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0633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化学一级部第一章复习题Word格式.docx

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③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贮存”于X、Y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量而释放出来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②

5.下列反应符合下图图示的是()

A.铝片与盐酸的反应

B.Ba(OH)2·

8H2O与NH4Cl晶体的反应

C.酸碱中和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6.已知

(l)

=H2O(g)△H1=akJ·

(2)

=2H2O(g)△H2=bkJ·

(3)

=H2O(l)△H3=ckJ·

(4)

=2H2O(l)△H4=d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c<0B.b>d>0C.2a=b<0D.2c=d>0

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N2(g)和NA个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

B.1molN2(g)和1molO2(g)具有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

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8.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S(l)+O2(g)===SO2(g)ΔH=-293.23kJ·

mol-1,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s)+O2(g)===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kJ·

mol-1

B.S(g)+O2(g)===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kJ·

C.1molSO2(g)的键能的总和小于1molS(l)和1molO2(g)的键能之和

D.1molSO2(g)的键能的总和大于1molS(l)和1molO2(g)的键能之和

9、已知:

CH4(g)+2O2(g)→CO2(g)+2H2O(g)ΔH=-Q1kJ/mol;

2H2(g)+O2(g)==2H2O(g)ΔH=-Q2kJ/mol;

H2O(g)=H2O(l)ΔH=-Q3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

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4Q1+0.5Q2B.4Q1+Q2+10Q3C.4Q1+2Q2D.4Q1+0.5Q2+9Q3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

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kJ·

B.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ΔH=-38.6kJ·

C.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H2SO4与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吸热反应

C、在101kPa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定是碳的燃烧热

D、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既是吸热反应,也是化合反应

12.能源可划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

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煤气是二次能源B.水力是二次能源

C.天然气是二次能源D.电能是一次能源

13.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

2H2(g)+O2(g)=2H2O(g)△H2

C(s)+O2(g)=CO2(g)△H3

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H为()

A.12△H3+5△H2-2△H1B.2△H1-5△H2-12△H3

C.12△H3-5△H2-2△H1D.△H1-5△H2-12△H3

14.已知断开1molH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而形成1molHCl分子中的化学要释放431kJ的能量,则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时能量变化为()

A.吸收183kJB.吸收366kJC.放出183kJD.放出366kJ

1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2H2(g)+5/2O2(g)=2CO2(g)+H2O(g);

△H=-1256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炔的燃烧热为1256kJ/mol

B.若转移10mol电子,则消耗2.5molO2

C.若生成2mol液态水,则△H=-2512kJ/mol

D.若形成4mol碳氧共用电子对,则放出的热量为2512kJ

16.一种化学冰袋中含有Na2SO4·

10H2O和NH4NO3,将它们混合并用手搓揉就可制冷,且制冷效果能维持一段时间。

以下关于其制冷原因的推测肯定错误的是()

A.Na2SO4·

10H2O脱水是吸热过程

B.较长时间制冷是由于Na2SO4·

10H2O脱水是较慢的过程

C.铵盐在该条件下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D.NH4NO3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7.(6分)依据下列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

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5℃、101kPa下,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克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1)已知:

①Fe(s)+

O2(g)=FeO(s)ΔH1=-272.0kJ·

mol-1;

②2Al(s)+

O2(g)===Al2O3(s)ΔH2=-1675.7kJ·

mol-1。

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某同学认为,铝热反应可用于工业炼铁,你的判断是(填“能”或“不能”),

你的理由是。

(2)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气态的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B,

如图所示。

①据图判断该反应是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其中B历程表明此反应采用的条件为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C.降低温度D.使用催化剂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g)+

O2(g)=H2O(g)ΔH=-241.8kJ·

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

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19.(16分)

(1)下图是1molNO2和1mol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

已知:

C(s,石墨)+O2(g)=CO2(g)△H1=-394kJ·

2H2(g)+O2(g)=2H2O(l)△H2=-572kJ·

2C2H2(g)+5O2(g)=4CO2(g)+2H2O(l)△H3=-2600kJ·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98K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molC2H2(g)反应的焓变:

△H=_____。

(3)4.6g酒精和一定量的氧气混合点燃,恰好完全燃烧,生成5.4g水和4.48LCO2(产物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并放出140kJ热量,写出表示酒精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H2O所放出的热量。

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

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跟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0.(6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

