:

“▲,▲”。

(2)曹操在《短歌行》中用比喻手法慨叹人生短暂的诗句是“▲”;《赤壁赋》中苏轼则用“▲,▲”两句表达出人生的短暂。

 

第II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10年过去,“限塑令”成为空头支票,甚至让人感觉塑料袋的用量比以前更大了,小商小贩随便给,大超市则因收费而大赚特赚。

②大学生消费缺乏规划,随意性大,寅吃卯粮的情况并不少见,他们经常会采用“金融手段”来满足消费需求。

③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确保治理公款吃喝效果的持久性,明确各项制度并严格执行之,这才是从根本上釜底抽薪之策。

④目前银行业整体流动状况良好,主要商业银行负债资金来源稳定,银行存款利率不存在非理性大幅上浮,“存款大战”的说法难免危言耸听。

⑤父母要一言九鼎,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感受到“言必信,行必果”的做事风格,懂得“言而有信”的道理。

⑥在与王毅外长会谈后,蒂勒森说:

“我们有共同认识,都感到朝鲜半岛局势已经达到危险级别。

我们将共同努力,看看能否让平壤政府改弦更张,不再发展核武器。

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据了解,新虹街道还在不断充实监督巡查,努力打造新型精细化物业管理,全面提升辖区内物业服务水平和小区综合治理效能。

B.《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眼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符号上。

C.高铁动车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虽然我们在系统集成和关键技术上有成果,但在某些零部件上还存在缺陷,在技术实现上有短板。

D.成都市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根据大气环境特征,优化空间形态,提高通风环境,构筑29条观山视域廊道。

19.综合分析以下材料,推出的结论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春节期间,央视推出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演绎经典名篇。

该节目广受好评,诗词之美走进了千家万户。

《经典咏流传》探索流行音乐与诗歌的结合,将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与音乐的美感韵律相结合,用主流价值映照传统文化,巧妙解决了纯文化节目缺乏大众传播性和音乐节目缺乏文化底蕴的问题,真正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经典咏流传》节目的热播将古典诗词之美带进了千家万户。

B.流行音乐与诗歌的结合造成了《经典咏流传》节目的热播。

C.纯文化节目缺乏大众传播性是因为缺少主流价值的映照。

D.文化节目的探索创新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姓氏,是表明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

秦汉以前,姓和氏是有明显区别的。

姓的偏旁是“女”,可能反映了①▲,那时候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

进入阶级社会后,称姓是为了②▲,避免同姓通婚;称氏是为了③▲,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秦汉以后,姓氏合二为一,遂称“姓氏”。

21.下面是小明陪同奶奶到医院就医的流程图,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文字。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00字以内。

(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朗读者》节目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词,这些主题词选得都很好。

如:

遇见、陪伴、选择、礼物、第一次、眼泪、告别、勇气、家、味道、那一天、青春等。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讲述自己的某段人生经历或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要求:

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联系;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遂宁市高中2020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A.解析:

B项,“等”字没有拟人的手法;C项,文中无依据,汉字所独具的文化识别度,并不能决定它“承载着知识的传递与族群间沟通的任务”;D项,只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还不够,文中说“一个好的平台,如果只是发表的渠道畅通,并不意味着好的传播效果。

所以,以何种形式包装与推广传统文化,是当下的最大课题”。

2.A.解析:

“文化识别度”,并不是文章的主题。

3.D.解析:

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4.B.“表现了知识分子积极向上的热情”错。

5.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月儿“晚妆才罢”“披着的发”“小姑娘怕羞的样子”,杨柳的枝条“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2分),衬托和渲染了秦淮河的美丽,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景的愉悦之情(2分)。

6.

(1)紧扣“灯影”“桨声”组织材料,安排情节。

(2)因为是夜游,所以无处不灯火;因为是船行,也就处处有桨声。

(3)文章巧妙地以“桨声灯影”为行文线索,从利涉桥到大中桥,自夕阳西下到素月依人,从“桨声汩——汩”起,至“静听那汩——汩的桨声”终,表现了完整的游踪,形成明显的时空顺序。

(大意对即可)(每点2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7.C(原文是“充电基础设施”,C项表述扩大了范围。

8.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