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永善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0950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永善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省永善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省永善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南省永善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南省永善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云南省永善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云南省永善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云南省永善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云南省永善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永善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永善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永善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永善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永善县第一中学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六)

理科综合生物

一、单选题(共6小题,每小题6.0分,共36分)

1.如图是我们在观察某种细胞时使用的一些镜头,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1、2、3是目镜,4、5、6是物镜

B.1与6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大

C.3与4组合看到的细胞最少

D.3与4组合看到的视野最暗

2.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成熟番茄细胞液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用做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B.观察RNA和D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C.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再使用

D.制备细胞膜时可用人成熟的红细胞

3.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

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4.一条染色单体含有一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的一条染色体含有(  )

A.四个双链DNA分子B.两个双链DNA分子

C.二个单链DNA分子D.一个双链DNA分子

5.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

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

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

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

A.甲为AAbb,乙为aaBBB.甲为AAZbZb,乙为aaZBW

C.甲为aaZBZB,乙为AAZbWD.甲为AAZbW,乙为aaZBZB

6.一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具有100个碱基对,其中含腺嘌呤40个,将其置于含14N的环境中复制,连续复制三代,则在复制过程中共消耗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多少个,子代DNA分子中含有14N的DNA分子占总DNA数的比例为(  )

A.480 1/3B.420 1/4

C.360 1/2D.420 1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7.果树研究人员用杂交育种培育出了拥有自主产权的柱形无褐变加工型苹果新品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育种时必需采取人工授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苹果的柱形对圆形显性,有褐变对无褐变显性,分别受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为培育出柱形无褐变的苹果新品种,用于杂交的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苹果种子萌发成的幼苗要5年以上才能开花结果,因此对苹果柱形基因进行DNA分子标记能缩短育种时间,方法是将双亲的柱形基因和无褐变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卜连接能与荧光染料分子特异性结合的DNA片段,在F2幼苗期,对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进行荧光染色,细胞中的荧光标记点的数量共有________种,其中稳定遗传的柱形无褐变细胞的荧光标记点有________个。

(4)嫁接是快速推广柱形无褐变新品种简易方法,用于嫁接的枝条可来自于第(3)问F2中________(填“全部的柱形无褐变”或“纯合的柱形无揭变”)植株。

8.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

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

(1)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

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

(2)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导致InR对GLUT转运葡萄糖的直接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________了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

最终,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________。

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________。

9.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如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表现形式之一的________,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

(2)图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型曲线。

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________(填“K1”或“K2”)。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5)在D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____________会变小。

10.为了研究某植物光合作用的适宜光照强度,进行了相关预实验:

取长势相同的植物幼苗若干组,分别放入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将装置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放置8小时后,同时测定容器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依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O2浓度的变化量代表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________量;此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为0.2klx时,装置内CO2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少”),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图示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增多,用于暗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该种植物种植在温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强度。

如果要进一步提高产量,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1.生物兴趣小组以苹果为材料开展细胞中DNA含量测定研究,主要实验流程如图,其中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具有破坏细胞膜和核膜、使蛋白质变性等作用,苯酚和氯仿不溶或微溶于水,它们的密度均大于水。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将苹果组织研磨前先经液氮冷冻处理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

在常温条件下,也可向切碎的组织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再进行充分搅拌和研磨。

(2)根据实验流程可推知,步骤③、④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3)步骤⑤加入2~3倍体积的95%乙醇的目的的是____________。

(4)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DNA鉴定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取1支20mL试管,向其中先后加入2mol·L-1的NaCl溶液5mL和少量絮状DNA沉淀,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②向试管中加入4mL二苯胺试剂,混匀后将试管置于50℃~60℃水溶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请指出上面实验步骤中的两个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兴趣小组成员还以同种苹果的不同组织器官为材料,测定不同组织细胞中DNA的含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值为每克生物材料比重中DNA含量):

试从细胞分裂的角度解释不同生物材料中DNA含量差异明显的原因________。

 

【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2.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

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

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科学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种现象缘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中“将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中的“成功表达”的含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的“缝合针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____。

(6)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有利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害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有螺纹的是物镜;目镜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2.【答案】A

【解析】番茄的果肉是红色的,会有颜色干扰,不可用做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A错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色,适于作为观察RNA和D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材料,B正确;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再使用,C正确;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可作为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材料,D正确。

3.【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酶是催化C5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即二氧化碳的固定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A正确。

该反应在短暂无光条件下可以进行,但长时间必须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还原其产物C3,否则该反应不会进行,B错误。

测定该酶的活性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因为是通过检测C3的放射性,C正确。

单位时间内C3生成量越多说明了该酶活性越高,D正确。

4.【答案】B

【解析】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且每条染色单体含有一个双链DNA分子。

因此,四分体时期的一条染色体含有两个双链DNA分子。

5.【答案】C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杂交1和杂交2是正反交,组合1中子代都是褐色眼,说明褐色眼为显性性状。