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反应的焓变△H_____0(填“>”、“<”或“=”)。

②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__。

A.升高温度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⑶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akJ·

②2CO(g)+O2(g)=2CO2(g)△H=-bkJ·

③H2O(g)=H2O(l)△H=-ckJ·

则CH3OH(l)+O2(g)=CO(g)+2H2O(l)△H=____________________kJ·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题参考答案:

1、【答案】C

试题分析: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是化学反应的特征,A正确;

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B正确;

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系,C不正确;

化学能与光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例如次氯酸见光易分解等,D正确,答案选C。

2、【答案】C

根据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的热量,A正确;

同样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71.6kJ÷

2=285.8kJ,B正确;

C不正确,因为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是分子数;

反应热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选项D也正确的,答案选C。

3、【答案】A

化学反应发生后放出热量,则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选项B正确。

由于碳在不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一氧化碳在氧气中能继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也放出热量,所以,C与O2反应生成CO2肯定放出热量,根据C(s)+O2(g)(充足)

CO2(g)和反应放出热量分析,选项C正确。

若反应2C(s)+O2(g)(不足)

2CO(g)放出的热量为H1,反应2CO(g)+O2(g)

2CO2(g)放出的热量为H2,将这两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得反应:

2C(s)+2O2(g)(充足)

2CO2(g),放出的热量为:

H1+H2>

H1,D正确。

选项A不正确,只能说“12gC和16gO2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总能量”,而“12gC所具有的能量不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

故选A。

4、【答案】B

【解析】导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说明容器内温度升高,反应放热,故选项B正确。

5、【答案】B

【解析】图示反应物的总能量低,故为吸热过程,只有B选项符合。

6、【答案】C

【解析】

氢气燃烧属于放热反应,△H值<0,所以BD错误,热化学方程式中△H值与方程式中系数呈正比例关系,所以C正确。

A选项中,由于反应生成H2O(l)比生成H2O(g)放出更多热量,所以c<a(注意△H是个负数)。

故选C。

7、【答案】B

【解析】N2(g)+O2(g)=2NO(g) ΔH=+180kJ·

mol-1,A项,应为吸收热量180kJ;

C项,N2和O2反应需高温或放电;

D项,NO不是酸性氧化物。

8、【答案】D

试题解析:

因物质由固态转变成液态也要吸收热量,所以S(g)+O2(g)=SO2(g)的反应热的数值小于297.23kJ•mol-1,故A错误;

因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也要释放热量,所以S(g)+O2(g)=SO2(g)的反应热的数值大于297.23kJ•mol-1,故B错误;

因放热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1molSO2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和1molO2的键能总和,故C错误;

因放热反应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1molSO2的键能总和大于1molS和1molO2的键能总和,故D正确.

9、【答案】D

n(气体)=5mol,由于n(CH4):

n(H2)=4:

1,所以n(CH4)=4mol;

n(H2)=1mol。

+

×

2)整理可得CH4(g)+2O2(g)→CO2(g)+2H2O(;

)ΔH=-(Q1+2Q3)kJ/mol;

由于含有4mol的甲烷,所以燃烧放出热量是0.4(Q1+2Q3)kJ;

+

2整理可得2H2(g)+O2(g)==2H2O(l)ΔH=-(Q2+2Q3)kJ/mol;

由于含有1mol的氢气,所以燃烧放出热量是0.5(Q2+2Q3)kJ;

因此体积比为4:

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4(Q1+2Q3)kJ+0.5(Q2+2Q3)kJ=4Q1+0.5Q2+9Q3KJ。

故选项是D。

10、【答案】D

【解析】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水的稳定状态是液态,选项A不正确;

氢气和氮气生成氨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转化量不能确定,所以选项B中不能计算反应热大小,不正确;

氢原子生成氢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即氢气的总能量小于氢原子的总能量,所以选项C不正确;

选项D中反应是熵值增加的,反应不能自发,说明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选项D正确,答案选D。

11、【答案】D

【解析】中和热是在一定条件下,稀溶液中酸和碱作用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A不正确;

电解质的电离是过程,不是化学反应,B不正确;

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因此C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12、【答案】A

A、水煤气是通过煤制取的,属于二次能源,制取;

B、B.水能是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不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为一级能源,错误;

C、天然气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则为一级能源,错误;

D、电能是通过物质燃烧放热转化成的,或是由风能、水能、核能等转化来的,为二级能源,错误,答案选A。

13、【答案】A

①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②2H2(g)+O2(g)═2H2O(g)△H2,③C(s)+O2(g)═CO2(g)△H3,由盖斯定律:

②+12×

③-2×

①得:

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H=12△H3+5△H2-2△H1,故选A。

14、【答案】C

1mol氢气与1mol氯气反应时能量变化为436kJ+243kJ-2×

431kJ==-183KJ。

即发生反应放出热量183kJ。

因此选项是C。

15、【答案】B

【解析】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水的稳定状态时液态,A、C不正确;

氧气得到4个电子,10mol电子,相应2.5mol氧气,B正确;

形成4mol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1molCO2,所以放出的热量是628kJ,D不正确,答案选B。

16、【答案】C

因为十水硫酸钠脱水较慢,且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因此制冷效果可以维持较长,故B正确;

铵盐不会自身发生复分解反应,而又不具备与Na2SO4•10H2O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C错误.

17、【答案】

(每空3分,共6分)

(1)CH3OH(l)+

O2(g)=CO2(g)+2H2O(l)ΔH=–725.76kJ·

(2)N2(g)+2O2(g)=2NO2(g)ΔH=+67.8kJ·

18、【答案】

(11分)

(1)3FeO(s)+2Al(s)=Al2O3(s)+3Fe(s)ΔH=-859.7kJ·

mol-1(2分)

不能(1分)该反应为引发反应,需消耗大量能量,成本高(2分)

(2)吸(1分)增大(1分)D(2分)

(3)409kJ/mol(2分)

(1)根据盖斯定律Al与FeO的反应的热效应ΔH=②-3①=-1675.7kJ·

mol-1-3(-272.0kJ·

mol-1)=-859.7kJ/mol,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FeO(s)+2Al(s)=Al2O3(s)+3Fe(s)ΔH=-859.7kJ·

mol-1;

该反应不能用于工业炼铁,因为用该反应炼铁时需消耗大量冶炼成本更高的Al,消耗大量能量,成本高,无经济效益;

(2)①该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是吸热反应;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

②B的历程说明,没改变反应热,但降低了该反应的活化能,所以是使用了催化剂,答案选D;

(3)活化能是反应物的总能量与反应时的最高能量的差值,逆反应的反应物即正反应的生成物,所以逆反应的活化能=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反应热=167.2+241.8=409kJ/mol。

考点:

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活化能的计算

19、【答案】

(16分)

(1)NO2(g)+CO(g)=CO2(g)+NO(g)△H=-234kJ/mol

(2)△H=+226kJ/mol

(3)CH3CH2OH(l)+3O2(g)=2CO2(g)+3H2O(l)△H=-1400kJ/mol

(4)①环形玻璃搅拌棒隔热,防止热量散失

②不相等放出的热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所用物质越多,放出热量越多相等

(1)根据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可知1molNO2和1molCO反应生成CO2和NO放出368-134=234kJ的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CO(g)=CO2(g)+NO(g)△H=-234kJ/mol;

(2)C(s,石墨)和H2(g)生成1molC2H2(g)的化学方程式为2C(s,石墨)+H2(g)=C2H2(g),根据盖斯定律,消去CO2(g)、H2O(l),该反应的热效应△H=2△H1+△H2/2-△H3/2=+226kJ/mol;

(3)4.6g的酒精的物质的量是0.1mol,则1mol酒精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的热量是1400kJ,所以酒精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l)+3O2(g)=2CO2(g)+3H2O(l)△H=-1400kJ/mol

(4)①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还需要环形玻璃搅拌棒,用于搅拌液体,使其充分反应;

烧杯间填满

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

②改用60mL0.50mol/L的盐酸跟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相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增加,放出的热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所用物质越多,放出热量越多,所以放出的热量肯定不相等;

而中和热是指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无关,所以计算得到的中和热的数值相等。

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的应用,中和热的测定

20、【答案】⑴

(2分)

⑵<

(1分)B(1分)⑶

(2分)

(1)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当可逆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所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2)

(2)①根据图像可知,T2大于T1,升高温度,CO的转化率是降低的,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小于0。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A不正确;

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C不正确;

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但浓度是不变的,所以平衡不移动,答案选B。

(3)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④×

4-②)÷

2即得到CH3OH(l)+O2(g)=CO(g)+2H2O(l),所以该反应的△H=

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