杂交2中雄性都是褐色眼,雌性都是红色眼,说明该性状和性别有关,所以应是位于性染色体上,故A错误。

杂交组合1中后代雌雄表现型相同,且都与亲本不同,可见子代雌雄个体应是同时含A和B才表现为褐色眼,则甲的基因型为aaZBZB,乙的基因型为AAZbW,因此后代褐色眼的基因型为AaZBZb和AaZBW,由此可知反交的杂交组合2中亲本基因型为aaZBW和AAZbZb,后代雌性的基因型为AaZbW(红色眼)、雄性的基因型为AaZBZb(褐色眼),这个结果符合杂交2的子代表现,说明最初推测正确,即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为AaZBZb和AaZBW,故C正确,B、D错误。

6.【答案】D

【解析】已知:

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中A+T+C+G=200个,A=T=40个,则C=G=60个;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经过3次复制后,子代DNA分子的总数为8个,其中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为8-2=6个,,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为2,含有14N的DNA分子8个,所以子代DNA分子中含有14N的DNA分子占总DNA数的比例为1。

DNA复制过程共需游离的胞嘧啶为m=(8-1)×60=420个。

故选D。

7.【答案】

(1)能人为控制(有目的性)品种间杂交 

(2)AABB、aabb(全部答对才得分) (3)5 8 (4)全部的柱形无褐变

【解析】

(1)育种要采用人工授粉,主要是因为能人为控制品种间的杂交,从而获得我们想要的性状。

如果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授粉,想要筛选出我们理想的性状需要很长时间。

(2)因为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要培育出柱形无褐变的苹果新品种,即A-bb的品种,说明亲本中无此性状,因此亲本应是AABB和aabb。

(3)F1是AaBb,自交后能出现16种结合方式9种基因型,有柱形基因A和无褐变基因b的都会有荧光标记。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已经经过了复制,所以含有荧光标记点的数量由0、2、4、6、8共5种情况,能稳定遗传的应是AAbb,因为基因经过了复制所以有8个荧光标记点。

(4)嫁接属于无性繁殖,子代和亲本的性状一样,因此用全部的柱形无褐变的植株就可以得到柱形无褐变的新品种。

8.【答案】

(1)神经递质 信息交流

(2)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3)加强 下降 偏高

【解析】

(1)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该过程体现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2)由图可知,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3)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导致InR对GLUT转运葡萄糖的直接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加强了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

最终,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下降,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偏高。

9.【答案】

(1)曲线图 

(2)“J” 无限环境(空间和资源充裕)、理想条件(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3)K1 (4)B (5)K值(或环境容纳量)

【解析】

(1)曲线图是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优点是较为直观、形象。

(2)图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J”型曲线。

该模型需要满足无限环境(空间和资源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

(3)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取值时,取的是平均值而不是峰值,因此该种群的K值为K1。

(4)据图中曲线分析,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气候和传染病,因为食物和天敌等捕食关系对该种群的影响结果应该是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5)在D阶段,若该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K值会变小。

10.【答案】

(1)积累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2)增大 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大于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速率 (3)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大,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增加 (4)ATP和[H] 还原三碳化合物 (5)保证适宜的CO2浓度和适宜的温度(缺一不可)

【解析】

(1)据图分析,CO2浓度的变化量代表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积累量。

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ATP,所以产生ATP的场所主要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2)图中光照强度为0.2klx时,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速率大于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速率,所以装置内CO2的浓度增大。

(3)据图分析可知,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先略有增大,随后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所以该实验的结论是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大,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增加。

(4)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可以用来进行暗反应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

(5)将该种植物种植在温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强度,要进一步提高产量,需要保证适宜的CO2浓度和适宜的温度。

11.【答案】

(1)使植物细胞更易被破碎 洗涤剂和食盐 

(2)DNA不溶于苯酚、氯仿,蛋白质等杂质能溶 (3)使DNA析出,同时去除部分蛋白质等杂质(提取杂质较少的DNA) (4)50℃~60℃水溶应为“沸水浴” 缺少对照组 (5)形成层、冬芽、嫩叶等部位的细胞分裂旺盛,DNA复制使得细胞中DNA含量较高

【解析】

(1)冷冻后的细胞更易被破碎。

研磨材料时,加入洗涤剂用于瓦解细胞膜,加入的食盐用于溶解DNA。

(2)苯酚和氯仿的密度均大于水,离心后位于试管底部,通过加入苯酚、氯仿,离心后取上清液,说明DNA在上清液中,蛋白质等杂质在沉淀物中,即蛋白质等杂质溶于苯酚、氯仿。

(3)DNA不溶于乙醇,步骤⑤加入乙醇的目的是析出DNA。

(4)DNA鉴定实验应设置只添加等量、等浓度NaCl溶液的对照组,实验处理应为“沸水浴”。

(5)DNA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复制,在细胞分裂旺盛的组织中DNA含量较高。

12.【答案】

(1)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2)基因突变 (3)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内经过转录和翻译合成了毒蛋白 (4)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5)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载体 (6)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等 不利于环境保护,可能引起环境安全问题、食物安全问题,生物安全问题等(合理即可)

【解析】

(1)抗虫棉的优点是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3)毒蛋白基因的表达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4)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利用基因工程的优点是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